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不同氮肥水平对烤烟质体色素和碳氮代谢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氮肥水平对烤烟质体色素和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烟叶质体色素含量及其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升高,其中,低氮处理的硝酸还原酶活性下降时间提前,烟株以氮代谢为主转向以碳代谢为主时间前移;高氮处理的硝酸还原酶活性下降时间推迟,阻碍了烟叶碳氮代谢的适时转化,不利于烟叶成熟落黄;中氮处理的烟株碳氮代谢协调.从烤后烟叶品质来说,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含氮化合物含量升高,而碳水化合物含量则随之下降.总体来说,中氮处理各成分含量适宜、比例协调,利于生产优质烟叶.  相似文献   

2.
为了明确成熟度对豫西地区烤烟上部烟叶质量的影响,以河南三门峡地区主栽品种云烟99为试验材料,分析了不同成熟度(M1~M4)鲜烟叶的质体色素含量、碳氮代谢相关酶活性等生理指标以及烤后烟叶的内在化学成分、中性致香物质含量和感官质量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成熟度的增加,烟叶质体色素含量逐渐降低,至M4成熟度时叶绿素总降解量达0.69 mg/g。与氮代谢相关的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与碳代谢相关的淀粉酶活性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蔗糖转化酶活性整体呈升高的趋势。鲜烟叶碳代谢产物中总糖、还原糖和淀粉的含量逐渐增加,达到最大值后开始下降;氮代谢产物中总氮和游离氨基酸含量逐渐降低,至M4成熟度时分别下降了17.30%和50.27%。随着成熟度的提升,烤后烟叶化学成分的协调性更好,在M3成熟度时烤后烟叶的中性致香物质含量最高,感官质量评价最佳。综合来看,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成熟度的提升,烤后烟叶质量有升高的趋势,超过一定范围后,烟叶质量出现下降,豫西地区上部烟叶以M  相似文献   

3.
以烤烟品种云烟87为试验材料,在基施氮量一致的条件下,基于SPAD值设计了不同的追施纯氮量处理(处理T1,每次追施纯氮15 kg/hm2;T2,20 kg/hm2;T2,20 kg/hm2;T3,30 kg/hm2;T3,30 kg/hm2;T4,40 kg/hm2;T4,40 kg/hm2),研究了不同追施纯氮量对烤烟光合特性、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碳氮代谢产物含量以及烤后烟叶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追施氮量的增加,烤烟的光合特性与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均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在移栽后55 d时均以T2处理最高,且T2处理的烤前果糖、葡萄糖、氨基酸含量均最高;T4处理的烤前蔗糖与麦芽糖含量最高;T2处理的烤烟常规化学成分协调性最好,产值与中上等烟比例最高。因此,以SPAD值43为阀值每次追施纯氮20 kg/hm2),研究了不同追施纯氮量对烤烟光合特性、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碳氮代谢产物含量以及烤后烟叶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追施氮量的增加,烤烟的光合特性与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均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在移栽后55 d时均以T2处理最高,且T2处理的烤前果糖、葡萄糖、氨基酸含量均最高;T4处理的烤前蔗糖与麦芽糖含量最高;T2处理的烤烟常规化学成分协调性最好,产值与中上等烟比例最高。因此,以SPAD值43为阀值每次追施纯氮20 kg/hm2时,综合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丙三醇和吲哚-3-乙酸混合喷施对白肋烟碳氮代谢及硝酸盐积累的影响机制,以白肋烟Tennessee 90(TN90)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设计CK(清水对照)、T1(1 mL·L-1丙三醇)、T2(1 mL·L-1丙三醇+10 mg·kg-1吲哚-3-乙酸)3个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白肋烟叶片生长指标、色素含量、光合速...  相似文献   

