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3年全省大面积发生了暴发性虾病,对虾生产遭受了很大损失。1994年沿海各地虽然重视了虾病预防工作,但仍有不少虾场防病措施没有落实到位,养虾生产再次遭到严重挫折。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对虾还能不能养?如何预防虾病发生等是沿海有关领导和虾农十分关心的问题。在南北众多虾场连续两年发病情况下,启东盐场对虾养殖场认  相似文献   

2.
辽宁省锦县地处沿海,滩涂面积广阔,具有人工养虾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不仅养虾面积扩大,对虾苗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广大养虾户每年花大笔钱到远处购买虾苗,质量还不理想,这个县养虾面积较大的建业乡领导,得知国家将规定不许到海中捕捞亲虾的信息,为满足发展人工养虾的需要,降低养虾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决定由乡对虾养殖场搞亲虾越冬科研试验。1990年10月他们在自  相似文献   

3.
93’对虾暴发性流行病的病因和今后对策我国的对虾养殖业。从1978年全国海水养殖会议提出在沿海大面积推广人工养殖以来.15年来发展突飞猛进、目前,从养虾整个生产和总体技术水平看;对虾养成(商品虾养殖)。人工育苗和亲虾越冬基本都是成功的。对虾病害尽管是...  相似文献   

4.
<正> 滦南县于1979年开始人工养虾,1982年人工育苗成功,目前,对虾精养面积已发展到4.5万亩。从几年养虾实践看,对虾各阶段苗种成活率预测与实际存苗数误差较大。从而导致投饵量不准,大多形成过量投喂,造成严重后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掌握养虾各阶段的苗种成活率,为指导养虾生产提供较准确的依据,1990年我们进行了小面积对虾养成各阶段苗种成活率试验。  相似文献   

5.
唐海县人工养殖对虾自1985年开始。1986、1987年连续两年获得大面积高产。1986年,全县养虾2.2万亩,平均亩产120公斤,在全国县级单位中名列第二;对虾规格12厘米以上的占90%,居全国第一位。1987年,全县养虾34,908亩,平均亩产198.5公斤,在全国县级养虾单位中居首位;对虾规格12厘米以上的占95%,再居全国第一;上交国家利润2500多万元,也居全国第一位。  相似文献   

6.
大面积全配合饵料养殖对虾试验成功由河北省唐山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和滦南三丰饲料厂联合承担的《大面积全配合饵料对虾养殖试验》项目在2000宙虾场内连续两年采用全人工系列配合饵料养殖方式,获得年平均亩产243.35~248.3公斤的试验结果,并于今年初通过了鉴定,即在整个养虾过  相似文献   

7.
中国对虾南移养殖和越冬孵化在我省首获成功之后,在目前用全人工繁殖方式可以获得一定数量虾苗的情况下,提高养殖单产,降低养殖成本,成了发展我省养虾事业的当务之急,这中间饵料起着决定性作用,它是发展养虾生产的物质基础。以往,养殖对虾几乎全靠采捕天然饵料,因而常常受到海况条件、资源量和劳力的限制,不能充分满足对虾生长的需要。饵料来源不足已经严重地影响到生产的发展。进行养虾人工配合饵料的研究对于广开饵料来源、提高养殖产量、充分发挥各种单一饵料的效能、实行科学养虾具有重要意义。一九七七年,我们继续开展了对虾配合饵料的研究工作。本文仅就粘合剂的比较试验作  相似文献   

8.
世界对虾养殖总产量和养殖规模,亚洲地区占首位。最近几年,我国大陆和台湾地区,以异乎寻常的速度向前发展。目前我国大陆对虾人工育苗量超过世界总量,养殖对虾产量已占世界首位。1987年开始我国大陆部分省份人工养殖对虾出现“滑坡”,这一现象极需注意。本文试图通过亚洲养虾业现状分析,找出浙江养虾业的改革途径。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人工养虾不断发生病状。带病养虾成了一种常见现象,从而严重地抑制了对虾的正常生长和存活。在七月份以后出现光喂不长,大幅度死虾,泛池浮头,常常使我们处于被动、困难的境地;有时到出池时才发现存虾不多,产量低,个头小,造成经济上的亏损。随着人工养殖对虾的面积越来越大,养成时间的延长,虾病将有所发展,这种预测  相似文献   

10.
搞好对虾亲虾人工越冬工作是保护天然对虾资源、从根本上把握亲虾资源主动权、实现对虾全人工养殖的重要措施和关键环节,也是我国北方沿海地区对虾养殖的必由之路。唐山市的对虾亲虾人工越冬工作起始于1985年,经过三年的试验、示范阶段,1988年开始转入大面积  相似文献   

