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将氨基苯硫酚修饰在金纳米粒子和微过氧化物酶-11上,再将金丝电极置于上述功能化的金纳米粒子溶胶和微过氧化物酶混合分散系中,采用电聚合法制备了以双巯基苯胺为连接剂的三维结构金纳米粒子/微过氧化物酶-11薄膜电极,该电极中的微过氧化物酶-11对过氧化氢的电化学还原有良好的电化学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2.
氧化钛/活性炭纳米光催化剂氧化苯酚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活性炭(AC)为载体,利用溶胶-凝胶工艺制备氧化钛(TiO2)溶胶,通过浸渍法制备负载型 TiO2/AC纳米光催化剂以及掺杂Fe3+和Cu2+的M-TiO2/AC纳米复合光催化剂。以紫外灯做光源,用制得的 TiO2/AC纳米光催化剂对苯酚溶液进行光催化氧化降解试验,并研究了掺杂Fe3+和Cu2+的M-TiO2/AC纳米复合光催化剂对苯酚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在紫外光条件下,TiO2/AC纳米光催化剂对苯酚的降解率达99%,较日光条件下高;掺杂Fe3+能提高M-TiO2/AC纳米复合光催化剂对苯酚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3.
以活性炭(AC)为载体,利用溶胶-凝胶工艺制备二氧化钛(TiO2)溶胶,通过浸渍法制备了活性炭负载的TiO2/AC以及掺杂B(Ⅲ)和Mo(Ⅵ)的M-TiO2/AC(M=B、Mo)纳米光催化剂。以紫外灯做光源,用制备的TiO2/AC光催化剂对苯酚溶液进行了光催化氧化降解试验,研究了掺杂B(Ⅲ)和Mo(Ⅵ)对M-TiO2/AC纳米光催化剂光催化降解苯酚的影响。结果表明,掺杂B(Ⅲ)、Mo(Ⅵ)的掺杂能明显提高TiO2/AC光催化剂对苯酚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4.
Fe^3+掺杂纳米TiO2的表征及其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桢  鲍治宇  董延茂  卢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1,(19):11737-11739
[目的]提高TiO2的可见光响应和光催化活性。[方法]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掺铁纳米TiO2粉体,进而研究掺铁TiO2的光催化活性。[结果]450℃煅烧后掺铁TiO2出现了很明显的TiO2特征衍射峰,且峰形尖锐,结晶良好,均没有出现铁的掺杂新相。随着掺铁量的提高,TiO2的粒径逐渐减小,当掺杂量为0.4%时,TiO2的粒径最小,减少至纯TiO2的45%。掺铁抑制了锐钛矿向金红石矿的转变。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TiO2的粒径逐渐增大。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TiO2均为纳米级,基本成球形颗粒。纯TiO2粒子分布不是很均匀,团聚现象明显;掺铁TiO2颗粒分布均匀,没有明显的团聚现象。掺铁使TiO2在紫外灯和太阳光下的降解性能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溶胶-凝胶法制备的掺铁纳米TiO2细化了晶体晶粒,抑制了锐钛矿向金红石矿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铁和钆共掺杂纳米TiO2粉体材料,研究了共掺杂粉末在可见光下的光催化性能.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显示:共掺杂粉末在可见光区有较强吸收,共掺杂离子以协同作用拓展TiO2光谱响应.光催化降解实验表明,共掺杂TiO2粉体有很高的可见光光催化活性,以550 ℃热处理的同时掺杂质量分数为0.05%Fe和0.05%Gd的TiO2粉体光催化效果最好,在可见光下对甲基橙的降解率为79.6%.  相似文献   

6.
以浏阳金柑(金弹)为试验材料,用80%的乙醇水溶液、正丁醇溶液、乙酸乙酯溶液分别提取金柑黄酮,采用瓦勒-霍赫(Valle&Hoch)改良法检测金柑黄酮对乙醇脱氢酶活性的影响,并分别探讨了3种金柑总黄酮提取液对乙醇脱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80%的乙醇水溶液提取的金柑总黄酮含量最高,为0.400 mg/mL,其溶液的解酒效果最佳,并随金柑总黄酮含量的增加对乙醇脱氢酶活性的激活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7.
利用溶胶-凝胶技术制备了TiO2纳米晶和掺杂Eu3+的TiO2纳米晶,测试了样品的X射线谱(XRD)和荧光光谱(PL),研究了不同煅烧温度下,TiO2:Eu3+的发光性质.Eu3+离子的掺入能抑制TiO2由锐钛矿相向金红石相的转变,464nm的激发波长对发射最有利,578nm处存在自吸收,随着退火温度增高,TiO2:Eu3+样品稀土发光强度下降.  相似文献   

