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笔者对2007~2016年间国内猪群中PTV病原学调查的6篇文献汇总发现:(1)被检猪群主要来源于江苏、黑龙江、吉林、上海、广西、河南等6省(市)。(2)样品种类为猪组织样品(心、脾、肺、肾、肠系膜淋巴结、扁桃体、全血)和粪便,PTV在组织中的检出率高于其在粪便中的检出率,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3)核酸检测PTV的样品阳性率区间为0(0/4)~57.14%(52/91),平均阳性率为28.05%(274/977)。(4)因数据偏少,不能从各时间节点检测结果中分析出国内群中PTV的流行趋势,但其病原学和血清学的高检出率仍值得持续关注。  相似文献   

2.
20 0 3年 3月某公司将从美国进口鸡腿肉进行来料加工 ,然后对日本出口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 6869-2 0 0 0《鲜、冻禽产品》要求 ,进行微生物检测。从送检的样品中分离到一株致病的蒙得维的亚沙门氏菌 (S .montevideo) ,该菌属于肠炎沙门氏菌 ,血清型为 (7:g ,m ,s)。沙门氏菌 (Salmonella)是肠杆菌科中一类很重要的肠道致病菌 ,其分布广 ,遍及全球 ,寄生于各种动物及人体内 ,也存在于水、蛋、肉类及其他食品中 ,某些菌能引起人类患病和食物中毒 ,对人、畜危害极大。1 材料和方法1 1 样品来源 对沈阳某公司来料加工出口日本…  相似文献   

3.
2009年我国部分猪群输血传播病毒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调查输血传播病毒(TTV)在我国猪群中的感染状况,本研究对2009年采自29个省市的1990份猪血清样品进行了TTV1、TTV2的双重PCR方法检测,并对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猪群中TTV总的感染率为63.37%(1261/1990),其中TTV1感染率为55.88%(1112/1990),TTV2为32.91% (655/1990),TTV1和TTV2双重感染率为25.43%(506/1990).进而对样品的地区性分布特征、样品来源等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表明我国猪群中TTV感染率以东北地区最高,西北地区最低.样品来源不是影响感染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
《中国动物检疫》2004,21(1):1-2
1依据本规范根据《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注册登记管理规定》 ,参照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和有关进口国肉类卫生法规、标准制定。2适用范围2.1本规范适用于出口肉类屠宰、分割、加工、储存企业。2.2本规范中的肉类 ,是指适合人类食用的、家养或野生哺乳动物和禽类肉、肉制品以及可食用的副产品。3定义3.1出口肉类屠宰加工企业 :经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注册的屠宰厂、分割厂、加工厂、冷库及储存库。3.2动物 :家养或野生的哺乳动物和禽类。例如 ,猪、牛、马、羊、鹿、兔、鸡、鸭、鹅、鸽、鸵鸟、火鸡等。3.3屠体 :屠宰、放血后未去…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河南省病死猪群常见病原分布规律,2017—2019年共对1 729份病死猪组织样品进行了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口蹄疫病毒(FMDV)、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猪细小病毒(PPV)、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圆环病毒3型(PCV3)和副猪嗜血杆菌(HPS)病原学检测。结果显示:PCV2和HPS检出率较高,分别为73.68%和57.26%,其他6种病原检出率为0.75%~13.24%,混合感染率为60.15%;2018年检出病原种类最多,且病原检出率较高;春季检出病原种类最多,冬季较少;豫西、豫中地区检出病原种类较多,豫南地区较少。结果表明,河南省猪群中病原分布范围广、检出率高、混合感染严重,且具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提示,河南省猪群疫病防控形势较严峻,各猪场应依据不同病原流行特点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6.
沙门氏菌 (Salmonella)引起人类的伤寒、副伤寒、感染性腹泻、食物中毒和医院内感染 ,并引起动物的沙门氏菌病 ,是重要的肠道致病菌。 2 0 0 2年 8月 ,沈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综合技术中心依据GB6869-2 0 0 0鲜、冻禽产品检验标准及国检 (2 0 0 0 )42 8号“关于进一步加强进境肉类检验检疫工作的通知”要求对沈阳某公司进境的鸡腿肉进行微生物检测时 ,分离到一株海德尔堡沙门氏菌 ,现将细菌的分离和鉴定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1 样品来源 依据GB6869-2 0 0 0鲜、冻禽产品检验标准及国检动函 (2 0 0 0 ) 42 8号“关于进一步加强进境肉…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辽宁省猪圆环病毒病(PCVD)的流行情况,在辽宁省内各地区的猪群中随机采集了1 804份样品,其中包括来自种猪场、商品代场户、散养户和屠宰场等不同猪群的血清和脏器,通过检测、结果统计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调查结果表明:PCV2检测样品阳性数为459份,阳性率为25.44%,样品阳性率一、三季度略高,二、四季度相对较低,没有明显的季节性规律变化.不同来源的样品中组织样品的阳性检出率(44.51%)比血清样品检出率(14.07%)高出30%,这表明PCV2隐性感染时病毒多数存在于组织样品中.全省不同地区中,辽北、辽中、辽西、辽东、辽南地区的PCV2阳性率分别为44.44%、33.56%、24.89%、22.73%、19.42%,这说明全省PCV2猪群感染率由北向南呈递减的趋势分布.  相似文献   

