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松针多糖对鸡巨噬细胞HD11的天然免疫功能的影响,以期为松针多糖在肉鸡疾病防治方面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采用不同浓度的的松针多糖作用于巨噬细胞HD11,试验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终浓度为1 μg·mL-1的LPS)和松针多糖组(终浓度分别为25、50、100、200、400 μg·mL-1的松针多糖)。噻唑蓝(MTT)检测巨噬细胞HD11细胞活性、Griess法检测巨噬细胞HD11细胞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O)分泌量、中性红吞噬试验检测巨噬细胞HD11吞噬活性,酶联免疫(ELISA)检测巨噬细胞HD11细胞上清液中干扰素-α(IFN-α)、一氧化氮合酶(iNOS)、白介素-10(IL-10)、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HD11细胞中iNOS mRNA表达。【结果】 MTT试验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的松针多糖(25、50、100、200、400 μg·mL-1)对细胞活性没有影响,说明在25-400 μg·mL-1范围内对巨噬细胞没有毒性,可以进行免疫调节作用实验。免疫调节作用试验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的松针多糖极显著(P<0.01)增加了NO释放量和细胞吞噬活性,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提高了细胞因子IFN-α的含量和iNOS的含量及mRNA的表达量,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降低了细胞因子IL-10的分泌量。当松针多糖浓度在50、100、200、400 μg·mL-1浓度时,细胞因子IL-6和TNF-α的含量极显著(P<0.01)高于空白对照组。与阳性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的松针多糖极显著(P<0.01)降低NO释放量,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降低了细胞因子IFN-α的含量、iNOS的含量及mRNA表达量和IL-10含量。当松针多糖浓度在25、50、100 μg·mL-1浓度时,细胞吞噬活性极显著(P<0.01)低于阳性对照组,细胞因子IL-6的含量极显著(P<0.01)低于阳性对照组。当松针多糖浓度在25、50、100、200 μg·mL-1浓度时,细胞因子TFN-α的含量极显著(P<0.01)低于阳性对照组。【结论】松针多糖能显著提高巨噬细胞HD11的天然免疫调节能力,且存在剂量依赖效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 无刺蜂(stingless bees)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重要的授粉昆虫之一,以尾部无蛰针为典型特征,其蜂胶采集量较意大利蜜蜂( Apis mellifera ligustica )更多,然而其蜂胶活性研究却相对匮乏。本文以来源于马来西亚无刺蜂 ( Heterotrigona itama )采集蜂胶的乙醇提取物(ethanol extract of H. itama propolis, EEHI)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其体外抗氧化和抗炎活性。【方法】 采用福林酚法和硝酸铝法测定EEHI中总酚酸和总黄酮含量,并采用DPPH和ABTS 自由基清除能力评价EEHI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在此基础上,采用细菌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炎症模型,通过CCK-8法检测EEHI对细胞相对存活率的影响,在保证EEHI对细胞无细胞毒性作用基础上,分别采用Griess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技术评估EEHI对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中炎症介质一氧化氮(NO)释放量的影响以及其对炎症因子( IL-1βIL-10INOS )和抗氧化基因( HO-1 )信使RNA表达的影响;进一步利用免疫印迹和免疫荧光方法,以NF-κB炎症信号通路为切入点,研究EEHI对LPS诱导巨噬细胞中p-IκΒ α 和IκΒ α 蛋白表达以及NF-κB-p65蛋白移位的影响,从而探究EEHI潜在的抗炎机理。 【结果】 EEHI中总酚酸和总黄酮含量分别为54.70 mg GAE·g-1和116.20 mg QE·g-1;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IC50值分别为275.60和 284.00 μg·mL-1。EEHI对RAW 264.7细胞的安全浓度为0—40 μg·mL-1。在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炎症模型中,相对于LPS刺激组,0—40 μg·mL-1的EEHI以浓度依赖方式显著地抑制了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中NO的释放量,且降低了细胞中炎症因子 IL-1βIL-10INOS 的基因表达量,并增强了抗氧化基因 HO-1 的表达。进一步研究发现,0—40 μg·mL-1的EEHI以浓度依赖方式显著抑制了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IκΒ α 蛋白的磷酸化,且40 μg·mL-1的EEHI显著降低了NF-κB-p65蛋白的核移位现象,因此推测EEHI可能是通过抑制LPS诱导的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进而发挥了体外抗炎活性。 