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疫情     
中国、蒙古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将进一步加强跨境动物疫病防控合作 11月3日.农业部兽医局、蒙古国食品农业轻工部兽医与动物育种司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驻中国、蒙古和朝鲜办事处在北京联合举办“跨境动物疫病防控研讨会”.重点研究口蹄疫防控合作有关问题。农业部兽医局局长张仲秋出席会议开幕式并致辞。张仲秋表示.有效防控口蹄疫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需要各国兽医工作者共同努力.制定并实施切实可行的防控策略。在FAo框架下.  相似文献   

2.
疫情     
《饲料广角》2011,(21):14-14
中国、蒙古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将进一步加强跨境动物疫病防控合作 11月3日.农业部兽医局、蒙古国食品农业轻工部兽医与动物育种司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驻中国、蒙古和朝鲜办事处在北京联合举办“跨境动物疫病防控研讨会”.重点研究口蹄疫防控合作有关问题。农业部兽医局局长张仲秋出席会议开幕式并致辞。张仲秋表示.有效防控口蹄疫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需要各国兽医工作者共同努力.制定并实施切实可行的防控策略。在FAo框架下.  相似文献   

3.
动检快讯     
《中国动物检疫》2011,28(12):83-83
中国—蒙古国将进一步加强兽医领域合作2011年11月1日至2日,中国农业部兽医局与蒙古国食品农业轻工部兽医与动物育种司在北京联合召开"中国-蒙古国兽医工作会议",交流中蒙两国兽医工作情况,探讨加强双边动物疫病防控合作等有关问题,并正式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兽医局与蒙古国食品农业轻工部兽医与动物育种司关于动物卫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农业部兽医局局长张仲  相似文献   

4.
要闻     
<正>第五次中蒙俄跨境动物疫病防控研讨会召开9月11~12日,"第五次中蒙俄跨境动物疫病防控研讨会"在蒙古国乌兰巴托市召开,深入分析本地区动物疫情形势,共同交流探讨进一步加强兽医领域合作。此次会议上,中蒙俄三国兽医部门和有关国际组织与会代表指出,当前全球动物卫生和兽医公共卫生形势依然严峻。包括非洲猪瘟、口蹄疫等新发、复发动物疫病在多个地区持续暴发流行,这些疫病不仅给当地养殖业和人  相似文献   

5.
据有关资料表明:"十二五"期间,我国面临的重大动物疫病威胁有增无减.从国外看,2010年先后有39个国家发生口蹄疫疫情,尤其我国周边多个国家口蹄疫疫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18个国家发生家禽禽流感疫情或从野鸟中检出病毒,非洲猪瘟等外来动物疫病逼近国门;从国内看,因多种凶素的影响,发生重大动物疫病的风险依然存在.因此,科学、依法、有序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势在必行.笔者就我国"十二五"期间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相似文献   

6.
2011年11月1日至2日,中国农业部兽医局与蒙古国食品农业轻工部兽医与动物育种司在北京联合召开“中国.蒙古国兽医工作会议”,交流中蒙两国兽医工作情况,探讨加强双边动物疫病防控合作等有关问题,并正式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兽医局与蒙古国食品农业轻工部兽医与动物育种司关于动物卫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农业部兽医局局长张仲秋出席会议开幕式并致辞。张仲秋表示,中蒙两国是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  相似文献   

7.
<正>2010年9-10月,全球通报发生的重大动物疫情主要有禽流感、口蹄疫、裂谷热、蓝耳病、蓝舌病、狂犬病和西尼罗河热等。印尼禽流感疫情继续呈地方性流行;蒙古国、柬埔寨、莫桑比克发生口蹄疫,其中蒙古国口蹄疫疫情迅速蔓延,形势严  相似文献   

8.
<正>农业部兽医局副局长李长友27日做客新华网,就我国上半年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成效的与网友在线交流。李长友透露,今年上半年,全国动物疫情形势总体保持平稳。未发生家禽禽流感疫情和亚洲I型口蹄疫疫情,新发A型口蹄疫、O型口蹄疫、小  相似文献   

