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光合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利用光合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及它们的混合菌对污水进行处理,并通过各个指标比较各种处理对污水的净化修复情况,结果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都能明显净化水质,试验组中,亚硝酸盐氮都有大幅度下降,其中混合菌效果最好,去除率达到71.96%;氨氮也有不同程度下降,混合菌效果最好,去除率为86.13%;活性磷酸盐也有下降,其中枯草芽孢杆菌降解效果最好,去除率为87.08%;化学需氧量(COD)也有不同程度下降,混合菌和枯草芽孢杆菌降解效果最好,去除率为58.73%;溶解氧有大幅度上升,其中混合菌的溶氧增加率为87.75%。  相似文献   

2.
鹅养殖污水中的有害细菌和内毒素可严重影响鹅的生产性能,甚至引起发病,导致死亡.为探索鹅场养殖污水的净化方法,本研究以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和光合细菌为试验菌种,探究枯草芽孢杆菌和光合细菌通过单独或协同作用对鹅场养殖污水中总细菌数量、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和光合细菌能够有效的抑制水体中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繁殖,且两者协同作用抑制效果更为明显.二者对污水中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抑制作用具有一定的时间限制性,在处理后7d内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最佳.因此,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和光合细菌能够显著净化水禽养殖水质,有效改善养殖环境.  相似文献   

3.
选用一定量的光合细菌和芽孢杆菌,配置成8种不同比例的混合菌,并研究这8种不同比例的混合菌对乌鳢养殖水体的净化作用。结果表明,在光合细菌∶芽孢杆菌=3∶1时,对提高乌鳢养殖水的溶解氧效果最优;在光合细菌∶芽孢杆菌=1∶3时,对乌鳢养殖水的氨氮去除率和COD去除率最优;各种比例的混合菌均可以降低乌鳢养殖水的pH值,互相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利用微生物净化鱼塘养殖污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枯草芽孢杆菌、硝化细菌和光合细菌为试验材料,研究其在单一和复合使用的情况下对鱼塘养殖污水的净化作用。试验结果表明,3类菌单一使用对养殖污水的COD、总磷和氨氮都有一定的净化效果。3类菌同时使用对COD和总磷的去除效率最高,分别为95.7%和65.8%,单独使用硝化细菌对氨氮的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为43.0%。  相似文献   

