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6 毫秒
1.
在动物解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心脏及动脉血管主干”浸泡标本对教师的授课和学生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以绵羊为实验动物,通过耐心剥离,成功制作“心脏及动脉血管主干”浸泡标本。对制作过程进行总结和汇报,以期为动物解剖学实验课程提供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2.
马属动物生产学是传统主要养马区农业科学类院校动物科学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之一,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课程。基于该课程的开设现状,分析其在高校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难题,阐释了开展“产学研”合作模式教学的必要性。新疆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针对马产业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以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为主要目的,结合学院其他相关课程实践经验,通过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重构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搭建实践平台,构建了适宜于马属动物生产学课程的“产学研”合作教学模式,为培养适应新时代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马产业人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的基础上,以“实景+虚拟仿真”创新教学资源平台为依托,探索动物科学专业“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教学模式将现代化的生产场景搬到课堂,营造逼真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 筛选内蒙古兴安盟地区营养价值较好的紫花苜蓿品种。[方法] 以国外引进的34个紫花苜蓿品种为试验材料,在内蒙古兴安盟地区开展种植试验,测定各参试品种紫花苜蓿的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计算相对饲用价值,运用隶属函数法对营养价值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参试的34个紫花苜蓿品种中,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最高的分别是“SK3010”“阿尔冈金”“康赛”和“挑战者”。相对饲用价值最高的品种是“巨能2”。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较好的3个参试品种是“巨能2”“SK3010”“阿尔冈金”。[结论] 参试的34个紫花苜蓿品种中“巨能2”“SK3010”“阿尔冈金”3个品种在内蒙古兴安盟干旱冷凉区具有较高的推广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兽医微生物实验是高等院校动物医学等相关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培养目的是让学生熟练掌握病原微生物的基本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探讨传统兽医微生物实验教学中面临的诸多现实问题,提出引入具有高效率、安全性和交互性等优点的虚拟仿真技术。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辅助常规实验教学,“虚、实结合”,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时间和空间,丰富实验教学资源,充分调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降低高危病原的实验风险,提升实验教学质量和效果,同时也为动物医学教育改革及多层次专业人才的培养开辟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作为指导思想,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导向,开展家禽生产学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地方高校动物科学专业本科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对家禽生产学实验教学课程分别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核方法三个方面进行优化改革,以便更好地培养高质量的双创人才。  相似文献   

