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百子莲4个品种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常规压片法对百子莲属(Agapanthus)中的4个品种A.praecox ssp.orientalis‘ Big Blue’、A.comptonii ssp.longitubus、A.praecor ssp.orientalis、A.praecox ssp.minimus ‘Storms River’进行了染色体...  相似文献   

2.
大百合与百合属优良品种杂交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优良品种杂交试验,旨在获取大百合(Cardiocrinum giganteum)与百合属(Lilium)其他品种杂交种子,从而选育出大小适宜、适应性强、与大百合交配亲和力较强的杂交花卉新植株.[方法]进行花粉培养液对比试验,检测花粉生活力;以野生的大百合为母本,与百合属的多个优良品种杂交,筛选与大百合交配亲和力较强的百合属亲本.[结果]最能促进百合花粉萌发的培养液为5%蔗糖+0.01%硼酸的混合液;切花插水保养和低温环境有利于百合花粉的保存.[结论]大百合与百合属间杂交成功是可行的;‘贵族’(Lilium spp.‘Noblesse’)和‘西伯利亚’(Liliumspp.‘Siberia’)两个百合属品种与大百合交配亲和力较强,均可形成较饱满的杂交种子.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成熟度对常规粳稻Oryza sativa种子质量的影响。  方法   以‘春江糯6号’‘Chunjiangnuo 6’、‘绍糯9714’ ‘Shaonuo 9714’、‘秀水121’‘Xiushui 121’、‘秀水14’‘Xiushui 14’和‘浙粳70’‘Zhejing 70’等5个常规粳稻品种为材料,比较并分析成熟度对鲜种子含水量、千粒重及发芽率的影响。  结果   鲜种子含水量随成熟度增加不断降低。与正常收获时期(‘绍糯9714’在盛花期后68 d,其他品种在盛花期后73 d)的种子相比,5个粳稻品种的干千粒重于盛花期后50~55 d达最大值,增加了0.9%~2.6%,以‘春江糯6号’和‘绍糯9714’增长最为明显。5个粳稻品种种子的发芽率随收获期延长先增加后降低,发芽率均于盛花期后50 d达到最大,与正常收获时期的种子相比发芽率增加了1.0%~7.1%,以‘秀水121’增长最为明显。相关分析表明:鲜种子含水量和千粒重均与发芽率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对不同粳稻品种鲜种子含水量与发芽率进行二次项建模可较好地预测种子发芽率,回归方程为:y=-0.099 6x2+5.739 5x+15.883 0。  结论   随成熟度增加,粳稻不同品种种子质量逐渐升高,千粒重和发芽率在达到最大值后趋于平稳,如收获过迟则会引起种子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有效评价三系杂交籼稻种子田间出苗率的活力测定方法,以产自湖南和四川制种区共52份三系杂交籼稻种子样品为试验材料,分别测定标准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低温胁迫发芽率、干旱胁迫发芽率、盐胁迫发芽率、老化发芽率、田间出苗率等指标。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金科优651’‘丰优1号’‘内香8156’‘泰优992’‘T优109’等品种活力显著较高;‘五丰优316’‘Q优6号’‘川农优527’‘川优8377’‘泸优58’等品种活力显著较低。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发芽率均能较好地评价湖南和四川制种区三系杂交籼稻种子的田间出苗状况。  相似文献   

5.
以4个油茶新品种穗条为材料,研究插穗提取液的生根抑制物质,用白菜种子进行生物效应鉴定试验,分析抑制物质对扦插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品种提取液酸度以‘秋霞’最低,‘赤霞’次之;提取液中均含有酚类物质或其衍生物,其中‘晚霞’酚类物质含量最高,‘秋霞’酚类物质含量最低,且品种间均存在显著差异;提取液原液中对白菜种子发芽率以‘赤霞’最高,且‘赤霞’提取液中白菜种子根系生长最佳,而‘秋霞’5倍稀释液中白菜种子根系生长最佳;‘赤霞’新稍长、根数及根长均最佳。  相似文献   

