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猪业科学》2016,(1):34-34
猪流行性腹泻(PED)已影响到全球养猪业的发展,除了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可以避免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引入和感染, 生产者正在寻找其他选择加强猪群对猪流行性腹泻病的防御能力。丁酸盐具有影响肠道发育和肠道健康的特殊效应,因此,丁酸盐是一个合适的选择。很多研究表明:丁酸盐除了为上皮细胞提供能量,还可增强小肠细胞的增殖、分化和成熟及提高结肠肠上皮细胞的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2.
海外文摘     
《猪业科学》2016,(1):34-35
正PIG PROGRESS丁酸盐有助于抵抗猪流行性腹泻猪流行性腹泻(PED)已影响到全球养猪业的发展,除了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可以避免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引入和感染,生产者正在寻找其他选择加强猪群对猪流行性腹泻病的防御能力。丁酸盐具有影响肠道发育和肠道健康的特殊效应,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乙酸浸提法获得的猪小肠抗菌肽粗提物为对象,通过纸片扩散法研究其在肠道内的分布、抑菌活性及其与添加水平之间的量效关系。结果表明:空肠抗菌肽的含量高于十二指肠与回肠。来源于十二指肠和回肠的抗菌肽对大肠杆菌的杀灭效果均好于沙门氏菌;在空肠则未见明显差异。说明猪小肠抗菌肽的抑菌效果随添加水平减少而不断下降,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4.
猪小肠抗菌肽的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乙酸浸提法获得的猪小肠抗菌肽粗提物为对象,通过纸片扩散法研究其在肠道内的分布、抑菌活性及其与添加水平之间的量效关系。结果表明:空肠抗菌肽的含量高于十二指肠与回肠。来源于十二指肠和回肠的抗菌肽对大肠杆菌的杀灭效果均好于沙门氏菌;在空肠则未见明显差异。说明猪小肠抗菌肽的抑菌效果随添加水平减少而不断下降,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5.
1引言 猪增生性肠炎(PorcineProliferativeEnteropathy,PPE),又称回肠炎,可分为不同的临床表现型(急性或慢性),但具有共同的病理变化:回肠和/或小肠(包括空肠)和,或结肠粘膜增(生)厚。目前回肠炎呈世界性流行。主要表现在腹泻、生长速度变慢、猪群整齐度下降、饲料消耗增加、猪舍的利用率降低,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6.
在乳猪空肠结扎肠段中用猪白细胞干扰素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进行干扰试验。通过各个试验肠段的毒价测定及扫描电镜观察,证明猪白细胞干扰素在乳猪空肠结扎肠段中可明显干扰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繁殖活性。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对包被型丁酸盐对生长猪的生产性能、肠道内容物组成以及肠道形态的作用进行了检验,目的旨在评估包被型丁酸盐(Butirex C4)对肠道参数、猪生长性能和饲料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饲喂Butirex C4能够有效地提高猪的生产性能,促进肠道发育和肠绒毛生长,使肠道更健康。  相似文献   

8.
在乳猪空肠结扎肠段中用猪白细胞干扰素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进行干扰试验,通过各个试验肠段的毒价测定及扫描电镜观察,证明猪白细胞干扰素在乳猪空肠扎肠段中可明显干扰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繁殖活性。  相似文献   

9.
猪空肠弯曲菌是在养猪场中常见的一种传染性疾病,猪感染弯曲菌后以腹泻和脱水等为主要症状,发病严重的猪可以出现死亡。本病的发生给养猪场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会导致猪场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通过对猪空肠弯曲菌的详细分析,并对其防治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可以为养殖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猪等孢球虫(Isospora suis,I.suis)是引起仔猪腹泻的病原之一~([1-3])。猪等孢球虫虫体主要寄生于仔猪的小肠上皮细胞,尤以空肠和回肠最为多见,主要引起仔猪消化功能障碍~([4-5]),其中哺乳期和新近断奶的仔猪最为易感。在集约化生产养殖过程中,由于饲养密度高、存栏量大、温度适宜等原因,  相似文献   

11.
正1概述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住的一种接触性肠道传染病。其特征为呕吐、腹泻、脱水。临床变化和症状与猪传染性胃肠极为相似。冬、春等寒冷季节容易发生,本病只发生于猪,各种年龄的猪都能感染发病,年龄越小,症状越重,死亡率高,多呈地方性流行。猪流行腹泻病毒(PEDV),属于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此病毒只感染猪。哺乳仔猪感染率、死亡率均高于其他年龄段的猪。病毒经口和鼻感染后,直接进入小肠,发病猪是传染  相似文献   

12.
猪棘头虫病也叫钩头虫病,大钩头虫病。寄生部位在小肠,以空肠内为最多。该病分布广,尤以放牧猪为多,对猪的危害极大。我省各地区的猪只感染率很高。猪感染这种病后生长停滞,在小肠粘膜上形成大量结节,致使不能刮制肠衣。更为严  相似文献   

