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具有典型病斑的福鼎芋叶片上分离得到芋疫病病菌(Phytophthora colocasiae Racib),对该病菌的菌丝生长及其产毒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V8果蔬培养基最适合疫霉菌生长。V8果蔬培养基在pH值为6.0,25℃光暗交替条件下连续振荡培养20 d产生的粗毒素毒性最强。  相似文献   

2.
以红梗芋和福鼎芋大田生长的球茎顶芽或侧芽为外植体 ,进行了不同TDZ和琼脂浓度处理试验 ,结果发现 :与BA相比 ,TDZ是一种更适于芋茎尖诱导的细胞分裂素类物质 ,在培养基中附加 0 .1mg L的TDZ能显著促进芋茎尖的生长 ,使初代培养时间缩短 2 0~ 30d ;在相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条件下 ,4g L琼脂浓度有利于芋茎尖生长。  相似文献   

3.
研究使用陕西省安康市主载马铃薯品种“秦芋32号”为材料,研究外植体消毒方式、培养基附加物、培养方式等对花药膨大以及褐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花药瓣药比0.75~1.0,花药黄绿色,此时处于单核靠边期的花粉概率较高,适合用作花药组织培养,酒精+升汞消毒能有效的减轻秦芋32号花药的褐化,培养基中加入适量肌醇,有助于提高秦芋32号花药的膨大率,并降低花药褐化率,培养基中添加适量甘氨酸,对促进花药膨大有显著作用,但也加剧了花药的褐化现象,可结合酒精+升汞消毒降低褐化影响,同时,光照培养能有效促进秦芋32号花药的膨大。综合以上研究:选择瓣药比0.75~1.0的黄绿色花药,外植体采用酒精+升汞消毒,培养基添加5~10 mg/L的肌醇,50mg/L的甘氨酸,愈伤组织选择光照培养为秦芋32号花药培养的适宜条件。  相似文献   

4.
魔芋试管芋形成的因素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步成苗分化的魔芋组培苗长至3~4 cm,分株切割,置入诱导试管芋的不同配比的6种培养基中培养,在不同的光、温条件下培养约20 d,在培养基MS NAA 1 mg/L PP3331 mg/L、光照1500~2000 lx、温度25~30℃的培养条件下,试管内大量形成试管芋。试管芋播种于大田,成活率达100%,5~6个月收获150~200 g的球茎。  相似文献   

5.
以海门地区农家常规种植的香沙芋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其组培快繁技术.适合芋试管苗增殖、生长培养基为:MS TDZ0.5 mg/L IBA0.1 mg/L,月增殖系数为5.2.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MS NAA0.1 mg/L,生根率为96%,平均根数为6.5根.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香沙芋经过组培后有显著的增产效果,通过对比试验可知,组培种芋田间生长势旺盛,子芋数量和产量分别较对照高出54.4%、49.4%和6.7%、37.7%.  相似文献   

6.
采用茎尖离体脱毒培养方法,以康0101-2马铃薯品种为对照,研究了MS、LS2种基本培养基对秦芋30号、秦芋31号品种的马铃薯脱毒苗茎尖分化的影响,以及不同配方培养基对微型薯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LS培养基促进了秦芋30号和秦芋31号茎尖分化,使脱毒苗扩繁系数显著增加;在马铃薯脱毒薯试验中使用MS+2.0mg/LBA的配方,显著缩短了脱毒脱毒薯的形成时间。  相似文献   

7.
分别以白鹤芋的茎段、叶片、叶柄、花序4个部位为外植体,在相同激素及浓度组合的MS培养基上,进行组培快繁试验。研究表明:在相同浓度的培养基上,花序最易生长为丛生芽,长成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8.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脱毒芋试管苗快速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MS为基本培养基,探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脱毒芋试管苗分化、生长及不定根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几种细胞分裂素中,以6-BA对芋芽分化最为有效,培养基MS 6-BA1.0 mg·L-1 NAA 0.2 mg·L-1最有利于芽增殖和生长;而不定根的分化和成苗最适的激素浓度配比为NAA 0.1 mg·L-1 6-BA 0.15 mg·L-1.  相似文献   

9.
试验研究了培养基中不同蔗糖浓度对黄金合果芋试管苗生长及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黄金合果芋试管苗叶片数、叶长、叶宽、株高和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均随蔗糖浓度的升高而出现先上升再下降的动态变化.向培养基中添加蔗糖浓度以3%~4%为宜,有利于合果芋试管苗碳水化合物的积累,实现异养向自养的转化,促进生长,提高移栽成活率.  相似文献   

10.
蔗糖对黄金合果芋试管苗生长及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研究了培养基中不同蔗糖浓度对黄金合果芋试管苗生长及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黄金合果芋试管苗叶片数、叶长、叶宽、株高和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均随蔗糖浓度的升高而出现先上升再下降的动态变化.向培养基中添加蔗糖浓度以3%~4%为宜,有利于合果芋试管苗碳水化合物的积累,实现异养向自养的转化,促进生长,提高移栽成活率.  相似文献   