8.
1998年世界畜牧生产统计资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说  明一、本资料编译自 FAO统计汇编的《粮农组织生产年鉴》1 998年第 52卷 ( 1 998fao productionyearbook Vol.52 )。二、本资料共分 6个表 ,数字后注 F者为 FAO估计数 ,注 *者为非官方数字。表 1 .国土总面积、农业用地面积、谷物豆类总产量及人均产量、畜产品生产指数 (摘自 FAO原表序号分别为 :1、3、7、1 2、1 5、31。下同 ) ;表 2 .猪、大家畜存栏数 ( 88、89、90 ) ;表 3.羊、家禽存栏数及牛皮张、羊毛皮张产量 ( 90、91、1 0 4、1 0 5) ;表 4.肉类、奶牛奶、山羊奶、鸡蛋、蜂蜜产量 ( 97、98、99、1 0 0、1 0 3) ;表 5.猪…  相似文献   

9.
文章采用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对来自全国各地猪血液样品中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抗体进行检测,该次检测样品来源范围广、数量大,一定程度反映了当前国内猪群中3种疾病特异性抗体的情况,为指导3种疾病的免疫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根据辽宁省动物防疫站寄生虫调查方案 ,对凌源市动物寄生虫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调查材料与方法1 1 调查对象 共调查各种畜禽 42 6匹 (头、只、羽 ) ,其中马 78匹、牛 80头、羊 1 0 1只、猪 1 0 9头和鸡 5 8羽。1 2 调查方法 采取剖检法 (局部、全身 )和粪检法进行。2 调查结果2 1 寄生虫种类 通过虫体鉴定 ,初步确定全市动物感染体内外寄生虫共 63种 ,分属于 5门 6纲 2 4科 3 3属。其中马属动物感染寄生虫种类为 1 4种、牛 1 2种、羊 1 7种、猪 1 3种和鸡 7种。主要寄生虫种类为原生动物 (包括鸡脆弱艾美尔…  相似文献   

11.
本刊新址 :上海市北翟路 2 90 1号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杂志编辑部 ,邮编 :2 0 110 6 ,电话 :( 0 2 1)6 2 2 0 92 79,传真 :( 0 2 1) 6 2 2 0 92 79。请读者按新址、新价汇款为感。书  名原邮购书价 现邮购书价(含挂号邮寄费 )鸡场的兽医监督和管理 12 0 0 13 30禽病防治 2 0 0 0 2 1 30猪病防治 14 5 0 15 80幼禽幼畜疾病防治手册 19 5 0 2 0 80《饲料添加剂》 32 0 0 33 301991年《猪与禽》合订本 15 5 0 16 801993年《猪与禽》合订本 17 5 0 18 801995年《猪与禽》合订本 2 …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瘟病毒(CSFV)、猪伪狂犬病毒(PRV)、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细小病毒(PPV)和猪圆环病毒3型(PCV-3)这6种与猪繁殖障碍相关的病毒在母猪初乳乳房拭子和仔猪睾丸处理液样品中的检出率及2种样品中的检出差异,采用qPCR的方法对河南某规模猪场的母猪初乳乳房拭子和3~5日龄仔猪睾丸处理液进行检测。结果:在随机不分胎次采集的113份(452头母猪的4混1样)初乳乳房拭子样品中,PCV-2、PCV-3和PPV的检出率分别为0、26.55%和4.42%;在随机不分胎次采集的171份(684窝仔猪的4混1样)仔猪睾丸处理液样品中,PCV-2、PCV-3和PPV的检出率分别为0、5.85%和1.17%。在单独检测的38头1胎母猪的初乳乳房拭子样品中,PCV-2、PCV-3和PPV的检出率分别为2.63%、55.26%和2.62%;对应的3~5日龄仔猪睾丸处理液样本中,PCV-2、PCV-3和PPV的检出率分别为0、44.74%、0;PCV-2+PCV-3和PPV+PCV-3混合感染在初乳乳房拭子中的检出率均为2.63%,在睾丸处理液中未...  相似文献   

