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8年从病死猪分离了数株链球菌(其中2株编号为9801,9802),经鉴定,9801株为猪链球菌2型,9802株为马链球菌兽疫亚种。9801株系从暴发流行地区的病猪中分离,同时在该流行地区还发生畜禽从业人员感染相同血清型的链球菌而死亡的病例;9802株系从散发病猪中分离。临床有共同点,又有各自特点。病理变化均呈现典型的败血症变化,但肝、脾、肺等病变上有一些差别,而染色镜检基本一致。对兔均敏感,对小鼠和猪的敏感性有所不同。9801株菌落灰色,中心浑浊,直径0.5mm,α溶血,有草绿色色素沉着;9802株菌落湿润,半透明,直径1.5-2mm,β溶血。9801株对氧哌嗪青霉素、头孢他啶、氨苄青霉素最敏感;9802株对氧哌嗪青霉素、复方磺胺、头孢哌酮、呋喃妥因最敏感。  相似文献   

2.
猪链球菌2型与马链球菌兽疫亚种生物学特性的初步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从病死猪分离了数株链球菌 ,其中 2株编号为 980 1,980 2。经鉴定 ,980 1株为猪链球菌 2型 ,980 2株为马链球菌兽疫亚种。 980 1株系从暴发流行地区的病猪中分离 ,同时在该流行地区还发生畜禽从业人员感染相同血清型的链球菌而死亡的病例 ;980 2株系从散发病猪中分离。临床有共同点 ,又有各自特点。病理变化均呈现典型的败血症变化 ,但肝、脾、肺等病变上有一些差别 ,而染色镜检基本一致。对兔均敏感 ,对小白鼠和猪的敏感性有所不同。 980 1株菌落灰色 ,中心浑浊 ,直径 0 5mm ,α溶血 ,有草绿色色素沉着 ;980 2株菌落湿润 ,半透明 ,直径 1 5~ 2mm ,β溶血。 980 1株对氧哌嗪青霉素、头孢他啶、氨苄青霉素最敏感 ;980 2株对氧哌嗪青霉素、复方磺胺、头孢哌酮、呋喃妥因最敏感  相似文献   

3.
2型猪链球菌的血清学鉴定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本试验首次证实了2型猪链球菌在我国的存在,采用玻片凝集、琼脂扩散及毛细管沉淀等3项试验,对1990年以来广东某猪场断奶仔猪暴发流行的败血症、脑膜炎及关节炎病猪中分离的15株链球菌进行了血清学鉴定。结果表明:15株链球菌均为2型猪链球菌;用高压法提取抗原进行沉淀反应,其结果比酸热法提取抗原具有简便、敏感、特异性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从锦州地区的6个区县发病猪场采集18份疑似猪链球菌病病料进行细菌的分离和生化鉴定,分离到链球菌18株。对分离到的细菌进行系统的病原学研究,其形态、染色均符合链球菌的特点,具α或β溶血,用国际通用的链球菌乳胶凝集试验和玻片凝集试验对分离的18株链球菌进行血清型鉴定。该研究对预防和控制锦州地区猪链球菌病的流行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从安徽省六安地区5个规模化猪场采集48头患有子宫内膜炎病猪子宫分泌物,分别进行致病菌分离鉴定,共分离细菌52株,检出率为108%。分离到的细菌有大肠杆菌、链球菌、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绿脓杆菌,它们分别占总检出菌株数的36.5%、30.8%、19.2%和7.7%、5.8%。对分离的链球菌和大肠杆菌分别进行了抑菌试验,两种细菌均对头孢曲松、氟苯尼考、先锋霉素等药物敏感性较好,对部分药物出现严重耐药。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旨在明确当前罗非鱼无乳链球菌流行状况和生物学特性,为鱼源无乳链球菌病防控提供新的数据。本研究于2019—2020年,从广东罗非鱼主养区茂名、湛江地区采集病样进行无乳链球菌的分离鉴定。用PCR方法对分离株血清型及4个主要毒力基因进行检测,通过纸片法对分离菌株进行31种抗菌药物药敏试验和多重耐药研究,利用斑马鱼模型进行了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从261份病样中分离到35株无乳链球菌;血清型检测表明无乳链球菌分离株的血清型均为Ia型;主要毒力基因的检测证明,cylE、sodA、gapC基因在所有鱼源分离株及人源、牛源和鱼源参考株中检出率均为100%,而scpB只在人源参考菌株中检出;药敏试验结果发现,无乳链球菌分离株对19种抗菌药敏感率为90%以上,对6种抗菌药耐药率为50%以上,分离株的耐药基因型和表型部分一致,无乳链球菌分离株均多重耐药,其中5重及以上耐药的菌株为27株,占总菌株数的77.1%;斑马鱼致病试验表明,无乳链球菌分离株可导致斑马鱼不同程度的发病死亡。本研究明确了当前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的血清型、毒力基因、耐药特性和致病性,为广东乃至全国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病的防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由R群链球菌引起的仔猪脑膜炎近年来在国外时有报道。1979年Koehne G.等在美国肯塔基从病猪中分离到98株链球菌,其中14株被证实为兰氏R群链球菌,另有7株  相似文献   

