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酶花鹿血清羟脯氨酸、碱性磷酸酶活性年周期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血清的羟脯氨酸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变化,生茸期均极显著地高于非生茸期(P<001)。血清的羟脯氨酸含量(X)和碱性磷酸酶活性(Y)在年周期变化上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其回归方程为Y=5.34X+13.26(r=0.55,n=25)。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抗氟复方中草药对慢性氟中毒大鼠血清和尿中羟脯氨酸含量的影响,采用wisar大鼠饮含氟100ug/mL的自来水复制慢性氟中毒模型。在氟中毒不同时期,采用氯氨-T法跟踪检测血清和尿液中的羟脯氨酸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大鼠慢性氟中毒时,血清和尿液中羟脯氨酸含量和正常鼠基本一致。D药方可以降低慢性氟中毒大鼠血清和尿中羟脯氨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3.
羟脯氨酸在反刍动物营养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汉林  莫放  黄鸿威  徐萍 《草业科学》2005,22(11):84-87
论述了羟脯氨酸在动物体内的重要生理功能与独特的生物活性,及尿、血清中羟脯氨酸含量的变化与机体内代谢指标的关系.重点阐述了羟脯氨酸的排出量与反刍动物营养状况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肉牛不同饲养阶段血清中Ca、P水平变化以及与其调节相关的酶、激素含量变化分析,试验选取石河子某集约化牛场不同生产阶段的安格斯肉牛40头,分析不同生产阶段的肉牛血清Ca、P水平及血清碱性磷酸酶、羟脯氨酸酶、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不同生产阶段的肉牛血清磷、碱性磷酸酶、羟脯氨酸、降钙素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肉牛围产期阶段血清钙、甲状旁腺激素含量与其他生产阶段肉牛比较差异显著(P0.05),说明围产期肉牛血清钙偏低,建议改善肉牛围产期饲养日粮中钙水平。  相似文献   

5.
本文观察了“趴窝病”马治疗前、后血清钙、磷、钾、钠、羟脯氨酸含量,血清硷性磷酸酶(ALP)活性和外周血浆雌二醇、孕酮含量,以及外周血液中性白细胞、骨髓液中性粒细胞和成骨细胞ALP活性等的变化。结果表明,中症病马血磷含量减少;血清ALP活性增高;血清羟脯氨酸含量增多;产后病马血钾含量减少;产前病马外周血浆雌二醇和孕酮含量减少;病马外周血液中性白细胞、骨髓液中性粒细胞和成骨细胞ALP活性都增强。根据病马上述变化特征,认为本病是发生在孕马的一种混合型代谢性骨病。  相似文献   

6.
围产期母猪骨骼营养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广东某进出口公司猪场,随机选取体格健康、不同胎次的怀孕母猪10头,分别在产前30、20、10 d和分娩当天,以及产后5、10、20、30 d,清晨饲喂前从耳静脉采血10 mL,并迅速分离血清。测定血清中的碱性磷酸酶、羟脯氨酸、谷氨酸蛋白和钙、磷的含量,以研究该阶段母猪的骨营养状况。结果表明,整个围产期血清中碱性磷酸酶活性变化不大,且主要来源于肝脏;羟脯氨酸含量从产前30 d至产后5 d相对平稳,但产后5 d至产后20 d血清中的羟脯氨酸明显上升,产后30 d(断奶后)有所下降;血清中的谷氨酸蛋白含量在产前30 d至分娩当天,逐渐降低。只在分娩后5 d下降明显,此后血清中谷氨酸蛋白含量又逐渐升高;整个围产期血清钙含量水平基本平稳,只是在分娩当天有下降趋势,但差异不显著;而血清磷含量水平也呈平稳状态,只在产后10 d~20 d后下降明显,断奶后又恢复原来水平。  相似文献   

7.
选择40头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1、2、3四个组。每头每天分别在各组日粮中加入0g、2g、4g和6g壳聚糖,连续饲喂35d。每周测定一次血清钙、磷和羟脯氨酸的含量。结果奶牛血清钙和羟脯氨酸的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6g/d壳聚糖,血清磷在4周后显著升高(P<0.05)。表明:壳聚糖不影响奶牛血清钙和血清羟脯氨酸的含量。在日粮中添加6g/d壳聚糖4周以后,有利于促进机体对磷的吸收。  相似文献   