13.
以下提供肉类、蛋类加工企业常用的一些技术参数 ,供参考。1 猪产品需要原料猪肉 1吨 (T)三元杂交猪 1 4头或改良猪 2 0头猪分割肉 1T改良猪 60头猪尾 1T 850 0头猪猪蹄筋 1T 640 0头猪猪血 1T 50 0头猪猪血粉 1T 2 80 0头猪猪甲状腺 1T 1 .5万头猪猪胰脏 1T 5万头猪猪鬃 1T 670 0头猪猪皮 1T 1 1 0头猪猪骨油 1T 1 3T熟猪骨熟猪油 1T 1 .1T板油或 1 .2T水油或 1 .5T肥肉猪肉松 1T 3.3T精猪肉屠宰 1头猪 30 0kg水、2 3kg煤、2 4度电加工 1T猪油脂 830kg水、4 60kg蒸汽量急冻鲜猪肉 1T 60度电冷藏冻肉 1T日耗…  相似文献   

14.
笔者对2010~2017年间国内猪群中PKV感染状况的19篇文献进行了汇总,对得到的35条信息汇总统计发现:(1)样品主要采自川、苏、沪等省份,调查猪群主要是腹泻猪群和仔猪群,样品多为粪便、肠道和粪混合物,调查者对样品多采用RT-PCR方法对PKV-3D基因检测。(2)样品总体阳性率区间在14.29%(1/7)~95.65%(22/23)间,总体平均阳性率为46.00%(2149/4672),期间10个时间节点内累积样品阳性率始终在40%上下,并无其它规律可循。(3)腹泻猪样品阳性率高于健康猪样品,累积阳性率9.6%(P≤0.01),统计学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15.
含不同比例梅山猪血缘杂交肉猪胴体品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德  杨凤  周安国  陈代文 《养猪》2002,199(4):22-25
选不同比例梅山猪血缘 (梅山猪血缘比例为 0 ,1 / 8,1 / 4 ,3 / 8,1 / 2 ,1 )的杂交仔猪 68头 ,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 ,在同一营养水平 (DE :前期 1 4.2 1兆焦 /千克 ,后期 1 3 .79兆焦 /千克 ;CP :1 5 % ,1 3 % ;Lys:0 .75 % ,0 .65 % )下 ,研究不同梅山猪血缘比例对不同体重阶段生长肥育猪胴体品质 (平均膘厚、眼肌面积、瘦肉率等 )的影响。结果表明 :梅山猪与国外猪种杂交后 ,1 / 2梅山 ,1 / 4梅山 ,1 / 8梅山杂交猪的胴体品质显著高于 (P <0 .0 1 )纯种梅山猪。在同一体重下 (1 1 0kg) ,3 / 8梅山 ,1 / 2梅山和纯种梅山猪的平均膘厚显著高于其它血缘组 (P <0 .0 1 ) ,1 / 8梅山 ,1 / 4梅山和杜×大杂交猪间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瘦肉率和眼肌面积随梅山猪血缘比例增加 ,逐渐下降 ;同一血缘不同体重阶段生长肥育猪随体重 (或饲养天数 )增加 ,平均膘厚、眼肌面积、瘦肉率呈显著二次曲线变化 (P <0 .0 1 ) ,肥育猪在适宜体重下屠宰 ,改善胴体品质  相似文献   