8.
张牋  李义 《中国畜牧兽医》2009,36(11):151-153
为了更好地防制猪链球菌病,从沈阳市多个地区疑患猪链球菌病的病死猪中分离到9株链球菌,通过细菌分离鉴定确定这9株链球菌中有1株为猪链球菌,其它8株为马链球菌兽疫亚种;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9株均具有致病性;药敏试验筛选出了对各菌株高敏的药物;选择2株链球菌制备疫苗并免疫仔猪,结果证明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可以作为疫苗株预防猪链球菌病。  相似文献   

9.
由β-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猪败血性链球菌病,近年来在我国各地曾普遍流行,此病对大猪小猪都能发生,多数呈现急性败血症和关节炎,死亡率高,其病原已明确为蓝氏C群的兽疫链球菌。近年来不少地区陆续报道了哺乳仔猪的链球菌病,多是同窝哺乳仔猪同时发病,呈散发性流行,病猪出现败血症、脑炎和关节炎,死亡率较高。从死猪的脑及脏器所分离链球菌的形态和培养特性均有别于兽疫链球菌,为明确其病原、特搜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天津地区猪链球菌病的发病情况及流行血清型,试验从天津地区某猪场发病猪脑与肺脏中分离病原菌,并对分离菌株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生化试验、不同毒力基因型PCR检测、药敏试验和小鼠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从脑与肺脏中分离出2株链球菌;革兰氏染色为阳性球菌;生化试验符合链球菌生长特性; PCR检测2株链球菌的毒力血清型,从脑中分离出的链球菌为cps7h型,并携带溶菌酶释放蛋白(mrp)和溶血素(sly)毒力基因,从肺脏中分离出的细菌未测出血清型;从脑中分离出的链球菌对青霉素高度敏感,对头孢呋辛、新霉素等耐药;致病性试验显示,昆明系小鼠不表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仅表现组织水平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正> 1980年夏秋,我省某些地区先后流行败血型猪链球菌病,已分离出病原而得到证实.我们先后从病猪中分离出B溶血链球菌13株,并对其中部分菌株作了初步的生物学性质观察.现报告如下.一、菌株来源1、SS:1980年2月,从峡江县畜牧良种繁殖场一头急性死亡病猪脑组织分离得.该猪生前具有神经症状,场兽医怀疑是李氏杆菌病.2、NS_1:1980年1月,从南昌市郊区一头患化脓性关节炎的病猪关节腔脓汁中分  相似文献   

12.
猪源链球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浙江地区98例发病样品猪猪体共分离到56(57%)株猪源链球菌,对12株典型分离株进行培养特性、生化特性及血清型的鉴定,多数具α或β溶血,其中C群链球菌8株。L群链球菌1株,2型猪链球菌2株。未定群1株。小鼠对12株分离株的敏感性有一定的差异。结果表明:浙江地区分离到的猪链球菌已不是单一的C群链球菌,且C群中也不是以往的马链球菌兽疫链球菌亚种。而是停乳链球菌似马亚种。并首次分离到猪链球菌2型。  相似文献   

13.
从青海省某养殖场牦牛肺脏中分离出3株细菌,通过生化试验、16S rDNA序列分析、小鼠致病性试验和药敏试验检测。结果发现,这3株细菌为革兰氏阳性链球菌,与副乳房链球菌(Spu)同源性为99%;分离株在TSA琼脂培养基上呈光滑圆形,半透明的菌落,在血琼脂上呈α溶血;其中Spu-1分离株对小鼠具致病性;药敏试验显示,分离菌株均对链霉素耐药,对红霉素、阿奇霉素、万古霉素和麦迪霉素敏感。研究结果为了解牦牛副乳房链球菌的流行情况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14.
根据猪链球菌2型的mrp基因自设计和合成了一对可扩增长度为885bp目的片段的引物,成功地建立了检测溶菌酶释放蛋白(MPR)的PCR方法,用XbaⅠ内切酶进行酶切,获得了与预期一致的578bp和307bp2的2个片段,并进行了PCR的特异性试验和敏感性试验。对马链球菌兽疫亚种、猪丹毒杆菌、猪肺疫巴氏杆菌和猪肺炎支原体的PCR检测结果均呈阴性;检测的敏感度可达100个细菌。另外,对9株从病猪体内分离的猪链球菌2型菌株进行检测了8个呈阳性;对15份正常屠宰猪扁桃体分离物的检测结果是1份为阳性。结果表明此法特异性敏感性均很高,可作为MRP快速诊和流行病学调查的手段。  相似文献   