9.
<正>在"2014年全国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技术培训班"上,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副所长、国家口蹄疫参考实验室主任刘湘涛研究员就"口蹄疫的流行与防控"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报告从近年来口蹄疫的疫情形势、主要流行毒株和防控策略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刘所长指出:近年来我国口蹄疫疫情形势严峻,对口蹄疫  相似文献   

10.
邴啟政 《中国猪业》2021,16(2):90-92
为切实加强跨省调运动物监管,有效化解动物疫病传播风险,全面规范动物检疫监督监管。本文就“互联网+”大数据信息平台的技术优势,以动物检疫电子出证平台为基础,提出了贯穿于动物跨省调运审批、动物出栏检疫申报、官方兽医电子出证、公路检查站监督检查、屠宰饲养地落地监管各环节的大数据监管思路,为切实强化动物移动监管,实现动物调运监管全过程无盲区管控,从根本上为降低动物移动带来的动物疫病传播风险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采用有限稀释法将ST细胞进行克隆,将获取的单克隆细胞放大培养后接种猪瘟兔化弱毒株(C株),通过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定量检测毒液中病毒含量,筛选对猪瘟兔化弱毒株敏感的细胞株。试验结果获得D3株、C4株、C8株、D5株、E10株、E11株、F9株和H9株共8株ST单克隆细胞。其中,C4株和E11株细胞对C株高度易感,收获毒液RNA拷贝数能够维持在106 copies/mL,并且高峰期毒液拷贝数可达107 copies/mL。  相似文献   

12.
根据GenBank已公布的产气荚膜梭菌和腐败梭菌的α毒素基因序列,分别设计并合成针对2种α毒素基因的特异性引物,通过扩增条件的优化,建立快速鉴别产气荚膜梭菌和腐败梭菌的双重PCR方法。特异性试验显示,产气荚膜梭菌和腐败梭菌参考菌株均扩增出了相应的预期目的条带,而大肠埃希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则均未能扩增出相应条带。灵敏度试验结果显示,产气荚膜梭菌和腐败梭菌基因组DNA最低检测量分别为17.95pg/μL和1.261pg/μL。应用该方法对样品进行检测,其中5份为产气荚膜梭菌阳性。成功建立了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的双重PCR方法,可以有效进行产气荚膜梭菌和腐败梭菌的快速鉴别,对羊梭菌病病原快速鉴定及流行病学调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获得一种具有抗原性的牛结核分枝杆菌(MB)感染早期标识物MPB70、MPB83分泌性蛋白的串联抗原蛋白,本研究利用DNAStar生物信息软件对MB感染早期标识性分泌性蛋白MPB70、MPB83抗原结构区域进行预测后设计合成相应引物,并在两个片段之间引入16位柔性多肽,通过重叠延伸PCR技术获得MBP70与MBP83基因的抗原优势区核苷酸串联片段,将其连接至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中经诱导、表达,结果显示构建的重组表达载体获得高效表达,目的抗原蛋白的分子质量约58ku,纯化后重组蛋白的纯度>90%,经免疫BALB/c小鼠4次后,抗体效价达到1∶51200。本实验获得了具有明显抗原活性的MB感染早期分泌性蛋白串联抗原MPB70+MPB83,为后续进一步研发MB早期感染标识物快速检测试剂盒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生物土壤结皮(Biological Soil Crusts,BSCS)是荒漠地段广泛分布的地表活性覆盖物,在干旱区生态恢复过程中存在不可替代的多重生态功能。本文从干旱、半干旱地区BSCS形成、演替和分布规律,以及其对土壤理化性质、碳氮固存、抵抗风蚀、水分入渗等多种生态功能的影响等两个方面来阐述国内外BSCS的研究现状,总结BSCS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探讨BSCS研究前沿问题和未来趋势,试图在BSCS的生态研究、监测、管理和修复方面提出新的观点和见解,这对进一步开展BSCS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对人工建植的羊草草地施不同水平N(0、100、200、300、400 kg/hm^2分别用N0、N1、N2、N3、N4表示)肥,测定不同N素水平下羊草叶片的抗氧化酶活性、MDA含量及叶绿素含量分析不同施氮水平对沙地羊草衰老的影响。结果表明:施N可显著提高第1茬沙地羊草叶片中SOD,POD和CAT活性。随施N水平的增加,羊草旗叶、倒二叶和倒三叶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均呈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下部叶片中MDA含量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施N显著增加第2茬沙地羊草叶片中POD活性,且N1水平下上部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增加显著,下部叶中MDA含量降低显著;追施氮肥可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强叶片POD和SOD活性,推迟羊草衰老。综合不同N水平下活性酶强弱及叶绿素含量变化,科尔沁沙地羊草人工草地建植最佳施氮量为N1(100 kg/hm^2)。  相似文献   

