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研究成都平原不同种植模式的农田生产效率,基于2017年对成都市郫都区13个乡镇92户农户调查数据,运用DEA-Tobit模型分析了郫都区主要的水旱轮作和旱作种植模式的农田经营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模式平均农田生产效率为0.793,不同模式农田生产效率排序依次为蔬菜连作或轮作(0.957)、水稻-大蒜(0.847)、水稻-油菜(0.782)、韭菜连作(0.759)、水稻-蔬菜(0.722)、水稻-圆根萝卜(0.689),农田生产效率未达到有效值1的原因主要是规模效益较低;同时,各模式均存在资金和劳动力投入冗余,水稻-蔬菜、水稻-油菜模式还存在产出不足问题;影响6种模式生产效率的因素均不相同,政策因素对农田生产效率的影响相对较大。为进一步提高郫都区农田生产效率,建议适度推广农田规模化经营,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完善各类农业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对云南省各地开展的不同水稻提质增效种植模式效益进行分析比较,对当前水稻生产面临的主要挑战及水稻种植模式的选择和推广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讨论,以期为云南省及相似稻区的水稻产业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3.
李杰  李妍  季美娣  张娜 《中国农学通报》2021,37(20):160-164
水稻+龙虾是稻渔综合种养的一种典型模式,在推进种植结构调整和提高稻田复合收益上作用明显。结合生产调研和查阅文献,分析了水稻+龙虾综合种养模式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阐述了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并根据试验示范和生产实践,提出了稻田全程养殖龙虾、5—6月捕捞一季的水稻+龙虾综合种养模式稻田选择、田间工程、苗种放养前准备工作、苗种放养、饲养管理、成虾捕捞、水稻栽培管理、水稻收后田间管护等绿色高效技术规范,以期为发展水稻+龙虾综合种养模式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是指由农业社会服务组织为农业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综合配套服务措施,转变传统生产模式,为农业高产稳产奠定坚实基础。水稻种植产业在庆元县的农业产业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关乎到当地农民群众的经济收入和当地经济的健康发展。水稻全程社会化服务是农业生产力生产技术发展到一定水平,农业内部分工细化的必然产物,它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擎,能够大大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农业竞争能力,最终更好的助推一个地区农业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在探讨庆元县水稻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现状的基础上,论述了水稻生产全程水稻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标准,并提出了水稻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的创新举措和发展对策,希望对同行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5.
“水稻+”绿色高效模式的生态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长期单一的水稻种植模式不仅效益低,还导致水稻对不利环境的抵抗能力降低、对农药和化肥的高度依赖和生产的不稳定性等问题。因而借鉴传统农业的经验、结合现代化生产技术,充分发挥稻田生态系统生产力的“水稻+”生态模式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阐述了“水稻+”生态模式的理念和利用模式类型,讨论了“水稻+”种植模式在提高土地生产力、减少病虫害发生、提高资源利用率、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效应。指出在未来“水稻+”模式的推广中,应稳定水稻生产、加强技术集成、加强应用创新,以推动“水稻+”生态模式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水稻生产是目前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传统的水稻生产中主要有2种植保作业方式,分别是背负式和单价式植保机械。与水稻生产中耕整地环节与收获环节的全面机械化相比,植保作业技术形式较为单一,装备较为落后,技术质量不高。伴随我国大部分地区水稻生产经营模式的更新与发展,农业生产中劳动力人口平均年龄逐渐老化,传统植保作业机械化模式工作强度高、工作效率低、用工量多等问题逐渐突出。因此,低毒、高效的机械化植保技术工作模式在未来应朝着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等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云南稻-鸭共生模式效益的研究及综合评价(二)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对云南高原冷浸田稻-鸭共生模式水稻生产效益进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稻-鸭共生模式的水稻经济效益明显高于传统稻作方式的水稻生产效益,以稻-肉鸭共生模式效益为最好。  相似文献   

8.
陈丽鹏 《种子科技》2020,(2):112-112,115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创新,人们的生活需求也逐渐随之提高,食品的安全和健康以及绿色与优质成为了人们需要首先考虑的问题。因此,人们对水稻也是既要求优质又要求味美。基于此,研究了不同栽培模式下水稻的产量差异,并对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及解决措施进行简析,希望能为不同栽培模式下水稻的产量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人们对水稻的产量及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种植生产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生产的需求。为了促进种植结构调整,提高种植效益,阐述了水稻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及推广措施,其中包括选用优良品种、施用有机肥、减少化肥农药施用、绿色防控病虫害、秸秆还田等方面内容,通过加强宣传力度、建立示范基地、发挥技术骨干作用等推广措施,促进我国水稻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革新进步,提升水稻品质及生产效率,进而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引领绿色发展,实现节本增效。  相似文献   

