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试验以避雨栽培模式下的‘阳光玫瑰’(Shine-Muscat)为试验材料,比较了不同颜色或材质果袋及果袋配合珍珠棉果伞处理果穗对果实品质的影响,同时监控果际光照强度及温度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除了无纺布袋、透明袋及果伞+无纺布处理,其余果袋或果伞+果袋组合均不同程度地减弱果际光照强度,其中黄袋的透光性最差,而对照和黄袋果际温度明显低于其他处理。另外,5种不同颜色和质地的果袋及与果伞组合处理下的采收期果实重量、纵径和横径无显著性差异。在采收期时白袋、绿袋和黄袋处理显著降低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浓度。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果际光照强度越大,粒重和果实纵径越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越高。生产上建议根据不同葡萄品种特性选择不同材质和颜色的果袋,或者与果伞结合使用,达到调整果际微气候,提升果实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以‘红富士’葡萄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果袋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果袋对‘红富士’葡萄果实大小和形状的影响各有不同,其中,半透明果袋的果实粒质量、纵径和横径最大,分别较对照提高了26.0%、10.5%和8.6%。半透明果袋促进了果实转色,着色率达到100%,且果实红绿色差值最大;仅半透明袋的果实总花色苷含量显著高于对照,较对照提高了77.8%;半透明袋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均较对照有所提升,且可滴定酸含量最低,固酸比最高,达到了23.27:1。综合来看,半透明套袋处理使‘红富士’葡萄果粒增大、转色更好,提升了果实的外观品质,在保持高含糖量的同时降低了可滴定酸含量,提升了果实口感,对果实内在品质也有较好的改良效果。  相似文献   

3.
据《北方园艺》2018年第24期《无纺布果袋对沾冬2号冬枣果实微域环境及品质的影响》(作者王文文等)报道,以沾冬2号冬枣为试材,在冬枣果实套无纺布果袋条件下,测定了枣果生长期间袋内外温度及空气相对湿度,并分析了白熟期、脆熟期和完熟期冬枣外观品质及相关指标,研究了无纺布果袋对冬枣微域环境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导致袋内温度升高、湿度下降;袋内最高温度比袋外最高温度高1~2℃。  相似文献   

4.
研究不同果袋颜色对种间杂交黄肉新品种‘金艳’果实品质的影响,为生产上提供可选的果袋,从而达到提质增效。选取5种不同颜色果袋对黄肉猕猴桃品种‘金艳’果实进行套袋,对采收与软熟时果实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有套袋处理较对CK均能显著提高果实光洁度、商品果率;软熟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是JY-5处理,达到了17.15%,套袋能显著降低果实硬度,促进果实提前成熟,所有处理的硬度和可滴定酸在后熟阶段呈连续下降趋势;可溶性总糖在后熟过程中呈直线上升趋势,不同颜色套袋对果实的维生素C影响较大。综合果实品质及采后贮藏期间果实腐烂情况等因素,JY-5处理对‘金艳’猕猴桃果实套袋品质最好,JY-4处理果实品质最差,JY-2处理对果实在常温贮藏性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5.
正据《中国果树》2017年第3期《不同类型果袋对"金魁"猕猴桃果实品质的影响》(作者韩飞等)报道,以主栽绿肉猕猴桃品种"金魁"为试材,选取8种果袋对金魁猕猴桃果实进行套袋试验,研究不同类型果袋对其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能明显提高猕猴桃商品果率,提  相似文献   

6.
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研究了不同颜色果袋对苹果果实着色的影响,比较了不同颜色果袋套袋处理后果皮着色、叶绿素、花青苷含量以及果实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颜色果袋套袋处理利于果皮着色,红色和黑色袋α*较大,果皮颜色鲜红,白袋、黄袋与对照果实外观无明显差异,红袋处理果实的着色最好,白袋、黄袋、绿袋与对照果实差异不明显,黑色果袋叶绿素含量最低。果实成熟时果皮中花青苷含量与纸袋颜色密切相关,红色果袋花青苷含量较高为0.176△A/g FW,蓝袋次之,黑色果袋花青苷含量较低为0.102△A/g FW。不同颜色果袋套袋成熟时果实的可溶性糖和可滴定酸含量差异很小。  相似文献   

