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 (J.E.Smith)为新入侵我国的重大害虫,对我国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威胁.为挖掘、评估及利用广西地区草地贪夜蛾的寄生蜂天敌资源,于2019年8月至10月、2020年8月在南宁市玉米产区进行了草地贪夜蛾寄生蜂的调查.共发现夜蛾黑卵蜂Telenomus remus(...  相似文献   

2.
夜蛾黑卵蜂寄生草地贪夜蛾和斜纹夜蛾卵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9年7月,我们在贵州黔东南地区采集的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卵块内发现1种卵寄生蜂,经分子鉴定确认为夜蛾黑卵蜂Telenomus remus。为验证该蜂对草地贪夜蛾卵的寄生效能,本研究以草地贪夜蛾卵为主要研究材料,以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卵为对照,统计了夜蛾黑卵蜂对这两种寄主卵的卵粒寄生率、单卵出蜂数、雄性比和个体大小等指标。结果显示,夜蛾黑卵蜂对草地贪夜蛾卵和斜纹夜蛾卵的卵粒寄生率均可达到95%以上。与斜纹夜蛾卵相比,草地贪夜蛾卵育出的子代蜂个体较大,但单卵出蜂数相对较低。结果说明夜蛾黑卵蜂是草地贪夜蛾潜在的高效生防作用物,斜纹夜蛾卵可以作为替代寄主用于繁育夜蛾黑卵蜂。本研究将为我国利用夜蛾黑卵蜂防治草地贪夜蛾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3.
短管赤眼蜂Trichogramma pretiosum与夜蛾黑卵蜂Telenomus remus均为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卵期的重要寄生性天敌。为检验两种卵寄生蜂混合释放条件下的竞争能力,本试验于田间同时释放短管赤眼蜂和夜蛾黑卵蜂,统计分析了两种卵寄生蜂对草地贪夜蛾的寄生效能及种间竞争情况。结果显示,短管赤眼蜂对释放的草地贪夜蛾卵块的卵块寄生率为52.94%,卵粒寄生率为3.28%;对田间自然卵块的卵块寄生率为53.33%,卵粒寄生率为5.80%。夜蛾黑卵蜂对释放的草地贪夜蛾卵块的卵块寄生率为88.23%,卵粒寄生率为9.96%;对田间自然卵块的卵块寄生率为100.00%,卵粒寄生率为50.33%。在未进行放蜂处理的对照田中,未出现短管赤眼蜂,夜蛾黑卵蜂的卵块寄生率为23.57%,卵粒寄生率为7.67%。本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温高湿环境中,夜蛾黑卵蜂在田间竞争中处于优势。本研究结果将为利用卵寄生蜂防控草地贪夜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夜蛾黑卵蜂对草地贪夜蛾田间防效的初步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夜蛾黑卵蜂Telenomus remus是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卵期的重要专性寄生蜂。本研究通过人工释放夜蛾黑卵蜂,利用释放回捕法于田间初步评价了夜蛾黑卵蜂对草地贪夜蛾卵的田间防效。结果显示,夜蛾黑卵蜂在田间对草地贪夜蛾卵块的寄生率达到100%,卵粒寄生率为84.39%,田间校正寄生率达83.54%。尽管试验全过程伴随有连续阴雨天气,但降雨对夜蛾黑卵蜂的田间防效未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本研究是我国首例于田间应用夜蛾黑卵蜂防控草地贪夜蛾卵的报道,研究结果将为利用夜蛾黑卵蜂防控草地贪夜蛾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5.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是世界重要农业害虫,具有很强的迁飞性,对玉米等禾本科植物造成危害。调查草地贪夜蛾卵寄生性天敌资源,明确其种类和鉴别特征,对筛选优势天敌种类和开展生物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对福建省寄生性天敌资源调查结果表明,福建省有两种草地贪夜蛾卵寄生蜂,分别为夜蛾黑卵蜂Telenomus remus Nixon和螟黄赤眼蜂Trichogramma chilonis Ishii,本文记述了这两种卵寄生蜂的主要形态特征,并观察了其寄生行为。  相似文献   

6.
