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吴文锦  杜金平  熊光权  李新  丁安子  孙静  乔宇  廖李  汪兰 《湖北农业科学》2014,53(20):4931-4935,4940
试验以鸭蛋壳为原料,在真空环境中采用直接中和法制备乳酸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固液比、反应温度和时间3个因素进行中心组合试验,建立乳酸钙产率的二次回归方程,通过响应面分析及岭嵴分析得到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蛋壳粉粒度100目,蛋壳过料量30%,固液比1∶11,反应温度44℃,反应时间2.3 h,在此条件下乳酸钙产率达到最高,为75.56%,与预测值73.773 4%接近,乳酸钙结晶在浓缩体积在60%时为最佳.  相似文献   

2.
以废弃的鸡蛋壳为原料,采用超声波法制备醋酸钙,通过单因素和L27(39)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制备工艺.结果表明:最佳的制备工艺为投料量10.051g、反应时间1.5h、反应温度30℃、超声波功率100W、超声处理时间2min、氢氧化钙加入量3.5g、除镁温度80℃、除镁时间10min、固液比1:14时,醋酸钙的得率可达97.93%,纯度为98.7%.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花生壳粉末为原料,硅钨酸为催化剂,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液固比对花生壳粉末水解制备乙酰丙酸产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水解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220℃,反应时间为3h,液固比为30∶1,硅钨酸用量为3g的条件下,乙酰丙酸的产率最高为8.08%;水解反应的影响因素大小顺序为: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液固比>催化剂用量.  相似文献   

4.
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硅钨酸为催化剂,高压酸水解法制备乙酰丙酸,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水解反应时间、水解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和液固比等因素对乙酰丙酸产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水解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在反应时间2h,反应温度220℃,硅钨酸用量1g,液固比20∶1时,乙酰丙酸产率最大为12.23%.  相似文献   

5.
黄姜皂素废渣生产乙酰丙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确定利用提取皂甙后的黄姜皂素废渣制备乙酰丙酸的最佳条件。【方法】在常压下,采用酸催化方法,首先利用单因素试验分别探讨了不同催化酸种类、催化酸体积分数、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液固质量比和黄姜皂素废渣粒度对乙酰丙酸产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选用硫酸体积分数、反应时间、液固质量比和废渣粒度进行4因素3水平试验,对黄姜皂素废渣制备乙酰丙酸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单因素试验表明,在反应温度为100℃、硫酸体积分数为4%、液固质量比为12∶1、反应时间为10h、黄姜皂素废渣粒度为0.84 mm的条件下,乙酰丙酸产率最高,可达18.31%。对多因素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后,得到生产乙酰丙酸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硫酸体积分数4.5%,反应时间12.5 h,液固质量比18∶1,黄姜皂素废渣粒度0.25mm,在此条件下,乙酰丙酸的理论产率可达20.67%。【结论】硫酸体积分数、反应时间和液固质量比是影响黄姜皂素废渣水解的主要因素,黄姜皂素废渣粒度(0.15~0.84 mm)对乙酰丙酸产率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
以虾蟹壳为原料,研究超声间歇法提取虾蟹壳中甲壳素的最佳工艺条件,采用酸碱法提取甲壳素,以提取物的产率、灰分和蛋白含量作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实验选择最佳的液料比、酸碱浓度、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结果表明:脱钙最佳条件为液料比1.25,HCl浓度6%,反应时间2.5h,处理温度50℃;脱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液料比1∶10,NaOH浓度6%,反应时间2h,处理温度90℃;在此最佳条件下辅助超声间歇法提取甲壳素,最佳超声处理时间为15min,提取物的产率为19.6%,灰分含量和蛋白含量均较低,分别为0.42%和1.12%。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低碱度间歇法制备壳聚糖的最佳工艺。[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碱浓度、液固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碱处理次数和乙醇碱液的重复使用对甲壳素脱乙酰化反应的影响,并将该法与传统的水溶液碱液法进行了比较。[结果]低碱度间歇法制备壳聚糖的适宜条件:反应介质为95%乙醇,反应温度为90℃,氢氧化钠的浓度为19%(m/V)和2 h+2 h+2 h间歇式反应,并加入少量的抗氧化剂硼氢化钠。[结论]在相同液固比情况下,该试验法制备壳聚糖比传统水溶液碱液法可以节省70%~80%的烧碱、2/3以上洗涤用水,大大缩短反应时间,且无碱液排放顺应环保要求。  相似文献   

