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浅谈适地适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适地适树是指造林树种的生态特性与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也就是把树栽植在最适宜生长的地方。所谓适地就是要正确认识造林地的气候。土壤、地形、水文、物质等立地条件(森林植物条件),确定适宜的树种。适树就是要正确认识造林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在认识的基础上,确定适宜的造林地。 1.适地适树的途径 ①选树适地。在已确定造林地的前提下,根据立地条件,选择适宜的造林树种。首先选择乡土树种(在某一地区的天然分布中,其中有栽培经验,生长稳定的树种)。其次引进外来树种。 ②选地适树,在已确定造林树种的前提下…  相似文献   

2.
高寒山区提高人工造林成活率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寒山区是我国西部生态建设的主要造林地区,由于高寒山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容易导致造林成活率偏低。为了保证高寒山区造林质量,提高造林成活率,必须改进高寒山区人工造林的技术措施。一、选择适宜树种 高寒山区造林要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尽量选择乡土树种,充分考虑造林树种的抗旱、抗寒能力,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选择适宜生长的树种和品种,做到针、阔、灌相结合。  相似文献   

3.
针对弥渡县少林、造林树种单一和林业发展需要。根据适地树的原则,结合该县自然地理条件,选择出比较适合该县生长的造林树种63种次,分别林种列表介绍了各树种的特性、生境条件等,并根据树种的生物学物性、立地条件、造林目的的当地经济条件,分别不同林种、树种配置了相应的造林密度。  相似文献   

4.
书讯     
庞正轰同志主编的《广西主要树种造林技术》已由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该书将主要造林树种分为针叶树种、速生用材树种、珍贵优良用材树种、石山造林树种、防护林水源林树种、四旁绿化树种、经济林树种、药材树种和竹子等9大类,分别叙述了名树种的名称、主要用途、分类和生态特性、造林技术(采种、育苗、整地、造林、抚育、病虫害防治)等,内容新颖,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既是各级林业主管部门领导,各林场、技术推广站、林业工作站、营林站等单位技术人员的重要业务书,又是林业教学、科研、设计等部门有关同志的重要参考书,还是林区广…  相似文献   

5.
贵州喀斯特山地主要造林树种生长耗水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我省喀斯特山地临时性干旱影响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的问题,分别测定了花椒、香椿等24个主要造林树种水分耗损量,根据不同树种3、4、5、6月份生长所需水量,为喀斯特山地造林树种和造林季节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青海地处青藏高原,高寒、干旱,自然条件严酷,可供造林的树种相对较少。由于地域广阔,各地区气候、地理方面差异较大,而每个树种又有其独特的生态、生物学特征和适生条件。近年来,某些地区违背自然规律,在树种配置、树种的搭配、造林的季节等方面没有真正做到适地适树和适时造林,因此出现造林的成活率、保存率低,甚至是事  相似文献   

7.
适地适树是造林的六大措施之一,也是造林成败的首要环节。在相同的立地条件下,不同的树种生长情况不同,立地条件越好,林木生长差别越大。所以在造林前必须根据所划分的立地条件类型进行规划设计,把符合目的,最适当、经济价值最大的树种做为造林树种,还可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制定营林措施,做到适地适树,提高造林质量。  相似文献   

8.
在对毕节地区各貌类型气候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全区有分布的适生造林树种的生态学特性,运用Fuzzy线性加权变换模,对各类型地貌造林树种的气候适宜性进行综合评价,为区域性造林树种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在高原寒旱山地进行造林试验,调查分析不同坡向、不同整地方式、不同造林树种、不同造林季节以及采取地膜覆盖造林方式下,影响造林成活率的主要因素。试验表明,选择抗旱树种、采用汇集径流提前整地、地膜覆盖抗旱造林措施,以及选择阴坡地春季造林,可以提高寒旱山地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10.
沙地和丘陵山地樟子松造林技术默青樟子松为我国北方半干旱地区优良针叶造林树种,是解决“三北”防护林体系中造林树种单调,针叶树种比例过小的理想树种,1986年由自治区林业局三北站下达任务,敖汉旗林业局承担了樟子松沙地和丘陵山地造林技术的中间试验项目。在认...  相似文献   

11.
在砚山铳卡不同立地条件下栽培试验的初步结果表明川滇桤木在滇东南岩溶山区的石山和土山、石灰土和山地红壤上生长都比较好,表现出对不同立地条件较强的适应能力,其生长快慢与立地条件的好坏密切相关.川滇桤木的树高、地径、冠幅、叶面积、叶长、叶宽、单叶鲜重、干鲜重、枝叶鲜重和生物量等10个生长性状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川滇桤木具有育苗周期短、生长迅速、适应性强的特点,是岩溶山区营造生态防护和水源涵养林的一个优良树种,2年生平均树高为1.7m、地径为2.58cm、冠幅为0.85cm,树高最大达5.1m、地径最大达7.3cm.  相似文献   