15.
刘爱华 《中国猪业》2023,18(1):90-92
为了解山东省东营地区规模化养猪场中仔猪链球菌流行分布情况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情况,本试验于2019—2021年采集东营地区规模化养猪场中疑似患链球菌病仔猪的肝脏、关节液及病死猪的淋巴结等病料组织184份,采用常规细菌分离法和PCR方法对采集的病料组织进行链球菌的分离鉴定,用人工感染小白鼠和K-B药敏纸片法分别检测其致病性和耐药性。结果表明,从采集的184份病料组织中分离得到了95株链球菌,其中72株分离菌株对小白鼠具有致病性,其对青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等10种药物耐药率在50.0%以上,对其他药物的耐药率在4.2%~29.2%之间。说明该地区分离得到的仔猪致病性链球菌的耐药性严重。  相似文献   

16.
奶牛乳腺炎是奶牛养殖业的常见疾病,而无乳链球菌是乳腺炎的重要病原体之一。本试验从江苏和河北地区的规模化奶牛场中共收集67份乳腺炎奶样,经分离培养和鉴定,共分离出33株无乳链球菌。药敏试验表明:河北地区和江苏地区奶牛场的分离株对阿莫西林、头孢氨苄等β-内酰胺类药物以及恩诺沙星等喹诺酮类药物高度敏感,而对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以及丁胺卡那等氨基糖苷类药物均表现出较高的耐药性。此外,河北地区分离株对四环素、多西环素这两种药物比较敏感,但在江苏地区无乳链球菌对这两种药物表现出了较强的耐药性,耐药率均高达74.1%。说明不同地区的无乳链球菌耐药情况有一定的差异。本研究结果可为临床上用抗生素预防和治疗乳腺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目前海南地区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病的流行性,了解该地区无乳链球菌耐药情况,本研究2020年8月从海南地区部分渔业养殖场的病鱼中共分离获得15株无乳链球菌,对各分离菌株的血清型、主要毒力基因及耐药性进行检测,并对多重耐药情况进行分析。血清型检测结果显示,15株分离菌株的血清型与对照菌株A909一致,均为Ⅰa型。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15株分离菌株均未检出毒力基因scpB,但该毒力基因在参考菌株人源无乳链球菌2603V/R中检出,而主要毒力基因cylE、sodA、gapC的检出率均为100%。药敏试验结果表明,15株分离菌株对甲氧胺嘧啶、磺胺异噁唑、复方新诺明、链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的耐药率达85%以上;对头孢克洛、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头孢拉定、卡那霉素、红霉素、利福平、克林霉素敏感性达80%以上;未发现对甲氧胺嘧啶、氟罗沙星、链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敏感的菌株。多重耐药检测结果表明,15株分离菌株均至少对4种药物表现耐药,其中6重及以上耐药的菌株占总分离菌株数的86.67%,并有2株为13重耐药菌株。本研究为海南地区鱼源无乳链球菌病的用药提供参考,为华南地区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的流行病学和疾病防控提供调查依据。  相似文献   

18.
对从黑龙江省部分奶牛场患乳房炎奶牛乳汁中分离的10株疑似链球菌进行了培养特性、菌落形态、染色特性、生化试验等研究,确定5株为无乳链球菌,3株为停乳链球菌,2株为乳房链球菌。溶血试验结果表明,10株链球菌中有8株出现溶血现象,其中无乳链球菌有3株呈β溶血,2株呈α溶血;停乳链球菌均呈α溶血;乳房链球菌为y溶血。动物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停乳链球菌BHI培养液腹腔接种小白鼠0.6ml,18-24后致死率达100%;接种无乳链球菌的小白鼠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病,但未见死亡;乳房链球菌对小白鼠无致病性.药敏试验结果表明、链球菌对临床上常用的青、链霉素及磺胺类药物均已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而红霉素、喹诺酮类药物则表现出较好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19.
广西猪源链球菌分离株的分群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广西南宁、玉林、来宾、柳州、钦州等9个市29个猪场的送检材料中,分离出95株猪链球菌.使用链球菌乳胶凝集标准诊断试剂盒(有兰氏A-G群)对其中56株典型链球菌进行了培养特性、生化试验和血清分群鉴定.结果有32株为D群链球菌,9株为C群链球菌,1株为F群链球菌,5株为G群链球菌,1株与C群和D群有交叉反应,2株与D群和G群有交叉反应,6株未能定群.小白鼠对56株分离菌的敏感性有所不同.本试验结果表明,广西地区猪链球菌病的病原已不是单一血清群,同一猪场存在着多种血清群的链球菌.这为猪链球菌病的防制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养猪》2005,(6):44-44
(1)郑州牧业高等专科学校李明于2003年对怀疑发生急性败血型和脑膜炎型链球菌病的病猪采集20份病料分离出12株链球菌,进行药敏试验,在9种抗生素中,抑菌作用最强的是阿米卡星和先锋霉素Ⅴ,其次为硫酸新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氟哌酸,对青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不敏感。(2)解放军军需大学杨建江对2000~2001年分离自长春地区不同猪场病猪的22株链球菌进行耐药性检测,对13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显示为86%~100%的菌株分别对甲氟哌酸、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四环素、强力霉素、庆大霉素、红霉素、阿奇霉素和克林霉素耐药,86%的菌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