5.
几种除臭微生物的高效组合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仁术  宗飞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4):2844-2846
为加强微生物除臭产品的开发,在前期筛选出的枯草芽孢杆菌、细黄链霉菌、生香酵母、米曲霉等4种除臭微生物的基础上,采用L8(27)正交试验,优化设计其高效除臭组合.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米曲霉”为最佳组合,0~15 d对NH3的去除率比其他组合差异显著或极显著;与空白对照相比,5d、10 d、15d时,“枯草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6.
光合细菌与芽孢杆菌协同净化养殖水体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光合细菌和芽孢杆菌在一定条件下降解水体CODMn(CODMn=15mg.L-1)的能力为标准,尝试运用响应面实验设计研究光合细菌和芽孢杆菌协同作用时的最佳配比和用量。结果显示,在CODMn=15mg.L-1时,单独使用光合细菌和芽孢杆菌的最佳用量分别是1.75×104和6×104CFU.mL-1,CODMn4d,降解率分别为36.25%和32.14%;2种菌混合时最佳配比用量为1.75×104CFU.mL-16∶.2×104CFU.mL-1,CODMn4d降解率为40.13%。同时,水质净化实验表明,光合细菌对NH4-N有明显降解效果,7d平均相对降解率为17.71%;芽孢杆菌对NO2-N有明显降解效果,7d平均相对降解率为49.88%。而2种细菌混合时对NH4-N和NO2-N的7d平均相对降解率分别达到35.38%和81.05%。这揭示了光合细菌和芽胞杆菌协同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7.
以光合细菌和芽孢杆菌在一定条件下降解水体CODMn(CODMn=15mg.L-1)的能力为标准,尝试运用响应面实验设计研究光合细菌和芽孢杆菌协同作用时的最佳配比和用量。结果显示,在CODMn=15mg.L-1时,单独使用光合细菌和芽孢杆菌的最佳用量分别是1.75×104和6×104CFU.mL-1,CODMn4d,降解率分别为36.25%和32.14%;2种菌混合时最佳配比用量为1.75×104CFU.mL-16∶.2×104CFU.mL-1,CODMn4d降解率为40.13%。同时,水质净化实验表明,光合细菌对NH4-N有明显降解效果,7d平均相对降解率为17.71%;芽孢杆菌对NO2-N有明显降解效果,7d平均相对降解率为49.88%。而2种细菌混合时对NH4-N和NO2-N的7d平均相对降解率分别达到35.38%和81.05%。这揭示了光合细菌和芽胞杆菌协同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8.
为揭示微生物改良盐碱地的机制,通过培养皿和盆钵试验,利用湿筛和干筛法分析测定3株嗜(耐)盐菌对盐碱土壤不同粒径团聚体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皿试验培养45 d后,测定不同粒径土壤团聚体含量,盐单胞细菌+枯草芽孢杆菌处理对于提高粒径≥2.00 mm的土壤团聚体含量效果显著(P0.05);培养90 d后,达板喜盐芽孢杆菌+盐单胞细菌+枯草芽孢杆菌处理对于提高粒径≥2.00 mm的土壤团聚体含量效果显著(P0.05);培养45 d后,达板喜盐芽孢杆菌+盐单胞细菌+枯草芽孢杆菌处理对于提高粒径0.25~2.00 mm的土壤团聚体含量效果显著(P0.05);培养90 d后,达板喜盐芽孢杆菌+盐单胞细菌+枯草芽孢杆菌处理显著降低了粒径0.25~2.00 mm的土壤团聚体含量(P0.05);培养90 d后,除达板喜盐芽孢杆菌+盐单胞细菌+枯草芽孢杆菌处理外,其他处理对于降低粒径0.25 mm的土壤团聚体含量效果均不显著(P0.05)。盆钵试验干筛法测定不同粒径土壤团聚体含量,培养45、90 d后,达板喜盐芽孢杆菌+盐单胞细菌+枯草芽孢杆菌处理对于提高粒径≥2.00 mm的土壤团聚体含量效果显著(P0.05);培养45 d后,达板喜盐芽孢杆菌+盐单胞细菌+枯草芽孢杆菌处理对于提高粒径0.25~2.00 mm的土壤团聚体含量效果显著(P0.05);培养90 d后,达板喜盐芽孢杆菌+盐单胞细菌+枯草芽孢杆菌处理降低了粒径0.25~2.00 mm的土壤团聚体含量,但差异不显著(P0.05);培养45、90 d后,达板喜盐芽孢杆菌+盐单胞细菌+枯草芽孢杆菌处理均降低了粒径0.25 mm的土壤团聚体含量,且差异显著(P0.05)。盆钵试验湿筛法测定土壤团聚体含量,培养45 d后,各处理对于提升粒径≥2.00 mm和0.25~2.00 mm土壤团聚体含量以及降低粒径0.25 mm的土壤团聚体含量效果均不显著(P0.05);培养90 d后,达板喜盐芽孢杆菌+盐单胞细菌+枯草芽孢杆菌处理对于提升粒径0.25~2.00 mm的土壤团聚体含量效果显著(P0.05)。由此得出,嗜(耐)盐菌对于不同粒径土壤团聚体的形成具有不同的作用,总体上对于土壤大团聚体的形成促进效果较好,复合菌处理对盐碱地土壤团聚体形成的促进效果整体上优于单株菌。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田间废弃鲜烟叶的处理途径,实现烤烟田间清洁生产,研究了采用微生物菌组合对携带烟草花叶病毒(TMV)的烟叶病残体进行发酵处理的技术。该技术的处理效果用ELISA检测、枯斑检测和烟苗浇根试验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在含有TMV的废弃鲜烟叶发酵处理中,添加“乳酸菌+光合细菌+放线菌+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胶质芽孢杆菌”的微生物菌组合,不仅能够有效地降解或破坏烟叶病残体中的TMV,抑制TMV的侵染活性,还对烟株生长发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这对田间废弃鲜烟叶处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枯草芽孢杆菌和解淀粉芽孢杆菌组合对大白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及促生作用,开展随机区组田间小区试验。结果显示,2次施用复合微生物菌剂7 d、14 d后对大白菜霜霉病的防效分别为44%、54.07%和63.78%、67.66%,茎基粗、单株重和产量显著提高,活菌复合微生物菌剂处理的产量为51.476 t·hm-2,比对照增产7.41%,增产率高于灭菌复合微生物菌剂5.12个百分点。枯草芽孢杆菌和解淀粉芽孢杆菌组合对大白菜霜霉病具有良好防效,能显著提高产量,可以扩大应用面积。  相似文献   