16.
科技进展     
巴西圣保罗州感染猪圆环病毒2型猪群的流产胎猪中检测到基因型2a和2b的猪圆环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PCV2)与许多复杂疾病相关,其中包括繁殖障碍。这个研究的目的是鉴别巴西圣保罗州繁殖障碍猪的PCV2亚型,调查与其它传染性病原共感染的情况。巴西圣保罗州5个商品猪饲养场168个流产胎猪和木乃伊胎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出感染了PCV2。阳性样品再用PCR检测细小病毒(PPV)、钩端螺旋体和布鲁氏菌病。PCV2在18个样品中被检测到(检出率为10.7%)。分别检测到2、10、和0个样品为猪细小病毒(PPV)、布氏杆菌和钩端螺旋体阳性。对11个PCV2株测序判定是2a型(n=  相似文献   

17.
《畜牧与兽医》2015,(10):155-156
<正>采用PCR方法对2011—2013年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湟源县及海北州海晏县采集的227份发病猪的临床组织病料和548份健康猪血液样品进行了猪圆环病毒2型(PCV2)感染的病原学调查,旨在为青海省部分地区PCV2综合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也为我国PCV2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丰富资料。1材料与方法1.1样品来源2011—2013年采自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湟源  相似文献   

18.
猪牛弓形虫病的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弓形虫病是由刚第弓浆虫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为了解楚雄州猪、牛弓形虫病的感染情况 ,作者对 4个县的 40 5头猪、2 2 8头牛进行了血清学调查 ,现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1 .1 弓形虫病间接血凝 (IHA)抗原、标准阳性和阴性血清 ,由兰州兽医研究所提供。1 .2 被检血清采自楚雄、双柏、姚安、元谋 4个县农户饲养的猪。1 .3 检验操作方法按说明书进行。2 结果2 .1 猪的检验结果 阳性检出率为 1 9.2 6%( 78/40 5)。各县阳性率从高至低依次为 :双柏2 5%( 2 5/1 0 0 )、楚雄 1 9%( 1 9/1 0 0 )、元谋 1 8.1 0 %( 1 9/1 0 5)、姚…  相似文献   

19.
RT-PCR检测猪瘟病毒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建立RT PCR检测猪瘟病毒的方法。根据已发表的猪瘟病毒E2基因 (囊膜糖蛋白gP55基因 )序列 ,设计合成了一对特异性引物 ,扩增片段的大小为 50 7bp ,用RT PCR技术对石门系标准株和 1 0株分离株进行检测。结果这对引物对标准株和 1 0株分离株均能扩增出与预期大小相符 50 7bpRT PCR产物 ,而对其他 6种猪病病原核酸的扩增结果为阴性。该RT PCR可检出 1 0 0pg的猪瘟病毒RNA模板 ,对人工感染猪不同组织样品进行检测 ,结果对白细胞抽提的核酸样品检出率最高为 1 0 0 % (2 4 / 2 4 ) ,其次为扁桃体、脾、肾 ,检出率为 83 3 % (2 0 / 2 4 ) ,再者为淋巴结 ,检出率为66 7% (1 6/ 2 4 )。对送检的 1 9份疑似猪瘟的病死猪病料组织进行RT PCR检测 ,结果有 1 6份样品为猪瘟病毒阳性。兔体交叉反应试验结果RT PCR阳性的 1 6份病料中 ,有 1 4份样品被判为含有猪瘟病毒 ,其他病料兔体交叉反应试验结果全为阴性  相似文献   

20.
汇总2001 ~ 2016年国内猪群中PTTV核酸检测的文献发现:(1)41篇文献中共有相关信息150条、被检样品12614份.(2)被检猪群主要来自赣等12个省份;使用的检测方法主要是普通PCR;检测的猪群多数为随机抽样猪群和发病猪群;检测的样品主要是血液或血清.(3)PTTVⅠ型、Ⅱ型、Ⅰ+Ⅱ型的样品阳性率区间均为0~100%,平均阳性率降序排列分别为Ⅱ型(44.87%,5217/11626)、Ⅰ型(46.21%,5634/12191)、Ⅰ+Ⅱ型(29.15%,2967/10179),三者随时间变化的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