【结论】 无刺蜂蜂胶乙醇提取物中含有大量多酚类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抗炎和抗氧化效果,极具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以巨菌草(Cenchrus fungigraminus Z. X. Lin&D. M. Lin&S. R. Lan sp. nov.)和柠檬香茅(Cymbopogon citratus Stapf)为主要原料,研制一种安全的菌草酒.应用固态发酵技术,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试验设计对菌草酒的酿造工艺进行优化,同时对菌草酒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菌草酒发酵的最佳酿造工艺为初始糖度24°Brix、发酵温度29℃、酒曲接种量0.45 g·L-1;在此工艺条件下得到的菌草酒感官评分为91分,与预测值差距较小.对成品菌草酒中的微生物安全性、理化和卫生指标,以及黄曲霉毒素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菌落总数<10 cuf·mL-1,大肠菌群为0.01 MPN·mL-1,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志贺氏菌均未检出;酒精度为52%vol,总酸含量为1.90 g·L-1,总酯含量为2.31 g·L-1,甲醇含量为0.04 g·L-1,铅未检出;黄曲...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姜黄素(Cur)对玉米赤霉烯酮(ZEA)诱导猪肾上皮细胞(PK-15)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基于SIRT1/FOXO1信号通路阐明其作用机制,为姜黄素的兽医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试验分为5组:对照组、ZEA组(36.55μg·mL-1 ZEA)、Cur 6.25组(36.55μg·mL-1 ZEA+6.25μmol·L-1 Cur)、Cur 12.5组(36.55μg·mL-1 ZEA+12.5μmol·L-1 Cur)、Cur 25组(36.55μg·mL-1 ZEA+25μmol·L-1 Cur);通过MTT法测定ZEA的半数抑制浓度和Cur对PK-15细胞的最大安全浓度;使用倒置显微镜观察PK-15细胞的形态变化;采用试剂盒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以及丙二醛(MDA)的水平;qRT-PCR检测细胞SIRT1、FOXO1、CAT、Mn-SOD的mRNA水平;West...  相似文献   

5.
使用CCK-8比色法研究菌草灵芝多糖肽(JCGLPP)对人结肠腺癌上皮细胞(Caco-2)存活率的影响;采用PCR检测JCGLPP作用不同时间后对Caco-2细胞中P-糖蛋白的编码基因MDR1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的编码基因MRP2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0.1~500μg·mL-1 JCGLPP对Caco-2细胞无毒性;10μg·mL-1 JCGLPP作用1~48 h能抑制MDR1基因的表达,对MRP2基因的表达呈先抑后扬的趋势.表明JCGLPP可抑制MDR1基因的表达,对MRP2基因表达的影响与其作用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6.
以英国红芸豆为原料,多糖得率为考察指标,用响应面试验优化提取工艺,并对英国红芸豆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英国红芸豆多糖最优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1.5 h、料液比1∶40 g·mL-1,在此条件多糖得率最优为4.86%。抗氧化活性试验表明:英国红芸豆多糖的抗氧化活性与其浓度呈量效关系,当多糖浓度为5 mg·mL-1时,对DPPH自由基、·OH自由基和O2-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69.85%、53.61%和21.36%。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连翘酯苷A(FA)对玉米赤霉烯酮(ZEA)诱导的猪肾上皮细胞PK-15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保护机制,体外培养PK-15细胞,经36.55μg·mL-1 ZEA和不同质量浓度(31.25、62.50、125.00μg·mL-1)FA处理24 h,采用噻唑蓝(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通过Hoechst 33342活细胞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凋亡情况;利用试剂盒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的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和活性氧(ROS)水平;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细胞中的Bax、Bcl-2、Caspase-3、Caspase-8和Caspase-9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质量浓度在125.00μg·mL-1以下的FA可以提高PK-15细胞存活率;FA能显著提高经ZEA处理的PK-15细胞存活率,且能显著降低经ZEA处理的细胞上清液中的LDH活性,抑制ZEA引起的ROS的生成;ZEA能显著提升Bax、Caspase-8、Caspase-3和Caspase-9 mRNA的表达量,Bcl-2 mRNA的表达量显著降低;不同质...  相似文献   

8.
