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农学   9篇
综合类   14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采用灰色关联度系统理论,对云南农业大学选育的籼粳亚种间杂交后代12个常规籼稻品种和稳定品系的8个主要性状与产量的关系进行了综合分析评判,结果表明:应用灰色关联排序结果与实际表现和应用一致;高产品种应表现植株高度适中、有效穗多、穗部籽粒着重致密、结实好、单株产量高.  相似文献   
3.
云南稻-鸭共生模式效益的研究及综合评价(一)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通过研究稻-鸭共生对高原粳稻的产量及相对生长率(RGR),净同化率(NAR),群体生长率(CGR)和叶面指数(LAI)的影响效果,分析了稻-鸭共生模式产量高于传统农作的原因,为稻-鸭共作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相关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不同放鸭只数的试验,研究了在中高产田单位面积放鸭的数量与产量构成因素和病虫草害发生的关系,分析了产量构成,病虫草害发生的情况,为稻-鸭共生模式技术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选育适应云贵高原高海拔籼型稻种植区高产、优质、多抗水稻新品种 ,我们利用云南优质、高秆、大粒大穗、丰产的稻种资源与引进的株型好、抗性强、矮秆、多穗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 ,力求通过基因互补 ,获得大粒大穗、多粒、优质、多抗新品种。经过多年选育 ,已成功获得一批稳定新品 (种 )系 ,其中大粒香 12号已经在生产上推广 9.2 0 5万 hm2 ,平均产量 75 0 0 kg/hm2 ,比生产主栽品种增产 34.6 %~ 5 8.4% ,深受边疆民族群众的喜爱 ,并已引入四川省、贵州省种植 ,表现较好。 1994年通过红河州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1994年被评为云南省…  相似文献   
6.
7.
[目的]研究云南稻-鸭共作模式对水稻(Orza sativa L.)光合产物的影响,探讨稻鸭共作模式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田间对比试验,随机区组排列。测定指标为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效率。[结果]稻鸭共作模式下水稻叶片气孔导度、细胞间隙CO2浓度、叶绿素含量有所增加,提高了水稻的净光合速率,增加了水稻的生物和经济产量。[结论]该研究可为稻鸭共生模式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国内外稻鸭共生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稻鸭共生模式是一项种植业与养殖业结合的生态型有机农业,近年来以其“高效、优质、环保”的优点,在东南亚国家得到了深入的研究和广泛的推广。综述了稻鸭共生模式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今后稻鸭共生模式需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籼型水稻新品种大粒香12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农业大学农业科学技术学院生物技术系1982年用密阳23、毫双7号作亲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籼型香米水稻新品种大粒香12号,经多年多点试验示范表明,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多抗、适应广等特点。适宜在海拔1300~1600m的边疆山区和低热河谷区种植。近年先后在云南南部示范推广20000hm2,均比当地主栽老品种增产34.6%~58.9%。  相似文献   
10.
通过不同放鸭只数的试验,研究了在中高产田单位面积放鸭的数量与产量构成因素和病虫草害发生的关系,分析了产量构成,病虫草害发生的情况,为稻一鸭共生模式技术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