为绿色防控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通过生命表研究玉米和大豆对草地贪夜蛾生长发育和繁殖能力的影响,同时室内测定草地贪夜蛾幼虫和成虫对玉米及大豆的产卵选择性和取食趋向性,并通过室内和田间小区试验研究玉米-大豆间作对草地贪夜蛾种群发生的影响。结果显示,取食大豆后草地贪夜蛾可以完成生活史,但与取食玉米相比,取食大豆会导致草地贪夜蛾发育迟缓,存活率降低,成虫期缩短,繁殖力下降和产卵天数减少;取食玉米的草地贪夜蛾种群的内禀增长率、周限增长率和净增殖率均显著高于取食大豆的草地贪夜蛾种群,取食玉米的草地贪夜蛾种群的平均世代周期低于取食大豆的种群,但两者间差异不显著。与大豆相比,草地贪夜蛾幼虫和成虫均对玉米有明显的趋性。当玉米与大豆按照2∶2比例间作时,植株上的草地贪夜蛾着卵率为65.31%,显著低于玉米单作的着卵率。当大豆包围玉米和玉米与大豆按照2∶2比例间作时,玉米的被害率分别为86.67%和85.56%,均显著低于玉米单作的被害率。表明玉米与大豆按适度比例间作可以显著降低草地贪夜蛾的发生和为害。  相似文献   

7.
草地贪夜蛾测报调查技术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19年1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预警的重大害虫草地贪夜蛾侵入我国云南并为害冬玉米。本文基于我国云南草地贪夜蛾发生分布现状和田间为害特征,提出了草地贪夜蛾成虫、卵、幼虫、蛹等不同虫态的种群监测方法,系统介绍了田间调查技术。同时,建议深入研究草地贪夜蛾区域性发生规律、推广自动化和智能化种群监测技术、制定草地贪夜蛾测报技术规范,旨在提高对草地贪夜蛾的监测预报水平。  相似文献   

8.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 (J. E. Smith)是世界性重大迁飞害虫,自2019年入侵我国西南地区后迅速向北扩散,严重威胁我国粮食作物生产安全。挖掘和筛选本地优势天敌,对开展草地贪夜蛾生物防治具有重要意义。2020年夏季在广西南宁市和北海市野外开展草地贪夜蛾及其天敌调查时发现2种草地贪夜蛾幼虫寄生蜂,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为棉铃虫齿唇姬蜂Campoletis chlorideae Uchida和斜纹夜蛾侧沟茧蜂Microplitis prodeniae Rao & Kurian。本文详细记述了这两种幼虫寄生蜂的形态特征,以期为今后筛选和利用草地贪夜蛾寄生性天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草地贪夜蛾是一种原产于美洲地区的多食性和迁飞性害虫。自2019年初入侵我国以来已蔓延至21个省(市、自治区),对我国的玉米生产造成重大威胁。为探讨草地贪夜蛾的长效控制体系,我们考察了5种国内常见的赤眼蜂对草地贪夜蛾寄生能力的影响,同时选择寄生能力较好的2种赤眼蜂进行了驯化培养。结果显示在供试赤眼蜂中,松毛虫赤眼蜂对草地贪夜蛾卵的寄生能力最强,平均单雌可寄生20粒卵;碧岭赤眼蜂次之,平均单雌可寄生9.6粒卵;玉米螟赤眼蜂几乎不能寄生,平均单雌仅为1粒卵。对松毛虫赤眼蜂和碧岭赤眼蜂利用草地贪夜蛾卵驯化多代后发现松毛虫赤眼蜂的寄生能力无显著变化,而碧岭赤眼蜂经过4代驯化后有明显的提高,由平均单雌寄生9.6粒卵提高至13.4粒。综上所述,供试的5种赤眼蜂均可寄生草地贪夜蛾卵,其中以松毛虫赤眼蜂和碧岭赤眼蜂的寄生能力最强,通过多代驯化碧岭赤眼蜂对草地贪夜蛾卵的寄生能力具有提升的趋势,因此国内本土的赤眼蜂也具有防治草地贪夜蛾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
迁飞性重大农业入侵害虫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 E. Smith)于2019年入侵贵州省黔东南地区。深入研究害虫的天敌发生情况有利于发掘和利用天敌资源开展生物防治工作。本文将贵州省黔东南地区采集的被寄生卵块和幼虫置于实验室条件下饲育,利用DNA条形码技术鉴定羽化出的天敌昆虫。共鉴定出5种寄生性天敌昆虫,其中卵寄生蜂为夜蛾黑卵蜂Telenomus remus,幼虫寄生蜂为菜粉蝶盘绒茧蜂Cotesia glomerata和半闭弯尾姬蜂Diadegma semiclausum,幼虫寄生蝇为厉寄蝇属寄生蝇Lydella sp.和日本追寄蝇Exorista japonica。另外,还发现了两种寄生于菜粉蝶盘绒茧蜂的重寄生蜂,分别为弯沟啮小蜂属寄生蜂Baryscapus sp.和吉氏金小蜂Nasonia giraulti。本文的发现为筛选防治草地贪夜蛾的优势天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国外草地贪夜蛾化学防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 E. Smith)是一种适应性和迁徙能力很强的农业害虫,并具有暴发为害的特点。