8.
采用WO3/ZrO2固体酸水解农作物废弃物稻谷壳粉制备乙酰丙酸,以正交试验优化水解乙酰丙酸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原料粒度140目、固体酸用量3.0%、反应时间40 min、反应温度230℃、液固比11g∶1g为最佳工艺条件,在该条件下,乙酰丙酸的最佳得率为22.71%.  相似文献   

9.
以黄粉虫为原料,以水解度(DH)和水解多肽液的还原能力为指标,研究胰蛋白酶法制备黄粉虫多肽的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初步确定pH、温度、酶用量、固液比的正交试验水平;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分析各因素对酶解反应的影响及确定酶解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pH对酶解反应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温度和酶用量,固液比对酶解反应的影响最小;酶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为8.5,温度为46℃,酶用量为1.8%,固液比为1∶10,酶解时间为4h,DH为13.223%。  相似文献   

10.
蛋壳中碳酸钙转化为柠檬酸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习  马美湖 《中国农业科学》2010,43(5):1031-1040
【目的】通过酸性介于碳酸和柠檬酸之间的有机酸与蛋壳反应制得有机酸钙,再与柠檬酸反应,置换出柠檬酸钙。【方法】试验对有机酸进行筛选,选定有机酸为乙酸。对试验过程中的各个影响因子进行研究,得到最佳工艺条件。采用三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试验进行优化,然后对产品进行纯化处理。【结果】优化后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蛋壳过量30%、固液比1∶19.8、蛋壳粉与乙酸在25.4℃下反应3.5 h、柠檬酸与乙酸钙在50℃下反应3 h、加入柠檬酸的不足量为25.4%。【结论】在优化后的最佳工艺条件下利用蛋壳制备柠檬酸钙的产率为86.2%,纯化后的最终产率为85.4%,纯度达99%以上。  相似文献   

11.
为了明确杨梅疏果核仁中苦杏仁苷的提取方法,采用丁岙种杨梅的疏果为原料,以苦杏仁苷提取率为响应值,在超声波提取单因素试验和二水平试验的基础上,选择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作为试验因子,利用Design Expert 80软件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试验设计,并建立二次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试验确定了杨梅疏果核仁中苦杏仁苷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 乙醇浓度27%,料液比1∶45 (m/V),提取时间20 min,提取温度44℃,超声功率250 W。在该条件下苦杏仁苷理论提取率为9403%,实际提取率为9380%,与模型预测值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2.
采用四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液固比和醇沉比对香菇废菌棒多糖的影响,确定香菇废菌棒多糖的较优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所得回归方程达到极显著水平,无失拟因素存在。通过频率分析法得到香菇废菌棒多糖的最优热水提取工艺为浸提温度92℃,浸提时间6 h 18 min,液固比40∶1,醇沉比例3∶1,在此条件下香菇废菌棒多糖提取率为1868 mg·g-1。  相似文献   

13.
以零陵红衣葱为原料,探讨不同萃取剂、料液比、时间、温度、提取次数对葱油树脂产品得率的影响,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 MS)对零陵红衣葱葱油树脂成分进行定性分析,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检测各化合物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表明,零陵红衣葱葱油树脂最适提取工艺条件为:以石油醚为萃取剂,提取温度47 ℃、提取时间100 min、料液比1∶8、提取2次。在此条件下,零陵红衣葱葱油树脂的产品得率为0638 4%。在零陵红衣葱葱油树脂样品中共检测出18种挥发性化合物成分,占其色谱流出总量的9781%,其中,含硫化合物占383%,酸类占2447%,酮类占271%,醇类占1706%,酯类占1081%,醛类占036%,包括二甲基二硫醚、1,3 二噻烷、己醇、二十烯醇、2 甲基 2 戊醇、3 羟基 2 丁酮、5,7 二甲基色酮 3 甲醛、棕榈酸、十八二烯酸、十八烯酸、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相似文献   