5.
以烤烟品种云烟87为试验材料,在基施氮量一致的条件下,基于SPAD值设计了不同的追施纯氮量处理(处理T1,每次追施纯氮15 kg/hm2;T2,20 kg/hm2;T3,30 kg/hm2;T4,40 kg/hm2),研究了不同追施纯氮量对烤烟光合特性、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碳氮代谢产物含量以及烤后烟叶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追施氮量的增加,烤烟的光合特性与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均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在移栽后55 d时均以T2处理最高,且T2处理的烤前果糖、葡萄糖、氨基酸含量均最高;T4处理的烤前蔗糖与麦芽糖含量最高;T2处理的烤烟常规化学成分协调性最好,产值与中上等烟比例最高.因此,以SPAD值43为阀值每次追施纯氮20 kg/hm2时,综合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钾对烤烟碳代谢及其品质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施钾量对烤烟碳代谢和其品质形成的影响。[方法]通过固定氮、磷水平(N 90 kg/hm2,P2O5 180 kg/hm2),设置不同钾肥(K2O)施用量(0、90、180、270和360 kg/hm2)对烤烟碳代谢及其品质形成的影响。[结果]施用适量钾肥提高烤烟中后期烟叶蔗糖转化酶和淀粉酶活性,促进烟叶由氮代谢向碳代谢的适时转换。在烤烟移栽后30和45 d,烟叶可溶性总糖、还原糖和淀粉含量随施钾量的增加而降低,而在烤烟移栽后60、75和90 d随施钾量的增加而增加。说明施用钾肥有利于降低烤烟生长前期的碳积累,而促进烤烟生长后期碳的积累代谢。[结论]适宜的施钾量为270 kg K2O/hm2,在此条件下,烤烟产量最高和烤烟化学成分更趋于协调。  相似文献   

7.
研究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浏阳烟区烤烟碳氮代谢关键酶和品质特征的影响,以期为该地区烤烟特色原料的质量保障提供技术支撑。以烤烟G80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裂区试验,设置3个不同种植密度(C1:15 151株/hm2、C2:16 666株/hm2、C3:18 181株/hm2),3个水平施氮量(B1:150.0 kg/hm2、B2:172.5 kg/hm2、B3:195.0 kg/hm2),分析种植密度和施氮量2个因素对烤烟G80生长过程中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和烤后烟叶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同一种植密度下,随着施氮量增加,烟叶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淀粉酶(AL)活性均有所提高;烤后烟叶总糖含量、还原糖含量、糖碱比降低,烟碱、氮含量增加,氯离子、钾含量表现出先增后降的趋势。在同一施氮量下,随种植密度增大,各酶活性均表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烤后烟叶总糖、还原糖、糖碱比增加,烟碱含量降低。以种植密度C2(16 666株/hm2...  相似文献   

