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69份无芒雀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鉴定来自国内外69份无芒雀麦材料的种质遗传多样性。19个ISSR引物共扩增出109条谱带,其中104条是多态条带,多态性位点比率为95.41%。用POPEGEN32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69份无芒雀麦材料总的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255 0,Shannon信息指数为0.396 9,无芒雀麦总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用SLT-NTsys2.1e软件对69份无芒雀麦进行UPGMA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发现69份无芒雀麦遗传关系复杂,69份无芒雀麦聚类分析在相似系数为0.51处分为8个类群;二维主成分分析将69份无芒雀麦分为9个类群。比较二维、三维主成分分析和UPGMA聚类分析结果,最终将69份无芒雀麦划分成9个遗传类群。  相似文献   

2.
对32个国内外西瓜品种(栽培、半栽培和野生种)的亲缘关系,进行了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和酯酶同工酶的分析.结果表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和酯酶同工酶在不同的品种类型、不同部位差异明显;用衰老部位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和生长活跃部位酯酶同工酶分析亲缘关系效果较好;亲缘关系相差愈远酶谱差异愈大,野生品种同工酶谱带数多干栽培品种,其中的28个有代表性品种根据老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可聚成8个种类。  相似文献   

3.
碱茅属5个种的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碱茅属的5个种进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及酯酶同工酶的研究结果表明,5个种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酶谱差异很小,但酯酶同工酶的酶谱差异较大,5个种中的碱茅与微药碱茅酶谱相同,朝鲜碱茅与热河碱茅酶谱极为相近,而星星草酶谱介于两类之间,为过渡类型。  相似文献   

