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朝海  顾霄  白永生  王朝贵  周平  顾尚敬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8254-8255,8258
[目的]为经济有效地生产脱毒马铃薯原原种和提高原种繁殖量提供参考。[方法]对马铃薯新品种会-2脱毒原原种大小与原种产量及主要经济性状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脱毒马铃薯原种产量与原原种的大小存在着明显的相关关系,原种产量有随着原原种粒重的增加逐渐升高的趋势,同时,在每窝粒数、平均粒重、大中薯率3个经济性状上也存在相同趋势。原原种粒重5.0 g以上的原种产量之间的差异不显著,但与5.0 g以下的产量差异极显著;原原种粒重2.04.0 g的原种产量差异不显著,但与原原种粒重0.5和1.0g的差异极显著,说明1.05.0 g是原原种粒重经济有效的控制区间。[结论]马铃薯新品种会-2原原种的大小应控制在1.05.0 g。  相似文献   

2.
为高效繁育马铃薯脱毒原原种,实现节本增效生产,本试验以马铃薯晚熟品种藏农薯1号脱毒苗为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栽培基质、种植密度对脱毒苗农艺性状和原原种产量、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原原种产量和经济效益受基质和密度互作的影响,不同基质对应的最佳种植密度不同,各处理中以椰糠基质条件下种植300苗/m2,即B2A2处理脱毒苗的农艺性状表现较好,原原种产量、有效薯率和经济效益高,为繁育藏农薯1号原原种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3.
发酵处理废弃农业有机资源菌糠,与蛭石以不同比例混合作栽培基质进行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的生产试验,通过调查分析不同基质栽培出的马铃薯原原种的生物性状及产量性状,探索出马铃薯栽培的高产高效栽培基质为棉籽皮∶蛭石=2∶1,为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的低本高效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马铃薯茎尖剥离、组培苗生产、原原种生产、原种生产、合格种薯生产等一系列马铃薯脱毒种薯标准化生产技术.笔者通过试验总结出一套马铃薯脱毒种薯标准化生产技术,以期为提高马铃薯作物产量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马铃薯茎尖剥离、组培苗生产、原原种生产、原种生产、合格种薯生产等一系列马铃薯脱毒种薯标准化生产技术。笔者通过试验总结出一套马铃薯脱毒种薯标准化生产技术,以期为提高马铃薯作物产量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正>马铃薯脱毒小薯是指以脱毒苗为基础材料,利用不同栽培方式,在防虫网室或温室内生产出的马铃薯脱毒原原种。为了保证提高生产马铃薯脱毒原原种的效率,生产出优质合格的脱毒原原种,我们进行了大量的比较试验研究,大体上栽培方式有两种:一是基质优化高密度"MOD"扦插法,二是无基质气雾栽培法。下面就基质优化高密度"MOD"扦插法生产马铃薯脱毒原原种标准化操作程序作详细介绍。基质优化高密度"MOD"扦插法是指利用防虫网室或节能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脱毒原原种的质量好坏和产量高低直接影响着整个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其病毒病是阻碍世界各国马铃薯生产发展的突出问题。近几年,利用马铃薯茎尖脱毒组织培养试管苗,试管苗再扦插生产脱毒原原种薯并推广应用,解决马铃薯生产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8.
通过马铃薯脱毒种薯及良种繁育体系的建立与应用,可有效提高马铃薯的品质及产量。本文主要阐述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进行马铃薯脱毒繁育工作,包括脱毒苗培育、快繁及原原种、原种、良种生产等,为脱毒马铃薯产业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提高新疆冷凉地区马铃薯脱毒种薯的生产量,加快马铃薯优质化进程,关键环节是快速繁殖大量优质马铃薯原原种。本文从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的快繁准备、防虫网室建设、脱毒试管苗移栽、网室水肥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原原种收获及贮藏等方面总结新疆冷凉地区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生产技术,以期为马铃薯种薯繁育提供产量和品质保证。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脱毒后,可大幅度提高产量。从北方调入少量的脱毒马铃薯原原种,到南方高山扩繁3代后生产的种薯,长势、抗性、产量与北方调入的脱毒良种基本相当。因此,在南方高山地区建立脱毒马铃薯原种繁育基地,是一条科学有效、经济实惠的推广脱毒马铃薯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马铃薯脱毒微型薯栽培技术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微型薯脱毒种薯繁育体系为试管苗-原原种-一级原种-生产良种体系.茎尖脱毒试管苗的培育、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生产、网棚脱毒微型马铃薯原种生产繁育技术,为广大马铃薯生产种植者及消费者理清脱毒马铃薯的生产过程.  相似文献   

