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锦橙是我省柑桔的主栽良种,它具有丰产、质优、耐贮等特点,因而颇受消费者与生产者青睐。果实采后经保鲜剂处理长期贮藏,是延长应市时期,调节春季水果市场、丰富人民物质生活和提高果品价格的重要途径。自50年代以来,我国在柑桔采后防腐保鲜方面  相似文献   

2.
采后的柑桔果实,利用贮存于果实内的有机物质,仍然进行着呼吸代谢活动。因此,果实的呼吸代谢与果实贮藏期中的品质变化和果实衰老等的关系,并从中找出某些特征性指标,自然就成为柑桔采后生理的重要研究课题。在柑桔的贮藏实践中,就是要探讨改变温度、湿度和气体成分以及采取其他一切可能的技术措施,以期将果实的呼吸作用压制在最低而无害的水平,延长果实的保鲜保质时间。 1976年以来,我们对柑桔果实采后呼吸代谢活动的特点及其与果实品质变化的关系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果实采后商品化处理是果树产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它对保持果实优良的风味品质、减少腐损、美化外观、提高果实的商品质量和市场竞争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柑桔果实采后商品化处理一般分为选果分级、洗果除尘、防腐保鲜、退绿、打蜡增色、加商标和包装贮藏(或销售)等环节。  相似文献   

4.
果实采后商品化处理是果树产业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它对保持果实优良的风味品质、减少腐损、美化外观、提高果实的商品质量和市场竞争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柑桔果实采后商品化处理一般分为选果分级、洗果除尘、防腐保鲜、退绿、打蜡增色、加商标和包装贮藏(或销售)等环节.  相似文献   

5.
施保克水乳剂对沙田柚的防腐保鲜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田柚果实品质优良,风味佳,皮厚、耐贮藏,有“天然罐头”美称。目前,全国沙田柚种植面积约10.5万hm^2,产量达53万t,占柚类总面积的一半以上。沙田柚采后防腐保鲜处理对于减少腐烂、延长保鲜期和提高品质、提高经济收入等具有重要意义。沙田柚采后果实腐烂主要原因是由于青(绿)霉菌、蒂腐病等病原菌侵入果实引起,研制开发针对性强的采后保鲜剂非常迫切。笔者筛选了系列安全高效保鲜剂,本文报道45%施保克水乳剂对沙田柚果实采后防腐保鲜作用及其对主要病原菌柑桔青霉菌和柑桔绿霉菌的抑菌效果和毒力测定。  相似文献   

6.
据《农业工程学报》2013年第5期《生长期喷钙提高锦橙果实品质及延长贮藏期》(温明霞等)报道,为探讨钙对柑桔果实贮藏品质及衰老的影响,为合理调控柑桔钙素营养、延长果实的贮藏保鲜期提供理论。以北碚447锦橙为试验材料,在生长的不同时期进行树体补钙,研究钙对果实贮藏品质及酶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以早酥梨为供试材料,在不同的贮藏温度下(0℃、5℃、10℃、15℃、20℃),在相对湿度80%~90%的环境中,通过测定早酥梨果皮转黄指数、腐烂指数、失重率、果实硬度以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变化,研究对早酥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早酥梨采后贮藏于不同温度下,早酥梨果实品质变化各有差异,随着温度的升高以及贮藏时间的延长果实品质均呈现下降趋势,其中0℃贮藏环境中能够延长早酥梨的贮藏时间,并能够维持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8.
桃贮运保鲜技术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冷藏、气调和防腐等保鲜技术,可使桃短期贮藏40—50天,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品质风味基本保持不变,从而缓解了桃果采后集中上市造成的销售困难,延长了市场供应期,提高了桃的产值。应用以上短期贮藏保鲜技术和采用冷链长途运输,可使桃经过10—20天运到销地,果实基本上仍能保持采收时的硬度和品质风味,这对北桃南运,开辟新市场,提高桃的售价,具有重要的意义。该项综合技术1991年在生产上应用的贮运量已达160余吨,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柑桔采后防腐药剂的筛选和应用,历来为各柑桔出产国所重视。自70年代以来,由于柑桔青、绿霉对广泛使用的苯并咪唑类杀菌剂产生抗性,研制和筛选既能抑制柑桔青、绿霉抗性菌株又能兼治其它贮藏病害的防腐剂,就成为近10多年来各国柑桔采后防腐研究的重要课题。 罗汝南(1985年)、陈绍光等(1986年)首先在国内分别验证了柑桔绿霉和青霉抗苯并咪唑菌株的存在,陈绍光等测出了其出现频率。由于采前潜伏侵染的病害如黑腐病等,极难在果实上接种成功,故国内尚未见旨在筛选既能克服青、绿霉抗性又能兼治多种贮藏病害的药剂的报道。  相似文献   