8.
不同烤烟品种叶片碳氮代谢及相关产物差异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豫烟5号、豫烟6号、中烟98、中烟100、中烟101和云烟85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烤烟品种不同生长阶段碳氮代谢的规律以及质量差异.结果表明,从移栽后45 d开始,不同生长阶段烟叶色素含量、硝酸还原酶和转化酶活性都存在显著性差异,随着烟叶的生长成熟,叶绿素、硝酸还原酶和转化酶活性均呈下降趋势;不同烤烟烟叶除质体色素含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高有机质土壤条件下不同施氮量对烤烟氮积累及烟叶品质的影响.[方法]田间试验按施氮量设对照处理(0 kg/ha N)、T1处理(82.5 kg/ha N)、T2处理(105 kg/haN),测定烟叶的氮积累量以及烟叶品质.[结果]T2处理烟株根系氮积累量比对照提高提高35.08%,T1处理提高17.76%;烟叶内氮积累量随着施氮量增加而升高,其中低量施氮处理与对照间无显著差异,高量施氮处理显著高于对照;高量施氮处理可以提高中下部叶氮分配比例,降低上部叶氮分配比例;高量施氮处理对降低烟叶氯含量、提高钾含量效果最佳.[结论]贵州高有机质土壤条件下,施氮105 kg/ha有利于提高烤烟氮积累和烟叶品质.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相同气候条件下贵州不同植烟区土壤对烤烟中、上部叶碳氮代谢品质相关指标的影响,探索提高烟叶品质的新途径。以‘云烟85’为材料,于2010和2011年在贵州省开阳县龙岗镇烤烟良种繁育基地(107°06'40.8″E,26°52'24.8″N)进行试验,探讨不同植烟区土壤(天柱砂壤土、威宁粉壤土和龙岗壤黏土)对烟叶碳氮代谢品质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烤烟生育中期,天柱土和威宁土处理中、上部叶硝酸还原酶和蔗糖转化酶活性及总氮和氨基酸含量较高,后期龙岗土的作用逐渐凸显。烤烟生育中后期,天柱土和威宁土处理中、上部叶淀粉含量较高,龙岗土处理烟叶可溶性糖含量较高。2010和2011年烟叶初烤后,中部叶总氮、氨基酸、烟碱含量以天柱土处理较高,分别为2.07%、4.76%、3.75%和2.07%、4.43%、3.64%,上部叶以龙岗土处理较高,分别为2.31%、4.81%、4.07%和2.15%、4.95%、3.78%;天柱土处理中、上部叶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最高,威宁土其次,龙岗土最低,2010和2011年天柱土处理中、上部叶可溶性糖含量与龙岗土处理差异显著(P0.05)。结论:天柱土和威宁土对中、上部烟叶碳氮代谢品质相关物质的影响效应主要表现在烤烟生育中期,龙岗土的影响效应主要表现在后期;天柱土、龙岗土分别利于中、上部烟叶氮代谢品质物质的积累,但龙岗土不利于烟叶碳代谢品质物质的积累。天柱土烟叶碳氮代谢品质相关指标较威宁土和龙岗土协调,有利于提高烟叶品质。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烤烟与白肋烟糖含量差异形成原因,以烤烟品种K326、中烟100和白肋烟品种达白1号、TN90为材料,研究了不同调制方式及施氮水平下烟叶糖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基因型对烤烟和白肋烟烟叶的水溶性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影响最大,调制方式影响其次,施氮量影响相对较小。烤烟在晾制条件下水溶性总糖和还原糖含量较烘烤条件下明显下降,但仍处于较高水平;白肋烟在烘烤条件下水溶性总糖和还原糖含量较晾制条件下虽有所上升,但仍处于较低水平。中烟100中、上部烟叶还原糖与水溶性总糖比值均在0.95左右,且在不同调制方式间差异较小;而TN90中、上部烟叶还原糖与水溶性总糖比值在不同调制方式间差异较大,且均表现为烘烤先晾再烤晾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烤烟栽培过程中施氮量与打顶时间协同作用对烤烟产量和质量的影响,为优化烤烟栽培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烤烟品种翠碧1号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设6个不同施氮肥水平和打顶时间处理,对烤烟农艺性状、生物量积累、产量、内在化学成分及感官评吸质量进行分析.[结果]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烟株株高、茎围、节距、叶面积、中下部叶平均单叶重及烟株不同部位生物量均明显增加;推迟打顶可增加株高、茎围和叶面积,降低中下部叶平均单叶重;其中以高施氮(120.0 kg/ha)现蕾打顶处理烟株产量最高(2116.05 kg/ha),而中等施氮量(97.5 kg/ha)现蕾打顶处理产值最高(48481.95元/ha);施氮量增加可促进烤后烟叶烟碱含量增加,推迟打顶则可降低烟叶烟碱含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和打顶时间的推迟,烟叶感官评吸质量下降.[结论]在福建烤烟产区,翠碧1号烤烟品种在75.0~97.5 kg/ha的施氮量下进行现蕾打顶,有利于保障烟叶产量及提高质量.  相似文献   

