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不同处理对膏桐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求适宜膏桐种子发芽的处理方法。[方法]采用人工损伤种皮、剥壳、热水浸种、20%双氧水浸种和清水浸种5种处理方法,研究不同处理对膏桐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人工损伤种皮处理后种子的发芽率为75.00%;剥壳处理的种子发芽率为85.00%;60℃热水浸种10 min处理的种子发芽率为83.33%,高于其他水温和浸种时间的处理结果;20%双氧水浸种3 min处理的种子发芽率为91.67%,高于5和7 min浸种的结果。[结论]膏桐种子最佳处理方法为20%双氧水浸种3 min。  相似文献   

2.
张鹤山  刘洋  田宏  蔡化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1):4399-4400
[目的]研究不同处理对野葛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探讨可有效提高野葛种子萌发率的措施。[方法]采用擦破种皮、浓硫酸浸泡、温水浸泡、热水浸泡、不同浓度硝酸钾溶液浸种和高锰酸钾溶液浸种来处理野葛种子,在25℃恒温培养箱内催芽,每处理3次重复。[结果]30 mmol/L的硝酸钾溶液浸泡野葛种子芽率最高,其次为温水浸种和20 mmol/L的硝酸钾溶液浸种处理;温水浸种处理能有效提高种子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增加种子活力;与对照相比,各处理均降低了野葛种子的硬实率,但以摩擦种皮和浓硫酸浸种处理为佳。[结论]适宜浓度的硝酸钾溶液浸种是提高野葛种子萌发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及不同浸种时间、不同双氧水浓度及不同浸种时间对黄芩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的影响,以期提高黄芩育种效率。[方法]将干燥种子分为3组,每组50粒,称其干重后放入培养皿中,在室温下用蒸馏水浸种,水的高度淹过种子为宜,从浸种第30 min开始用重量法测定种子重量,以后每隔30 min测定一次,直至最后吸水种子重量不再发生变化为止。[结果]随着双氧水浓度的提高,黄芩种子发芽率逐渐提高,浸种溶液浓度为1.0%、浸种时间为24 h的双氧水使种子的发芽率提高为32.0%;随着赤霉素浓度的提高,黄芩种子发芽率逐渐提高,浸种溶液浓度为600 mg/L、浸种时间为24 h的赤霉素,黄芩种子的发芽率提高为64.0%。[结论]恒温在25℃的培养箱对种子的发芽率也有所提高;同时用赤霉素处理的种子发芽率要日明显高于用双氧水处理的发芽率。  相似文献   

4.
马缨杜鹃种子萌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旭  陈训  赵洋毅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9):9199-9200
[目的]为马缨杜鹃的种质保存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马缨杜鹃种子进行不同温度、不同贮存方法、温水浸种处理等的萌发试验并测定其千粒重与种子活力。[结果]萌发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且以30℃为最高。15、25和30℃的种子发芽率分别为60%、80%和95%。浸种24 h发芽率为70%,48 h发芽率为88%,而干播种子发芽率仅为68%。风干脱粒-30℃低温贮存的萌发率为84%,脱粒室温贮存的萌发率为77%,不脱粒室温贮存的萌发率为67%。[结论]马缨杜鹃的萌发适宜温度约为25℃。浸种时间48 h比24 h的种子发芽率高,20℃水浸种发芽率比干播种子发芽率稍高些。风干脱粒低温贮存可提高种子的萌发率。营养液配方浓度比为91∶时最适合马缨杜鹃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处理方法对黄芩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利用不同浓度赤霉素和不同浸种时间、不同浓度双氧水和不同浸种时间对黄芩种子进行处理,研究其对黄芩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的影响。[结果]随着双氧水浓度的提高,黄芩种子发芽率逐渐提高,当双氧水浓度为1.0%、浸种时间为24 h时种子的发芽率最高;随着赤霉素浓度的提高,黄芩种子发芽率逐渐提高,当赤霉素浓度为600 mg/L、浸种时间为24 h时种子的发芽率最高。[结论]赤霉素处理的黄芩种子发芽率明显高于用双氧水处理的发芽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药剂浸种对茄子种子发芽的影响,以提高种子发芽率。[方法]研究不同浓度的Na Cl、Mg SO4、Ca Cl2和KNO3溶液浸种对多美佳茄子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各浓度的药剂浸种均对茄子种子发芽有促进的作用,发芽势、发芽率及发芽指数均明显增加,平均发芽天数减少。[结论]以20 g/L KNO3处理效果最为明显,茄子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分别为75.27%、93.83%和64.23,平均发芽天数为4.00 d。  相似文献   

