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稻麦作为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快速准确地估测其叶面积指数(LAI)对生产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前期图像分析和模型验证的基础上,采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设计开发了稻麦叶面积指数估算系统。系统使用无人机拍摄的稻麦冠层图像,通过图像预处理、参数提取、数据分析和模型估测等过程,最后获得相应时期的稻麦LAI。该系统界面友好,操作便捷,结果可靠,为稻麦LAI快速估算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墒沟集草型稻麦联合收获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现有全喂入式稻麦联合收获机上,采用技术集成的方法,重新配套动力,加装开沟、导草及其传动等装置,设计了墒沟集草型稻麦联合收获机.试验表明,该机设计方案可行,作业质量稳定,平均作业速度可达0.8 m/s,作业效率0.27 hm2/h,秸秆入沟率不小于95%,能一次完成稻麦联合收获、墒沟开挖、秸秆集沟还田作业.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镇江市稻麦种植品种和方式的调查和分析,指出了镇江市稻麦种植"双晚"问题的原因,提出了如何科学合理安排好品种布局,采用因种栽培的技术措施,促进稻麦周年高产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稻麦秸秆犁翻旋耕机可以实现一次作业完成土地犁翻、稻麦秸秆旋耕粉碎、覆土还田等多道工序,能代替目前先采用秸秆粉碎、再犁耕或旋耕覆土还田二次作业模式的还田机械。目前由于机具调整、机手操作水平等原因造成机具使用效果达不到设计要求,总结提炼了该机的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5.
张韵  鲍向东  刘锡勇  许敏 《农机化研究》2016,(12):107-111,116
转速控制系统是机械设备运转的主控单元,也是稻麦联合收割机的核心构成部分,设计智能型转速控制系统是增强设备性能的关键。为此,以单片机AT89C51作为控制器,对机械转速控制系统进行了设计,研发了一种新型转速控制模块,旨在实现稻麦联合收割机自动化控制。  相似文献   

6.
5TD—55型立轴式脱粒机试验研究西南农业大学农业工程学院胡匡禾,李庆东,孙俊辉,叶进设计思想本型号是针对我国广大南方稻麦两熟地区设计的,完成稻麦田间脱粒、分离、清选任务的高效机型。本项目将采用立轴式结构,脱粒机的主要工作部件滚筒、排杂风扇、吹送轴流...  相似文献   

7.
目前薏苡机械化收获主要采用稻麦联合收获机兼收薏苡,存在薏苡总损失率大,含杂率较高等一系列问题。为加强薏苡联合收获机的开发研究,针对薏苡植株较高和易脱粒的特性,通过对割台装置以及脱粒清选装置的设计,同时与稻麦联合收获机的田间作业性能进行对比,分析了总损失率、破碎率、含杂率和工作效率等指标。结果表明:改进后的薏苡联合收获机的总损失率、破碎率和含杂率分别低于稻麦联合收获机的7.12%、0.05%和1.81%,生产效率差距不大。改进后的薏苡联合收获机作业性能优于稻麦联合收获机。通过试验对比研究,为薏苡联合收获机的理论研究和优化设计提供参考和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稻麦联合收获机拨禾轮转速对作业质量影响较大,拨禾轮转速过低导致作物喂入不及时,拨禾轮转速过高导致作物过度击打而造成落粒损失。若拨禾轮转速能够随作业速度自适应调节,将很大程度上降低割台损失。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一种稻麦联合收获机拨禾轮转速自动控制装置,使拨禾轮以适当转速稳定转动。重点对拨禾轮驱动机构、转速测量装置和转速控制器进行设计。转速控制器采用PID控制算法比较实际转速和目标转速的大小并确定合理的电机转速控制信号,使拨禾轮主轴以目标转速旋转。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所研制的稻麦联合收获机拨禾轮转速自动控制装置的转速控制误差小于3.5 r/min,最大相对转速误差为8.6%,其控制稳定性和可靠性能够满足稻麦联合收获机田间作业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9.
徐州市农机技术推广站项目组人员研究、开发设计的1JHG-180型稻麦秸秆粉碎还田旋耕机是在SGTN-180D4V3型双轴灭茬旋耕起垄机基础上,参考国内外现有稻麦秸秆还田、旋耕技术和相关机型,结合我省稻麦种植特点,设计一种新型秸秆粉碎纹齿刀具,  相似文献   