10.
不同低温贮藏对砀山酥梨货架期组织褐变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西太谷和临猗地区的砀山酥梨果实为材料,研究了–1、0、1.5和5 ℃低温对贮藏后20 ℃货架期砀山酥梨虎皮病、果心褐变以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砀山酥梨虎皮病主要出现在低温贮藏后期(200 d以后)出库的货架期果实上,而且贮藏温度越低,货架期间虎皮病越严重。在–1和5 ℃贮藏条件下砀山酥梨的果心褐变指数明显高于0和1.5 ℃。0和1.5 ℃能较好保持果实的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保持果实较好的口感和风味;5 ℃果实硬度最低,腐烂率最高;–1 ℃虽然可以降低果实的腐烂率,但贮藏后期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下降,果实风味异常。山西太谷和临猗两个地区生产的砀山酥梨在不同低温条件下品质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研究结果表明,酥梨中长期贮藏温度以0 ~ 1.5 ℃为宜,中短期贮藏(120 d之内)可采用1.5 ~ 5 ℃。  相似文献   

11.
刘奎 《中国蔬菜》2004,1(1):38-39
瓜绢螟(Diaphania india Saunders)又名瓜螟、瓜野螟,是黄瓜、苦瓜、丝瓜、节瓜等瓜类作物的主要食叶害虫之一,同时也取食幼瓜。其繁殖力强、世代周期短、为害严重,幼虫大量发生时啃食叶片至仅存叶脉,严重影响作物产量,是海南瓜类蔬菜的重要害虫。由于温度对昆虫生长发育起着十分重要的调节作用,因此,笔者在室内恒温条件下研究了瓜绢螟各个虫态及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与方法 2001年11月至2002年5月,从海南省乐东县乐罗镇黄瓜地采集瓜绢螟幼虫在室温下饲养,待成虫羽化后,将盆栽黄瓜苗放入养  相似文献   

12.
冬季塑料大棚内气温和土温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11年秋至2012年春测定了吉林省延边地区塑料大棚内外气温和土温变化情况,以调查冬季塑料大棚内土温变化规律并确定葡萄安全的埋土防寒厚度.结果表明:初冬开始降温时大棚内外最低温温差较大,而初春开始升温时棚内外最低温温差较小,棚内外最高温温差变化与最低温温差变化相反且温差变幅较大.棚内土温变化幅度较小且保温性较强,塑料大棚内安全的埋土厚度为20 cm(吉林省汪清县),如采用一些保温材料或栽培抗寒性较强的葡萄品种可酌情减少埋土防寒厚度.冬季塑料大棚内外最低土温差异不大,不同的是塑料大棚外土温下降速度较棚内慢,温度波动较小,但低温维持时间较长.冬季塑料大棚内最高温和最低温出现时段较集中且平均早于棚外1~2 h出现;随着土层厚度的增加塑料大棚内最低土温和最高土温出现时段比棚内气温延迟时间增加且出现时段分散.  相似文献   