4.
花生根瘤菌株的酯酶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12个花生根瘤菌株进行了酯酶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花生根瘤菌株酯酶同工酶酶谱有较大的差异性,这些差异不与根瘤菌的生长类型呈规律性变化;同一菌株在不同碳源上酯酶同工酶酶谱也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紫花苜蓿与无芒雀麦单混播后越冬期根系MDA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及其与抗寒性的关系。[方法]通过对4种抗寒性不同的紫花苜蓿品种与无芒雀麦单、混播处理后,测定苜蓿根系在整个越冬期间的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结果]苜蓿单播及与无芒雀麦混播后根系MDA含量随温度的变化呈升高、降低、升高的变化趋势;CAT活性随着自然温度的下降而增加,翌年春随着温度的回升而降低;SOD和POD的活性则随温度的大幅下降呈增加趋势,随着温度继续下降和寒冷时间的延长而有所下降,翌年又随苜蓿返青而有所提高。同一品种不同处理酶活性表现为混播高于单播。运用隶属函数法进行抗寒性综合评判,发现各处理抗寒性从强到弱依次为:Wega7F+无芒雀麦、Wega7F、WL319HQ+无芒雀麦、WL319HQ、驯鹿+无芒雀麦、驯鹿、敖汉+无芒雀麦、敖汉。[结论]该研究结果对于我国北方干旱寒冷地区苜蓿抗寒育种及栽培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无芒雀麦种子和幼苗的耐盐碱能力,在无芒雀麦种子萌发过程中,用浓度为0、20、40、60、80、100、120mmol.L-1的NaCl、Na2SO4、NaHCO3和Na2CO3混合液进行胁迫,研究了胁迫对3个无芒雀麦品种的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混合胁迫处理促进无芒雀麦mancher的萌发和幼苗生长,其它2个品种均表现为抑制作用。当混合盐碱胁迫浓度小于60mmol.L-1时3个无芒雀麦品种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幼苗生长差异不明显(P>0.05);当浓度高于60mmol.L-1后各个指标都急剧下降,且与对照差异极显著(P<0.01)。混合盐碱浓度大于20mmol.L-1时抑制无芒雀麦幼苗的生长,对根的抑制作用强于对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研究不同浸种温度、浸种时间、土质对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 Leyss.)种子萌发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发芽率的影响大小为:CAB,即发芽床土浸种温度浸种时间;各处理间发芽指数及发芽速度均无显著性差异,各处理间株高无显著性差异。可见土质是无芒雀麦的首要限制因子,风沙土更适宜无芒雀麦种子的萌发及生长。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天山北坡野生无芒雀麦群落特征,分析该种质资源在新疆草地群落中的地位与作用。方法 以新疆天山北坡西段、中段和东段的5个地区为对象,采用野外取样的方法,分种测定5个地区3个海拔梯度下的无芒雀麦群落特征。结果 (1)无芒雀麦主要与禾本科、豆科植物混生,重要值在天山北坡中段、低海拔区域较大。(2)物种多样性从天山北坡西段至东段,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地区内随海拔升高呈现增加趋势,但在地区间、地区内差异均不显著。(3)群落数量特征在地区间存在较小差异,无芒雀麦相对数量特征从西至东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中段地区最高。而地区内无芒雀麦相对群落数量特征不存在差异性。结论 不同地区群落中无芒雀麦地位相差不大,天山北坡中段地区的群落中无芒雀麦相对盖度、密度和地上生物量高于其他地区,物种多样性更加丰富。随海拔的升高,群落物种增加,无芒雀麦的重要地位逐渐降低,无芒雀麦在群落中相对数量特征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9.
6个栽培类型药用菊花超氧化物歧化酶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揭示药用菊花6个栽培类型的遗传多样性,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对不同栽培类型药菊进行SOD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6个栽培类型药菊共得到9条SOD同工酶酶谱,其中4条是各栽培类型在4个时期共有的特征酶谱;各栽培类型药菊的SOD同工酶均在8月份表达量最大,酶带总数最多,其中异种大白菊、大洋菊、小洋菊的酶带总数最多,均有8条,贡菊的酶带总数最少,仅有4条;异种大白菊、大洋菊、小洋菊间的亲缘关系最近,贡菊仅与黄金菊亲缘关系较近。6个栽培类型药菊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SOD同工酶遗传变异丰富。8月份是采集样品分析SOD同工酶的最佳时期。利用SOD同工酶谱特征可以找出各栽培类型药菊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刺儿菜性别连锁的同工酶标记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利用刺儿菜进行同工酶分析,确定适合作为遗传标记的同工酶类型。[方法]采用聚丙烯酰胺不连续垂直平板电泳(PAGE)技术,对刺儿菜雌雄株花和叶片中过氧化物酶(POD),苹果酸脱氢酶(MDH),苹果酸酶(ME)及酯酶同工酶(EST)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结果]POD、MDH及EST同工酶在刺儿菜雌雄株的花和叶中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在花和叶片中,POD同工酶均发现了性别特异的酶带,MDH同工酶仅发现在花中具有1条雄性特异带,苹果酸酶同工酶(ME)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除花中的酯酶酶谱外,两种同工酶在同一性别的不同个体间,酶谱无明显差异。[结论]同一种酶在刺儿菜叶片和花中的雌雄株酶谱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对小麦抗感白粉病品种苗期、成株期叶片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和酯酶同工酶进行比较测定。结果表明感病品种苗期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带数多于抗病品种;酯酶同工酶抗感品种无明显差异。成株期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带数抗感品种无明显差异,但个别酶带有所加强或减弱;感病品种的酯酶同工酶酶带数多于抗病品种。两种同工酶在苗期和成株期测定的酶谱类型均不一致。  相似文献   

12.
不同生物型柑桔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凝胶电泳方法,测定了柑桔18个生物型叶片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对酶谱特征和一些特殊类型的酶谱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认为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可以用来鉴别柑桔品种和某些变异类型。并采用酶谱距离排序方法,定量研究各生物型之间的酶谱差异,探讨其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3.
四川小麦主栽品种酯酶同工酶遗传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四川近50 年来年推广面积6-67 万hm2(100 万亩) 以上的40 个主栽小麦品种进行了酯酶同工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结果表明,16 条酯酶同工酶酶带中有7 条酶带呈现多态性,其余9 条酶带在所有供试品种中无差异,为四川栽培小麦品种的基本带。40 个小麦品种具有7 种酯酶酶谱,其中32 个品种具有完全相同的酶谱,该酶谱为四川主栽小麦品种的优势酶谱。另外,8 个品种具有6 种酶谱类型,表明这些品种在同工酶水平上的分子特异性,可以作为这些品种鉴定的同工酶指纹。  相似文献   