8.
选择产奶量、胎次、分娩时间相近的荷斯坦奶牛12头,采用单因子随机分组设计,试验分A、B、C3组,A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B组为基础日粮+100g脂肪酸钙,C组为基础日粮+200g脂肪酸钙。每周测定一次血清钙、磷和羟脯氨酸的含量。结果奶牛血清磷和羟脯氨酸的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200g脂肪酸钙,血清钙在4周后显著升高(P<0.05)。表明:脂肪酸钙不影响奶牛血清磷和血清羟脯氨酸的含量。在日粮中添加200g脂肪酸钙4周以后,有利于促进机体对钙的吸收。  相似文献   

9.
农户舍饲奶牛血清钙及游离羟脯氨酸水平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氯胺T比色法和EDTANa_2滴定法,对重庆市农户舍饲奶牛不同泌乳阶段血清中游离羟脯氨酸与血清钙的水平进行 测定,旨在调查试验条件下奶牛血钙代谢情况以及骨营养不良发生的可能性。结果显示: 在农户全舍饲条件下,血清钙含量Ⅱ组显著低于Ⅴ组、Ⅵ组,其它各组间差异不显著;Ⅰ~ Ⅵ组血清羟脯氨酸含量分别为2.32±0.37μg/ml、2.36±0.59μg/ml、2.02±0.54μg/ml、1.90±0.44μg/ml、1.98±0.45μg/ml、1.79±0.18μg/ml,Ⅰ、Ⅱ组与Ⅵ组差异极显著。采样后2-3个月内进行临床观察,血清游离羟脯氨酸水平与骨营养不良发生率呈现一致性变化。而钙磷摄入不足,比例不当是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乳牛骨代谢病的发病机理,测定了骨代谢病乳牛血清1,25-二羟胆钙化醇(DHCC)以及维生素D、羟脯氨酸的含量,并测定了肝、肾功能。结果表明,骨代谢病乳牛血清中维生素D含量升高,DHCC降低,羟脯氨酸降低,肝功能未见异常,肾功能发生了某些变化等。由此认为,乳牛骨代谢病是由肾功能障碍致维生素D转变为DHCC过程受阻,使DHCC含量降低引起的。其实质是骨基质分解降低,骨晶体即骨盐减少性疾病。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乳牛骨代谢病的发病机理,测定了骨代谢病乳牛血清1,25-二羟胆钙化醇(DHCC)以及维生素D、羟脯氨酸的含量,并测定了肝、肾功能。结果表明,骨代谢病乳牛血清中维生素D含量升高,DHCC降低,羟脯氨酸降低,肝功能未见异常,肾功能发生了某些变化等。由此认为,乳牛骨代谢病是由肾功能障碍致维生素D转变为DHCC过程受阻,使DHCC含量降低引起的。其实质是骨基质分解降低,骨晶体即骨盐减少性疾病。  相似文献   

