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俗话说“养虾先养水”,水环境是对虾赖以生存的基础条件,管理好水质,是养虾成功的关键。即墨市对虾养殖经过了十几个春秋,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为了使养虾业能稳定、健康地发展,笔者及时总结对虾养殖户多年来的养虾生产实践,探讨形成了—套在对虾养殖中水质管理方面比较成熟的做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
大连市普兰店市养虾业近几年发展迅猛,几乎是一年迈上一个台阶。回999年全市养虾面积29722亩,总产量8904吨,总产值12,598万元,其中:港养对虾产量10251吨,产值7586.3万元;混养面积29450亩,产量7879吨,产值5011.2万元。养虾业是普兰店市的支柱产业,大连市及当地政府对此非常重视。根据该市20年积累的养虾经验与教训,他们走出了一条依靠科学进步指导对虾养殖工作的路子,并使之科学化、规模化、规范化,生产效益连年跃上。一、依靠科学进步抓养虾防病工作1993年以来,全国性对虾流行病害给养虾业带来巨大损失,该市从大处着眼,…  相似文献   

3.
我省的闽东沿海是我省发展的对虾养殖业最早的基地之一,然而,近一二年随着养虾面积的发展,带来病害的发生和蔓延,虾农普遍亏本,广大虾农和投资者的积极性严重挫伤。造成上述被动局面,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与该区域养虾集中在内湾海域有关。观就闽东内湾海域虾池位置、面积与对虾养殖的关系探讨提出如下看法。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淡水养虾业发展与市场的需求有着密切的联系。八十年代由于对虾养殖发展迅猛,年产量近20万吨,是世界的主要对虾输出国,期间淡水养虾业显得微不足道,但是到1993年随着对虾流行病的发生,对虾养殖业迅速滑坡,淡水养虾业才逐步兴起,并成迅猛发展趋势。以江...  相似文献   

5.
随着沿海人工养殖对虾热湖的不断高涨,人们的注意力已不再是“人工能不能养虾,养虾能不能赚钱”,而是把注意力逐渐集中到“如何提高养虾成活率”“怎样增产增收”,提高经济效益上来。滦南县自一九七九年发展养虾以来,由大面积鱼虾管养到大面积对虾粗养,不断走上了大面积精养高产的道路,一九八五年成为养虾千吨县,一  相似文献   

6.
降低养虾成本是当前人们探讨养虾业如何以自身求发展的特点,也是提高养虾经济效益的关键。笔者根据威海市近几年的养虾生产经验和做法,从饲料、养殖方式以及苗种管理三个方面,谈谈这个题目。饲料是对虾生长的物质基础,在对虾生产环节上,饲料费通常占60%—70%,因此,降低养虾成本的关键在于饲料。  相似文献   

7.
短讯     
<正> 养虾业前景看好 1990年养虾业将开始走出低谷,并有向上攀升之势。主要依据是:1.世界对虾需求量明显增加。美国是对虾的最大消费市场,每年达30万吨。预计世界对虾消费量年增长率在8%左右。2.各主要养虾国和地区都在持续减产,乃至供应量锐减。据报道,泰国和台湾以往各产十多万吨对虾,皆因发生对虾病变及污染日趋严重,致使养虾业不断萎缩。印度尼西亚养虾条件良好,但因财团投资经不起前几年国际市场对虾价格一再下跌,养虾情绪不振产量难于突破10万吨。  相似文献   

8.
中国对虾暴发性流行病防治的新见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3年中国大陆大面积发生中国对虾暴发性流行病以来,科技人员和养虾业者就开始了对该病的防治研究与试验,通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探索出许多行之有效的途径,如渗水养虾、井水养虾、蓄水处理后养虾等不同的养殖方式,加强苗种质量中检测和苗种的选用,加强饲料质量管理、饲料的投喂一以及水质控制、药物的使用等,使中国对虾的养殖产量大幅度提高.走出了对虾养殖的低谷。但对虾疾病仍然是养虾业发展的最大障碍,生产不稳、风险极大。为此,作者根据近几年养虾的实践,结合各地的经验,对对虾疾病防治提出以下新见解和防冶技术:一、混…  相似文献   