14.
以无芒雀麦种群为研究对象,用1种新的固定样方法和常用随机取样法,比较两种取样方法对同一研究对象——无芒雀麦的株高、密度、地上生物量及相应的动态变化的差异。结果表明:2种取样方法获得的数据有差异;方法1(固定样方法)在反映无芒雀麦的地上生物量动态变化时,能在株高和密度的背景值一致的基础上进行,是准确研究无芒雀麦的地上生物量变化规律的取样方法。  相似文献   

15.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20个产地的栀子种子进行酯酶(EST)、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测定和谱带分析,用Ntsys 2.10软件计算遗传相似性系数,并进行聚类分析,评价不同种源的亲缘关系。结果发现,20个产地的栀子种子在2个同工酶系统中均有栀子物种的共同特征谱带,但酶带数量与活性强度有差异,酯酶同工酶共出现9个谱带类型,Rf值范围0.64~0.90,其中Rf值0.67、0.71、0.73为3条特征谱带;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共出现5个谱带类型,Rf值范围0.70~0.77,其中Rf值0.70为特征谱带;酯酶同工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图谱能大致反映不同种源之间的遗传相似度,不同产地的栀子遗传相似度在0.50~1.00之间。酯酶同工酶和过氧化物同工酶图谱带能有效地鉴定出种子真实性,并能大致区分栀子种子的来源。  相似文献   

16.
对来自辽宁省几个番茄主栽地区的22个番茄叶霉菌菌株,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了可溶性蛋白质谱、酯酶同工酶谱、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多酚氧化酶同工酶谱和苹果酸脱氢酶同工酶谱分析。结果表明,番茄叶霉菌生理小种有缓慢分化趋势,不同生理小种间的谱带存在较明显差异。酯酶同工酶谱、多酚氧化酶同工酶谱和苹果酸脱氢酶同工酶谱出现的谱带较少,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和可溶性蛋白质谱谱带数较多,但是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带的清晰度不如酯酶酶同工酶谱带。不同菌株间谱带虽表现出多型性,但谱带一致性较高。  相似文献   

17.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研究了芥菜(Brassica iuncea L.)不同类型品种和杂种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酸性磷酸酶同工酶。结果表明:芥菜不同类型品种在两种同工酶上都表现出一定的差异,酸性磷酸酶同工酶还表现出一定规律性的差异。在杂合子中,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没有“杂种酶带”表现,而酸性磷酸酶同工酶有“杂种酶带”出现,且杂合子酶谱表现随双亲的酶谱变异而有所不同。正反交酶谱表现无差别。可以认为,这两种酶的编码基因都是核基因。酸性磷酸酶同工酶可作为“特征酶”在芥菜种质资源研究和育种实践中利用。  相似文献   

18.
甜椒雄性不育两用系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克山大辣椒雄性不育两用系、同丰37及二者杂交后代 F_1~F_4为材料,在成株期取其花药、子房、叶片进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1)甜椒雄性可育株与雄性不育株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在不同器官上表现不同,在子房、叶片的酶谱上无明显差异,而在花药的酶谱上表现出较大差异,并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变化。(2)同一生长时期的不同器官,其酶谱存在差异,显示了各自的特异性,主要表现为酶带数目不同。(3)亲本间及不同世代间,在叶片的同工酶谱上表现有差异。酶带型的变化规律与育种结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9.
对福建主栽的5个香蕉品种和当地的2个野生蕉类型进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分析,结果表明,香蕉不同品种类型间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酶带数目、活性以及酶谱组合形式存在差异,并与生长强度、抗性等性状之间存在一定联系.通过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分析,可为研究香蕉的起源进化与分类提供依据,亦可作为突变体筛选的一项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用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及叶绿体片层结构分析方法对10种茄子进行了亲缘关系的初步探讨。结果表明:不同种间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有显著差异。认为同工酶差异越小,亲缘关系越近;反之,酶谱差异越大的种间亲缘关系越远,并发现茄子种间酶谱差异随两物种间地理距离增远而加大。对不同茄子种类进行了电子显微镜叶绿体片层结构观察,其结果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分析结果相符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