11.
焦蓉婷  沈强  叶捷 《浙江农业科学》2018,59(12):2286-2288
菌、藻对罗氏沼虾的育苗废水具有一定的净化能力,但是两者联合处理是否具有协同效应尚不明确。以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为试验材料,采集罗氏沼虾育苗废水为处理对象,在试验期间测定水体总氮(TN)、总磷(TP)、氨氮(NH3-N)含量,以及高锰酸盐指数(CODMn)的变化。结果表明,菌(枯草芽孢杆菌)-藻(小球藻)联合处理去除水体总氮、总磷、氨氮、CODMn的能力强于单菌、单藻处理。试验期间,菌-藻联合处理的TN去除率为70.7%,TP去除率为76.9%,NH3-N去除率为79.8%,CODMn去除率为12.1%,对罗氏沼虾育苗废水的净化效果相比单菌、单藻更优。  相似文献   

12.
3种微生物制剂对轻度镉污染土壤中菠菜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盆栽方法模拟土壤Cd轻度污染状况,研究施入3种微生物菌剂(枯草芽孢杆菌、光合细菌和乳酸菌)对菠菜生长及对镉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1mg·kg~(-1)镉对菠菜生长起到促进作用,使植株鲜质量和干质量增加;使植株镉含量和镉积累量显著提高。施入微生物菌剂后,菠菜单株鲜质量和干质量平均增长幅度分别为18.8%和15.7%,微生物对菠菜生长的促进作用大小为:光合细菌>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此外,菠菜植株镉含量显著减少,平均下降幅度为14.5%,微生物对菠菜镉吸收的降低作用大小为:枯草芽孢杆菌>光合细菌>乳酸菌。试验还表明,菠菜植株镉含量与菌数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3种微生态制剂枯草芽孢杆菌(A)、粪链球菌(B)、光合细菌(C)两两配伍,以105 CFU/ml的浓度按9∶1、4∶1、1∶1、1∶4、1∶9混合制成15种制剂,对池塘水质中COD、氨态氮、亚硝酸盐氮、硫化物的影响.结果表明,以1:4混合制成的枯草芽孢杆菌和光合细菌的混合制剂对COD的处理效果最好(P<0.05),以4∶1混合制成的枯草芽孢杆菌和粪链球菌的混合制剂对氨态氮的处理效果最好,对亚硝酸盐氮处理效果最好的是以4∶1配制的粪链球菌和光合细菌的混合制剂(P<0.05),对硫化物的处理效果最好是以9∶1混合制成的粪链球菌和光合细菌的混合制剂(P<0.05).  相似文献   

14.
采用光合菌剂及枯草芽孢杆菌复合菌等微生物和小球藻对沼液进行净化处理,将沼液转化为养殖用水后,投放3组不同组合比例的罗非鱼、鳙鱼、鲢鱼、鲶鱼、草鱼,研究微生物+小球藻组合对沼液的净化效果及不同鱼类组合的养殖效果。结果表明,微生物+小球藻处理模式能较好地将沼液进行净化,并将鱼塘水质维持在较高水平,养殖期间各试验塘水质指标波动范围为:溶解氧6.1~10.6 mg·L~(-1),p H值7.8~8.9,NH4+0.28~0.72 mg·L~(-1),NO2-0~0.01 mg·L~(-1),PO42-24.5~70.0 mg·L~(-1);16%罗非鱼+2%鳙鱼+2%鲢鱼+80%鲶鱼组合的养殖公顷产值较高。说明微生物+小球藻类可将沼液转化为鱼类的养殖用水,鱼养殖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3种微生态制剂枯草芽孢杆菌(A)、粪链球菌(B)、光合细菌(C)两两配伍,以105CFU/ml的浓度按9∶1、4∶1、1∶1、1∶4、1∶9混合制成15种制剂,对池塘水质中COD、氨态氮、亚硝酸盐氮、硫化物的影响。结果表明,以1∶4混合制成的枯草芽孢杆菌和光合细菌的混合制剂对COD的处理效果最好(P0.05),以4∶1混合制成的枯草芽孢杆菌和粪链球菌的混合制剂对氨态氮的处理效果最好,对亚硝酸盐氮处理效果最好的是以4∶1配制的粪链球菌和光合细菌的混合制剂(P0.05),对硫化物的处理效果最好是以9:1混合制成的粪链球菌和光合细菌的混合制剂(P0.05)。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在日粮中添加屎肠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对乳鸽生长性能的改善效果,及是否通过调节肠道形态、消化酶活性及肠道微生物区系,发挥促生产作用。[方法]试验选取240只12日龄、体重接近的健康白羽王鸽,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对照组、屎肠球菌组、枯草芽孢杆菌组、屎肠球菌与枯草芽孢杆菌混合添加组。于试验第16天(28日龄)测定生产性能并进行屠宰采样,测定十二指肠、空肠、回肠肠道形态,十二指肠内容物消化酶活性和结直肠微生物区系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屎肠球菌处理组显著提高12~28 d龄平均日增重。与对照组相比,屎肠球菌处理可显著提高十二指肠胰蛋白酶活性,枯草芽孢杆菌及混合处理添加可显著提高十二指肠中淀粉酶活性(P<0.05)。益生菌单独或混合添加处理组乳鸽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绒毛高度显著升高,均显著提高空肠、回肠的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值(P<0.05);16S rRNA分析结直肠微生物区系结果表明,单独或混合添加屎肠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可提高结直肠奇异菌属(Atopobium)、分节丝状菌(Candidatus Arthromitus)、芽孢杆菌(Bacillus)丰度...  相似文献   

