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雷俊 《农业考古》2006,4(3):50-52
当代中国处在社会加速转型与变迁过程中,社会阶层结构发生空前整合和变化.农民阶层作为社会阶层的重要部分,其阶层特征变化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推动农民阶层与工人阶层的融合.  相似文献   

2.
乡村旅游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双重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乡村旅游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文明进步、增加农民收入、保护生态环境等积极作用,同时也容易产生旅游地农民阶层分化、经济发展飞地化、特色民俗文化被同化等不利影响。正确理解乡村旅游和新农村建设的关系,发挥政府职能,消除阶层分化,加强社区参与,保护农民利益等措施是发挥乡村旅游积极作用,抑制其不利影响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社会出现了阶层分化现象。本文从当代中国农村社会阶层的现状出发,把农民分为八个具有不同社会地位的阶层,并对这一时期农民阶层分化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归纳,这既有利于政府对农村社会的科学认知与有效整合,也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论农民素质偏低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建设新农村迫切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农民。但是,从农民素质现状来看,当代中国农民综合素质明显偏低。农民素质偏低既影响到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认知,也制约着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参与。因而,建设新农村必须大力提高农民素质,加快培育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5.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按照科学发展观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广大农民不仅是新农村建设的受益者,更是新农村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要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明确农民的主体作用,清楚地意识到新农村建设为的是农民,靠的也是农民,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同时要让广大农民明白,自已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要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支持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6.
新农村建设离不开新型农民,因为广大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本文分析了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农民的关系,阐释了新型农民的需求与职业教育的关系,并提出了如何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加快新型农民的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7.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主体地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陕西省杨陵市新农村建设状况进行调查,对所得数据从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知情及认知状况、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情况及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评价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要进一步提高对农民主体地位的认识,建立和完善保障农民主体地位的决策机制,从而保证农民利益的实现,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8.
华加荣 《新农村》2007,(2):38-3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广大农民是主体。没有农民的参与,新农村建设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农民的整体素质如何就成为建设新农村的关键问题。1.新农村建设亟需新型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  相似文献   

9.
农民教育是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证。建设新农村,发展新农村,关键是农民教育,农民教育决定中国未来。缩小城乡差距、协调城乡发展的艰巨任务,有赖于农民教育程度的点滴进步、农民素质的切实提高。目前农民教育普及不到位,农业人才输送不足。而农民教育的突破,关键环节是教育内容的构建和教育体系的建设。重视农民教育,加大农民教育投入,形成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农民教育结构体系等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国家的新农村建设投入巨大,要让更多的农民直接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来,从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中直接受益。阐述促进更多农民直接参加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分析更多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可行性,提出多方努力共同促进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关于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发挥主体作用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大农民群众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核心要素,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败的关键。不断深化对广大农民群众主体地位的认识,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对搞好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门头沟区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进一步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建议加强宣传教育、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健全完善体制机制、提高农民群众发展的自主性等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首先分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社会背景,继而以中央有关"三农"的系列文件为根据,结合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说明必须依靠农民自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民的知识水平、文明程度和民主法治意识与新农村建设息息相关,凸显新农村建设与农民素质之间的内在关联,进而阐述培育农民素质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民既是建设者,更是受益者,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新农村建设必须以农民为本.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切实满足农民的需要,让农民得到实惠。  相似文献   

1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是主体,因此农民的综合素质如何事关新农村建设大局;努力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意义重大。要从根本上转变农民传统的生产、生活、交往方式和价值观念,引导农民通过投身建设新农村的实践,转变传统观念,提高科学文化水平,陶冶精神情操,努力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  相似文献   

15.
建设新农村要把农民作为主体,这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即以人为本的根本要求。把以人为本落实到建设新农村中去,最基本的内涵就是要以农民为主体,即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基本依靠力量。只有这样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农民为主体,这也是由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6.
新型农民与新农村建设的内在关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殷瑞航  高正礼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466-12467
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从新型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合格主体、基本要素和内在动力3个方面论证了新型农民与新农村建设的内在关联。首先,新型农民深刻了解农村,建设新农村的动机强烈,是建设新农村的合格主体。其次,新型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最基本要素:新型农民与其他要素的结合十分密切,明显具有不可分性;新型农民对其他要素的替代性较强,在一定限度内,新型农民能够突破资金"瓶颈"和政策限制,促进农村迅速发展;新型农民流动性较强,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在城乡之间、不同职业之间发生空间流动或职业转换,这就突破了要素地域上的限制;我国农民数量众多,而且通过培育,很多传统农民完全可以嬗变为新型农民,这就突破了要素数量上的限制,能够保证新农村建设获得源源不断的要素供给。再次,新型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内在动力,他们长期生活于农村,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是农民群体中的优秀分子;深刻了解农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意识浓厚、动机强烈、能力较强;既热情关注新农村建设,又会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7.
培育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需要高素质的劳动者,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而我国目前农民整体素质不高,因此培育和发展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是新农村建设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也是最为迫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叶红心 《河南农业》2008,(23):58-58
一、正确处理尊重农民意愿与提高农民觉悟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看农民群众是否参与,看农民群众对建设新农村是否有热情。新农村建设不能沿用过去行政命令的老办法,即便是有益于农民的好事。也不能搞强迫执行、强行摊派。新农村建设干什么、不千什么、怎样干,都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由农民说了算。农村有各自的具体情况,  相似文献   

19.
何展 《甘肃农业》2006,(9):16-1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历史任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农民、农村、农业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农民的问题,人的问题。所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环节是提高农民素质,只有农民整体素质提高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20.
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必须以农民为主体,以"富农"与"教农"为两翼.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保障."富农"是激发农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动性的基本要求,"教农"是提高农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能力的现实需要.两翼齐飞方能凸显农民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