7.
乌兰察布职业学院畜牧兽医专业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 在“大北农模式”人才培养的基础上, 加强与企业的深层次合作, 将人才培养分为“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能力”3个层次。通过不断改革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内容、校企共建考核评价机制、专兼结合“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建立, 创建了具有特色的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形成“校企一体、产学并举、工学结合”的办学特点, 实现了“能养会繁、会繁能防、会防能治、会治能销、会销能管”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8.
为更好地指导乌兰察布市优质育肥羔羊生产体系建设,进一步了解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杜蒙萨”三元杂交羔羊与当地蒙古羊羔羊在养殖效益方面的对比情况,进行了“杜蒙萨”三元杂交羔羊产肉性能试验。试验分为试验组(“杜蒙萨”三元杂交羔羊组)和对照组(蒙古羊羔羊组)2个组,每组采取随机取样方式选择试验用羊。经过体重测定与屠宰试验测定,统计试验数据,通过分析试验数据进行经济效益对比。试验结果显示,在自然环境和饲养管理条件完全相同的条件下,经过对生长及产肉性能测定数据的整理、统计和分析,“杜蒙萨”三元杂交组羔羊平均初生重、断乳重、5月龄出栏活重、5月龄平均日增重均高于对照组蒙古羊羔羊。试验充分证明了在牧区推广“杜蒙萨”三元杂交羊生产体系建设,是实现牧区草原生态高效养殖和促进农牧民养殖户提质增效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9.
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体验式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以兽医内科学课程教学改革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了目前高校兽医内科学课程教学现状,并积极探索体验式教学在该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以期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随着动物医学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及专业认证标准建议稿的出台,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已成为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动物医学专业“3+1”培养模式的实施有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而其中的“1”即生产实习则成为重中之重。因此,为保障相应的生产实习教学质量,必须确立“3+1”培养模式下动物医学专业生产实习教学培养体系和生产实习教学评价考核体系。同时,建立适应“3+1”培养模式下的教学生产实习基地及管理模式。通过加强生产实习教学环节的建设和管理,既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又顺应了社会变革需要和教育部相关要求,极大地增强了毕业生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1.
《发酵工程》实验是生物技术及其相关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发酵工程》实验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该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核评价以及教学条件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探索,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家禽生产学》实验是动物科学及相关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从《家禽生产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出发,针对《家禽生产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学时缩减与教学内容剧增、实验内容与实践脱节、教学方法不完善等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并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提出可行性方案和措施,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从而培养适应现代家禽行业需求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3.
兽医内科学是兽医学科的主干课程之一,掌握兽医内科学理论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临床问题对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在有限的课堂教学内容中使学生掌握兽医内科学的学习方法和临床诊疗能力是当前我国兽医内科学教学工作者的探索重点,传统的教师主导型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兽医内科学理论增长及技术革新的要求。病案教学法旨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其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兽医教学改革的方向之一。根据对该课程教学的体会,阐述病案教学法在兽医内科学理论及实践教学中的运用,旨在为提高兽医内科学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动物生理学》是动物医学和动物科学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为了提高本科生《动物生理学》课程的教学质量,针对目前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初步探讨了“参与式”教学法在该课程教学设计中的重要性,并从教学内容、课堂讨论和教学评价模式等方面进行“参与式”教学法改革和探索,以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提高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立足于动物医学专业,通过在创新创业教育的进程中,合理设定、构建并运行激励机制,以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充分发挥大学生支持地方经济建设的社会效能,为畜牧业发展培养出具有动手能力强、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高的一专多能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6.
实验动物在《动物机能学》实验课教学中有着重要作用。为了在实验教学中合理利用实验动物,首先需要整合和优化其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综合性实验项目,减少实验动物使用量;其次通过改进实验教学手段与方法,利用计算机辅助实验手段代替活体的使用,同时将计算机辅助实验手段与传统实验方法相结合,使学生熟悉实验过程,减少不必要的实验动物耗损;推广动物福利的3R动物实验替代方法,在学生中宣传实验动物福利和伦理学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珍惜实验机会,严格控制实验成本。  相似文献   

17.
在《水产动物组织胚胎学》实践教学中增设了综合性实验项目——鱼血涂片的制作及血细胞的观察。学生参与血涂片的制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在熟悉血涂片制作基本步骤和操作技术的同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综合性实验项目的开展,不仅突出了普通实验课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为学生后期专业课教育、研究生教育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相关的水产养殖行业,尤其是鱼类疾病防治方面,提供了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8.
在高等农业院校的《动物学》实验课中,鲫鱼、牛蛙和小鼠是脊椎动物部分解剖的主要对象,传统的实验课注重各类动物外形和内部器官的比较观察,很少涉及血液学操作。以2014级和2015级动物科学和动物医学本科生为例,结合新兴学科生态免疫学的研究进展,在鲫鱼、牛蛙和小鼠实验部分增设血液采集和血液涂片制作等环节,提高了动物的利用率,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初步证明血液采集操作花费少,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动手和创新能力都是极大的挑战,锻炼价值大,建议在《动物学》实验课中加入该内容。  相似文献   

19.
关于猪生产学实验教学创新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统实验教学的基础上,进行动物科学专业猪生产学实验教学创新体系研究和探索,对教学创新的内容、方法和考核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思考,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以期进一步推动猪生产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配合饲料学》是动物科学专业应用性很强的一门课程,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配合饲料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初步探讨,以期通过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与内容,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