探讨花椒中吴茱萸次碱含量的RP-HPLC测定条件,比较不同种源花椒中吴茱萸次碱的含量差异。结果表明,吴茱萸次碱的线性范围为14.4~27.0 μg·mL-1(r=0.999 5),平均回收率为98.63%(RSD=1.73%, n=5)。不同种源花椒中吴茱萸次碱的平均含量分别为:野花椒 24.050 μg·mL-1(RSD=1.77%, n=3); 凤县大红袍 23.677 μg·mL-1(RSD=4.94%, n=3); 韩城大红袍 18.869 μg·mL-1(RSD=3.00%, n=3); 秦安1号 17.173 μg·mL-1(RSD=2.45%, n=3)。RP-HPLC法测定吴茱萸次碱含量简便可靠,可作为花椒中吴茱萸次碱的快速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大豆卵磷脂稀释液中添加原花青素(proanthocyanidin,PC)对山羊精子的冷冻保护作用,以20%卵黄为对照(EY组),分别在大豆卵磷脂为基础稀释液的冻精稀释液中添加最终浓度为0、10、20、40、60 μg·mL-1的PC(分别命名为SL0、SL1、SL2、SL3、SL4组),冷冻-解冻后分别对精子活率、活力、质膜完整率、顶体完整率、线粒体活性、抗氧化和凋亡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当大豆卵磷脂稀释液中PC添加浓度为40 μg·mL-1(SL3组)时,解冻后精子活力、活率、质膜完整率、顶体完整率和线粒体活性最高,分别达58.49%、53.45%、50.46%、55.37%和55.16%,显著高于其他PC添加组和EY组(P<0.05)。SL3组解冻后精子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224.87 U·mL-1)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129.6 U·L-1)最高,总caspase凋亡率(54.33%)和TUNEL凋亡率(41.36%)最低,与EY和SL0组差异显著(P<0.05)。当PC的添加浓度提高至60 μg·mL-1(SL4组)时,解冻后精子质量显著下降,表现为对精子毒性作用。综上,在山羊精液冷冻中,大豆卵磷脂稀释液中添加PC浓度为40 μg·mL-1可降低精子氧化损伤和细胞凋亡,提高冻精品质。该研究改善了无动物源稀释液在山羊精液冷冻中的应用效果,提高了山羊冻精的生物安全性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采用细胞体外培养技术,以BHK-21细胞为研究模型,探讨不同质量浓度的百里香酚在体外抗伪狂犬病毒(PRV)的活性及其作用方式。使用CCK-8法检测百里香酚对BHK-21细胞的最大无害浓度(MNTC),计算得出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212.789±1.652)μg·mL-1,对PRV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为(30.710±0.303)μg·mL-1,对PRV的治疗指数(TI)为6.929,说明百里香酚属于高效低毒类抗PRV药物。使用CPE观察法检测百里香酚对PRV病毒滴度和病毒一步生长曲线的影响,结果显示,百里香酚能够剂量依赖性显著降低PRV的病毒滴度,并降低PRV在BHK-21中增殖后的毒力。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不同处理下PRV感染的BHK-21细胞的PRV-gE基因的拷贝量,研究百里香酚体外抗PRV的作用方式,结果显示,百里香酚主要是通过抑制PRV在BHK-21细胞中的增殖来发挥抗病毒活性的,同时能够直接杀灭部分PRV病毒粒子。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典型溴化阻燃剂六溴环十二烷(HBCD)和重金属Cu2+对海水小球藻(Chlorella salina)的毒性作用,本研究测定HBCD和Cu2+单独和联合暴露96 h后小球藻的细胞密度、Chla含量和叶绿素荧光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单独暴露下,HBCD处理组藻细胞密度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其中500μg·L-1 HBCD处理组抑制率最高(32.99%),Chl a含量和Fv/Fm则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Cu2+处理组中,96 h-EC50分别为637μg·L-1(细胞密度)和541μg·L-1(Chl a含量),Chl a含量对Cu2+的敏感性高于细胞密度,海水小球藻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且呈剂量-效应关系,1 260μg·L-1和2 000μg·L-1 Cu2+处理组中Fv/Fm分别显著降低24.24%和32.32%;HBCD和Cu2+<...