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河南地方绵羊品种的血液生化指标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河南地方绵羊品种大尾寒羊、小尾寒羊和豫西脂尾羊的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尿素、肌酐、总胆固醇、钾、钠、氯、钙等10项血液生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大尾寒羊的总蛋白、球蛋白、钙和总胆固醇含量显著低于小尾寒羊和豫西脂尾羊(P<0.05),小尾寒羊与豫西脂尾羊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3个绵羊品种之间白蛋白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豫西脂尾羊的尿素含量显著高于大尾寒羊和小尾寒羊(P<0.05),而大尾寒羊与小尾寒羊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小尾寒羊肌酐含量显著高于大尾寒羊和豫西脂尾羊(P<0.05),大尾寒羊与豫西脂尾羊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小尾寒羊钾含量显著高于豫西脂尾羊(P<0.05),与大尾寒羊差异不显著(P>0.05);大尾寒羊钠和氯含量显著低于豫西脂尾羊(P<0.05),小尾寒羊与大尾寒羊和豫西脂尾羊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
临汝脂尾羊实属豫西脂尾羊品种。在全产区二十三个县市中,临汝脂尾羊占12.32%,该羊具有成熟早、发育快、繁殖力较高、耐苦、耐粗、适应性强、产肉力高等特点,为豫西脂尾羊之中坚。为了摸清畜牧资源,有计划的选育,迅速建设临汝羊出口基地,于一九八五年三月至五月,对该羊做了系统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利用SPSS10.0软件对小尾寒羊、大尾寒羊、豫西脂尾羊的羊毛物理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小尾寒羊、大尾寒羊、豫西脂尾羊的无髓毛质量比分别为(74.88±12.12)%、(85.05±13.93)%和(64.32±8.87)%,差异显著(P<0.05).3个绵羊品种的无髓毛根数比分别为(82.36±2.97)%、(8...  相似文献   

4.
‘豫西脂尾羊’屠宰性能及肉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索豫西脂尾羊的肉用性能和肉质特性.【方法】对6只6月龄豫西脂尾羊的屠宰性能和肉品品质指标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豫西脂尾羊’公羊屠宰性能优于母羊,公羊肌肉剪切力和肌肉中Fe含量极显著大于母羊(P0.01),肌纤维直径显著大于母羊(P0.05);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公母间差异不显著(P0.05);平均屠宰率为42.39%,熟肉率53.51%;肌肉中水分含量为74.61%,粗脂肪含量为3.19%,粗蛋白质含量为18.74%,灰分为0.95%;必须氨基酸含量为38.34%,非必须氨基酸含量为38.02%,氨基酸总量为76.42%;饱和脂肪酸含量为40.65%,不饱和脂肪酸为54.91%;矿物质含量丰富.【结论】‘豫西脂尾羊’母羊的肉嫩度优于公羊,公羊氨基酸和矿物质含量略高于母羊,肉质总体指标在肉用羔羊品种中处于较高水平,具有较好的羔羊肉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5.
豫西脂尾羊以单侧卵巢排卵为主,单侧卵巢排卵母羊百分比为98.18%,其中左侧为34.35%,右侧为63.64%。右侧卵巢排卵母羊数极显著多于左侧卵巢排卵的母羊数(P<0.01)。总排卵率及排单卵、双卵和三卵的百分率分别为110.91%、90.91%、7.27%和1.82%。其胚胎长度增长以胎儿中期生长速度最快,而体重增长自进入胎儿中期以后一直比较旺盛。研究结果表明,豫西脂尾羊产羔率低的直接原因是排卵率低,主要是排双卵和三卵的比例低。根据豫西脂尾羊排卵及胚胎生长发育特点,就如何提高其繁殖率问题提出了具体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利用62只豫西脂尾羊(2,60),在豫西丘陵山区放牧条件下,对其体重变化,不同膘情在不同月份的日增重、途中损耜、肉的化学成份、白血球数等进行了观测研究,试验持续11个月。结果表明:豫西脂尾羊体格较小,体高均小于十字部高和体长,成年公羊和母羊的体高、体重分别为61.6Cm、41.5kg和57.5Cm、37.4kg;4、5、6月的日增重最高(134.0g),驱赶11km平均每只损耗0.35kg。胴体重、屠宰率和净肉率分别为16.2kg、47.0%和36.5%。上、中等膘肉样的水份、粗蛋白和粗脂肪均比日本国的高。提示:豫西脂尾羊适宣饲养在条件粗放、四季营差异大的予西丘陵山区,是一个产肉性能中等水平的地方品种,可以继续进行土种选育,不断提高产肉性能。建议试用夏洛来肉羊进行经济杂交,繁殖F_1和F_2,近期内不宜开展杂交育种工作。  相似文献   

7.