8.
采用恒电位电沉积氯金酸法、循环伏安电沉积氯金酸法、恒电位电沉积金溶胶法和滴涂金溶胶法在玻碳电极表面修饰纳米金,以亚铁氰化钾为电活性探针,对4种纳米金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分别进行了优化,并对亚铁氰化钾在4种修饰电极表面的电化学响应情况进行了比较,对亚硝酸根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恒电位电沉积氯金酸法制备的纳米金修饰电极对亚铁氰化钾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活性.在最优的试验条件下,亚硝酸根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1.0×10-6~1.1×10-2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3.8×10-7mol/L.运用该电极对水样中的亚硝酸根浓度进行检测,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较高.  相似文献   

9.
以Gd3 和Eu3 为掺杂剂,分别采用溶胶 - 凝胶法和水热法制备了稀土共掺杂纳米TiO2/MWCNT(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复合光催化剂,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光致荧光光谱仪(PL)对光催化剂进行表征,以甲基橙为目标降解物对催化剂进行活性评价.结果表明:水热法制得的复合光催化剂样品中,二氧化钛颗粒基本均匀分布在碳纳米管上,同时,其光催化活性也比溶胶 - 凝胶法制得的样品高;Gd3 和Eu2 共掺杂能有效提高其光催化活性,当Gd3 和Eu2 掺杂量为分别为0.1%和1.0%时,TiO2/MWCNT复合光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0.
采用恒电位电沉积氯金酸法、循环伏安电沉积氯金酸法、恒电位电沉积金溶胶法和滴涂金溶胶法在玻碳电极表面修饰纳米金,以亚铁氰化钾为电活性探针,对4种纳米金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分别进行了优化,并对亚铁氰化钾在4种修饰电极表面的电化学响应情况进行了比较,对亚硝酸根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恒电位电沉积氯金酸法制备的纳米金修饰电极对亚铁氰化钾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活性.在最优的试验条件下,亚硝酸根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1.0×10-6~1.1×10-2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3.8×10-7mol/L.运用该电极对水样中的亚硝酸根浓度进行检测,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较高.  相似文献   

11.
本文建立了一种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指甲中烟碱的方法。指甲在5%NaOH溶液中微波消解,CH2Cl2萃取,N2吹干,5%的溶液和无水乙醇以1:10的比例混合做溶剂直接进样。紫外检测波长为260nm。标准回收率95%~102.3%,相对标准偏差为3.1%,本方法用于被动吸烟和主动吸烟者指甲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2.
通过试验研究了早强减水剂和高效减水剂对掺粉煤灰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和易性和抗压强度的影响,研究表明:混凝土中掺入早强减水剂量在0~1%时,混凝土早期强度明显提高,后期强度也有所增大;当粉煤灰掺量为20%、早强减水剂为0.8%时混凝土强度最大;当混凝土中掺入粉煤灰和高效减水剂时,粉煤灰掺量为25%,高效减水剂掺量为1.0%时混凝土强度最大;从而得出了掺不同类型减水剂粉煤灰混凝土的最佳配合比。  相似文献   