13.
为了明确南雄烟区主栽烤烟品种碳氮代谢规律,以烤烟品种粤烟97、粤烟98和K326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烤烟品种成熟期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烟叶的成熟,各烤烟品种烟叶总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转化酶活性均表现为下降的趋势,淀粉酶活性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成熟前期粤烟98总叶绿素含量较高,粤烟97总叶绿素含量较低,但粤烟98叶绿素降解速率较快,粤烟97叶绿素降解速率较慢;成熟前期K326和粤烟98的硝酸还原酶活性极显著高于粤烟97,整个成熟期各烤烟品种间转化酶活性和淀粉酶活性差异不显著。总的来看,粤烟98碳氮代谢协调性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4.
为了明确南雄烟区主栽烤烟品种碳氮代谢规律,以烤烟品种粤烟97、粤烟98和K326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烤烟品种成熟期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烟叶的成熟,各烤烟品种烟叶总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转化酶活性均表现为下降的趋势,淀粉酶活性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成熟前期粤烟98总叶绿素含量较高,粤烟97总叶绿素含量较低,但粤烟98叶绿素降解速率较快,粤烟97叶绿素降解速率较慢;成熟前期K326和粤烟98的硝酸还原酶活性极显著高于粤烟97,整个成熟期各烤烟品种间转化酶活性和淀粉酶活性差异不显著。总的来看,粤烟98碳氮代谢协调性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钼、锌营养对烤烟生理特性及品质的影响,以烤烟品系LY1306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试验,设置叶面喷施清水(CK)、0.1%钼酸铵溶液(T1)、0.2%硫酸锌溶液(T2)、0.1%钼酸铵溶液+0.2%硫酸锌溶液(T3)共4个处理,比较钼锌营养对烤烟叶片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质体色素含量、光合性能、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T1、T2、T3处理均不同程度增强烤烟叶片发育过程中硝酸还原酶(nitrate reductase, NR)、谷氨酰胺合成酶(glutamine synthetase, GS)和蔗糖转化酶(sucrose invertase, INV)活性,提高烤烟净光合速率(net photosynthetic rate,Pn)及质体色素含量,促进烟叶干物质积累,并显著提高烟叶产量、产值、均价及上等烟比例;同时各处理还明显提高烤后烟叶总糖、还原糖和钾含量,提高烟叶糖碱比和钾氯比,改善烟叶化学成分的协调性;各项指标均以T3处理效果最佳。综上所述,钼锌配施最有利于提高烤烟碳氮代谢强度和光合性能,协调烟叶化学成分,改善烟叶品质,为钼锌营养在烤烟生产中的合理应...  相似文献   

16.
郭晓惠  金亚波  韦建玉  王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3):1055-1057,1245
以K326烤烟品种为材料,通过生育期烟株的碳氮代谢主要相关酶活性及其主要代谢产物含量动态变化,从氮素形态调控的角度对烤烟产量和烟株碳氮代谢的影响进行探讨。结果表明,不同配比硝态氮和铵态氮对烤烟品质有明显的影响。随着硝铵比的增加,烤后烟叶的可溶性总糖、还原糖含量明显增加,而烟碱、蛋白质含量明显降低,但是对全氮含量没有影响;硝态氮和铵态氮配合施用有利于烤烟产量和产值的提高。适当的硝铵比可以有效调节烟株碳氮代谢及其产物,有利于生长前期烟株维持较高的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和水溶性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含量,保持较高的氮代谢,降低生长前期烟株淀粉酶的活性,提高可溶性总糖和淀粉含量,而在烟叶生理成熟期能够适时提高淀粉酶活性,即促进前期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和后期碳水化合物的分解。在该试验条件下,以75%~50%硝态氮+25%~50%铵态氮的施用比例最佳。  相似文献   

17.
外源水杨酸对镉锌胁迫下烤烟生长及抗氧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添加外源水杨酸对镉锌胁迫下烟草幼苗生长发育及烟叶抗氧化特性的影响,为烤烟生产中减轻重金属胁迫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红花大金元为供试品种,采用水培试验方法,研究高浓度(100μmol/L)镉、锌胁迫及添加外源水杨酸(100~300μmol/L)对烤烟幼苗生长、叶绿体光合色素、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100μmol/L镉、锌单因子及其复合作用对烟草幼苗具有毒性效应,能显著降低烟苗生物量和光合色素的积累;且其毒性效应随处理时间延长而增强。单因子锌胁迫对烟苗的生理抑制作用强于单因子镉;镉锌复合处理具有明显的协同效应,使烟苗的生物量下降,丙二醛含量增加,SOD、POD和PPO活性降低,加重对烟苗的伤害。与正常营养液处理(CK)下的烟苗相比,处理15 d时,镉、锌单因子及其复合作用下烟叶SOD活性分别显著提高80.78%,31.79%,24.86%,POD活性分别显著提高82.74%,69.88%,64.39%,PPO活性分别显著提高60.27%,41.50%,29.94%。添加外源水杨酸能提高镉、锌胁迫下烤烟幼苗的抗氧化酶活性,促进其生物量、光合色素和脯氨酸的积累,降低丙二醛含量;处理15 d时,添加200μmol/L SA烟叶MDA含量比CK分别显著降低38.82%,27.18%,33.29%。【结论】本试验条件下,添加100~200μmol/L外源水杨酸缓解镉、锌及其交互胁迫对烟草幼苗的毒害效果较好,300μmol/L水杨酸则会抑制烟苗的生长和抗氧化酶活性。  相似文献   