9.
<正> 2 今后发展的几点意见2.1 对虾一定要养 中国对虾一定要养下去,这是我省海水养殖的优势和主要品种。1993年养虾受灾,虾农、干部职工思想波动很大,也引起了各界的忧虑和不安。对虾还能不能养?如何养?是首先要解决的。要在农业部渔业局的指导下,认真总结我省十几年养虾的经验教训,特别是1993年在大灾之年养虾丰收的典型经验,统一认识,在养殖结构、养殖方式、技术管理和政策上,因地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养殖对虾连续发生大面积暴发型流行性病害。中国对虾,长毛对虾、墨吉对虾,班节对虾都难以幸免,斑节对虾尤其突出,损失极为严重。为探索养殖对虾抗病防病途径,旨在群众性养虾生产中可推广应用,巩固,促进养虾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对虾养殖周期短 ,养得好 ,效益高 ,市场需求量大 ,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优良养殖品种。但自1991年对虾病毒性疾病流行以来 ,各地养虾业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 ,虾病成为制约养虾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水产科研人员和养虾工作者经过长期的艰辛努力 ,对对虾病毒性疾病的研究 ,虽然从生产上未能给予有效的治疗 ,但从控制、预防方面却有了很好的技术经验 ,取得一定的进展。如封闭式养殖、池塘微生态调控、高位池养虾等方式都是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控制、预防病害发生 ,使对虾养殖取得成功的先进方式。一、封闭式养虾封闭式对虾…  相似文献   

12.
我国对虾养殖业从1978年起步,经过10年努力,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养虾大国,对虾已成为我国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为发展养虾业,累计投入基本建设资金40多亿元,其中农民投入10多亿元。目前直接从事对虾养殖生产的人员达20多万人,加上为养虾服  相似文献   

13.
张良尧 《内陆水产》2002,27(2):14-15
斑节对虾是合浦乃至广西对虾养殖的主要品种,1988年开始引进合浦养殖,1999年斑节对虾养殖面积达到3733公顷,发展迅猛。但随着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病害不断发生,特别是1993年全国普遍出现暴发性虾病后,给对虾养殖业带来了沉重打击。广大科技工作者围绕着如何做好虾病的综合防治,实施对虾健康养殖进行不懈努力,虽然未能摆脱虾病的困扰,但是探索出许多养虾新技术、新方法,积累了丰富经验,有效地减少虾病发生。本人阐述的斑节对虾健康养殖技术是我县1999年对如何进行低产虾塘技术改造,实施对虾健康养殖建立的…  相似文献   

14.
张良尧 《内陆水产》2001,26(12):21-22
斑节对虾是合浦乃至广西对虾养殖的主要品种,1988年开始引进合浦养殖,1999年斑节对虾养殖面积达到3733公顷,发展迅猛。但随着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病害不断发生,特别是1993年全国普遍出现暴发性虾病后,给对虾养殖业带来了沉重打击。广大科技工作者围绕着如何做好虾病的综合防治,实施对虾健康养殖进行不懈努力,虽然仍未能摆脱虾病的困扰,但是探索出许多养虾新技术、新方法,积累了丰富经验,有效地减少虾病发生。笔者阐述的斑节对虾健康养殖技术是我县1999年对如何进行低产虾塘技术改造,实施对虾健康养殖建立…  相似文献   

15.
养虾先养水是广大虾农和对虾养殖者的共识。而水色和透明度的好坏,是关系到对虾养殖的成败,但有些虾农,特别是初次养殖的虾农,对水  相似文献   

16.
对虾养殖业的发展,随之而来虾病的发生也越来越频繁,发病区域不断扩大,危害性越来越严重。我国台湾省1987年因为虾病流行,造成对虾产量急剧下降。我国大陆沿海各地养虾地区,于1990-1993年也先后发生暴发性流行病,虾病种类及危害性也逐年增加,使养虾业遭受重大挫折。 虾病是全球性养虾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主要制约因素,成为养虾成败的关键。1992年以来,中、南美洲的凡纳对虾曾多次发生对东、西两半球危害性最大的桃拉病毒综合症(Taura syndrome viruses, TSV)和白斑病毒综合症(WSSV),死亡率80%~100%:1997-1998年,台湾省又掀起凡纳对虾养殖…  相似文献   

17.
在对虾养殖业面临饵料涨价、成品虾销售不畅的不利形势下,拥有近10万亩虾场的庄河县决定实施养虾生产新战略,以此促进养虾生产持续稳定发展。新的养虾生产战略的主要内容是:  相似文献   

18.
辽宁省锦县地处沿海,滩涂面积广阔,具有人工养虾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不仅养虾面积扩大,对虾苗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广大养虾户每年花大笔钱到远处购买虾苗,质量还不理想,这个县养虾面积较大的建业乡领导,得知国家将规定不许到海中捕捞亲虾的信息,为满足发展人工养虾的需要,降低养虾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决定由乡对虾养殖场搞亲虾越冬科研试验。1990年10月他们在自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世界主要的养虾大国,自1997年进入我国养殖对虾恢复和快速发展时期,养殖产量已经跃居世界前列,成为世界第一养虾大国。2006年养殖对虾产量107万吨,占世界养殖对虾产量40%。华南三省区对虾养殖产量显著提升,养殖对虾产量由1992年不足4万吨发展到2006年超过66万吨,占全国养殖对虾产量的57%。  相似文献   

20.
在发展养虾生产过程中,辽宁省新金县通过建立养虾管理档案,探索出一条加强对虾养殖技术和经营管理的新路子。通过养虾生产实践,新金县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