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0篇
综合类   30篇
畜牧兽医   138篇
  2005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二)承德地区肉牛快速育肥的经验:承德地区自1974年开展饲养黄牛以来,为了提高饲养肉牛的经济效益,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因地制宜,因势制宜,压缩育肥期,提高出栏率,提高商品率,各级畜牧部门会同当地三位著名的养牛专业户进行探索,通过反复多次肉牛快速育肥试验,总结出以下几种方法: 1.放牧加补饲育肥方法。此法简单易行,便于广大养牛户掌握应用,以当地资源为主,花钱少,效益高。承德深山区的养牛专业村、专业户大多数采用此法,提高了出栏率。饲养到18月龄出栏,体重可达到350多公  相似文献   
2.
二、黄牛改良工作中的几项主要措施 (一)“五靠”是黄牛改良的关键措施 十几年的实践证明,牛改工作要取得成功,必须要有“五靠”。那就是:一靠领导重视,二靠科学技术,三靠政策落实,四靠经济效益,五靠产品销售,这“五靠”相辅相成,缺一不可。1986年笔者在农业部召开的全国黄、水牛改良工作会议上讲话,就总结了各省牛改工作之所以能取得较好的成绩,离不开这“五靠”。农业部牧医司领导在大会总结讲话中也强调了“五靠”的作用,并说它对全国黄水牛改良工作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五靠”的具体内容,请参阅《科学养牛之路—一邱怀教授论文选》第325页“试谈我国黄水牛的改良问题”和《黄牛杂志》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农业机械化水平的迅速提高,传统上以役用为主的中国黄牛,已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为了迅速提高黄牛的乳肉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除良种黄牛保种区仍坚持本品种选育外,其他地区黄牛均可用外来品种公牛进行杂交改良,所生改良后代...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安西牛肉用生产性能,和通过屠宰分析,了解安西草原营养状态及安西牛目前体成分结构,特安排该屠宰试验。材料和方法在安西县桥子、踏实乡多个放牧牛群中随机购入月龄分别为16、28、40月的阉牛15头。按屠宰要求测定有关指标,对肉样分析:粗蛋白用日VS—KTP定氮仪分析,粗脂肪用日MRK脂肪提取仪,干物质及粗灰分含量用常规法,氨基酸用121MB型氨基  相似文献   
5.
中国部分黄牛血液蛋白多态性与遗传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法对我国3个黄牛品种早胜牛、无棣牛、蒙山牛共185头牛的4个多态蛋白质位点进行检测,得出了Hb、Pa、Tf、Akp在各品种中的表现型和基因频率。引用了中国5大黄牛品种4个多态蛋白质位点(Hb、Pa、Tf、Akp)的基因频率资料,计算标准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分析,在8个品种分为4类时,早胜牛、秦川牛、无棣牛为一类,蒙山牛、南阳牛为一类,鲁西牛与晋南牛为一类,延边牛单独为一类。  相似文献   
6.
千万不可忽视良种黄牛的保种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良种牛保种的重要意义.基因的随机漂移、选择与杂交、近交是特定基因从群体中消失的主要原因,群体及其有效含量和系统选育的科学组织是保种的重要内容。最后介绍我国良种牛的保种方法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7.
8.
采用Monte Carlo方法研究了群体在3种规模7种留配体制下50个世代内的近交。结果表明,最优留种最优选配是近期内控制近交最有效的留配体制。非同胞随机交配和最优选配在随机留种下均可有效地控制群体近交。而在家系等数留种下只能控制起初若干世代的近交,可控制的世代数因群体规模而异。选配增加了世代内个体近交系数的一致性,但增大了世代间近交量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支持牛类胚胎干细胞发育的饲养层培养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小鼠胎儿和牛睾丸为材料 ,以含 1 5 % NBS、0 .1 mmol/ Lβ-巯基乙醇、0 .1 μmol/ L Na2 Se O3的DMEM溶液为培养液 ,分离获得了传 1 5代的小鼠胎儿成纤维细胞和 5代牛睾丸成纤维细胞 ,建立了小鼠和牛类 ES细胞培养体系。结果表明 :牛睾丸成纤维细胞和小鼠胎儿成纤维细胞均属附着生长型细胞 ,与小鼠胎儿成纤维细胞相比较 ,牛成纤维细胞直径和长度大 ,生长速度快 ,易于老化 ;1 2~ 1 6日龄的小鼠胎儿最适宜分离与克隆小鼠胎儿成纤维细胞 ;在 2 5℃条件下 ,以 0 .2 5 %胰蛋白酶 0 .0 4% EDTA消化液作用胎儿小块组织分离原代小鼠胎儿成纤维细胞 ,消化液作用时间不应超过 2 0 min,以相同的消化液在 3 7℃条件下 ,离散贴壁成纤维细胞 ,作用时间以 2~ 3 min为宜 ;培养细胞密度与传代时间间隔有密切关系 ,若传代时间间隔为 3~ 4d,培养细胞浓度应为 3× 1 0 5个 / ml~ 5× 1 0 5个 / ml;在成纤维细胞分离与克隆过程中 ,培养基中添加0 .1μmol/ L Na2 Se O3 0 .1 mmol/ Lβ-巯基乙醇 1 5 % NBS,有利于 MEF和 NBTF的增殖  相似文献   
10.
MDH和G6PD同工酶在家鸡个体发育中的表现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连续缓冲系统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PAGE法)结合组织特异性染色技术,对家鸡不同发育阶段和不同组织器官的苹果酸脱氢酶(MDH)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同工酶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MDH同工酶在家鸡体内既有阶段发育特征,又有组织器官特异性表现,且s-MDH和m-MDH的分布和表达的量上有较大差别,表现在s-MDH在谱带多少、组织分布普遍程度和酶活性高低上都强于m-MDH.认为MDH同工酶在家鸡体内主要参与该组织器官的脂肪代谢.G6PD同工酶在家鸡未成年之前各发育阶段和各组织器官只呈现酶谱痕迹,成年之后仅在肝、心、肾、睾丸、胸肌中出现1~2条谱带,显示出分布的发育阶段和组织器官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