17.
为考察大薸对高浓度畜禽污水净化的可行性,通过室内模拟大薸处理奶牛场污水试验,明确大薸在不同类型污水中的生长状况和生理响应,研究大薸对氮、磷和有机物等的净化效果,并通过高通量测序分析微生物群落变化,揭示微生物群落与常规污染物去除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大薸能够耐受的污水浓度[以化学需氧量(CODCr)计]为0~2 000 mg·L-1原水、0~750 mg·L-1厌氧池和氧化塘污水。当大薸受到高浓度污水胁迫时,叶绿素含量明显减少,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明显升高。在耐受范围内,大薸对奶牛场3种污水具有良好的净化效果:0~10 d内对污染物去除较快,10~20 d内去除率上升缓慢;大薸对原水中总氮、氨氮、总磷和CODCr的去除率分别为84.7%~92.7%、90.6%~96.7%、30.0%~93.1%、67.3%~77.2%,而对厌氧池和氧化塘污水的净化效果略差。从微生物角度分析得出,奶牛场污水微生物以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为主,且大薸处理组内的微生物群落结构与无植物对照组明显不同,其中蓝藻菌门相对丰度差异最为明显。微生物群落与水体多项指标显著相关(P<0.05),说明微生物在污染物去除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验证了大薸处理高浓度畜禽污水的可行性,为奶牛场污水处理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光合细菌两段流化床正常启动运行后不同阶段淀粉降解微生物数量变化及污水最终的净化效果,并分离得到5株对淀粉降解非常明显的微生物菌株.结果表明,在好氧处理阶段,淀粉降解菌能够大量繁殖,能够与光合细菌共同完成污水降解作用,最终污水中的TN和NH3-N的平均降解率可分别达到91.2%和94.5%,CODCr的降解率为76.2%,TC降解率为41.0%,达到了污水净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为探明茅台酒致香微生物在烟叶醇化中的应用效果,采用单因素法,进行烟叶不同部位(上部烟叶,中部烟叶,下部烟叶)、不同温度(30℃,40℃,50℃)和不同发酵时间(10d,15d,20d,25d)的单菌液(枯草芽孢杆菌)和混合菌液(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解淀粉酶芽孢杆菌)发酵试验,研究不同处理对烟叶致香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烟叶的致香成分含量上部烟叶以复合菌处理的较高,中部和下部烟叶以单菌处理的较高;发酵温度控制在30~40℃较为适宜,30℃时复合菌处理烟叶的致香成分含量最高,40℃时单菌处理的最高;发酵时间控制在20~25d较为适宜,20d时以单菌处理的致香成分含量最高,25d时复合菌处理的最高。以茅台酒致香微生物对烟叶进行发酵处理,上部烟叶选择复合菌处理,30℃发酵25d致香成分含量较高;中部和下部烟叶选择单菌,40℃发酵20d致香成分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几种生防细菌对茄子枯萎病菌和香蕉枯萎病菌的抑菌效果,采用平板对峙法进行抑菌试验。结果表明,JK2015菌对茄子枯萎病菌和香蕉枯萎病菌的抑菌效果最为明显,抑菌率分别为52.54%和70.45%;而巨大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对2种病原真菌均无明显的抑菌效果,抑菌率只有3.48%~7.25%;对2种病原菌的抑菌效果均为:JK2015菌胶冻样芽孢杆菌JK02菌JK01菌枯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同时,为了明确生防菌之间的生长是否相互影响,采用平板划线共培养,探索出一种快速检测方法,对它们之间包容性做出快速初筛,结果表明,JK01和JK02不能与枯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包容生长,枯草芽孢杆菌不能与胶冻样芽孢杆菌包容生长,而其余菌株间都可以包容生长。这些结果可为微生物混合菌剂及茄子和香蕉专用生物肥料的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