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松针多糖对鸡巨噬细胞HD11的天然免疫功能的影响,以期为松针多糖在肉鸡疾病防治方面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采用不同浓度的的松针多糖作用于巨噬细胞HD11,试验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终浓度为1μg·mL~(-1)的LPS)和松针多糖组(终浓度分别为25、50、100、200、400μg·mL~(-1)的松针多糖)。噻唑蓝(MTT)检测巨噬细胞HD11细胞活性、Griess法检测巨噬细胞HD11细胞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O)分泌量、中性红吞噬试验检测巨噬细胞HD11吞噬活性,酶联免疫(ELISA)检测巨噬细胞HD11细胞上清液中干扰素-α(IFN-α)、一氧化氮合酶(iNOS)、白介素-10(IL~(-1)0)、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HD11细胞中iNOS mRNA表达。【结果】MTT试验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的松针多糖(25、50、100、200、400μg·mL~(-1))对细胞活性没有影响,说明在25-400μg·mL~(-1)范围内对巨噬细胞没有毒性,可以进行免疫调节作用实验。免疫调节作用试验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的松针多糖极显著(P0.01)增加了NO释放量和细胞吞噬活性,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提高了细胞因子IFN-α的含量和iNOS的含量及mRNA的表达量,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降低了细胞因子IL~(-1)0的分泌量。当松针多糖浓度在50、100、200、400μg·mL~(-1)浓度时,细胞因子IL-6和TNF-α的含量极显著(P0.01)高于空白对照组。与阳性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的松针多糖极显著(P0.01)降低NO释放量,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降低了细胞因子IFN-α的含量、iNOS的含量及mRNA表达量和IL~(-1)0含量。当松针多糖浓度在25、50、100μg·mL~(-1)浓度时,细胞吞噬活性极显著(P0.01)低于阳性对照组,细胞因子IL-6的含量极显著(P0.01)低于阳性对照组。当松针多糖浓度在25、50、100、200μg·mL~(-1)浓度时,细胞因子TFN-α的含量极显著(P0.01)低于阳性对照组。【结论】松针多糖能显著提高巨噬细胞HD11的天然免疫调节能力,且存在剂量依赖效应。  相似文献   

13.
研究通过构建H9c2大鼠(Rattus norregicus)心肌细胞体外低氧模型,检测H9c2大鼠心肌细胞活性、细胞周期以及增殖相关因子CCNT2、CDK9和FOXP1的mRNA和蛋白表达,探究黑果枸杞花青素(Lycium ruthenicum Murry anthocyanins,AC)对H9c2大鼠心肌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25和50μg·mL-1黑果枸杞花青素诱导24、36和48 h在常氧和低氧条件下均显著提高H9c2大鼠心肌细胞活性(P<0.05),50μg·mL-1添加效果最佳。低氧组中,处于G0/G1期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05),S期和G2/M期细胞数量显著降低(P<0.05),添加黑果枸杞花青素后G0/G1期细胞数量显著降低(P<0.05),S期和G2/M期细胞数量显著升高(P<0.05)。低氧条件下CCNT2、CDK9和FOXP1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极显著下调(P<0.01),添加黑果枸杞花青素可显著上调CCNT2、CDK9和FOXF1的mRNA和蛋白表达(P<0.0...  相似文献   

14.