7.
野生中药材资源钩藤种子发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为探明钩藤种子的萌发条件及规律。[方法]以清水处理作对照,采用4种化学药剂(NaHCO3、KHCO3、K2CO3、NaClO)不同浓度的溶液浸种,并在光照培养箱内进行发芽试验。[结果]清水处理的钩藤种子发芽数和绝对发芽率(80%以上)均明显高于其他处理。[结论]钩藤种子成熟胚不存在休眠现象,种皮也不存在抑制作用,常规保湿处理即可诱导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8.
王松涛  赵杨  王秀荣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8):4502-4503,4559
[目的]提高单性木兰种子发芽率。[方法]对单性木兰种皮透水性、种皮和胚乳抑制物及浸种催芽进行研究。[结果]单性木兰种皮透水性较好,不是引起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种皮和胚浸提液对白菜种子发芽率影响不大,可能不存在发芽抑制物;温水、双氧水和赤霉素溶液浸泡种子均能使单性木兰种子发芽,提高发芽率,其中以400 mg/L赤霉素浸泡12 h效果最佳。[结论]研究结果为单性木兰种质资源保存与栽培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解除藜种子休眠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藜作为我国北方旱地农田的优势种杂草,研究其生物学特性、综合防除技术及抗药性意义重大,为加快其研究进程,找到解除藜种子休眠的快速、有效的方法尤为重要。[方法]本研究通过室内生测的方法,比较了温水、GA3浸种和光照3种处理对藜种子休眠的解除效果。[结果]结果表明:温水、GA3浸种和光照3种处理均可以解除藜种子的休眠,提高其发芽势、发芽率和活力指数。其中,GA3浸种对藜种子的休眠解除最为有效,浓度为800 mg/L时,浸种24 h,发芽率为89.33%,较对照提高47.33%;光照处理次之,7 h/天光照,5天后发芽率达70.00%;温水处理也能提高其发芽率,但休眠解除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外源激素破除桔梗种子休眠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为解除桔梗种子休眠提供方法。[方法]以桔梗种子为材料,设GA3、NAA、6-BA各6个浓度梯度处理,不做预处理为对照,研究了不同处理的种子萌发情况。[结果]50~250 mg/L GA3溶液浸泡种子24 h,可以促进种子萌发。与对照相比,GA3浸种后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显著提高,以250 mg/L GA3浸种24 h处理效果最佳。与对照相比,不同浓度的NAA溶液浸泡后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有升有降;与蒸馏水处理相比,NAA浸种处理后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有所降低。与对照相比,低浓度的6-BA处理可以明显促进种子发芽,而高浓度6-BA抑制桔梗种子萌发。与蒸馏水相比,不同浓度6-BA浸种后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有所下降。[结论]250 mg/L GA3浸种24 h破除种子休眠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李苏红  王俊伟  邵洋  刘虹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527-13529
[目的]探索使糙米的发芽率和γ-氨基丁酸(GABA)含量达到最佳的工艺条件。[方法]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法研究浸泡条件和发芽条件对糙米的吸水率、发芽率以及GABA含量的影响。[结果]在40℃浸泡温度条件下糙米吸水快,在20~24 h后水分趋于饱和,吸水率达29.0%~32.0%。糙米发芽的最佳条件为:浸泡温度35℃、浸泡时间48 h、发芽温度35℃、发芽时间24 h。糙米中GABA含量的最佳富集条件为:浸泡温度35℃、浸泡时间24 h、发芽温度30℃、发芽时间20 h。[结论]研究结果对确定糙米发芽的最佳工艺条件及揭示发芽过程中吸水率、发芽率以及GABA含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理化因素对烟草种子萌发的影响,提高烟草种子萌发率。[方法]采用摇床振荡水培养、MS培养基培养、赤霉素(GA3)浸种后MS培养基培养几种方法,分别处理烟草种子和浸种回干烟草种子,研究水分、温度、光照及激素等因素对烟草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摇床振荡水培养能促进种子萌发,MS培养基培养比较利于烟草幼苗的生长;浓度0.1~0.9 mg/L的GA3浸种10 min能打破种子休眠,而附加浓度1~7 mg/L GA3培养基培养能促进烟草植株茎的生长,其中浓度为0.7 mg/L GA3浸种和培养基附加7 mg/L GA3培养的效果最好。经过浸种回干的种子在每个对比试验中均比未处理的种子提早萌发。[结论]浸种回干和适当浓度的激素处理能有效打破烟草种子的休眠,提高萌发率。  相似文献   