13.
印楝素与鱼藤酮及其复配混剂对斜纹夜蛾的毒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印楝素和鱼藤酮及其复配混剂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进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印楝素和鱼藤酮单剂的毒力作用为一种剂量依赖关系;其复配混剂的触杀最佳配比为2∶6,此时印楝素和鱼藤酮浓度分别为200μg/mL和100μg/mL,共毒系数为423.15;其复配混剂的拒食最佳配比为3∶5,此时AFC50为1.2mg/L,发育抑制率达90%以上只需35mg/L。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离黄芪皂甙和黄酮。[方法]以乙醇为溶剂,用搅拌回流方法提取黄芪皂甙和黄酮,之后采用D280阴离子交换树脂对皂甙和黄酮进行分离纯化。[结果]结果表明,收集流出液和0.1%NaOH淋洗液,得到皂甙;之后用80%乙醇和10%NaOH-80%乙醇洗脱,得到黄酮。对从每10 g黄芪生药中所得到的醇提液,使用直径2.5 cm、长13 cm的D280树脂层析柱,可将黄芪皂甙和黄酮完全分离。[结论]该研究对黄芪有效成分的综合利用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利用不同溶剂提取芍药花中多酚类化合物并测定总酚的含量及其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提取溶剂的差异对芍药花提取物总酚和抗氧化活性影响显著。总酚提取效率最好的是50%乙醇,铁离子还原能力和总抗氧化能力最强的是50%乙醇的提取液,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好的是甲醇-丙酮-水提取液。结果显示芍药花可作为一种经济的抗氧化剂来源。  相似文献   

16.
为了对大蒜总黄酮进行有效分离提取,探讨了用乙醇提取大蒜总黄酮的最佳工艺。采用有机溶剂提取法从大蒜中提取黄酮类物质并用分光光度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16倍95%乙醇于80℃浸提3h,样品液中黄酮含量为3.6%。证明采用乙醇为提取剂是提取大蒜黄酮类物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以龙眼核为原料,用乙醇溶液为溶剂提取其中的酚类化合物,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其提取工艺.结果表明,乙醇浓度对得率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提取时间对得率的影响显著(P〈0.05),而提取温度与料液比对得率的影响不显著;4个因素对得率的影响大小是: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响应面分析得到的回归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实际得率,乙醇浸提龙眼核多酚的最优条件为:提取时间106 min,乙醇体积分数为58%,提取温度64℃,料液比为1∶9,在此条件下,多酚得率为42.690 mg/g,达到理论预测值的96.29%.  相似文献   

18.
杉树木质纤维素对酯型儿茶素类选择性吸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杉木屑为原料制备木质纤维素,采用静态吸附、蒸馏水和80%乙醇分段洗脱等实验,研究其对茶儿茶素类及咖啡因选择性吸附作用.结果表明,木质纤维素对茶叶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类(酯型儿茶素类)的吸附量明显大于咖啡因,经木质纤维素吸附后,大部分的咖啡因保留在溶液中,只有少量被木质纤维素吸附,达到初步脱咖啡因的效果;吸附的木质纤维素经水和80%乙醇分段洗脱,水洗脱液中咖啡因、酯型儿茶素类分别与儿茶素类总量的比例为0.08,0.36;而80%乙醇洗脱液中上述比例分别为0.02,1,通过分段洗脱可以进一步脱除咖啡因,得到脱咖啡因的高酯型儿茶素类产品.  相似文献   

19.
诸葛菜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方法和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欣  李向  王红庆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7):8667-8669
研究诸葛菜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及其抗氧化性。用3种方法提取诸葛菜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比较3种方法的提取效率及含量,从而得到最佳的提取方法,同时对诸葛菜中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性进行了研究。在3种提取方法中,微波辅助70%乙醇浸提法的提取物颜色最浅,总黄酮量最大,为86.30 mg/g;总黄酮提取率最高,为16.8%。它的实验条件为:固液比1 g∶10 ml,乙醇浓度70%,微波功率600 W,时间4 min。3种方法的提取物对猪油的抗氧化能力为:微波辅助70%乙醇浸提法>70%乙醇冷浸法>水浸提法。微波辅助萃取70%乙醇浸提法是较好的提取方法。诸葛菜黄酮对猪油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并与黄酮溶液浓度具有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确定有效提取盐藻中叶绿素的提取方法并优化提取条件。[方法]在单因素考察乙醇提取盐藻叶绿素优化条件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乙醇提取盐藻叶绿素的最优条件。[结果]乙醇提取盐藻中叶绿素的最优条件为85%乙醇、提取时间12 min、提取温度40℃,总叶绿素的最高提取率为10.80 mg/g湿重,比丙酮提取盐藻中的叶绿素提高了15.5%。[结论]以乙醇为提取剂可从盐藻中提取更多的叶绿素,且安全、无污染、时间短。此结果可为利用乙醇提取和测定海生盐藻中的叶绿素含量或工业生产提取叶绿素提供试验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