11.
如何走出养虾业的困境烟台市芝罘区第二水产养殖公司经理于昊嘉对记者说,发挥技术优势,提高养虾单产,采用配合饵新,多次捕获,多品种出口。烟台市芝罘区第二水产养殖公司是山东省著名的“千亩方对虾精养高产”技术示范典型。其“对虾集约化养殖试验”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千亩方对虾大规格高效益精养技术开发”获山东省“丰收奖”与“星火计划”科研奖。面对养虾困境,该公司领导总结科学养虾经验;广泛搜集国内外养虾最新技术情报;请  相似文献   

12.
傅溥 《海洋渔业》1982,(5):F003-F003
我国对虾养殖,从过去靠采捕天然苗养虾的半人工养殖,逐步过渡到依靠人工育苗的全人工养殖。养殖产量也随着养殖面积的增加和全国沿海初具规模的群众性养殖事业而迅速提高。如福建鼎县文渡对虾养殖场,从1979年的12亩开始试养,1980年即发展到212亩,并摸索了一套土洋结合的适应南方复季高温特点的养虾技术,为“四化”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孙颖民  杜荣斌 《海洋渔业》1984,6(3):131-133
对虾因具有食品价值高、养殖周期短、生长快、对汇率高等优点,近年来已成为我国海水养殖的主要对象之一。随着精养技术的不断提高和人工育苗技术的生产性突破。以及联产承包制在水产养殖生产中的不断落实,在大、中型水面对虾养殖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出现了沿海渔民筑池引水,百亩以下小水面精养对虾。以高产夺利润、养虾致富的可喜局面。但目前由于技术问题。虾池生产力还没有得到很好地发挥。为此。我们谈谈小水面精养对虾的有关技术,仅供从事养虾生产的同志参考。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各地相继推行了封闭半封闭蓄水养虾、淡水卤水勾兑养虾、渗地下水养虾等不同的精养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也确有些养虾单位和虾农,尽管采取了精养模式,却精养不精,年复一年,养殖产量低、效益差。究其原因,笔者认为:这些经营者,一是对精养认识模糊;二是不能严格按照技术规范操作,技术措施不到位。这些问题不尽快解决,势必丧失养虾的信心,更重要的是为对虾精养产业蒙上了一层阴影。一、对坏死亡的原因,不能全归结于病霉病所致。众所周知,1993年以来,因全球性对虾病毒的困扰,对虾死亡现象不断加剧,给对虾养殖业造…  相似文献   

15.
<正> 近年来,人工养虾由于池底老化,水环境污染等诸多因素,出现了虾病增多、对虾活力减弱、某些功能退化等不良现象,影响了对虾的正常发育,致使对虾不能自然交尾,  相似文献   

16.
我国利用塑料暖棚培育对虾苗的历史已有24年。首次试验是山东省日照市水产研究所1987年承担省水产厅下达的"越冬亲虾早育虾苗培育技术",于1988年首次成功。当时我国的养虾业以北方的中国对虾为主,人工越冬亲虾及工厂化育苗技术已成熟,但早茬虾苗在北方由于气温低不能放养,只能卖给南方,这影响了北方沿海养虾的经济效益。省厅下  相似文献   

17.
俗话说“养虾先养水”,水环境是对虾赖以生存的基础条件,管理好水质,是养虾成功的关键。即墨市对虾养殖经过了十几个春秋,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为了使养虾业能稳定、健康地发展,笔者及时总结对虾养殖户多年来的养虾生产实践,探讨形成了—套在对虾养殖中水质管理方面比较成熟的做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东港市(原东沟县)是水产养殖大市,仅海水池塘港湾养殖面积就有12万亩,上世纪八十年代,对虾产量连续几年位于全国之首,成为全国养虾“冠军县”,年产量万吨以上,为国家出口换汇做出了巨大贡献。上世纪九十年代,大面积暴发对虾病毒病,产量骤然下降,1994年对虾总产量从万吨降至500余吨,养虾业从此走入低谷。自此以后,水产科技人员同广大的水产养殖从业者一道吸取对虾养殖失败的沉痛教训,  相似文献   

19.
<正> 针对对虾暴发性病毒病的防治新药——对虾克毒王(AVIS),经过1995年在福建、深圳、山东、辽宁、天津等地共333多hm~2大面积养虾生产推广试验表明,只要按照《中国对虾养成技术规范》操作,以“对虾克毒王”药物做成药饵,在养殖对虾发病之前或发病初期投喂,可以增强对虾抗病能力,抑制病毒的传播感染,使病虾康复,延长生长时间,减少死虾量,对  相似文献   

20.
<正> 2 今后发展的几点意见2.1 对虾一定要养 中国对虾一定要养下去,这是我省海水养殖的优势和主要品种。1993年养虾受灾,虾农、干部职工思想波动很大,也引起了各界的忧虑和不安。对虾还能不能养?如何养?是首先要解决的。要在农业部渔业局的指导下,认真总结我省十几年养虾的经验教训,特别是1993年在大灾之年养虾丰收的典型经验,统一认识,在养殖结构、养殖方式、技术管理和政策上,因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