11.
芋组织培养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调查了不同激素类型、不同激素浓度、糖度和不同培养条件对芋茎尖组织的分化、增殖和生根的影响,并进行了试管苗大田定植试验。基本培养基为MS,分化和增殖培养其为MS 6-BA 2.0mg/L NAA 0.5mg/L 3.0%蔗糖,生根培养基为MS 6-BA 0.1mg/L 1.0%蔗糖。  相似文献   

12.
以试管苗为材料,比较不同外源激素浓度配比和不同蔗糖浓度对菊芋试管芋诱导的影响;探讨不同培养基质对试管芋萌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菊芋试管芋诱导最佳培养基为MS+BA0.5mg/L+NAA 0.1mg/L+蔗糖60g/L,试管芋形成率达86%;诱导得到的试管芋包衣处理后在菜园土与腐殖质基质中萌发率达到92%.  相似文献   

13.
研究芋脱毒组培苗培养技术,结果表明:MS+0.5 mg/L BA+0.5 mg/L KT+0.1 mg/L IAA培养基接种不定芽,增殖倍数可达5.1,并且芽生长健壮;1/2 MS+0.15 mg/L NAA+0.15 mg/L IBA培养基的生根效果最好,培养25 d后生根率达93.8%,并且根系粗壮发达;试管苗的假植效果较好,成活率高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14.
对适宜营养液稀释4倍、6倍、8倍、10倍进行春芋水培养试验,结果表明:稀释4倍的营养液配方最适合春芋的生长,各项生长指标都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15.
为建立红星茵芋高效的快繁体系,以红星茵芋花梗为试验材料,应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基本培养基成分、生长调节物质的种类和浓度对花梗腋芽的诱导及丛生芽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花梗腋芽诱导以MS 2,4-D0.3mg/L IAA0.2mg/L BA3.0mg/L KT2.0mg/L培养基最好,诱导率可达91.1%。丛生芽诱导以MS NAA0.8mg/L BA3.0mg/L KT2.0mg/L培养基最佳,继代增殖系数可达8.73。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不同培养条件下香梨黑斑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的生长特性进行研究,以期明确该病菌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在不同培养条件(包括培养基、碳源、氮源、温度、酸碱度、光照条件)下,培养香梨黑斑病菌7d,测量其菌落直径大小,观察其菌丝及分生孢子生长状况,用SPSS 18.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香梨黑斑病菌在PSA、PCA培养基上生长较好,在理查氏培养基上生长较慢.最佳碳源为可溶性淀粉和蔗糖;能够充分利用蛋白胨;在15~ 35℃温度范围内均能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25~ 30℃.在pH为4.5~9.0之间均生长,最适pH5.0~8.0.在全光照培养条件下有利于菌丝的生长,在全黑暗条件下,有利于分生孢子的产生.[结论]通过研究该病菌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的生长情况,明确了该病菌的最适生长条件,为建立该病菌常规生物学检测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采自攀西地区的烟草黑胫病菌在不同培养基、不同温度及不同pH值等条件下培养特性。结果表明:烟草黑胫病菌最适合在燕麦培养基上生长,菌丝生长快:菌丝在2,0,36℃都能生长,28℃生长最佳。在不同pH值的培养基培养下,菌丝最适合在pH值为5.5的培养基上生长。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不同培养基对白塔芋茎尖组织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茎尖最适宜分化的培养基为MS+BA 1.0mg/L+NAA 0.05mg/L,此培养基中茎尖分化率高,繁殖系数高,且丛生芽生长较快;最适宜生根的培养基为MS+NAA0.5mg/L,生根粗壮,根系较发达,利于炼苗及移栽,提高成活率。  相似文献   

19.
陈燕  张祥林  王翀  刘彬  王文正 《新疆农业科学》2011,48(11):2054-2060
[目的]研究向日葵茎溃疡病菌(Phomopsis helianthi)生态适应性中的营养和培养条件,以期建立常规生物学检测方法,以便有效采取检疫处理措施.[方法]不同营养和培养条件下(包括培养基、碳源、氮源、温度、酸碱度和光照),对该菌培养7d,测量其菌落直径大小和观察其生长状况.并用SPSS 12.0软件进行相应的计算处理、统计分析.[结果]向日葵茎溃疡病菌在PDA、CMA培养基上生长较好,在改良的查彼培养基和WA培养基上生长较慢.该病菌能充分利用酵母膏和硝酸钾.在6~34℃均能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23~26℃.适宜生长pH 3.0~12.0,最适pH 5.0~10.0.在全光照培养条件下有助于菌丝的生长.[结论]通过不同营养和培养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可知该病菌的最适生长条件,有助于对该病菌进行有效的检疫处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不同培养条件对瓠瓜枯萎病菌的影响。[方法]在鉴定了安徽省瓠瓜枯萎病菌病原物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不同培养基和营养条件对该病原菌的生长速率及产孢量的影响。[结果]瓠瓜枯萎病菌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的生长速率和产孢量明显不同。PDA培养基最适合该病原菌的生长,产孢量以其最高;在麦芽糖为碳源或蛋白胨为氮源的培养基上该病原菌生长最快,产孢量最高。[结论]该研究为丰富瓠瓜枯萎病菌生物学提供了实验依据,并为瓠瓜枯萎病的研究及防治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