13.
赤霉素对川续断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启高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348-14349
[目的]寻找适宜川续断种子发芽的处理方法。[方法]用培养皿发芽法,研究赤霉素的浓度、浸泡时间、催芽温度对续断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结果]赤霉素处理可促进续断种子发芽。用浓度300mg/L的赤霉素对川续断种子浸泡12~24h,在20~25℃下催芽效果最好,可使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提高到76.3%和59.0%。[结论]该研究为川续断的规范化栽培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药剂处理对川明参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分别用KMnO4(0.2%~1.0%)、赤霉素GA(100~500 mg/L)和6-苄基腺嘌呤6-BA(5~80 mg/L)对川明参种子进行12和24 h的浸泡处理,测定其发芽率和发芽势。[结果]不同浓度的KMnO4、低浓度的GA及6-BA溶液对川明参种子萌发均有明显促进作用,但高浓度的6-BA却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总体效果顺序为:KMnO4GA6-BA,其中川明参种子采用浓度为0.6%的KMnO4溶液浸泡12 h处理效果最好,发芽率达42.71%,启动日和高峰日分别比对照提前23和26 d。[结论]3种药剂处理对川明参种子萌发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火棘种子发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伟君  马璐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9):14453-14455
[目的]寻求促进火棘种子发芽的最佳方法,为火棘实生苗的快速繁育提供依据。[方法]以采自西安市某绿化带的火棘种子为试验材料,先用不同浓度的硫酸分别浸种20和30 min进行酸蚀处理,再进行温汤浸种(30 ℃)处理,然后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0、5、10、15 mg/L)分别处理10 min,研究不同处理对火棘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30 ℃温汤处理1 h后直接用15 mg/L的赤霉素处理10 min,火棘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分别高达98.3%和98.7%,且随着赤霉素浓度的降低,其发芽势和发芽率也随之减小;用45%浓硫酸浸种30 min、温汤浸种1 h后,5 mg/L的赤霉素处理10 min后发芽势和发芽率分别为93.3%和98.7%。[结论]45%浓硫酸浸种30 min、温汤处理1 h,再用5 mg/L赤霉素浸泡10 min的处理所获得的种子最易发芽,发芽率最高,是促进火棘种子发芽的最佳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重金属对花生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Cr^6+和Cu^2+溶液浸泡花生种子,测定了不同处理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脂肪酶活力。[结果]低浓度铬和铜溶液浸种可以提高花生种子的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当铬和铜溶液达到50和300mg/L时,则降低种子的发芽指数,抑制种子的活力,其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以5和30mg/L铬处理的花生种子酶活力为最高,其次为3mg/L,其他铬浓度处理均比对照低;以25mg/L铜溶液处理的花生种子酶活力为最高,其次为50和100mg/L的处理。[结论]铬和铜对花生种子萌发的影响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  相似文献   

17.
党参无菌苗培养前种子消毒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消毒方法下党参种子的消毒效果。[方法]以党参种子为试验材料,通过10%H_2O_2、0.1%HgCl_2和2%NaClO这3种消毒剂,75%乙醇预处理,无菌水预浸泡,对党参种子的消毒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在10%H_2O_2、0.1%HgCl_2和2%NaClO这3种消毒剂中,2%NaClO浸种20 min的消毒效果最好;用75%乙醇预处理20 s可降低种子带菌率;在党参种子消毒之前,无菌水预浸泡24 h可提高发芽率。[结论]该研究结果为培育党参无菌苗等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邢勇  张小冰  李砧  侯雅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8):9448-9449,9516
[目的]研究La(NO3)3浸种对高粱种子活力的影响。[方法]设9个不同La(NO3)3浓度处理(0、10、20、30、40、50、60、65、70mg/L),进行种子萌发试验、种子活力测定、膜透性试验及呼吸速率测定。[结果]用10~70 mg/L的La(NO3)3浸种处理48 h后,高粱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都明显提高,呼吸作用增强,质膜相对透性降低,其中在50~65 mg/L La(NO3)3浓度范围内处理效果最好,当处理浓度超过65 mg/L时,这些指标又呈下降趋势。[结论]50~65 mg/L的La(NO3)3溶液可明显提高高粱种子的活力。  相似文献   

19.
熊友华  寇亚平  刘念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8241+8298-8241,8298
[目的]研究不同处理对姜花属杂交种子发芽率的影响。[方法]分别用0(CK)、50、100、150、200 mg/L GA3浸泡种子,在24和28℃下进行发芽试验。[结果]经100 mg/L GA3浸泡后的杂交种子在28℃下发芽率最高,达97.6%。[结论]GA3处理可显著提高种子发芽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浓硫酸和GA3浸种及其交互作用对榛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以平榛为试材,将榛种子置于浓硫酸中分别浸种0、10、20和30 min,对酸蚀处理的种子,分别用0、100、300和500 mg/L赤霉素浸种24 h,经与用湿沙自然层积3个月后在恒温箱中催芽。[结果]浓硫酸酸蚀可提高榛种子发芽率,且随着浓硫酸酸蚀时间的延长,榛子的出苗率逐渐升高,但酸蚀时间过长则容易使种胚受伤,影响发芽,以20 min的酸蚀效果较好。GA3能有效打破榛种子休眠,以300 mg/LGA3处理效果较好。浓硫酸和GA3对促进种子萌发有显著的交互作用,以浓硫酸酸蚀20 min和300 mg/L GA3的处理组合对种子发芽率的提高效果最为显著(P<0.05)。[结论]浓硫酸酸蚀榛种子配合赤霉素浸种能够打破榛子的休眠,提高发芽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