6.
本文作者以4种绿叶蔬菜为试验材料,通过室内发芽试验,探讨不同浓度的泡核桃凋落叶浸提液对蔬菜种子萌发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蔬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受泡核桃凋落叶浸提液的影响均不相同。‘耐热无斑油麦菜’‘全年粗条甜心菜’和‘50天油绿菜心种’在试验设置浓度下,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表现为受抑制,且随泡核桃凋落叶浸提液质量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逐步增强,不同蔬菜种子受抑制的程度不同;‘喜诺娃娃菜’种子的发芽率有所提高,发芽势随浸提液质量浓度的升高表现出先促进后受抑制,发芽指数则表现为受抑制。  相似文献   

7.
为了分析不同年份、不同产地生产的种子对超甜玉米发芽率、田间出苗率、单穗重及产量的影响,以‘迪甜6号’为试验材料,对3个年份(A1为2010年;A2为2011年;A3为2012年)、2个产地(B1为平遥,B2为海南)生产的种子进行了室内发芽试验和田间测定。结果表明:种子生产年份对种子发芽率、田间出苗率、单穗重、产量4个指标影响较大;除产量外,种子产地对其他3个指标影响不是很大。‘迪甜6号’的种子发芽率和田间出苗率随着种子生产年份的久远均呈现下降趋势。种子生产年份各处理间发芽率和田间出苗率存在极显著差异,种子生产地点各处理间发芽率和田间出苗率无显著差异;两处理间交互作用不明显。种子生产年份、产地对单穗重影响不是很大,各处理单穗重依次为A3B1>A3B2>A2B2>A1B2>A2B1>A1B1。种子生产年份与产地对产量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二处理间交互作用显著。处理A3B2产量最高,为14235 kg/hm2。‘迪甜6号’田间出苗率与发芽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产量与种子发芽率、田间出苗率、单穗重均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不同浸种时间和催芽温度对甜玉米种子发芽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甜玉米品种‘绿色超人’不同浸种时间和催芽温度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浸种时间和催芽温度对甜玉米种子发芽率存在显著差异。以室温水浸种8h和在28℃的恒温催芽条件下发芽率最高,分别达90.6%和92.3%。  相似文献   

9.
试验采用6种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0%、0.3%、0.6%、0.9%、1.2%和1.5%)对8个多年生黑麦草品种种子进行NaCl胁迫萌发,测定相对发芽率、胚根胚芽比、萌发指数和萌发活力指数.结果表明:多年生黑麦草种子萌发适宜的NaCl浓度≤0.66%,而其耐盐的临界浓度在0.9%~1.2%之间;利用聚类分析得出,在8个供试品种中,‘全顺’、‘守门员’和‘雷神4’具有较强的耐盐性,‘启萌’的耐盐性较弱.  相似文献   