几十年来,化学防治一直是防治草地贪夜蛾的重要技术措施。20世纪80年代以前,美洲国家防治草地贪夜蛾以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为主;随后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得到了广泛使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美洲特别是美国推广种植转基因Bt玉米后,防治草地贪夜蛾杀虫剂的用量显著减少;近年来,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乙基多杀菌素、除虫脲、虱螨脲、茚虫威、氯虫苯甲酰胺、氟苯虫酰胺、溴氰虫酰胺等一系列新型杀虫剂品种在防治草地贪夜蛾中发挥了突出的作用。伴随着不同种类杀虫剂的使用,草地贪夜蛾对杀虫剂抗性也相应地呈现出明显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后,美洲的草地贪夜蛾先后对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产生了抗药性,截至2017年,美洲地区的草地贪夜蛾至少对包括氨基甲酸酯类、有机磷类、拟除虫菊酯类及Bt杀虫蛋白等不同类型共29种杀虫剂产生了抗药性;2016年,采自北美洲波多黎各的草地贪夜蛾田间种群对双酰胺类杀虫剂氟苯虫酰胺和氯虫苯甲酰胺抗性倍数最高分别达500倍和160倍。草地贪夜蛾的抗药性机制主要是解毒代谢增强和靶标基因突变。种子处理可以预防作物苗期草地贪夜蛾的为害,并且有利于天敌保护。雾滴粒径不仅影响杀虫剂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效果,还影响草地贪夜蛾对杀虫剂抗药性的发展,因此,防治田间草地贪夜蛾适宜采用细雾喷雾方式。使用得当,化学杀虫剂可以与天敌和生物杀虫剂协同增效防治草地贪夜蛾。航空施药要和地面施药联合使用才能对玉米田严重发生的草地贪夜蛾达到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2.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是2019年新入侵我国的一种重大迁飞性害虫,在灯诱监测过程中,草地贪夜蛾成虫易与旋歧夜蛾Anarta trifolii(Hufnagel)、陌夜蛾Trachea atriplicis(Linnaeus)、甘蓝夜蛾Mamestra brassicae(Linnaeus)、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Fabricius)4种夜蛾的成虫混淆。本文通过制作标本进行形态鉴定,并结合相关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发现翅面颜色、斜纹位置和长度、顶角特征等有助于几种夜蛾的区分,此外,前足基部明显膨大也是识别草地贪夜蛾的关键特征。草地贪夜蛾的雄性外生殖器容易与斜纹夜蛾的混淆,与其他两种有明显区别。掌握关键分类特征,可以准确识别上述5种夜蛾,为草地贪夜蛾的预测预报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草地贪夜蛾卵块在玉米植株上的空间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调查了草地贪夜蛾卵块在田间玉米植株上的空间分布,发现草地贪夜蛾卵块主要分布于植株中部,即玉米小喇叭口期倒3叶与倒4叶、吐丝期倒5叶与倒6叶上卵块最多,在小喇叭口期主要分布在叶正面,吐丝期主要分布于叶背面,距叶尖平均距离分别为23.4 cm和35.2 cm。为玉米上草地贪夜蛾卵的调查和防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杀虫真菌农药安全性高,不易产生抗药性但速效性不足,而化学农药速效性好,大量使用会导致抗性产生。按照化学农药减量原则,采用绿僵菌制剂与噻虫嗪或氯虫苯甲酰胺减量联用方法进行田间防控试验。试验结果显示金龟子绿僵菌对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的速效性虽然低于化学药剂组,但持续防控明显优于化学药剂效果。在施用化学农药参考用量的50%时,联用药剂在5、15 d时,草地贪夜蛾幼虫防效得以保持甚至更优。25 d后,防效可分别达到82.60%、77.20%。金龟子绿僵菌与减量化学农药联用,防效优于单独使用金龟子绿僵菌的67.40%。冬玉米茎秆基部喷洒绿僵菌油悬浮剂可以有效感染草地贪夜蛾老熟幼虫/茧蛹,使其带菌入土,助力草地贪夜蛾的绿色防控,降低越冬繁殖地田间虫口基数。  相似文献   

15.
