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具有体型大、生长快、产量高、适应性强等优点,是全球牡蛎养殖中规模最大、产量最高的种类。国外一些学者曾对其生物学及生态学进行过许多研究。国内也先后对其室内人工育苗及相关技术进行过研究与探讨。隋锡林等报道了影响太平洋牡蛎人工苗种培育的主要因子;刘洪军、吕豪等报道了太平洋牡蛎人工育苗技术及亲贝促熟的研究。笔者总结了多年太平洋牡蛎人工育苗生产实践的经验与体会,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牡蛎养殖现状及发展前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浙江省牡蛎养殖模式,处延牡蛎养殖海区,进一步巩固自然附苗基础上的规模养殖,大力发展太平洋牡蛎人工育苗,搞好太平洋牡蛎良种场建设规划,尽早使太平洋牡蛎三倍体育苗达到工厂化生产水平,重视牡蛎养殖的可持续发展规划,搞好养殖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拓宽牡蛎销售渠道,走产业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3.
牡蛎养殖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太平洋牡蛎具有体型大、生长快、味美、产量高、适应性强等优点,是浅海养殖的优良品种之一。本文概述了太平洋牡蛎的人工养殖技术,同时介绍了一种牡蛎的室内控温育苗技术;旨在为牡蛎养殖单位的生产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王在文 《科学养鱼》1996,(10):25-25
太平洋牡蛎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上)太平洋牡蛎是广盐性、广温性的内湾品种。具有个体大、生长快、产量高、适应性强的特点,现已被世界沿岸国家所普遍养殖,是目前世界上养殖牡蛎优良品种之一。为了改良牡蛎养殖品系,开发利用浅海资源,福建省于1982年和1983年...  相似文献   

5.
牡蛎俗称蛎黄、蛎钩,为浙江乐清湾的3大贝类之一,具有悠久的养殖历史。现将太平洋牡蛎人工育苗技术,自然海区采苗技术,棚架式、延绳武等新的养殖模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太平洋牡蛎人工育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通过几年来的太平洋毛蛎育苗技术总结,论述了太平洋牡蛎人工控温育苗技术以及在品种选择,水质,饵料,生产技术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就太平洋牲蛎育苗生产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常忠岳 《科学养鱼》1999,(10):25-25
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三倍体太平洋牡蛎,以其味道鲜美、出肉率高、肥满度好、口感佳、养殖成活率高等优良品性,深得消费者及养殖业户的青睐。因此,不少育苗单位抓住机遇,开始牡蛎的三倍体育苗。现将诱导太平洋牡蛎出现三倍体的物理方法——冰块降温处理法介绍如下,以供参...  相似文献   

8.
太平洋牡蛎生长快、产量高、肉质鲜美,是一种世界公认的优良养殖牡蛎。在我国沿海各省太平洋牡蛎大量养殖。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太平洋牡蛎的品质严重劣化、出肉率低下,味道、肉质亦远不如引进当初鲜美,从而影响了民众的消费意愿,影响了太平洋牡蛎养殖业的健康发展。经过多年养殖后,太平洋牡蛎是否发生了“种质变异”?太平洋牡蛎的品质下降、某些优良性状的丧失是否与此有关?它又是如何发生的?本文依据几年来对育苗场育苗情况的调查了解,以及笔者与一业者共同进行的太平洋牡蛎纯种与本地培育的种苗的对照养成试验,就这些问题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乐清湾牡蛎养殖现状,提出引进新品系(种)人工育苗及保种繁殖,进行遗传育种研究,改善养殖环境,做好养殖管理,合理调整布局,开发新产品等措施,以促进牡蛎养殖业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南澳县养殖太平洋牡蛎,于1987年攻克人工育苗关以后,走自繁、自育、自养的道路,开展大面积推广养殖。1990年初该县选择适宜牡蛎养殖的自沙湾等场地,进行商品性生产。养殖面积42亩,平均亩产达4950公斤(带壳),出肉率在20%以上,亩收牡蛎肉近1吨。  相似文献   

11.
饲在太平洋牡蛎人工育苗过程中,海水单胞藻是不可替代的活性生物饵料。不同种类的海水单胞藻在适口性、营养价值、消化难易及对牡蛎幼虫的毒性等方面情况差异,这必然要影响到牡蛎浮游幼虫的生长变态及成活率,从而影响到育苗结果。在本试验中,使用包括云微藻在内的六种在贝类育苗中常用的海水单胞藻作投喂试验,观察、比较了太平洋牡蛎浮游幼虫的生长发育及成活情况,并据此对这几种海水单胞藻及其组合的优势、生产上的适用性进行评判。目前,大部分太平洋牡蛎育苗场在育苗生产中使用云微藻,甚少使用其它藻类虽然也能够培育出种苗,但使…  相似文献   

