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春叶  张剑  苗延青  王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2,(6):3594-3596,3599
[目的]研究花椒籽油的最佳提取工艺,并对其脂肪酸种类及含量进行测定。[方法]分别采用索氏法和超声波法提取花椒籽油,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2种方法的最佳提取工艺。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提取的花椒籽油成分进行分析。[结果]索氏法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石油醚为溶剂,料液比1∶13,提取温度75℃,提取时间2.0 h;超声波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石油醚为溶剂,料液比1∶13,提取时间90 min。花椒籽油含有9种主要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结论]该研究为花椒籽油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石油醚为提取溶剂,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对水冬瓜籽油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得出最佳的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5,提取温度65℃,提取次数2次,每次4 h。在此工艺条件下,水冬瓜籽油的提取率达到87.84%。利用气相色谱对水冬瓜籽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水冬瓜籽油中油酸和亚油酸含量较高,并含有少量神经酸。  相似文献   

3.
以辣木籽为原料,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其中辣木籽油,研究萃取温度、萃取时间、石油醚(60~90℃)添加量和蒸馏水添加量等因素对辣木籽油萃取率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了辣木籽油的提取工艺,得到如下优化工艺:萃取温度90℃,萃取时间3.2 h,石油醚(60~90℃)添加量15 m L.在此工艺条件下辣木籽油的提取率为25.12%.采用GC-MS对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的辣木籽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主要成分为油酸、十六烷酸、辛烷和反-2-癸烯醛,其含量分别为61.53%、7.61%、7.87%和7.91%.  相似文献   

4.
以市购辣椒籽为原料,在比较乙醇、石油醚、正己烷3种溶剂提取辣椒籽油效果的基础上,采用控制单一变量法,分别确定提取辣椒籽油最佳的温度、时间、料液比范围,然后采用L9(34)正交试验和最优组合验证,优化了从辣椒籽中提取辣椒籽油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石油醚提取法中,3个因素对辣椒籽油提取的影响程度依次为提取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90 min,料液比1︰6。在该工艺条件下,辣椒籽油提取率高达95.89%,稳定性和重复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采用超声波辅助溶剂法提取辣木籽油,以出油率为评价标准,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对辣木籽油的提取工艺进行系统优化,再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辣木籽油的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显示,超声波辅助溶剂提取辣木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溶剂为石油醚、液料比8∶1(m L/g)、提取时间20 min、超声波功率90 W、超声波频率40 k Hz、提取温度35℃,在此条件下,辣木籽的平均出油率为36.10%,提取率为96.50%。经GC/MS分析,辣木籽油中确定脂肪酸结构的有20种,包括9种不饱和脂肪酸,其含量占脂肪酸总量的79.87%,其中,以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为主,且油酸的含量最高,为65.99%;还有一些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主要包括ω-6系列的亚油酸和ω-3系列的亚麻酸,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由此揭示超声波辅助溶剂法提取辣木籽油是可行的,并为辣木籽油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采用索氏抽提法提取樱桃籽油,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提取溶剂、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对樱桃籽油提取率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樱桃籽油提取率的影响顺序为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最佳工艺条件为:溶剂为石油醚、温度60℃、浸提时间3h、料液比为1:6,该条件下,提取率为20.18%。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溶剂种类、超声频率、超声温度、超声时间及料液比对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籽油提取效果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其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石油醚为最佳提取溶剂,最佳提取备件为:提取频率低频(25.5kHz),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50min,料液比1:20。在此条件下,香樟籽的出油率达36.23%。  相似文献   

8.
为深度开发我国丰富的野漆树籽资源,以日本野漆籽为材料,研究了萃取溶剂、粉碎度、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对野漆树籽油提取率的影响.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组合设计,对溶剂法萃取野漆树籽油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常压条件下,最佳提取工艺是6号溶剂,对漆籽粉碎,过18目筛,提取温度62℃,提取时间为150min,萃...  相似文献   

9.
腊梅籽脂肪酸提取工艺优化及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以脂肪酸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对索氏提取法提取腊梅籽中脂肪酸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并用GC-MS分析了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腊梅籽脂肪酸的提取优化工艺条件为:最佳提取溶剂石油醚(沸程30~60℃),提取温度70℃,料液比1∶10(g/mL),提取时间3 h,在此条件下,脂肪酸提取率为39.82%。腊梅籽的脂肪酸组分主要为棕榈酸(6.59%)、亚油酸(53.47%)、油酸(27.22%)、硬脂酸(2.83%)和11-二十碳烯酸(3.14%)等,其中饱和脂肪酸总的相对含量为10.94%,不饱和脂肪酸总的相对含量达到84.29%。  相似文献   

10.
以杜仲籽为原料、环己烷和石油醚的混合溶液为提取溶剂,进行杜仲籽油提取工艺研究。对影响杜仲籽油提取得率的料液比、溶剂密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等单因素进行探讨,采用正交试验进一步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提取杜仲籽油的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8(g/mL)、溶剂密度为0.754 g/cm3、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60 min,在此条件下杜仲籽毛油提取得率为30.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