18.
为减少稻茬烤烟化肥氮的施用量,提高烟叶产量和质量,以云烟87为材料,研究施用腐植酸碳肥(全能有机碳肥、液态有机碳肥)后分别不减氮、减氮10%、减氮20%和不施腐植酸碳肥与不减氮(CK),对烤烟农艺性状和氮、磷、钾积累及烟叶理化特性、经济性状、氮肥偏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腐植酸碳肥可增加烟株高度和有效叶片数,以液态有机碳肥促生长效果优于全能有机碳肥;减氮会降低烟叶干物质积累量、单叶质量和烟叶厚度、烟叶糖含量和降低烟叶烟碱、总氮含量;施用腐植酸碳肥,可提高烟叶干物质积累量和比例,提高氮、磷、钾积累量,增加单叶质量、烟叶糖和钾含量,降低烟碱和氯含量,且可提高上等烟比例、产量、产值、氮肥偏生产力和偏生产效率;与CK的上等烟比例、产量、产值、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偏生产效率相比,施用全能有机碳肥后减氮10%可分别提高4.04%、6.54%、10.12%、27.89%、32.15%,施用液态有机碳肥后减氮20%可分别提高15.33%、2.87%、9.38%、28.61%、36.71%。在湖南稻茬烟区,推荐施用全能有机碳肥(45 kg/hm2)后减氮10%,施用液态有机碳肥(75 kg/hm2)后减氮20%。  相似文献   

19.
为确定烤烟新品系LY1306的最佳氮用量与留叶数组合,进一步提高烟叶品质,本试验采用双因素裂区设计,以氮素用量(N)为主区、留叶数(L)为副区并均设3个水平(N:22.5、37.5、52.5 kg/hm2;留叶数:22、24、26片/株),研究两者及其互作对烤烟上部叶叶面积、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光合特性和烤后烟叶质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留叶数及其互作对烤烟上部叶叶面积、碳氮代谢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影响显著,施氮量和留叶数的合理组合有利于LY1306上部叶开片,成熟过程中也能保持合理的碳氮代谢强度和光合速率。3个留叶水平下,烟叶产量以及总氮、烟碱含量均以高氮处理最高,产值和钾含量则以中氮处理最高;3个施氮水平下,烟叶产量及上部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均以高留叶水平最高,产值和上等烟比例则以中留叶水平最高。中性香味物质含量则随着施氮量和留叶数的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以施氮量37.5 kg/hm2和单株留叶24片处理组合最高。综之,施氮量37.5 kg/hm2和单株留叶24片可以提高LY1306烤后烟叶的等级...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烤烟碳氮代谢对烟叶产量和品质形成的作用机理,探寻提升烟叶质量的有效措施,综述了烤烟碳氮代谢变化的基本规律、碳氮代谢调节的关键性位点及其研究现状,分析了碳代谢与氮代谢协调性对烟叶品质形成的影响;概述了碳氮代谢指标最新研究结果,并结合课题组近15年研究结果,提出叶片含水量、叶片汁液浓度、叶绿素含量及(1-叶片含水量)/总氮含量(即叶片干物质含量/总氮含量)等4种可用于反映烟叶碳氮代谢强度及其协调程度的易测指标。在此基础上,对今后烤烟碳氮代谢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认为优质烟叶的碳氮代谢基本规律、烟叶碳氮代谢指标体系、烟叶碳氮代谢调节分子机理与调控途径、环境条件与烟叶碳氮代谢之间的关系将成为研究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