以青梗芹菜、白芹菜、紫芹等19个品种芹菜为研究对象,在相同条件[料液比1∶30 (g·mL-1)、时间2 h、温度60 ℃]下提取得到可食用部分(茎和叶)的水提取液,用于筛选具较高体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活性、总酚和总黄酮含量的芹菜品种及其部位。结果表明,芹菜叶水提物的体外ACE抑制活性显著(P<0.05)高于乙醇溶液提取物;不同品种芹菜叶水提物的体外ACE抑制活性集中在80%~100%;总黄酮含量集中在200~250 mg·L-1,白梗芹菜叶中含量最高,白芹叶中含量最低;总酚含量集中在130~150 mg·L-1,紫芹叶中含量最高,空杆绿芹叶中含量最低。相关性分析表明,芹菜叶的体外ACE抑制活性与其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均呈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均在0.3~0.6。体外ACE半抑制浓度(IC50)表明,青梗芹菜叶水提物的IC50最低(1.258 mg·mL-1),其次为四季慢芹菜叶和白芹菜叶,分别为1.368 mg·mL-1和1.829 mg·mL-1。  相似文献   

15.
对6个菌草品种种植前后的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进行检测,采用Illumina-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微生物多样性和微生物群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6个不同品种菌草土壤的有机碳、全氮、速效氮和速效磷的含量均显著高于未种植菌草的对照组(P<0.05),桂闽引象草土壤速效氮(27.88 mg·kg-1)、全氮(1.12 g·kg-1)和有机质含量(33.51 g·kg-1)最高,象草的土壤速效磷(8.49 mg·kg-1)含量最高.种植6种菌草后,除了过氧化氢酶,土壤酶活性均有显著提高(P<0.05),象草土壤磷酸酶活性(883.46μmol·g-1)、桂闽引象草土壤脲酶活性(18.77μg·g-1)和蔗糖酶活性(16.43 mg·g-1)最高.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过氧化氢酶与速效氮、全氮和有机碳均呈显著负相关(P<0.01),酸性磷酸酶与速效磷呈显著正相关(P<0.01),脲酶与速效氮、速效磷、全氮和...  相似文献   

16.
本文系统研究了绣球菌水提物对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发现,绣球菌水提物300和600 mg·kg-1剂量灌胃给药15 d,对环磷酰胺诱导小鼠免疫下降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体外试验结果表明,绣球菌水提物0.4和0.8 mg·mL-1单独或联合ConA(5 μg·mL-1)用药均具有明显的促淋巴细胞增殖作用。上述结果表明,绣球菌水提物具有促进免疫功能的药效学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南湖菱壳中没食子酰葡萄糖及其抗肿瘤活性,采用单因素实验法优化了菱壳多酚的纯化工艺,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和CCK8法对纯化部位中没食子酰葡萄糖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和抗肿瘤活性评价。结果表明,菱壳多酚纯化宜采用AB-8大孔吸附树脂,上样液浓度0.5 mg·mL-1、pH值2.5、流速0.5 mL·min-1,洗脱液乙醇体积分数50%、pH值4.0、流速0.5 mL·min-1,菱壳总多酚含量由纯化前的54.24%提高到71.69%,纯化效果较佳。最佳纯化条件获得的富集部位中以TGG和PGG为主成分的样品对受试肿瘤细胞株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样品Ⅱ对A375和PANC-1细胞株的IC50值分别为40.23和72.73μg·mL-1,样品Ⅲ对Hep3B、OVCAR-3和PANC-1细胞株的IC50值分别为47.14、44.92和106.30μg·mL-1。本研究建立了菱壳中没食子酰葡萄糖的最佳纯化工艺条件,该工艺获得的产品具有更优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由橡胶灵芝菌(Ganoderma pseudoferreum)引起的红根病是橡胶树生产上毁灭性病害之一。为明确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Czk1产生的挥发性物质对橡胶灵芝菌的抑制作用,以橡胶灵芝菌为靶标菌,通过平板对峙法检测Czk1所产12种挥发性化合物纯品的抑菌活性;采用生长速率法对挥发性活性组分进行毒力测定;检测挥发性混合组分对橡胶灵芝菌细胞的形态及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2种挥发性化合物纯品对橡胶灵芝菌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其抑菌率在15.20%~100%之间,其中,苯甲醛对橡胶灵芝菌抑菌活性最强,抑菌率达到100%。9种化合物纯品对病菌的毒力测定中,苯甲醛、3,5-二甲氧基苯乙酮、2,6-二叔丁基对甲酚EC50分别为20.30、30.62、40.96 μg·mL-1。该三种混合组分浓度为25 μg·mL-1,其对橡胶灵芝菌的抑制率为67.00%。经三种混合活性组分处理后的病菌菌丝缠绕成一团,细胞壁变薄,部分膜结构不完整。混合活性组分影响病菌细胞通透性。Czk1产生的挥发性物质具良好的抑菌活性是由这些挥发性物质协同作用的结果,这些挥发性物质应用前景巨大,可作为化学农药替代品防治橡胶树红根病。  相似文献   

19.