豫西脂尾羊体尺与体重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SPSS软件对139只豫西脂尾羊体尺、体重的测定结果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并建立最优回归方程。结果表明:豫西脂尾羊的体重(-Y)与体高(X1)、体长(X2)、胸围(X3)、胸宽(X4)、胸深(X5)、尾宽(X6)、尾长(X7)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胸深、体高、胸宽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对体重的影响都极大。得到最优回归方程为-Y=0.438X1+(-0.209)X2+0.554X5;经t检验,方程具有极显著的真实性和拟合度。  相似文献   

8.
陈喜英 《河南农业》2008,(23):47-47
豫西脂尾羊是河南省一个地方优良品种,1985年被编入《河南省畜禽品种志》一书。它适应性强,生长发育快,性成熟早,羔羊成活率高,肉质好,屠宰率高达57%。其肉质鲜美、细嫩,营养丰富,风味独到,市场开发前景厂阔。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GH基因与绵羊的生长发育性能的关系,采用PCR-RFLP的方法分析了GH基因内含子Ⅱ的PvuⅡ位点在5个绵羊群体中的多态性,并与绵羊体质量和体尺等性状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表明:GH基因内含子Ⅱ的PvuⅡ位点在5个绵羊中检测到两种基因型即AB基因型(264 bp/429 bp/693 bp)和BB基因型(264 bp/429 bp)。大尾寒羊、小尾寒羊、豫西脂尾羊、湖羊、杜泊羊的AB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786、0.750、0.424、0.471、0.459,BB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214、0.250、0.576、0.529、0.541。湖羊的GH基因内含子Ⅱ的PvuⅡ位点显著偏离Hardy-Weinbery平衡状态(P0.05),小尾寒羊、豫西脂尾羊、杜泊羊的GH基因内含子Ⅱ的的PvuⅡ位点极显著偏离Hardy-Weinbery平衡状态(P0.01)。关联分析表明,AB基因型绵羊的体质量、体长、胸宽、臀端高、管围、尻高、颈长等指标显著大于BB基因型绵羊(P0.05)。研究表明,GH基因内含子Ⅱ的PvuⅡ位点对绵羊的生长发育性能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0.
运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PAGE)对豫西脂尾羊血清酯酶(Es)的多态性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在豫西脂尾羊上Es基因座有2个等位基因即Es~+和Es~-,而且Es~+和Es~-的基因频率别为0.55和0.45,有3种基因型Es~(++)、Es~(+-)、Es(~--),其频率分别为0.425、0.250和0.325。不同基因型西清酯酶对体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荐高方面,Es~(++)基因型显著高于Es+-基因型(P0.05),而两者均与Es~(--)基因型没有显著差异(P0.05)。在胸围方面,Es~(++)基因型极显著高于Es~(--)基因型(P0.01),而两者均与Es~(+-)基因型的胸围没有显著差异(P0.05)。Es对其他指标都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1.
用标准及自制的环核苷酸组合剂分别处理青年羯同羊各12只,观测其胴体组成、肉质、肝脏、脂肪和血液等性状指标。结果表明,环核苷酸能显著改善同羊的胴体组成,肉质干物质及粗蛋白含量显著增加,脂肪含量显著下降;体脂中对人体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及尾脂中饱和脂肪酸含量均显著增加,体、尾脂中癸酸含量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研究脂尾去除对‘兰州大尾羊’和‘蒙古羊’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方法】选取年龄和体质量均相近的‘兰州大尾羊’和‘蒙古羊’去势公羔各18只,随机分别对‘兰州大尾羊’和‘蒙古羊’各9只去除脂尾,15月龄屠宰,测定屠宰性状、肉品质和内脏器官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脂尾去除对‘蒙古羊’的屠宰性能、肉品质和内脏器官指标的影响不显著(P0.05),‘兰州大尾羊’的背膘厚、GR值分别增加1.41、1.67mm(P0.10),失水率降低0.77%(P0.10)、剪切力减小0.59kg/f(P0.10)、pH1升高0.10(P0.10),均有差异显著的趋势.2个品种间,屠宰性能和肉品质指标除色度、pH24、大理石纹、脾质量和小肠质量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他指标均差异显著(P0.05).【结论】脂尾去除可以提高‘兰州大尾羊’的屠宰性能和改善肉品质,‘兰州大尾羊’的屠宰性能和肉品质优于‘蒙古羊’.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GH基因与绵羊的生长发育性能的关系,采用PCR-RFLP的方法分析了GH基因内含子Ⅱ的PvuⅡ位点在5个绵羊群体中的多态性,并与绵羊体质量和体尺等性状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表明:GH基因内含子Ⅱ的PvuⅡ位点在5个绵羊中检测到两种基因型即AB基因型(264 bp/429 bp/693 bp)和BB基因型(264 bp/429 bp)。