2019年性诱监测草地贪夜蛾在山东省的分布与发生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8年底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入侵我国,2019年在我国大规模迁飞扩散。山东省地处草地贪夜蛾的重点防范区,我们在山东省的30个监测点利用性诱方法监测了草地贪夜蛾在山东省的迁飞路径、分布和发生动态。结果显示:总共诱捕到428头草地贪夜蛾,其中97%以上个体分布在胶东地区,推测东部沿海是其在山东省南北迁飞的主要路径;6月20日在郯城监测点首次监测到1头草地贪夜蛾成虫,9月中旬至10月中旬监测到其余的427头,在此阶段草地贪夜蛾可能有4次从南向北的迁飞。随着草地贪夜蛾在我国定殖和种群扩张,亟需探索高效的草地贪夜蛾早期监测技术,建立网络化监测预警体系和区域性防控体系。  相似文献   

16.
入侵云南草地贪夜蛾种群对5种常用Bt蛋白的敏感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 E. Smith)是原分布于美洲大陆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一种重要玉米害虫。在当地,种植抗虫转基因玉米是防控草地贪夜蛾危害的主要手段。该虫于2019年1月入侵我国云南省,为明确入侵我国云南的草地贪夜蛾种群对常用Bt蛋白的敏感性水平,本文通过饲料表面涂抹法测定了瑞丽草地贪夜蛾幼虫对Cry1Ab、Cry1Ac、Cry1F、Cry2Ab以及Vip3A等5种Bt蛋白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几种常用Bt蛋白对瑞丽草地贪夜蛾致死作用顺序为Vip3ACry1AbCry1FCry2AbCry1Ac,对草地贪夜蛾抑制生长发育的顺序为Cry1AbCry1FVip3ACry1AcCry2Ab。此外,与美国相对敏感种群比较,云南瑞丽草地贪夜蛾种群对Cry1Ab、Cry1Ac、Cry1F、Cry2Ab和Vip3A的敏感性指标在0.28~3.76之间,表明该入侵种群对此5种Bt蛋白均未产生抗性。此研究可为将来建立以转Bt基因玉米作为防控草地贪夜蛾的技术体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常用化学杀虫剂对草地贪夜蛾防效的室内测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化学农药是防治暴发性和突发性农业害虫的有效手段。针对草地贪夜蛾入侵我国后尚无登记农药可用的情况,我们在室内采用浸叶法和浸卵法测定了21种常用商品化学杀虫剂对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0%甲氰菊酯EC、15%唑虫酰胺SC、25 g/L溴氰菊酯EC、25 g/L高效氯氟氰菊酯EC和20%呋虫胺SC对草地贪夜蛾卵具有较高的毒杀活性,校正孵化抑制率可达80%以上。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EC、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ME、75%乙酰甲胺磷SP、6%乙基多杀菌素SC和20%甲氰菊酯EC对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具有较强的毒杀作用,校正死亡率超过90%。本研究评价了不同类型化学杀虫剂对草地贪夜蛾卵和幼虫的毒杀效率,以期为生产上制定草地贪夜蛾化学防治用药方案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8.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 (J.E.Smith)是世界性重大农业迁飞害虫, 在我国已呈严重暴发态势, 对我国玉米等农作物生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农药防治是草地贪夜蛾应急防控中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但是不合理的使用农药会对环境安全和施药人员带来潜在的风险?本文结合我国田间化学农药防治草地贪夜蛾的实践和效果, 评估了8种田间常用防治药剂的环境风险及其对施药人员的健康风险?推荐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乙基多杀菌素?氯虫苯甲酰胺?虱螨脲作为草地贪夜蛾应急防控的首推农药, 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作为首推生物药剂, 高效氯氟氰菊酯和乙酰甲胺磷须谨慎使用?本研究从农药应用风险角度提出了具体的草地贪夜蛾合理用药建议, 以期为草地贪夜蛾的有效安全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