14.
枸杞多糖提取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影响枸杞多糖提取率的因素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固液比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各因素按影响程度大小排序为固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枸杞多糖提取工艺最佳提取方案:固液比为1︰30,提取温度为75℃,提取时间为3.0 h,在该工艺下多糖最高提取率为1.14%。  相似文献   

15.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提取野葛茎中葛根素的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野葛茎中葛根素的超声提取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根据星点试验设计原理,选取提取温度、乙醇浓度、超声时间和液料比作为自变量进行试验设计,利用响应面法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提取温度、乙醇浓度和超声时间对野葛根茎中葛根素的提取率均有显著影响,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57℃、乙醇浓度69%、超声时间45 min、液固比21∶1,在此工艺条件下,葛根素提取率预测值为3.532%,验证值为3.524%.  相似文献   

16.
刘春  房桂干  邓拥军  李萍  殷燕飞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979-18981
[目的]探讨竹簧碎屑的水解工艺,为其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不同H2SO4浓度、反应时间、温度和液固比为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确定稀H2SO4水解竹簧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利用气相色谱仪分析竹簧水解液的单糖组分。[结果]稀H2SO4水解竹簧碎屑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稀H2SO4质量分数3.5%、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2.5 h、液固比10∶1(ml/g),在此条件下戊糖得率达到72.61%。气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竹簧水解液中单糖组分主要以木糖,葡萄糖,阿拉伯糖和半乳糖,其含量分别为72.380%、11.673%、5.979%和3.468%。[结论]竹簧碎屑具有制备木糖或木糖醇的潜在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从茶叶中提取天然咖啡因,以乙醇作为溶剂,利用正交试验法探究了料液比、超声时间、浸提温度、浸提时间、乙醇的浓度对产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其最佳条件为:料液比为1∶18,超声时间为5 min,浸提温度为70℃,浸提时间为60 min,乙醇浓度为85%,咖啡因的提取产率可达3.74%。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同时产品产率高、纯度好。  相似文献   

18.
微波法提取油茶叶总黄酮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建良  李姣娟  陈丛瑾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5):11372-11374
[目的]为油茶资源的高效开发和综合利用提供一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微波法提取油茶叶中的总黄酮,探讨了乙醇浓度、固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等因素对总黄酮得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在单因素试验中,油茶叶总黄酮得率随微波作用时间的增加先升后降,随着乙醇浓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但过高温度会使得率降低。正交试验、方差分析及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4个因素对总黄酮得率的影响大小依次为:乙醇浓度>提取温度>固液比>提取时间。微波法提取油茶叶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用50%乙醇,固液比1∶20,在80℃条件下提取8min,连续提取2次,总黄酮得率为48.53mg/g。[结论]微波提取法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吕乔  陈长清  孙海峰  畅晓渊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6):7304-7306,7309
[目的]研究超高压提取茯苓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法对茯苓多糖的超高压提取工艺进行优选,选用L9(34)进行正交试验,以茯苓叶多糖的得率和纯度为指标,考察超高压压力、pH、料液比和保压时间对茯苓多糖提取率和纯度的影响。[结果]试验得出,茯苓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压力250 MPa、pH 10、料液比1∶15 g/ml、保压时间12 min,此条件下茯苓多糖提取率为2.64%,纯度为24.61%。在卷烟中的初步应用显示,添加0.6%的茯苓多糖提取物后,能显著增加卷烟香气量和香气质,各香韵间的协调性较好,杂气降低,余味舒适,综合效果相对较好。[结论]同传统方法相比,超高压提取方法得率高,提取时间短,是提取茯苓多糖的适宜方法,研究可为茯苓多糖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实验以茼蒿为原料,以西瓜枯萎病病菌为指示菌种,采用超声波提取茼蒿活性物质,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优化分析法研究了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料液比和提取时间对提取茼蒿抑菌物质的影响,并优化提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固定乙醇浓度为95%,各自变量对茼蒿抑菌物质提取率的主次关系由大到小依次为:X3(温度)、X2(料液比)、X1(提取时间)。超声波提取的响应面最佳优化工艺为:提取时间103 min,液料比26 m L/g,温度35℃,模型预测值为46.28%,实际平均值为45.56%,实际值与预测值的吻合度达到98.4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