10.
水稻是洱海流域重要的粮食作物,抓好水稻生产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但流域内水稻生产技术参差不齐,影响水稻的高产稳定性。对洱海流域水稻生产中的育秧、移栽、水分管理、农家肥和除草剂施用、控制无效分蘖和病虫害防治等各环节存在的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目前,洱海流域水稻生产技术发展要以高产稳产、绿色生态种植、提高效益为方向,加强适合流域种植的优良品种的选育,集成洱海保护与农民增收协同发展的绿色高效种植模式,加强生产指导服务以提高技术应用率。  相似文献   

11.
水稻规模化种植已成为水稻集约化生产的重要标志,本研究对安徽省霍邱县300个种植大户展开系统问卷调查,分析水稻规模化种植者年龄结构分布、种植规模大小、种植模式及其产量水平以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种植者年龄分布主要介于40~60岁,合作社经营模式(H3)年龄更趋于年轻化,且H3模式的产量水平和经济效益均明显高于普通大户(H1)和家庭农场(H2)种植模式;平均种植面积以H3最大,其后依次为H2和H1。深入分析认为:年龄偏老龄化和种植面积过大是限制高产形成的重要因子之一。在机插及直播水稻条件下,经济效益分别较人工手插秧高出27.13%~36.85%和17.45%~22.40%。综上所述,在增大轻简栽培水稻(机插和直播水稻)比重基础上,以合作社经营模式为主的种植大户可能是进一步提高水稻规模化生产潜力的重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12.
以水稻机耕、机插、机防、机收、烘干等主要环节为重点,开展水稻农机农艺融合全程机械化生产示范展示,集成一套适宜当地耕作制度的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技术模式,能降低稻作生产成本,调动种粮积极性,确保水稻稳产高产、节本增效,推动全县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农业不断发展,水稻产量及质量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为提升水稻质量与产量,降低特殊气象条件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加强水稻中后期管理就显得至关重要。文章从特殊气象条件对农业整体及水稻生产的影响入手,并结合农民对特殊气象环境的认识,提出了特殊气象条件下水稻中后期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4.
<正>稻虾连作是根据淡水小龙虾适合于稻田生长的特点,在稻田既种植水稻又养殖淡水小龙虾,以提高稻田生产效益的一种高效生产模式。稻虾连作可使稻田少施化肥、少施农药、节省劳力,并使水稻单产增加10%左右,是长江流域正在大力推广的一种高效种养模式。在应用稻虾连作种养模式之前,必须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5.
<正>福建省福清市水稻种植以早、中、晚稻为主。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及劳动力转移,目前福清市大部分土地已流转集约经营,种植大户大多采用"早稻—再生稻—蔬菜"和"中稻—蔬菜—蔬菜"的耕作模式随之产生一些农业企业与种植大户对育秧秧龄掌握不准确、移栽期偏迟而造成对水稻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为明确不同秧龄对早稻生产的影响,结合福清市早中稻的生长特点开展不同秧龄移栽的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业也进入了发展的新时期。水稻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作物,其生产质量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在农作物生产过程中,病虫害不仅会影响农作物的产量,也会降低水稻的品质。传统的农药防治会造成环境污染,所以推广绿色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是现阶段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应强化对水稻病虫害的监管,提高水稻生产质量。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粮食生产大国,水稻作为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直接关系着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为了提升水稻质量,必须选择优质水稻品种,对其参数进行测试。具体探讨水稻新品种区域试验精度和稳定性分析模型,希望能为水稻种植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利用贵州和省外大部分地区水稻品种试验资料及对应的气象资料,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建立贵州水稻引种生态气候模式。用化模式计算出任意两地水稻品种生志气候他,根据其相似程度,分析水稻生志气候的引种指标,从而确定贵州直引种地区及品件类型的适应程度.应用于引种工作中,能突出品种的个性和地方性,诊断引种地区品种类型在贵州省的宣引种地区及品种熟期性变化.经大田生产回检,效果很好,能缩短引种周期.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控氮增施有机肥对水稻产量和效益的影响,通过梯度减少氮肥、增加有机肥施用量,分析不同施肥配比条件下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及效益的变化,寻求精确栽培模式下最佳施肥方案,为优质稻大面积生产精确施肥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梅河口市是东北地区重要的的粮食生产基地,水稻是梅河口市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超过3万hm2。多年来,水稻稻瘟病一直是本地区水稻产量及米质的最主要制约因素之一,是梅河口市水稻生产的主要病害,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一直是摆在梅河口市农技推广人员面前的一个课题。针对当前市场上主流药剂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进行筛选,寻找对水稻稻瘟病防治效果最好的药剂,用以减少稻瘟病对水稻产量及米质的影响,确保农业丰产、增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