大尾寒羊、小尾寒羊、豫西脂尾羊、湖羊、杜泊羊的AB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786、0.750、0.424、0.471、0.459,BB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214、0.250、0.576、0.529、0.541。湖羊的GH基因内含子Ⅱ的PvuⅡ位点显著偏离Hardy-Weinbery平衡状态(P<0.05),小尾寒羊、豫西脂尾羊、杜泊羊的GH基因内含子Ⅱ的的PvuⅡ位点极显著偏离Hardy-Weinbery平衡状态(P<0.01)。关联分析表明,AB基因型绵羊的体质量、体长、胸宽、臀端高、管围、尻高、颈长等指标显著大于BB基因型绵羊(P<0.05)。研究表明,GH基因内含子Ⅱ的PvuⅡ位点对绵羊的生长发育性能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获取阿勒泰羊CFD基因序列,研究CFD基因在阿勒泰羊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在不同营养状态阿勒泰羊尾脂中表达量的变化,为深入研究CFD基因对阿勒泰羊尾脂沉积的调控作用奠定基础,并最终用于低脂肪绵羊品种的培育.[方法]以阿勒泰羊尾脂cDNA为模板,进行CFD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采用RT-PCR技术研究CFD基因在阿勒泰羊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采用qRT-PCR技术分析CFD基因在不同营养状态阿勒泰羊尾脂中表达量的变化.[结果]克隆了阿勒泰羊CFD基因,CFD基因在阿勒泰羊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肌肉、尾脂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尾脂组织中表达水平最高.CFD基因在阿勒泰羊正常饲喂阶段尾脂组织中的表达量极显著低于饥饿饲养阶段尾脂组织中的表达(P<0.01).[结论]CFD基因主要是通过促进脂肪分解而对阿勒泰羊尾脂沉积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尾型极端差异的阿勒泰羊、湖羊和藏羊三群体中TCF7基因增强子一处SNP是否存在分化现象,从而确定该SNP是否可作为一个有效地筛选脂尾与瘦尾性状的分子标记.[方法]对三品种绵羊286份基因组进行目标SNP片段的扩增,并采用PCR-RFLP方法对以上样本扩增片段进行酶切分型,最后采用卡方检验的方法验证各基因型在各群体中的Hardy-Weinberg平衡性.[结果]高效扩增出所有样本含该SNP DNA扩增,经MfeⅠ酶切分型后共鉴定出了三种基因型(CC、TT和CT),其中CC基因型在瘦尾藏羊群体中的百分比高达80.3;,是脂尾型阿勒泰羊与湖羊的两倍以上.C/T等位基因的比率显示藏羊群体中这一比值分别为其他两种脂尾型绵羊品种的8倍,提示T等位基因可能与脂尾性状相关.[结论]该SNP可作为脂、瘦尾羊选育的一个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6.
大尾寒羊是河南省的一个地方优良羊种,属肉脂兼用品种。文中概述了大尾寒羊的体型外貌与种质特性,并分析了性别、年龄、出生类型、配种季节、营养等非遗传因素对大尾寒羊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外源性环核苷酸对枯草期同羊肉脂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用标准及自制的环核苷酸组合剂分别处理青年羯同羊各12,观测其胴体级成,肉质,肝脏,脂肪和血液等性状指标。结果表明,环核苷酸能显著改善同羊的胴体组成,肉质干物质及粗蛋白含量显著增加,脂肪含量显著下降;体脂中对人体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及尾脂中饱和脂肪含量均显著增加,体,尾脂中癸酸含量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8.
采用萨福克、特克赛尔、道赛特作为种公羊,以当地土种母羊哈萨克羊作为生产母羊进行杂交试验,同时将当地土种母羊哈萨克羊与当地土种阿勒泰公羊配种作为对照,比较杂交后代6月龄活重、胴体重、尾脂重及屠宰率。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萨福克羊、道赛特羊、特克塞尔羊与当地土种羊杂交所产羔羊增重效果明显高于当地土种羊羔羊,尾脂比当地土种羊大大减小,杂交优势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9.
陕西同羊属肉毛兼用脂尾半细毛羊,为我国古老而名贵的优良地方绵羊品种之一。同羊历史源远,距今已有1200多年。原产于我省同州(今大荔)一带。自古以来该品种以脂尾硕大,肉质肥美不羶,被毛柔细而著称。同羊体质趋于结实、紧凑,外形具有“耳茧”、“尾扇”“角粟”“胁箸”及酒瓶形等特点,史称同羊肉“肥嫩多汁,味美色鲜;尾脂成块状,洁白如玉,食之肥而不腻;烹之易烂、食之可口”。宋代文豪苏  相似文献   

20.
为了进一步探讨兰州大尾羊在半农半牧区的自然放牧条件下的生产性能,丰富大尾羊品种资源的技术资料。并与1982年所测得的大尾羊尾脂重进行比较,调查其尾部性能是否退化,2013年1月7日我们对兰州大尾羊进行了屠宰测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