12.
黄淮流域甘薯脱毒种薯培育规程、分级标准及繁育体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甘薯脱毒种薯培育规程:选择优良品种→茎尖组织培养→病毒检测→生产性能鉴定及高级脱毒甘薯的繁育→脱毒原原种繁育→脱毒原种繁育→生产用种。将脱毒种薯分为4级:高级脱毒薯(苗)→脱毒原原种薯(苗)→脱毒原种薯(苗)→一代生产种薯(苗)。繁育体系为科研单位、推广部门和生产者紧密结合,协同进行的新体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试验以探索经济、高效的马铃薯原原种繁育时间为目的,为昆明地区马铃薯原原种生产提供指导。【方法】以马铃薯‘合作88’为试验材料,设14个不同移栽期,研究温室条件下不同时间移栽对马铃薯脱毒苗病害发生及产量的影响。【结果】移栽时间不同的马铃薯脱毒苗植株早疫病和晚疫病的发生存在显著差异(P0.05)。T1的早疫病病情指数和发病率最大,但其晚疫病病情指数和发病率最小;T14的晚疫病病情指数和发病率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移栽时间不同,温室中马铃薯脱毒苗植株原原种产量和种薯规格有显著差异(P0.05),主要表现在薯块大小和薯块数量上的差别,T1、T10和T12的大、中种薯率和原原种产量均高于其他处理。【结论】适宜马铃薯脱毒苗移栽的时间为上半年的T1(4月4日)、下半年的T10(8月17日)和T12(9月16日)前后一周。  相似文献   

14.
马铃薯新品种威芋3号脱毒原原种重量对原种产量及其性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脱毒马铃薯原种产量与原原种的重量存在着明显的关系,随着原原种粒重的增加,原种产量有逐渐升高的趋势,同时在每窝粒数、平均粒重、大中薯率3个经济性状上也存在相同趋势。原原种粒重5.0 g以上的原种产量差异不显著,但比5.0 g以下产量差异极显著,原原种粒重2.0~4.0 g原种产量差异不显著,比原原种粒重0.5 g和1.0 g差异极显著,说明1.0~5.0 g是原原种粒重经济有效的控制区间。  相似文献   

15.
广元市农科所于2007年承担省“马铃薯提升行动”广元市脱毒马铃薯快繁项目中脱毒种薯组织培养及原原种的生产工作。于2007年秋季开始组培苗的苗床栽植生产脱毒种薯原原种,其中栽植于阳光棚和网棚中各一部分。只有了解组培苗在苗床中的生长规律,才可以有更科学的管理而提高原原种的产量从而生产出更多的原原种。组培苗是剪成段(平均每段2-2.5cm)浸生根剂后在苗床中栽植。  相似文献   

16.
西吉县马铃薯种薯脱毒技术与应用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吉县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技术从1998年起,经过8年的试验研究,总结出了马铃薯茎尖组织培养脱毒技术、病毒及类病毒检测技术、试管苗切断扩繁技术、扦插快繁生产原原种技术和脱毒薯4年4级繁殖生产等5大技术体系,园区年生产马铃薯脱毒试管苗300万株,生产原原种1000万粒,年生产原种3000 t、一级种30000 t,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7.
应用马铃薯进行茎尖脱毒、组织培养生产原原种、原种进行推广,是一项有效的避毒增产技术.脱毒马铃薯产量高,比普通马铃薯增产30%~40%,且品质优,熟期短,病害轻,卖相好,经济效益高.  相似文献   

18.
对马铃薯进行茎尖脱毒,通过组织培养生产原原种、原种进行推广,是一项有效的避毒增产技术。脱毒马铃薯产量高,比普通马铃薯增产30~40%,且品质优,熟期短,病害轻,市场好,经济效益高。  相似文献   

19.
宁夏马铃薯原原种种薯生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马铃薯茎尖脱毒技术普遍推广,有效的控制其退化,特别是脱毒种薯在生产上的应用,不但减轻了病害,而且提高了产量,改善品质,为了提高原原种的产量和质量,节本增效,开展了多项生产技术研究即生长调节剂对马铃薯原原种种薯生产的影响、试管苗和扦插苗生产原原种比较和生产马铃薯原原种蛭石铺覆厚度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生长调节剂(膨大素、矮壮素、多效唑三种)对马铃薯原原种种薯生产的影响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植株徒长,并起到增加产量和提高质量的作用,但施用多效唑的效果最佳;试管苗和扦插苗生产原原种比较试验表明,扦插苗单薯重比试管苗高36.27%,而试管苗的单株结薯数、单位面积结薯数、单位面积产量分别比扦插苗提高;蛭石铺覆厚度试验表明,合理的蛭石厚度对原原种的数量有着密切的关系,以基础厚度6cm为界,低于6cm时在薯苗生长过程中,匍匐茎窜箭问题严重,高于6cm时匍匐茎窜箭问题有很大程度的改善,但在数量上却无明显提高,反而增大了投入,因此,基础蛭石厚度应以6cm为最佳。  相似文献   

20.
脱毒马铃薯原原种就是以脱毒组培苗为母苗,在人工隔离防蚜和良好的栽培条件下繁殖的种薯,它是马铃薯原原种生产的重要环节。实践证明,网室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生产管理技术进行生产栽培,不但能提高产量而且还能提高经济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