13.
《养猪》2021,(4)
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丁酸盐对仔猪生长性能和腹泻的影响,选取(6.5±0.5)kg左右的仔猪150头,按照体重一致的原则随机分为两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15头仔猪,试验期21 d。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丁酸盐组饲喂添加500 mg/kg丁酸盐的基础饲粮。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丁酸盐组的日增重显著提高10.63%(P0.05),料重比也显著降低0.2(P0.05);2)丁酸盐组的腹泻率和腹泻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结果表明在该试验条件下,饲粮中添加500 mg/kg的丁酸盐可显著提高仔猪的生长性能,降低腹泻率。  相似文献   

14.
一农户饲养了200头育肥猪,近日连续死亡3头外表看似健康的猪,找不出原因,特来咨询。1发病情况猪在死亡前排过沥青样黑色粪便,死亡后皮肤表现苍白。跟农户到猪场发现,个别猪出现食欲不振、消瘦,轻度腹泻,粪便中有黏液块,有的有血丝或小血块。弓背弯腰,体温正常。2解剖症状小肠及回肠黏膜增厚、出血或坏  相似文献   

15.
猪流行性腹泻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猪流行性腹泻(PED)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感染引起的一种以急性腹泻、呕吐、严重脱水为主要临床症状的急性、高度传染性、高致死性病毒性肠道传染病。PEDV可感染各年龄段的猪,以哺乳仔猪最易感,经口鼻感染后病毒直接进入小肠,在肠绒毛上皮细胞增殖进而对细胞器造成损伤,导致的细胞功能障碍引起肠黏膜细胞坏死、肠绒毛脱落,从而引起腹泻,脱水,小肠臌气、扩张、积液等临床症状,严重者可导致仔猪死  相似文献   

16.
猪流行性腹泻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的严重影响猪群健康的急性接触性肠道传染病,病毒在小肠上皮细胞内增殖,引起小肠上皮细胞变性,细胞功能障碍绒毛脱落,不但影响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而且由于肠道内容物高渗引起组织液外渗,使仔猪腹泻和脱水死亡。疾病恢复后生长缓慢,对猪场的生产造成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17.
《山东饲料》2007,(1):27-27
症状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猪的肠道传染病,多发于寒冷季节。主要症状为呕吐、腹泻和脱水。眼观小肠扩张,肠内充满黄色液体,肠系膜充血,肠系膜淋巴结水肿,小肠绒毛缩短。各种年龄的猪都能感染发病。哺乳仔猪发病率最高,母猪发病率变动很大,一般为15%-90%。  相似文献   

18.
文章旨在研究用5%花椒籽替代基础饲粮中玉米,对生长育肥猪小肠组织形态的影响,探究花椒籽作为新型饲料来源对育肥猪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选取144头90日龄、体重33 kg的健康杜×长×大杂交猪,随机分为2组,每组72头猪,以饲喂添加5%花椒籽替代基础饲粮中玉米作为试验组,以饲喂基础饲粮为对照组,试验结束后,采集对照组和试验组的生长育肥猪的小肠组织(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放置于10%多聚甲醛液中固定,对两组生长育肥猪的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并测量分析,分别检测了猪只各小肠组织(回肠、空肠和十二指肠)的绒毛高度、隐窝深度、绒毛宽度和肠壁厚度四个指标,对其进行SPSS单因素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结果表明:花椒籽可以显著增加回肠和空肠的绒毛高度和绒毛宽度(P<0.05),降低隐窝深度,从而增强生长育肥猪的消化吸收能力,促进其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开发猪源益生菌资源,从昆明屠宰场猪小肠样品中分离纯化出25株乳酸菌,经过表型鉴定和16S-r RNA鉴定均为乳酸杆菌,包括6个菌种。经过抗逆性环境分析筛选获得一株敏捷乳杆菌,其生长性能好、耐酸耐胆盐能力强、肠黏附效果好,适合作为益生菌制剂的候选菌种。将该菌种应用于仔猪生产,能促进仔猪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腹泻发生,对仔猪生产性能上产生有益影响;能提高仔猪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含量、细胞因子水平和淋巴细胞的增殖指数。  相似文献   

20.
正除病毒、细菌单独、混合感染可引发断奶仔猪腹泻外,以下的一些原因也可引发断奶仔猪腹泻,养殖场在生产中应加以重视。1感染蛔虫蛔虫是猪体内的大型线虫,寄生于空肠肠腔,是猪体内的主要寄生虫。蛔虫虫卵可在仔猪小肠内孵化,然后钻入空肠壁,大部分幼虫经肝门系统进入肝脏,少数幼虫进入肠系膜淋巴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