7.
以“阳光玫瑰”葡萄为试材,用8种不同类型果袋进行套袋处理,研究其对“阳光玫瑰”葡萄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对“阳光玫瑰”葡萄品质及外观都会产生影响。套白色无纺布袋、绿色无纺布袋和绿三色纸袋会增加果实单粒重,而白色纸袋、绿色纸袋、蓝色纸袋、蓝三色纸袋、半透明纸袋对果实单粒重没有产生影响。套袋可以增加果实硬度,有色纸(布)袋(绿色、蓝色、三色)的效果更明显。套袋后果锈减少,白色纸袋和半透明纸袋减少果锈作用较其他果袋略差。绿色纸袋、蓝色纸袋、半透明纸袋、绿色无纺布袋降低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但仍在17%以上;白色纸袋、绿三色纸袋、蓝三色纸袋、白色无纺布袋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白色无纺布袋、绿色无纺布袋、白色纸袋、半透明纸袋的玫瑰香味较浓郁,而其他果袋香味略差。高湿环境下,无纺布袋裂果率极显著低于纸袋。生产上需要根据立地条件和生产需求选择不同类型的果袋。白色和绿色无纺布袋更适合在浙北等梅雨期长、湿度较高地区的大棚内使用。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贵州省特有的无籽刺梨为试材,研究了两种套袋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处理下果皮颜色鲜艳,虫果、病果率大大降低,果实的横径、纵径均有所增加,果实外观品质有所提升。其中,双层袋对果实水分、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有显著提升,糖酸比和固酸比有显著提升。综合比较,双层袋的效果优于单层袋,采用双层袋可有效降低虫果、病果现象,还可以提高果实的内在品质。  相似文献   

9.
正据《北方园艺》2016年第1期《套袋对"美帅桃果实品质的影响》(作者秦素洁等)报道,以"美帅"桃为试材,研究了果袋种类、套袋时间及解袋时期对美帅桃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果袋种类、套袋时间及解袋时期对美帅桃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及农药残毒影响不显著,对外观品质  相似文献   

10.
正据《江西农业学报》2020年第5期《不同果袋及套袋方式对热农1号杧果果实品质的影响》(作者孟富宣等)报道,以热农1号杧果为试材,研究了内黑外黄褐色粘底双层袋、白色微透光单层袋、双层袋黄袋转白色微透光单层袋、白色单层无纺布袋和不套袋5种处理后杧果品质差异。结果表明,套袋能明显改变杧果果实的外观品质,减少果皮擦伤,增加果面光洁度。3种果袋透光率内黑外黄褐色粘底双层袋白色微透光单层袋白色单层无纺布袋,内黑外黄褐色粘底双层袋、白色微透光单层袋、内黑外黄褐色粘底双  相似文献   

11.
摘要:以葡萄晚熟品种‘魏可’为试材,分析了6种不同袋型内微环境的温湿度变化规律以及对果实品质和裂果发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微孔袋内果实糖酸比较高,日本OP袋较低。套袋对果实单果重和大小影响不显著。对于果实裂果现象,微孔袋和双层黑袋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日本OP袋及塑料袋效果最差。综合比较,对于易发生裂果现象的‘魏可’葡萄,套微孔带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本实验以‘东方之星’冬果和‘夏黑’夏果为试验材料,比较了以不同材质果穗套袋处理对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其中,‘东方之星’冬果以微孔透气袋、黄色牛皮纸袋、白色无纺布袋及尼龙纱网袋4种材质套袋处理;而‘夏黑’夏果以微孔透气袋、白色皮纸袋、白色无纺布袋及打孔朔料袋等4中材质套袋处理。结果表明,不套袋处理的果穗一旦成熟吸引蜂、鸟取食,冬果尤其严重。‘东方之星’以黄色牛皮纸袋着色最差,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低;其余处理3种材质处理着色和可溶性固形物差异不明显;‘夏黑’夏季果套白色纸袋和白色无纺布袋着色效果最佳,而打孔朔料袋套袋着色最弱,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低;而微孔透气袋居中。以上结果表明,在广州地区,夏季果和冬季果以白色的纸袋或无纺布袋套袋,可显著改善着色;而透光性差的牛皮纸袋及增加湿度的打孔朔料袋不利着色,也不利于果实糖分积累。  相似文献   

13.
<正>据《中国果树》2015年第4期《无纺布果袋对猕猴桃果实品质的影响》(作者刘辉等)报道,以浙江地区栽培的红阳猕猴桃为试材,测定采收当日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硬度,部分果实于室温下充分软化后测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品质指标,研究了无纺布果袋与黄纸袋套袋对猕猴桃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果实套袋在不影响单果重的前提下,能使红阳猕猴桃  相似文献   

14.
正据《北方园艺》2018年第7期《不同温度及套袋处理对采后"巨峰"葡萄果梗的保鲜效果》(作者集贤等)报道,为了研究温度和套袋处理对葡萄果梗的保鲜效果,以"巨峰"葡萄为试材,采用常规测量法、电导率法和比色法,研究了不同温度(0、10、25℃)及有无套袋包装条件对果实生物学特性、果柄耐拉力、果梗褐变指数、果梗  相似文献   