10.
以‘株两优06‘’株两优101‘’中早39‘’金早47‘’中嘉早17’和‘甬籼15’6个早稻品种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标准发芽试验、低温发芽试验(12℃、15℃和18℃)和田间出苗试验等方法测定水稻种子活力。结果表明,18℃发芽4~5 d、15℃发芽5~7 d的发芽率与田间出苗率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中18℃发芽4 d的发芽率与田间出苗率相关系数达到了0.932,能够有效地测定水稻种子活力。此外,18℃发芽4 d种子的内源脱落酸(abscisic acid, ABA)含量与当天的发芽率、田间出苗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相比于低活力种子样品,各品种中高活力种子样品的ABA合成相关基因表达量大都显著降低,而ABA分解相关基因及ABA信号传导相关基因表达量大都显著提高。12个早稻种子样品之间ABA代谢、信号传导及其对低温胁迫响应基因表达量的差异,可能是低温胁迫下种子活力差异的重要原因。本研究结果进一步揭示了低温胁迫调控早稻种子活力的内在机制,为低温发芽试验测定早稻种子活力的方法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引种盐松不同种源种子表型性状和发芽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大兴安岭种源樟子松种子为对照,对引进的9个盐松种源种子的表型性状和发芽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种源种子净度高,含水量适中,适合干藏法贮藏;不同种源之间种子长、宽、厚、厚宽比、千粒质量、发芽率、发芽指数差异显著,而长宽比、发芽势和平均发芽时间差异不显著;四唑染色测种子的生活力结果与对比发芽试验的结果很接近,说明用四唑染色方法能较准确地测定盐松种子的发芽能力.对比引进盐松和国内樟子松种子发现,引进盐松种子在质量、体积和发芽能力上均高于国内樟子松种子,但形状差异不大.相关分析表明,引进种子各性状之间多数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新疆扁桃花粉萌发及花柱离体培养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纸皮'、‘双果'、‘克西'、‘麻壳'、‘267'共5个扁桃品种进行花粉萌发试验,结果表明‘纸皮'花粉萌发率最高,为84.83%。‘克西'的萌发率最低,为0.65%。通过对5个品种自交和杂交授粉后的花柱进行离体培养可以看出,自交时,‘双果'ב双果'的自交组合优势最为明显;杂交时,‘双果'ב纸皮'的授粉组合优势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梁机  黄银珊  黄伯高  李婷  覃英繁  黄永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8):4031-4034,4038
以具有胎萌现象的擎天树种子为材料,采用不同溶剂进行提取,通过生物测定法研究了擎天树种子不同溶剂浸提液对白菜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擎天树种子不同溶剂浸提液对白菜种子的发芽与生长均有抑制效应,且随浸提液浓度增大抑制作用增强.不同溶剂的种子浸提液对白菜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抑制活性存在差异,其中以乙醚浸提液的抑制活性最强,其他溶剂的浸提液对白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也表现出了不同程度地抑制作用,抑制强弱依次为乙醚、水、乙醇、甲醇、丙酮.  相似文献   

14.
试验选取8株古侧柏优势内生真菌,采用浸种、灌根法对古侧柏种子及幼苗进行接种处理,通过测定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幼苗高、地径、根冠比、干物质量、叶绿素含量等指标,探讨其对古侧柏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黑附球菌(Epicoccum nigrum)C-4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均有促进作用,可显著提高侧柏种子的发芽势、发芽指数以及幼苗高、地径、干重、含水量和叶绿素a/b比值,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C-6对侧柏种子的萌发无影响,但促进了侧柏幼苗的生长;链格孢霉(Alternaria alternata)C-5对侧柏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均产生抑制作用,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C-1浸种后对种子萌发无影响,但在定期灌根处理后,对侧柏幼苗产生抑制作用;其他供试菌株对侧柏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不显著。8株古侧柏优势内生真菌处理对侧柏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表现出促进、抑制或无作用,其中C-4和C-6是2株具有促生能力的优势菌,为古侧柏的保护和更新提供基本材料。  相似文献   

