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为使澳洲坚果加工工艺更加精细化,对澳洲坚果分品种加工工艺进行研究.选取OC、344、H2共3个品种,按照当前加工工艺,主要针对初加工过程中的干燥、开口、破壳取仁3个受品种因素影响较大的工艺步骤,研究了不同品种澳洲坚果在相同加工工艺下的差异性.结果表明:脱青皮后,不同品种澳洲坚果的烘干时间不同,混合果烘干后水分差异较大,对后续加工工艺有着较大的影响;H2果壳厚度均匀,在开口过程中黏壳和裂壳较少,适合作为开口产品的原料;果仁含水率对破壳取仁完整率有着重要影响,相同工艺下,经过试验和数据模拟,344果仁水分为2.02%时,整仁率最高为60.13%,最高整仁率大于H2与OC,因此在实际加工过程中,控制果仁水分在2%左右,选取344作为果仁产品的原料.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提高澳洲坚果破壳机的效率,依照性能优良且高效的要求,研制了一种澳洲坚果冲剪式破壳机,并偕同冲击式破壳机做了试验比较。[方法]以破壳机类型、澳洲坚果尺寸为试验因素,试验测定了2种破壳机的破壳率、整仁率和生产率。试验模式采用平衡完全随机析因设计,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用5 kg澳洲坚果。并利用SAS软件对试验数据做了方差分析。[结果]冲剪式的生产率显著高于冲击式,2种破壳机加工小果的生产率显著高于大果。冲剪式的破壳率显著高于冲击式,2种破壳机加工大果的破壳率显著高于小果。冲剪式的整仁率显著低于冲击式,两种破壳机加工大果的整仁率显著低于小果。[结论]与冲击式比较,冲剪式破壳机的生产率和破壳率均显著提高,该机的结构和参数有待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3.
2009年对广西崇左市龙州县不同品种澳洲坚果的果实性状表现进行取样调查。比较果穗长度、单穗果数、单果重及果仁质地等指标。结果显示,澳洲坚果OC品种果实性状表现优良,单果重和果径均达到国际一级壳果质量标准,果仁大小、色泽及质地良好,产量稳定。应属崇左市具有种植和开发果仁加工产品潜力的品种。  相似文献   

4.
采用HS-SPME-GC-MS自动分析方法,研究了利用烤箱焙烤澳洲坚果果仁后形成的香气成分,并检测不同焙烤工艺条件下焙烤香气成分的变化.两种不同形式的澳洲坚果果仁原料(整果仁和碎果仁)分别按照不同温度、时间条件焙烤:130℃ 40 min,140℃40 min,150℃ 30 min以及170℃ 20 min.结果表明:澳洲坚果焙烤果仁中的33种香气成分和原料果仁中的4种香气成分被定性鉴定.总体上,随着焙烤温度从130℃升至170℃,焙烤果仁中的香气成分的数量和含量显著增加,特别是吡嗪类和呋喃类两类物质.2,5-二甲基吡嗪是所有焙烤澳洲坚果果仁香气成分中含量最高的物质.在相同的焙烤工艺条件下,焙烤碎果仁中的香气成分含量高于焙烤整果仁.2-乙基-6-甲基吡嗪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指示物,能够反映所有焙烤碎果仁和焙烤整果仁之间的焙烤工艺差异显著性.  相似文献   