15.
据《果树学报》2008年第2期报道中国农业大学园艺植物研究所/北京市果树逆境生理与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通过在温室中铺设不同颜色反光膜,研究不同光环境对设施葡萄糖代谢和品质的影响,为改善设施内光环境、提高葡萄品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在设施栽培条件下,采用不同透光率的果袋,研究了不同遮光处理对沪油018油桃果实着色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不同透光率(69.6%、18.2%和0%)的套袋处理均降低了果皮中色素含量,并随着透光率的降低呈现从红到黄、从暗到亮的着色趋势。其中以0%透光率处理最为显著,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花青苷的分别比不套袋处理下降了94.3%、24.55%和100%。套袋引起的遮光现象改变果皮中色素的比例及含量来改变果实的着色,光强是引起油桃果皮色泽和色素变化最主要的原因。不同果袋也影响了果实的品质与矿质营养含量,其变化是套袋引起的微域环境综合因素造成的,与透光率无显著相关。小林单层袋(NK-15)是大棚栽培条件下沪油018油桃较适宜的果袋。  相似文献   

17.
据《中国果树》2022年第1期《套袋对鸡尾葡萄柚果实品质及病害的影响》(作者黄秀等)报道,为解决因套袋造成果实品质下降的问题,研究了全程套袋以及采前拆袋对鸡尾葡萄柚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全程套袋、采前拆袋处理的果皮L*、a*、b*、CCI值均显著高于对照(未套袋).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套袋对毛花猕猴桃果实品质的影响,试验以毛花猕猴桃为材料,不套袋作为对照,研究了白色单层袋、外黄内黑单层袋对毛花猕猴桃果实外观和内在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白色单层袋、外黄内黑单层袋处理均能有效改善果实的外观品质,提高果实硬度;白色单层袋显著提高果实抗坏血酸、可溶性糖含量,而外黄内黑单层袋显著降低果实抗坏血酸、可溶性糖含量,与对照相比套袋均降低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经套袋处理的果实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比对照低。套袋对果实单果重、果形指数及干物质含量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果实套袋栽培管理技术及实施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实套袋技术是提高果品外观质量、生产无公害果品的有效手段。北京市从1994年开始试验推广苹果、梨果实套袋,1998年被列入市级实用技术推广项目。套袋树种也扩大到桃、葡萄,果袋推广应用量迅速增加,果品增收效果显著。通过几年的试验示范、推广应用,我们在对苹果、梨、桃、葡萄四大树种进行纸袋的选择,套摘袋时期的选择及方法,套袋配套栽培管理技术等方面总结制定了相应的栽培管理技术规程,指导果实套袋技术的顺利推广应用。现将主要技术介绍如下。一、纸袋种类选择果袋的种类繁多,选择时应根据果树长势状况、生产目标、经济能力等合理选择。以生产高档优质果为目的时,宜选择质量较好的双层袋;以防止果锈、提高果面光洁度为目的时,可选用单层袋。几年来我们与北京富民果袋厂合作,聘请了机械、纸张、纺织、果树等领域的专家对推广果实套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加以解决。结果表明,国产果袋的使用效果在某些方面已等于或超过进口日本袋。“富民”纸袋从综合指标看,是较理想的果实用袋。现已生产出适合苹果、梨、桃、葡萄的单层、双层等不同规格的系列果袋(表1)。国产袋与日本产袋的红富士苹果着色效果无差异,而硬度却高于日本袋。通过对18种不同果实袋对红富士苹果进行套袋...  相似文献   

20.
以10年生广丰马家柚植株为试材,分别进行了果袋类型(纸袋类型为单层黄纸袋、双层外黄里黑遮光纸果袋、双层外黄内黑早熟纸袋,套袋时期7 月25 日、摘袋时期10月25 日)、摘袋时期(7 月25 日套袋,摘袋时期分别为9 月25 日、10 月25 日,套双层外黄里黑遮光纸果袋)、套袋时期(套袋时期分别为6月25 日、7 月25 日、8月25 日,双层外黄里黑遮光纸果袋,摘袋时期在10 月25 日)和套袋贮藏(双层外黄里黑遮光纸果袋、双层外黄内黑早熟纸袋,10月25日采果,2015年1月20日送检)试验,研究套袋对广丰马家柚品质和贮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 个试验中,套袋处理均能提高果面的光洁度和亮度,使果皮细滑,增进着色,降低果皮厚度,大多数显著地提高了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降低维生素C 的含量,对固酸比影响不一致,但显著地改善了果肉着色。综合来看,以双层外黄里黑遮光纸果袋改善果实内外品质的效果最好;最佳摘袋时期是9 月25 日;最佳套袋时期是7 月25 日,过晚套袋则效果不显著;套袋对贮藏有影响,但掌握好套袋和摘袋时间对贮藏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