由橡胶灵芝菌(Ganoderma pseudoferreum)引起的红根病是橡胶树生产上毁灭性病害之一。为明确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Czk1产生的挥发性物质对橡胶灵芝菌的抑制作用,以橡胶灵芝菌为靶标菌,通过平板对峙法检测Czk1所产12种挥发性化合物纯品的抑菌活性;采用生长速率法对挥发性活性组分进行毒力测定;检测挥发性混合组分对橡胶灵芝菌细胞的形态及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2种挥发性化合物纯品对橡胶灵芝菌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其抑菌率在15.20%~100%之间,其中,苯甲醛对橡胶灵芝菌抑菌活性最强,抑菌率达到100%。9种化合物纯品对病菌的毒力测定中,苯甲醛、3,5-二甲氧基苯乙酮、2,6-二叔丁基对甲酚EC50分别为20.30、30.62、40.96 μg·mL-1。该三种混合组分浓度为25 μg·mL-1,其对橡胶灵芝菌的抑制率为67.00%。经三种混合活性组分处理后的病菌菌丝缠绕成一团,细胞壁变薄,部分膜结构不完整。混合活性组分影响病菌细胞通透性。Czk1产生的挥发性物质具良好的抑菌活性是由这些挥发性物质协同作用的结果,这些挥发性物质应用前景巨大,可作为化学农药替代品防治橡胶树红根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山豆根多糖(SSP)对猪圆环病毒Ⅱ型(PCV2)感染RAW264.7细胞增殖活性及炎症相关因子的影响,揭示SSP对PCV2感染免疫细胞炎症相关因子的调控作用。【方法】PCV2体外感染RAW264.7细胞建立炎症模型,以不同浓度(25、50、100、200、400、800和1600μg/mL)SSP进行培养处理,然后采用CCK-8和ELISA分别测定SSP对PCV2体外感染RAW264.7细胞增殖活性及炎症相关因子(IL-1β、IL-8和MCP-1)分泌水平和胞内环氧合酶-1(COX-1)活性的影响。【结果】与细胞对照组相比,SSP浓度≤400μg/mL对RAW264.7细胞增殖活性无显著影响(P> 0.05),但SSP浓度达800和1600μg/mL时RAW264.7细胞增殖活性极显著降低(P< 0.01,下同),且随培养时间的延长,细胞增殖活性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于培养48 h时达最低值。PCV2感染RAW264.7细胞后其增殖活性极显著降低,炎症相关因子IL-1β、IL-8和MCP-1分泌水平及胞内COX-1活性极显著升高;100~400μg/mL SSP能极显著提高PCV2感染RAW264.7细胞增殖活性,且能有效降低RAW264.7细胞的IL-1β、IL-8和MCP-1分泌水平及胞内COX-1活性。具体表现为:与PCV2模型组相比,100μg/mL SSP能显著降低PCV2感染RAW264.7细胞的IL-1β和MCP-1分泌水平(P< 0.05,下同);200μg/mL SSP能极显著降低PCV2感染RAW264.7细胞的MCP-1分泌水平,同时显著降低细胞IL-1β和IL-8的分泌水平及胞内COX-1活性;400μg/mL SSP能极显著降低PCV2感染RAW264.7细胞的IL-1β、IL-8和MCP-1分泌水平及胞内COX-1活性。【结论】SSP对RAW264.7细胞增殖活性无显著影响,也未表现出细胞毒性作用,且100~400μg/mL SSP能极显著提高PCV2感染RAW264.7细胞增殖活性,并通过调节PCV2感染免疫细胞的炎症相关因子水平而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