16.
2021年—2022年云南省寻甸县肉牛科技特派团成员对寻甸县肉牛主要疫病进行系统调查及疫病防治研究,2年来共完成了16个乡(镇)175个肉牛养殖场(户)的现场调查,并随机在全县16个乡镇71个肉牛养殖场(户)、1个屠宰场和1个大牲畜交易市场采集样品3267份,进行了口蹄疫、牛结节性皮肤病、牛蓝舌病、巴氏杆菌病、牛支原体、牛结核分枝杆菌、牛病毒性腹泻、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牛布鲁氏菌病、巴贝斯虫10个病的病原学检测,结果显示:牛结节性皮肤病、蓝舌病病毒、牛巴氏杆菌病、牛支原体、牛结核病、巴贝斯虫病6个病种的病原监测均为阴性;在73个养殖场(户)1394份棉拭子中检出牛病毒性腹泻阳性3份、牛传染性鼻气管炎阳性2份;在29个养殖场(户)899份全血样品中检出牛巴贝斯虫病12份,样品阳性率分别为0.22%,0.14%,1.33%;场阳性率分别为1.37%、1.37%,24.13%。通过2年持续地边监测边排查隐患,精准指导养牛户科学防控疫病、规范使用兽药、强化生物安全等措施,使养殖户掌握了科学养牛和科学防病技术,切实提高肉牛疫病防控和养殖水平,提高肉牛养殖效率和肉牛产品品质。  相似文献   

17.
为了摸清布鲁氏菌病在我国北方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东北部)三省区的流行、分布、危害程度等情况,在本调查中,以富有代表性的12个梅花鹿场共1014份血清样品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血清学(ELISA)检测,以期进一步为检疫、防疫部门制定防制措施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以确保养鹿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我国部分省(区)规模化牧场中牛副结核病的流行情况,对2015年采集自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湖北省、四川省、安徽省、江苏省6个省(区)规模化牧场的16 172份奶牛血清样品进行了副结核分枝杆菌抗体检测。结果显示,检测样品的副结核分枝杆菌抗体总阳性率为2.59%,6个省(区)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内蒙古自治区2.09%、黑龙江省3.90%、湖北省2.05%、四川省5.23%、安徽省8.00%、江苏省1.22%;不同饲养规模牧场的阳性率分别为:大型牧场2.42%、中型牧场2.01%、小型牧场4.32%,小型牧场的阳性率极显著高于中型牧场(P〈0.01),显著高于大型牧场(P〈0.05)。综上提示,我国安徽省、四川省、黑龙江省等地规模化牧场奶牛的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率较高,大型牧场和中型牧场的阳性率低于小型牧场。该次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可为我国牛副结核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持续加强生态农牧业转型升级,大力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是我区畜牧业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阐述了内蒙古生态农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我国驯鹿皮蝇蛆病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驯鹿主要集中在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市,数量已然不多,是一种濒危的动物,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已经采取了必要的措施,对其进行了保护,并取得了满意的成效。然而某些寄生虫病严重地影响着驯鹿业的健康发展,其中驯鹿皮蝇蛆病就是其中的一种,给驯鹿养殖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在我国关于驯鹿皮蝇蛆病的科技文献几乎空白,因此,本文对驯鹿皮蝇蛆病的病原体、流行病学、致病状况、防治等方面做一个综合性的概括,以增加人们对此病的了解,也为以后对此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