12.
湟源县巴燕乡役用马血清游离羟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比色法对湟源县巴燕乡35匹(♂14,♀21)役用马的血清游离羟脯氨酸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被检马的血清游离羟脯氨酸含量为16.43μmol/L,同时,公(Shan)、母马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3.
宁夏利通区奶牛围产期钙磷盈亏状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宁夏吴忠市利通区 4个奶牛场和 10户农户进行奶牛围产期钙磷营养状况调查 ,分别测定了饲料钙磷含量 ,奶牛围产期血清中钙、磷、羟脯氨酸、碱性磷酸酶、甲状旁腺素、降钙素含量。结果表明 :奶牛饲料中小户钙和大户磷含量明显偏低 ,钙磷比例失衡 ;奶牛血钙含量为 6 65 2~ 10 12 8mg/10 0ml,磷含量为 6 5 2 0~ 9 12 4mg/10 0ml,被调查户中奶牛血清中羟脯氨酸 (除散户外 )、碱性磷酸酶、甲状旁腺素、降钙素 (除中户外 )含量差异不显著 ;碱性磷酸酶与羟脯氨酸呈中度正相关(r =0 5 5 ,P <0 0 42 ) ;散户日粮钙不足。小户钙磷盈亏状况良好。降钙素 (中户 2除外 )处于正常水平范围之内 ,平均水平为 9 3 0± 13 2 3 (pmol/L) ,95 %的置信区间为 1 67~ 16 94pmol/L。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青海环湖地区放牧绵羊骨营养状况,采用二甲氨基苯甲醛比色法、孔雀绿-钼酸比色法、MTB比色法和磷酸苯二钠法,对青海环湖地区4个县55只2~3岁放牧绵羊血清羟脯氨酸、钙和磷含量以及碱性磷酸酶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被检放牧绵羊的血清游离羟脯氨酸含量为(15.359±1.655)μmol/L,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为(2.797±0.741)nmol,(L·s),血清钙、磷含量分别为(2.443±0.291)mmoL/L和(1.210±0.390)mmol/L,血清无机磷明显低于正常值(P<0.05).结论说明,被检的55只放牧绵羊处于低磷的营养水平.  相似文献   

15.
西宁市某奶牛场青年荷斯坦奶牛骨营养状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调查了西宁某奶牛场33头10-22月龄荷斯坦奶牛的骨营养状况,结果表明所有牛的血清羟脯氨酸、血清钙、血清无机磷的含量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均在正常范围,33头荷期坦奶牛骨营养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16.
乳牛骨软症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对哈尔滨奶牛场发生的以异嗜、跛行等为特征的乳牛疾病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研究了日粮成分,临床表现,血清钙、无机磷、镁和羟脯氨酸的含量及变化,以及尾椎密度的测定值。结果表明,日粮中钙过多,磷、镁供给不足,钙、磷比例过大是致病的主要原因。并分析研究了乳牛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和尾椎骨密度的测定法对诊断和监测骨软症和钙、磷、镁代谢动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寻求一种快速、高效测定羊奶粉中是否添加水解动物蛋白(HAP)的方法。方法:以L-羟脯氨酸为水解动物蛋白特征物,样品通过微波辅助水解处理,测定样品羟脯氨酸的含量变化,并与传统湿法水解对比。结果:微波辅助水解条件:硫酸浓度4mol/L,功率720W,时间45min时,HAP及掺假合成品水解后测得的羟脯氨酸含量与传统湿法水解所测得的羟脯氨酸含量基本相同,RSD为-4.5%~1.6%。本方法可以快速判定羊奶粉中是否添加水解动物蛋白,具有较高准确度和重现性,羟脯氨酸含量与吸光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决定系数R2=0.9968,加标回收率86.24%~91.30%,可以满足比色法测定结果要求。结论:微波辅助水解可以将样品前处理时间从16h缩短到45min,此方法快速简便,重复性好,回收率高。  相似文献   

18.
氟中毒对鸡体内羟脯氨酸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氟对鸡体内羟脯氨酸代谢的影响,选取400只1日龄蛋鸡,随机分为4组,每100只。每Ⅰ组为正常对对照组,Ⅱ、Ⅲ、Ⅳ组在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氟化钠,使日粮中氟的呈分别为300,600,1200mg/kg,实验期为160d。定期采集血样,测定血清中氟和羟腈氨酸的含量,进行临床观察。结果表明,成功地复缺点出了鸡慢性氟中毒模型;氟中毒定期采集血样,测定血清中氟和羟腈氨酸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且血清中氟含  相似文献   

19.
对青海省29只2-3周岁育肥绵羊骨营养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被检育肥绵羊的血清游离羟脯氨酸含量为15.359 1.655μmol/L,血清钙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在正常值范围内,血清无机磷明显低于正常值(P<0.05),说明被检的29只育肥绵羊处于低磷的营养水平。  相似文献   

20.
富铜锌硒牧草对奶牛血清氟及羟脯氨酸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利用富含硒、铜、锌、锰等元素牧草饲喂处于高氟地区的奶牛,研究这种牧草对奶牛血中氟及羟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奶牛血中氟含量有显著降低,羟脯氨酸含量降低也较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