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麦精播高产是在地力、肥力条件较好的基础上,适当减少播种量,充分利用分蘖成穗,较好地处理群体与个体的矛盾,使麦田群体动态结构比较合理,改善了群体内光照条件,从而促使穗多、穗大,粒重增加.因此,精播可以较好地解决小麦高产与倒伏的矛盾,是小麦高产栽培应用最广泛、效果最显著的一项综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小麦精播高产是在地力、肥力条件较好的基础上,适当减少播种量,充分利用分蘖成穗,较好地处理群体与个体的矛盾,使麦田群体动态结构比较合理,改善了群体内光照条件,从而促使穗多、穗大,粒重增加。因此,精播可以较好地解决小麦高产与倒伏的矛盾,是小麦高产栽培应用最广泛、效果最显著的一项综合栽培技术。一、选用良种选用分蘖成穗率高、耐水耐肥、高抗倒伏、株型紧凑、成熟落黄好、  相似文献   

3.
小麦精量播种是在地力、肥力条件较好的基础上,通过适期早播,高质量播种,减少基本苗,冬前培育壮苗等综合配套技术措施,以协调群体与个体、高产与倒伏的矛盾,使麦田群体动态结构比较合理,改善群体内光照条件,以争取分蘖成穗为主,达到穗足、穗大、粒多、粒重、高产.主要配套技术如下. 一、选用优良品种 小麦精播高产栽培应选用分蘖成穗率高、丰产潜力大、耐水耐肥、抗倒伏、株型紧凑、光合能力强、落黄好、抗病抗逆性好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4.
小麦“小群体、壮个体、高积累”高产栽培途径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1979—1982年,我们在邗江县湾头公社田庄大队连续进行了百亩连片小麦高产栽培试验,同时于院内布置了必要的田间和实验室试验,初步摸索出一条改善小麦个体和群体生育的有效途径,这就是“小群体、壮个体、高积累”的高产栽培技术途径。采取这一途径,通过压缩群体起点,增加正馈效应时间和强度,为个体创造优越的生长条件,为群体进一步挖掘生产潜力。同时根据生育进程的“叶龄模式”,按时采用简易技术,促使个体与群体的生育动态合理,把穗群中分蘖穗的比例提高到60%以上,既满足了高产所需的适宜穗数,又使主茎和分蘖一并形成大穗、重穗;从而显著地改善了群体的质量,有效地提高了抽穗一成熟期,  相似文献   

5.
小麦精播技术是在地力和肥、水条件较好的基础上,通过科学地控制播种量及基本苗数量,较好地处理麦苗群体与个体的矛盾,使麦田群体较小,群体动态结构比较合理;改善群体内光照条件,使个体营养良好、发育健壮,从而使穗足、穗大、粒重,并最终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的一项节种、增产、稳产的先进栽培技术.应用该技术可使传统的每亩75~10kg的播种量降到每亩4~6kg,亩增产小麦30~40kg.  相似文献   

6.
通过春性小麦分蘖成穗,小花结实,粒重潜力及其栽培效应的研究,探讨了春性小麦的超高产栽培途径,在保证一定成穗数的前提下,改善穗群组成,增加分群成穗,增加分蘖成穗,可显著增加每穗粒数和粒重,实现超高产,供试的五种栽培方案中,适期早播稀播地扩大分恭成穗范围,增加单株成穗数;利于个体生长充分,群体发展合理,且抗逆性增强,但相应的栽培技术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技术是在地力、肥力条件较好的基础上,以适当降低播种量为中心,充分利用分蘖成穗,比较好地处理了群体与个体的矛盾,使麦田群体较小,群体动态结构比较合理,改善了群体内光照条件,从而使穗足、穗大,粒重增加。一、选用良种选用分蘖成穗率高、耐水耐肥、抗倒伏、株型紧凑、落黄好、抗病、抗逆性强的小麦品种,有利于精播高产栽培。如周麦22、众麦1号、众麦2号、百农矮抗58等品种。播种前种子要经过精选,种子纯度在99%以上,发芽率在95%以上。二、配方施肥实行精播高产栽培,必须以良好的土、肥、水条件为基础,要求土壤耕层养分含量指标为:有机质含量为1.08%~1.  相似文献   

8.
以大穗型和一般穗型小麦为材料,通过田间观察试验,完成两类型(大穗型和多穗型)小麦的生理特性和产量性状比较的田间试验。针对多穗型在高产条件下分蘖成穗高,而大穗型分化小穗、小花数多,穗粒数高,在拔节期后分蘖发育明显慢于主茎,使分蘖成穗率低,群体穗数不足,产量略低于多穗型品种,适当增加播量可有效增加穗数,提高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9.
小麦精少量播种及适地高产配套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小麦精少量播种高产栽培技术,以培肥地力为基础,精量匀播、培育壮苗为前提,高产低耗为目的,通过减少基本苗,培育壮苗,控制无效分蘖和过多的有效分蘖,使麦田群体较小,结构合理,个体健壮,从而达到穗足、穗大、粒重而高产。近年生产实践证明,在当前关中灌区小麦生产水平普遍进入中、高产阶段的特定条件下,要实现中产变高产或高产更高产的飞跃,就必须打破传统的“大肥、大水、大播量”的常规栽培模式,实行精少量播,走“低群体,壮个体,依靠主茎、分蘖并重或更多依靠分蘖成穗”的高产途径。精少量播高产栽培技术,应充分体现高(高土壤肥力)、宽(宽行距)、大(大穗大粒品种)、足(足墒下种)、稀(合理稀植)、早(适期早播)、浅(适当浅播)、匀(苗齐、苗匀)的“八字”方略,以协调个体与群体的矛盾,并通过冬春巧管,控制无效分蘖,促进个体健壮生长,建立合理群体结构,提高分蘖成穗率,以保证亩穗数和增加穗粒数及提高千粒重,实现高产量、高效益。……  相似文献   