15.
不同溶液浸泡处理对五种蔷薇属植物发芽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弯刺蔷薇、疏花蔷薇、黄刺玫、刺梨和宽刺蔷薇种子的发芽率,采用萘乙酸(NAA)、赤霉素(GA)、高锰酸钾(KMnO4)、室温清水和45℃清水处理低温沙藏2个月的种子。对弯刺蔷薇1号(海拔约1 500m处采集),100 mg/L GA浸泡24 h发芽率最高,可达57.33%;对弯刺蔷薇2号(海拔约600 m处采集),清水室温浸泡24 h即可获得最佳发芽率84.00%。对疏花蔷薇,各处理(NAA、GA、KMnO4和室温清水浸泡)差异不显著。45℃温水浸泡24 h强烈抑制上述2种蔷薇的萌发。在各种处理下,黄刺玫、刺梨和宽刺蔷薇的发芽率都低于7.00%,且各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青藏高原牛蒡的人工种植和植被恢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烫种、GA3、KNO3及不同萌发温度对室温与冷冻越冬的牛蒡种子进行发芽试验,研究牛蒡种子萌发的特性。[结果]随着烫种水温的升高,牛蒡种子的萌发率下降,50℃时萌发率最高,80℃时萌发率最低。GA3100 mg/L时牛蒡种子萌发率最高,随着浓度的增大,萌发率下降。100 mg/L GA3处理的冷冻组种子与室温组差异极显著。0.50%KNO3处理的牛蒡种子萌发率最高,冷冻组经0.50%KNO3处理的效果最好。种子在变温条件下具有较高的萌发率,变温与恒温处理下的牛蒡种子萌发率差异显著,冷冻组变温处理的萌发率最高。[结论]牛蒡种子在50~60℃热水烫种1、00 mg/L GA3、0.5%KNO3、15~30℃变温处理下萌发率最高,且冷冻越冬种子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百子莲CONSTANS同源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前期百子莲转录组测序分析的结果,获得了1 个与光周期调控开花途径关键基因CONSTANS(CO)同源 性较高的核心片段。采用cDNA 末端快速扩增(RACE) 方法得到了百子莲CO 基因cDNA 全长序列,命名为 ApCOL,GenBank 登录号为KF683287。序列分析表明,百子莲ApCOL 基因cDNA 全长1 648 bp,5非编码区(5UTR) 和3非编码区(3UTR)分别为126 和355 bp,开放阅读框(ORF,127 ~ 1 293 bp)1 167 bp,编码388 个氨基酸。 ApCOL 具有CO 蛋白典型的结构域:氨基末端有2 个B-box 结构域,羧基末端有1 个CCT 保守结构域。氨基酸同源 性比对发现,ApCOL 与葡萄(XP_002274384.2)、可可(EOX99181.1)和大豆(NP_001241023.1)等植物的CO 蛋白有 很高的相似性,同源性均在50%以上。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ApCOL 与小麦CO(EMS51329.1)聚类关系最近。实 时荧光定量qRT-PCR 结果表明:叶片中ApCOL 的表达量在花芽分化3 个时期均高于花芽中的表达量,且叶片中的 最高表达量和花芽中最低表达量均出现在花芽诱导期;在整个初花期内,各器官中ApCOL 表达量由高到低依次是 花梗、叶片、幼果、子房、花瓣、茎和花葶,花梗中表达量分别为叶片和茎中的2.68 和114.3 倍;不同光周期处理的叶 片中ApCOL 基因表达模式相近,均在暗处理时期呈现高表达。说明该基因的表达具有明显的时空差异性和生物钟 调节特性,推测ApCOL 在百子莲成花过程中以及花发育过程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马缨杜鹃种子适宜的短期贮藏技术,对采自4个居群的马缨杜鹃种子进行不同温度下贮藏30 d和310 d的发芽试验。结果表明,贮藏30 d时,常温、冷藏(4℃)和冷冻(-20℃)条件下的种子发芽率差异不显著,但发芽势差异显著,常温贮藏下发芽势最高;不同居群种子发芽率差异显著,发芽势差异不显著,其中马雄山居群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最高,常温贮藏方法较适合于对马缨杜鹃种子30 d左右的短期贮藏。贮藏310 d时,常温、冷藏和冷冻条件下的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差异均显著,冷藏条件下发芽率和发芽势最高;不同居群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差异均不显著。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发芽率均表现为下降的趋势,而冷藏条件下贮藏310 d的种子发芽势显著高于贮藏30 d。因此,冷藏是马缨杜鹃种子310 d左右短期贮藏的适宜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不同温度对烟草种子萌发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烟草常规栽培品种K326裸种为材料,就不同温度对烟草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的影响情况进行了研究。分别在6℃、8℃、10℃、12℃、14℃、28℃(CK)条件下进行发芽实验,结果表明:烟草种子在温度低于14℃时,前17d不会发芽,随着温度的降低,烟草种子发芽所需时间延长;当温度低至10℃时,烟草裸种发芽时间需要34d;温度低至8℃时,烟草种子不再发芽。与对照组相比,低温对烟草裸种的发芽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随着温度的降低,烟草种子的发芽指数也降低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