10.
1概述稻麦要储藏,条件之一就是稻麦本身的水分不能过高,否则在储藏过程中容易发霉、变质,所以储存前要降低稻麦的水分。如果给稻麦进行干燥时采用的办法不合适,干燥效果不好,稻麦的品质就会明显下降,甚至霉烂、变质,以致无法食用。同时如果烘干质量差,不仅影响稻谷的品质,而且在稻谷加工时,稻米粒容易破碎,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1.
针对稻谷干燥机作业成本过高和干燥后的物料品质差的问题,将地源热泵技术应用于稻谷干燥机,设计了一套板翅式换热器加热空气,计算得出芯体结构与技术参数,以降低单位作业量成本,提高干燥后的物料品质。试验研究表明:当环境温度为环境温度16℃、空气相对湿度53.2%时,地源热泵稻谷干燥机与燃油稻谷干燥机的稻谷含水率降低速率无明显区别,稻谷干燥性能可达到同等效果;地源热泵稻谷干燥机干燥稻谷的单位作业量成本0.040 7元,而燃油稻谷干燥机干燥稻谷的单位作业量成本为0.190 5元,单位作业量成本明显降低;地源热泵稻谷干燥机的稻谷干燥不均度干燥前后降低幅度0.40%小于燃油稻谷干燥机的0.72%;地源热泵稻谷干燥机的破损率增加值0.16%,小于燃油稻谷干燥机的0.31%,地源热泵稻谷干燥机的爆腰率增加值2.0%,小于燃油稻谷干燥机的3.0%,干燥后的物料品质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2.
Microwave drying of grains is fundamentally different from either convection or conduction drying. Drying of cereal grains appears to proceed mainly in the period when the drying rate is decreasing (in the falling rate period), a characteristic of internally controlled diffusion. However, the analytical solution to Fick's second law of diffusion for a homogeneous, isotropic sphere with constant initial and boundary conditions does not adequately describe the drying behaviour. In an attempt to overcome this problem, the moisture ratio was written in terms of the surface moisture content rather than the equilibrium value. The associated surface drying coefficient, as determined by an iterative technique, was found to be expressible as a linear function of the initial free moisture content of the grain. The resulting empirical model better described the observed drying kinetics. This approach also resulted in good fits to independent data from experiments on convective drying of rough rice, microwave drying of wheat and combined microwave-fluidized bed drying of wheat.  相似文献   

13.
指盘式搂草机的设计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我国传统搂草设备存在的干燥速度慢、散草打捆困难和草根容易捂烂等问题,研制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型指盘式搂草机,能够实现对苜蓿、稻、麦、秸秆的搂集和翻晒作业。为此,论述了9LZ-6.0型指盘式搂草机的整机结构和工作原理,完成了可调旋转架、指盘收放机构和指盘弹齿等关键部件的结构参数设计计算,完成了对弹齿的有限元分析和运动学模拟仿真,并对样机进行了田间试验,通过试验结果与技术指标的分析对样机进行了优化设计。试验结果表明:该机具各项技术性能指标均能满足设计要求,操作方便,使用可靠,搂草质量好,生产率高,可满足我国饲草收获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针对国内常用的稻麦秸秆还田机具功能单一,作业质量不能满足农艺要求的现状,提出了一次作业完成稻麦秸秆(包括收获后撒布在田中的茎秆和收割后的根茬)粉碎、覆土还田和土壤旋耕的联合作业的设想,研究开发出了“1GJQN―165型秸秆粉碎—旋耕组合多用机”,并且对该机具的设计要点进行阐述。通过对该机具进行的稻麦秸秆、棉花秸秆的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机具的作业质量完全满足农艺要求,粉碎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规定。  相似文献   