12.
笔者多年来一直从事太平洋牡蛎育苗,现将太平洋牡蛎育苗技术介绍如下:一、全人工育苗(一)亲贝的挑选挑选1~2龄个体肥大的健康成贝,以贝壳完整,双壳合抱自然,闭合有力,壳缘锐利,肥满度好的作为亲贝。(二)人工解剖授精目前多采用人工解剖授精来获得受精卵,雌雄亲贝数量按(50~10  相似文献   

13.
长牡蛎苗种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华琳 《齐鲁渔业》2005,22(10):4-5
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也称太平洋牡蛎,属于软体动物门,瓣鳃纲.翼形亚纲,珍珠贝目.牡蛎科。具有体型大、生长快、产量高,适应性强等优点,其肉味鲜美.蛋白质丰富,深受人们喜爱.目前.已成为我国沿海重要的海水养殖种类之一。笔者就长牡蛎的苗种培育进行了研究.现将试验方法与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牡蛎养殖在韩国海水养殖业中占有重要地位,韩国是世界上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牡蛎生产国。由于苗种供应不稳定、养殖密度增加造成的环境污染等问题,韩国牡蛎产量近年来呈下降趋势。韩国与中国互为近邻,其牡蛎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采取的对策,对中国牡蛎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文章通过分析韩国牡蛎苗种采集、养殖过程与管理制度、流通渠道、价格与养殖生产经营情况、进出口贸易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政府采取的对策等,为中国牡蛎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影响太平洋牡蛎浮游幼虫生长差异的原因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又称长牡蛎,它具有体型大、生长快、产量高、适应性强等优点,是世界上牡蛎养殖中规模最大、产量最高的种类。国外一些学者曾对其生物学及生态学做过许多研究[1]。我国的诸多研究者先后对室内人工育苗技术及机理进行了一些研究与探讨[2~5]。笔者在  相似文献   

16.
太平洋牡蛎三倍体苗种培育及养成技术研究通过技术鉴定太平洋牡蛎自80年代初由日本引进我国,近年,筏式养殖太平洋牡蛎发展迅速,仅在大连市沿海已养殖28000余台,由于局部养殖密度过大,海况异常,自1995年以来,一些养殖地区出现了繁殖期的牡蛎大批量死亡,...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太平洋牡蛎因其具有广温性,广盐性,以及抗病能力强、经济价值高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养殖户的青睐。但由于水体的限制以及考虑到生产成本,一般的育苗场家在太平洋牡蛎的人工育苗生产中,往往不进行亲贝的强化培育或者培育的时间太短,而采用反复刺激(如流水、干露、药物等)的方法进行采卵,结果给后期幼体的培育、附着、变态埋下隐患,从而导致出苗数量不多,出苗质量不高,进而影响了育苗及养殖生产。为此,我们于2001年春天对其育苗及养殖的各个环节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现将试验的方法与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太平洋牡蛎人工育苗稳产高产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从水的处理,单胞藻选择,亲贝选择与蓄养,洗卵和及时选幼.幼虫培育期间的筛选.附着基处理及投附着基后的管理,脱苗的预防等方面进行了牡蛎人工育苗技术的研究探讨,以提高牡蛎育苗的成功率和单位水体的出苗量.使太平洋牡蛎育苗能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19.
张玉恒  王亮 《齐鲁渔业》1997,14(3):11-12
介绍了太平洋牡蛎亲贝的选择和促熟,获卵与孵化,幼虫发育和培育技术,以及附苗和单体牡蛎苗种生产方法。  相似文献   

20.
张东 《河北渔业》1992,(2):19-20
<正> 牡蛎是一种世界性的食物,食用牡蛎已成为人们的传统。无论是高级饭店还是穷苦人家的餐桌都有牡蛎的踪迹。人们对牡蛎的喜爱促进了牡蛎养殖业的发展。除了南极洲外。世界各大洲均养殖牡蛎,养殖规模大小不一,养殖方式多种多样。1988年世界牡蛎总产量为109.4万吨,其中养殖产量为100.9万吨。从品种看,养殖产量最高的是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产量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