5.
采用HS-SPME-GC-MS自动分析方法,研究了利用烤箱焙烤澳洲坚果果仁后形成的香气成分,并检测不同焙烤工艺条件下焙烤香气成分的变化。两种不同形式的澳洲坚果果仁原料(整果仁和碎果仁)分别按照不同温度、时间条件焙烤:130℃…40…min,140℃…40…min,150℃…30…min…以及…170℃…20…min。结果表明:澳洲坚果焙烤果仁中的33种香气成分和原料果仁中的4种香气成分被定性鉴定。总体上,随着焙烤温度从130℃升至170℃,焙烤果仁中的香气成分的数量和含量显著增加,特别是吡嗪类和呋喃类两类物质。2,5-二甲基吡嗪是所有焙烤澳洲坚果果仁香气成分中含量最高的物质。在相同的焙烤工艺条件下,焙烤碎果仁中的香气成分含量高于焙烤整果仁。2-乙基-6-甲基吡嗪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指示物,能够反映所有焙烤碎果仁和焙烤整果仁之间的焙烤工艺差异显著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引进的4种澳洲坚果makai(800)、keauhou(246)、kau(344)、Ikai-ka(333)开展种植性状研究,通过品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澳洲坚果333品种3年的株高、冠幅、径粗等生长量最好,但与其他3个品种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对引进的4种澳洲坚果品种均能适应当地气候条件。澳洲坚果品种333的第3年平均带壳果鲜重最高,为0.211±0.016kg,并显著高于其他3个品种(P0.05)。4个澳洲坚果品种的出仁率在30.2%~34.3%,这与澳大利亚的水平基本相同,其中澳洲坚果品种333的果仁均重、出仁率均达到澳大利亚产区坚果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内主栽澳洲坚果品种之一HAES695(简称695)的不同采收期内果实品质和开口效果变化规律,选择最适于开口带壳果加工用695采收期,以695果实为原料,研究2017、2019年2年Ⅰ(8月20日)、Ⅱ(8月30日)、Ⅲ(9月9日)、Ⅳ(9月19日)4个采收期(正负误差1 d)对澳洲坚果果实品质和开口特性的影响。检测不同成熟度原料果仁中的脂肪、总糖、蛋白质、氨基酸等含量,采用氨基酸比值系数法对样品中氨基酸进行营养评价,计算得出氨基酸比值系数,对开口合格率、离壳率、果仁饱满度3个指标进行测定,对氨基酸组分与含量、脂肪含量、总糖含量、蛋白质含量、氨基酸比值系数、开口合格率、离壳率、果仁饱满度等果实品质及开口效果指标进行变异性分析、相关性分析、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天冬氨酸、脯氨酸、蛋氨酸、总糖含量在不同年份变异系数较大,4个采收期内谷氨酸、甘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组氨酸、精氨酸、必需氨基酸含量、总氨基酸含量、氨基酸比值系数分12个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苏氨酸、丝氨酸、谷氨酸、丙氨酸、脯氨酸、赖氨酸6个指标在采收期Ⅱ及其以后采收期呈显著下降(P<0.05),开口合格率、离壳率、果仁饱满度受采收期影响较大,开口合格率在采收期Ⅱ时效果最好,离壳率在采收期Ⅰ、Ⅱ时效果优于其他2个采收期,果仁饱满度在采收期Ⅲ效果最差,脂肪含量在采收期Ⅱ低于采收期Ⅳ。蛋白质与氨基酸比值系数分呈显著负相关,脂肪与开口合格率呈显著负相关,脂肪与氨基酸比值系数分呈显著正相关,开口合格率与离壳率呈显著正相关,离壳率与果仁饱满度呈极显著正相关;通过因子分析得出,2个因子的累积贡献率达97.44%,即可以反映各个指标足够的信息。果实品质综合评价可知,在采收期Ⅱ附近采收果实品质最佳,最适于开口带壳果加工。  相似文献   

8.
不同基因型澳洲坚果的营养成分分析与品质模糊评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6个不同基因型澳洲坚果品种的商品品质和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澳洲坚果果仁的营养成分均以脂肪为主、含量高达75%以上且大部分为不饱和脂肪酸,同时还含有较丰富的糖、淀粉、蛋白质、氨基酸及Ca、Zn、Mg、Fe、Mn等矿质营养;不同基因型澳洲坚果的多项营养指标及果仁商品品质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品种Purvis(294)、Kau(344)、Own Choice(O.C.)、Keaau(660)、Ikaika(333)的品质较好,而品种Beaumont(695)的品质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9.
以云南8个主栽核桃品种的坚果作为实验材料,分别对坚果品质指标进行LSD差异显著性分析、变异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及主成分因子分析。结果表明:核桃坚果三径均值最大的是云新核桃;漾泡核桃具有最大的单果质量、单果仁质量和径仁率,分别为13.70 g,7.14 g,2.03;细香核桃具有最大的出仁率,为55.36%;小圆果种壳最薄,为0.85 mm。8个核桃品种之间在坚果三径均值、单果质量、单果仁质量、出仁率、径仁率、壳厚方面差异性显著,核桃内含物粗脂肪含量差异不显著,蛋白质含量差异性较小;核桃坚果品质指标的坚果单果质量、单果仁质量、径仁率、壳厚及蛋白质含量的变异系数较大,其他指标变异较小,且各个品种的不同指标变异程度不同。根据贡献率权重综合评判得出漾泡核桃的坚果品质综合F值为0.294 56,得分最高,品质优良;其次是细香核桃和云新核桃。  相似文献   

10.
本文作者从品种选择、选地建园、果园管理三大方面系统介绍了澳洲坚果丰产栽培技术。品种建议优先考虑高产稳产、果仁品质好的OC、900为主要品种,桂热一号、A16、695、788、344、660、741为备选品种,其中695花色为粉红色,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要实现丰产必须光壳和粗壳品种混种,主栽和配置品种比例建议按3∶1左右混种,多个品种可按需按比例混种。整形修剪以培育多级主枝环绕主干整体为塔形的丰产树冠为要点,病虫害要结合生物和药物措施来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