10.
鲁西北小麦宽幅播种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爱芳 《吉林农业》2010,(9):105-105
小麦宽幅精播高产栽培技术是在处理好麦田群体与个体矛盾的基础上,扩大行距、扩大播幅、降低播种量、播种均匀;促进小麦个体发育更健壮、质量更好;使单株成穗多、穗大、粒多、粒饱,是一项显著增产的农机农艺相结合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小麦"小群体、壮个体、高积累"栽培高产途径的主要内容,就是在稳定穗数的基础上,适当减少基本苗,增加分蘖成穗,并大力提高小麦抽穗至成熟期间群体的光合生产量,达到穗足、穗大、粒多、粒饱、高产的目的。文章主要探讨小麦种植技术优化及病虫害防治。  相似文献   

12.
小麦单株成穗力的表达及其与穗部性状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播期、不同播种量试验及调查结果表明:小麦单株分蘖数和单株成穗数是个体生产力表达的主要指标。单株成穗数与基本苗的关系可用指数方程Y=aebx描述,适期早播、降低基本苗等措施可提高分蘖出生率和成穗率;群体平均单株成穗数与每穗粒数关系可表述为Y=27.47+2.85X(r=0.996 4);单株成穗数与穗部性状(分化小穗数、退化小穗数、每穗粒数等)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小麦“小群体、壮个体、高积累”栽培高产途径的主要内容,就是在稳定穗数的基础上,适当减少基本苗,增加分蘖成穗,并大力提高小麦抽穗至成熟期间群体的光合生产量,达到穗足、穗大、粒多、粒饱、高产的目的。文章主要探讨小麦种植技术优化及病虫害防治。  相似文献   

14.
小麦在向高产过度中,群体和个体的矛盾较为突出,直接影响产量的提高.密度是群体形成的基础,肥料也影响群体的发展.通过密度与施氮量试验,探讨出最佳的密度和施氮量,使产量构成的三因素得以协调发展.在基础肥力较高(不施肥亩产200公斤以上) 的高产麦田,选用分蘖成穗率较高的宿科808,在冬春雨水较多的条件下,亩施氮素12公斤,每亩基本苗可降低到8万,走分蘖成穗为主的途径.在基础肥力比较低的中低产麦田,成穗途径主要靠适当增加苗数,走主茎成穗为主、争取部分分蘖成穗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小麦精播“三高”栽培技术的研究,依据了小麦的生物学原理,针对淮北小麦分蘖成穗、穗分 化、籽粒灌浆特征,从减少播量,降低基本苗,精细播种为突破口,通过一系列调控优化技术的实施, 提高群体质量,促进库容发育挖掘单株综合生产潜力,从而达到群体高质量,个体高素质,种植高效 益的“三高”目的,形成了完善的精播“三高”栽培体系。  相似文献   

16.
小麦高产栽培中的主要矛盾之一是处理好群体与个体的关系。随着肥力和产量水平的提高,适当降低基本苗,有利于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但减少基本苗必须以满足适宜的穗数为前提。因此,必须掌握分蘖成穗规律及分蘖幼穗发育特性,才能在高产栽培中确定适宜的基本苗,合理利用分蘖成穗。为此于1982~1984年在重庆北碚对几种不同分蘖类型品种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7.
分析高产小麦分蘖成穗特性及成穗率与产量的关系, 表明高产小麦主茎第1、第2 分蘖发生率和成穗率高,在获得适宜穗数前提下提高茎蘖成穗率能改善群体质量、提高每穗结实粒数和粒重、实现高产。栽培措施对茎蘖成穗率有显著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18.
晚播小麦生育特点及适宜密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扬麦14号小麦不同播期、密度对其生物学性状及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期推迟,小麦不同生育期均相应推迟,但主要是前期营养生长期显著缩短,中后期生殖生长期则相对稳定,全生育期变短,总叶片数减少,植株高度变矮,干物质积累量减少,群体前小后大,分蘖成穗率降低,穗数不足,穗型变小,粒数减少,粒重提高,产量下降,品质变优。迟播小麦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加,群体总苗数、叶面积系数、有效穗教等群体质量性状迅速增强,单株分蘖及成穗数、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分蘖成穗率、结实粒数、千粒重等个体质量性状均逐渐变劣,但不同密度之间个体质量性状衰减的速率要远远小于适期早播的小麦。因而,适当提高种植密度,增强群体质量性状,弥补个体性状瘦弱之不足,有利于提高晚播小麦产量。本试验晚播小麦基本苗增加到360万/hm^2,产量最高,但品质变劣。  相似文献   

19.
<正>一、提高小麦产量的主要途径小麦的产量决定于亩穗数、穗粒数和粒重三因素。穗数取决于群体,穗粒数和粒重取决于个体发育状况。一般来说,导致亩穗数多的群体变化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个体发育好坏,往往依赖于群体结构是否合理。因此,协调好群体与个体的关系,解决好多头与倒伏、穗多与穗大、粒多粒重的矛盾,使小麦穗数、穗粒数和粒重协  相似文献   

20.
<正>高产与低产是相对而言,随着生产条件的不断改善,生产技术的逐步提高,产量节节攀升,在同一地区人们对高产、低产的认识也随之变化。根据当前的小麦生产水平,本文试图探讨亩产500~750公斤的小麦精播高产技术。一、播量与产量小麦高产三因素,即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通俗的说法是:穗多、穗大、粒饱、产量高。小麦是分蘖作物,分蘖可以成穗。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多分蘖、多成穗、成大穗。如果播量过大,分蘖瘦弱,也会少成穗、成小穗甚至全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