15.
通过建立连续微波干燥活性米过程的质热传递模型,获得活性米微波干燥机内的温度和含水率分布,并在微波强度为1.16、2.75、4.34W/g的条件下,进行活性米温度和水分模型的实验验证,确定传热传质模型的正确性。模拟与实测结果表明:在连续式微波干燥机的干燥末段,温度上升较慢时相应控制微波功率,减少微波干燥的能耗;在干燥段后进入缓苏阶段,使活性米物料内外温度达到平衡,干燥效果更为均匀,又可以保证干燥品质。该研究对活性米的微波加热工艺及控制方面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针对当前广泛应用的各类谷物干燥机普遍存在高温快速干燥爆腰率高、低温干燥脱水速率低、循环干燥破损率高、热能利用率低和烘干成本高等问题,介绍了一种混流静态房式谷物干燥机,其采用“保温控湿、热风循环利用、混流通风、薄层大风量静态持续干燥”的谷物机械干燥新方法,可解决谷物干燥爆腰率高、损伤率高和脱水效率低等系列问题,实现热风循环利用,提高烘干热效率。2017—2019年,在同等干燥条件下应用该机与其他类型烘干机、人工晾晒等谷物干燥方式开展了多批次干燥稻谷及杂交水稻种子的对比试验及性能验证工作。结果表明,该机在烘干效果、效率及烘干成本等各方面明显优于其他类型烘干机,在水稻种子干燥方面也有突出表现。经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检测,该型干燥机干燥谷物的籽粒脱水速率1.3%/h,爆腰率≤0.01%,籽粒破损率≤0.02%;干燥水稻种子的脱水速率0.9%/h,干燥种子的发芽率和破损率与自然晾晒级相当。   相似文献   

17.
水稻在黑龙江省粮食生产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已成为主产作物之一.近年来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机械插秧、收获和烘干已被广大用户所接受.在水稻产区劳动力紧张的条件下,迫切需要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为此,提出了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概念,并对推进黑龙江省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建设的途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漂烫机是蔬菜干燥、冷冻、罐藏等蔬菜深加工的必行设备。蔬菜经过漂烫处理,可以钝化酶的活性,防止褐变,增加细胞膜的透性,加快干燥速度,同时也起到杀菌作用,是很多蔬菜深加工工艺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为此,介绍了网带式漂烫机的工作原理、设计、计算及总体参数的确定。  相似文献   

19.
稻麦变量施肥机控制系统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稻麦变量施肥智能化程度低、通信系统可靠性和兼容性差等问题,研究设计了一种稻麦变量施肥机控制系统。该系统以CAN总线通讯作为现场总线,实现各控制节点之间的实时通信;通过GPS导航和处方图得到当前位置需肥量,根据变量施肥数学模型,通过步进电机节点实时调节外槽轮排肥器开度,实现施肥变量调节。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机械结构设计合理,动作响应迅速,定位精准,各行排肥器之间排肥量变异系数最大为1. 78%,变量施肥精度达97%以上,作业效果良好。其控制程序稳定可靠,各控制节点之间通信及时、准确,整机设计合理,系统工作稳定,智能化程度高,各项技术指标满足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20.
季节性干旱丘区的麦秸还田技术与水分利用效率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3~2004年在季节性干旱的丘陵地区进行了麦秸还田种植水稻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覆盖物中,麦秸的节水效果最好,但还田方式与节水效果直接相关。翻耕、水稻栽后麦秸覆盖还田,可以减少田间蒸发耗水,节水41.84%;稻谷水份生产率为1.55 kg/m3比CK高0.51 kg/m3,灌溉水的稻谷生产率比CK高1.22 kg/m3;与此同时水稻增效1860元/hm2。免耕、水稻栽后麦秸覆盖还田的水份生产率为1.26 kg/m3,比CK高0.22 kg/m3,灌溉水的稻谷生产率比CK高0.47 kg/m3。免耕、覆盖、水稻抛栽不节水,但省工节本,增效840~1110元/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