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3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麦超高产群体调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优化群体结构改善经济性状为方向,探讨稻茬小麦突破现有高产水平的群体调控原理和技术。研究表明:进一步降低基本苗数,采取适期偏早播种、提高中后期施肥比例等措施,单株分蘖数和分蘖成穗率分别达13和35.9%,成熟期干物重和收获指数分别达13.2ton/hm^2和0.46,产量可达6.59ton/hm^2。  相似文献   
2.
为了促使太湖地区小麦、大麦大面积实现中产变高产,我们于1981~1985年在太湖地区农业现代化综合实验基地上,与太湖地区农科所、苏州市农业局、无锡市农业局组织了小麦大麦省力、高产增效机械化配套适用技术的研究。5年来,这项适用技术已在  相似文献   
3.
世界上有较多的国家在60~70年代期间就基本上实现了农业机械化,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其机械化程度及动力机具的配套选型也不尽相同。总的趋势是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经济力量的增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速度和程度不断提高,机械动力和经营规模不断增大。苏南地区是我省乃至全国比较发达的经济地区,对农业机械化的要求也愈加迫切,但是这一地区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中,除了一些共性的要求外,又具有下述几个特点需要考虑:1.家庭承包土地规模较小,如苏州、无锡、常州、镇江等市,户均耕地仅3.4—4.6亩,低于全省5.1亩的水平;2.粮食生产基础水平较高,而近几年出现了徘徊局面,如苏州市1976年麦作单产高于全  相似文献   
4.
开展施肥对中低产小麦的影响研究,目的在于揭示氮磷钾肥对于中低产小麦生长的作用与相互关系,为中低产小麦合理施肥、提高肥效提供科学依据,从施肥角度探讨中低产小麦的改良技术。  相似文献   
5.
一、秋播存在的问题预测 据各地资料,1991年5月上中旬以前,全省南北地区小(大)麦生长有力,穗大粒多,长势平衡,病害较轻,如后期无特大灾害,今年全省麦类作物的单产和总产有“双超”历史的可能。但自5月下旬开始,淮北和淮南地区均先后连续大雨,形成了特大洪涝灾害,造成大面积小麦穗发芽、烂麦场、倒伏、粒重显著降低,因而产生了“丰收的长势,减产的收成”。 自1985年以来,我省夏粮产量连续7年停滞不前,甚至下降,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深刻反思。近年夏粮生产不稳、起伏不定,究其原因有多种,既有灾害性天气的干扰,也  相似文献   
6.
通过春性小麦分蘖成穗,小花结实,粒重潜力及其栽培效应的研究,探讨了春性小麦的超高产栽培途径,在保证一定成穗数的前提下,改善穗群组成,增加分群成穗,增加分蘖成穗,可显著增加每穗粒数和粒重,实现超高产,供试的五种栽培方案中,适期早播稀播地扩大分恭成穗范围,增加单株成穗数;利于个体生长充分,群体发展合理,且抗逆性增强,但相应的栽培技术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小麦是世界种植面积最大、最普遍,提供热能和蛋白质最多的粮食作物。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1986年统计,世界小麦总收获面积34.36亿亩,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26%左右;总产量为5121亿公斤,占粮食作物总产量的25%以上。不论从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上看,小麦均居世界谷类作物的首位。近20年来,世界小麦产量增长将近1倍,年平  相似文献   
8.
氮磷钾配合施用对小麦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提高中低产小麦单产的营养生理基础是增加植株体内氮磷钾的积累和合理分配,大量研究表明,这可通过提高土壤地力和施用氮磷钾肥加以实现.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氮磷钾肥不同配比对中低产小麦的作用,为小麦中低产田配方施肥提供技术依据.方法与经过试验于1991、1992年在金坛县后阳乡培丰村进行.采用小区试验,前茬晚粳稻.处理设3个用氮水平,每个用氮水平有氮磷钾3种比例(表1)、小区面积13.3m~2,收获面积  相似文献   
9.
影响小麦粒重的生理因素与调节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长江下游地区由于小麦生育期间雨量过多,日照不足,湿害病虫等自然灾害发生严重,年际之间小麦粒重高低的差异很大,这是造成本区小麦产量不稳的主要因素,也是限制小麦再高产的重要障碍.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在前几年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及原理研究的基础上,从1981~1983年进行了小麦籽粒形成的机理与增重调节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小麦倒伏的形态生理因素及抗倒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施肥水平和小麦单产的提高,我省不少地区每年都有一定面积的麦田发生倒伏,已成为限制小麦高产、稳产的重要障碍因素之一。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在1984~1987年进行了小麦的抗倒机理及控制技术的研究,以探索影响高产小麦倒伏的主要因子及防倒的综合栽培技术。 材料与方法 试验在本院(南京)进行。选用大面积推广的抗倒性较差的扬麦4号、扬麦5号和抗倒性较好的半矮秆宁麦6号、新品系8026作为供试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