12.
总结、研究并推广适宜海岸石质山地绿化造林树种的营造技术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用8年多的时间,对海岸石质山地几种适宜树种进行了研究,总结出海岸石质山地上侧柏的主要营造技术。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沈阳东部山区油松立木密度进行了调查,通过数据分析得出如何利用油松的平均胸径来判断该林分的适宜的密度.从而使油松成为干旱地区的优势树种。  相似文献   

14.
光热和水分条件对石灰岩山地侧柏人工林更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是我国荒山造林、水土保持和涵养水源的重要常绿树种之一。它适应环境的能力强,栽培范围广,常被栽植于我国的石灰岩山地上。耐干旱瘠薄是公认的侧柏生态学特性之一,但是,侧柏幼苗和幼树的更新和生长受山地环境影响较大。通过热红外成像法移动观测山体光热能量的分配特征,利用SketchUP软件三维阴影分析的功能进行林窗日照和遮阴分布的计算机模拟,以及在山东省侧柏主要栽培区对山地林窗幼苗进行实地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侧柏苗适合栽培在湿润而光照充足的立地上。山地阴坡和阳坡、山谷和山脊的光照和湿度的差异导致侧柏幼苗更新的变化,以至于一边因密度过大而出现严重的种内竞争,另一边因幼苗更新不畅而常出现林窗和空地。因此,需要通过适度的人工抚育和管理来解决该问题,以便在我国北方地区建立起稳定和完善的侧柏森林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5.
对水春县碧卿林场米老排的防火性能、山地防火林带生长情况进行较系统的测定研究,结果表明:米老排具有较强的防火性能,是优良的防火树种;米老排在山地防火路土壤条件下生长达到中等速生水平,是闽南林区改造山地防火路为防火林带的适生树种。  相似文献   

16.
黄柏为我国传统中药材树种,茶树为我国传统饮料树种,两者均为潜山县山区林农收入的重要来源。本文介绍了黄柏与茶树复合经营模式的造林技术、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7.
依据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提出澄江县抚仙湖近面山区域的生态景观设计与绿化规划方案:①对可视域区域原有的受损生态系统进行生态重建和生态修复;②对坡度25°以上旱地实施退耕还林,对坡度25°以下的山地进行生态优化和抚育;③对石灰山山地选用乡土树种抚育现状植被;④结合道路与景观的距离,对环湖公路、澄江至帽天山公路、澄江至阳宗公路和环湖岸绿化进行植物种类的优化配置;⑤对帽天山国家地质公园的矿山迹地开展生态修复、造林和植被抚育等。规划方案旨在促进区域生态旅游价值的提升和水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8.
对定植3年的直干桉山地人工幼林进行5个处理和1个对照的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对直干桉山地人工幼林林木的树高、胸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需N、P、K肥一起配合施,此试验最为合理的施肥配方是:150g尿素+200g过磷酸钙+50g硫酸钾,能使树高生长量增加75.4%,胸径生长量增加43.15%,最差的施肥配方是:50g尿素+100g硫酸钾,能使树高生长量增加12.3%,胸径生长量增加8.12%。  相似文献   

19.
秦巴山的漆树资源及其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陕西省秦巴山漆树资源进行了调查,秦巴山漆树资源到2002年比1981减少4537.12万株,仅为1981资源量的63.11%;其中天然漆林减少209.62万株,下降5.13%;人工漆林减少4317.5万株,下降52.62%。当前采割的生漆产量来自于人工漆林与天然漆林的比例为51:49。漆树资源分布、资源培育、生漆采割、经营和加工利用都是一个古老、特殊而落后的行业。秦巴山漆树产业可持续发展必须走生态化、社会化和产业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祁连山浅山区造林技术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祁连山浅山区影响造林成活、生长的树种选择、混交方式、生长调节剂处理等因子开展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浅山区造林树种的选择对成活率的影响较大,成活率相差近10个百分点;GGR处理对成活率、生长量有一定的影响,其成活率可提高13个百分点,科翰95保水剂不同施入方法,对成活率影响明显,其排序为水溶300倍液穴施150 g水溶蘸根粉施20 g;干旱区同一树种根系套袋造林其成活率影响比较明显,成活率提高11个百分点,年新梢生长量平均提高2.0 cm,干梢率下降10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