13.
菜粉蝶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18,21,24,27,30℃五个温度对菜粉蝶(Pieris rapeasp L.)各虫态(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卵、幼虫和蛹在18~30℃范围内均能正常生长发育,尤以24~27℃条件下最适宜,发育速率与温度呈直线关系:卵、1龄幼虫、2龄幼虫、3龄幼虫、4龄幼虫、5龄幼虫和蛹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8.4,8.8,8.3,8.3,8.6,8.6,14.5℃,有效积温分别为56.4,53.8,53.1,53.1,47.7,47.7,82.8 d·℃;卵、幼虫和蛹的发育历期分别为4~8d,11~22 d,5~16 d;成虫寿命4~6 d.延安地区菜粉蝶1 a可发生5~6代.  相似文献   

14.
1-MCP处理对新高梨冷藏后常温货架寿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新高梨为试材,果实经1-MCP(1-甲基环丙烯)处理再冷藏一定时间后,研究常温货架期间1-MCP对果实贮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MCP能明显抑制果实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的升高,推迟呼吸高峰和乙烯高峰出现的时间;抑制了果实丙二醛(MDA)和果皮相对膜透性的升高;延缓了果实硬度、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阻碍了可溶性固形物的上升,使果实的货架期明显延长,延缓了果心褐变,但却加速了果实的果皮褐变.  相似文献   

15.
在自然高温条件下,从城市绿地中实地取样,观测了不同遮阳条件(全荫、半荫和全阳)下栽植的春鹃经历夏季高温产生的叶片形态损伤、叶温变化及其生理响应,研究比较了城市绿地不同遮阳条件对减弱杜鹃花品种“紫蝴蝶”夏季热害的作用.结果表明:叶温与环境光强变化呈正相关;全阳条件下的“紫蝴蝶”叶温明显高于半荫和全荫环境的“紫蝴蝶”叶片,夏季最高达40℃;全阳条件下的“紫蝴蝶”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细胞膜透性等生理指标均与半荫和全荫环境的呈极显著差异.结合“紫蝴蝶”叶片形态损伤和生理指标,证实全阳条件下的“紫蝴蝶”存在明显的夏季热害,而疏林环境下的半荫条件能有效减弱“紫蝴蝶”的夏季热害,是“紫蝴蝶”的适宜种植环境.  相似文献   

16.
低温下茄子单性结实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茄子单性结实品系D-55、D-56和D-62,非单性结实品系52(CK1)和60(CK2)及其杂种一代53(52×D-55)、54(D-55×52)、59(D-55×60)和61(D-55×D-62)为试材,研究了茄子单性结实基因在低温下的表达效应,低温条件下不同授粉方式和花粉活力对茄子单性结实和果实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性结实基因在日平均最低温度为12.8 ℃的条件下能完全表达,其单性结实率为100 %,坐果率为76.9 %~100 %,果实发育正常。供试茄子单性结实品系的单性结实性由显性核基因控制。自然授粉、人工授粉和去柱头处理不影响单性结实品系的坐果率和果实的发育速度。单性结实品系和非单性结实品系在低温下的花粉萌发率均较低,为1.88 %~7.29 %。低温下花粉活力与单性结实的形成无显著关系,单性结实并非由于低温下花粉活力下降所致。  相似文献   

17.
以不同生态型莼菜叶片(冬季休眠生态型莼菜植株功能叶DL和休眠芽叶片WB,冬季非休眠生态型植株叶片ND)为试验材料,利用光照培养箱对其进行温度处理,研究不同生态型莼菜叶片对温度胁迫的生理响应,明确不同生态型莼菜植株对低温和高温抗性机制的异同,为莼菜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开发以及优良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随高温胁迫时间增加,ND和WB的MDA含量显著低于DL,其CAT、APX、POD和PPO活性均增加,各酶的协同作用有效抑制或清除活性氧的积累;低温胁迫下,ND和WB的MDA含量随低温胁迫时间延长均无显著性差异,且始终保持较低含量。可见ND和WB对温度胁迫(低温和高温)具有较强的耐性,或可用于莼菜复壮。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不同贮藏温度对黄瓜新鲜雄花和花蕾花粉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5~25℃范围内,随着贮藏温度的降低黄瓜花粉寿命延长,5、10、15℃分别较常温(25℃)的花粉寿命长60、44、34h;低温贮藏花蕾能有效地延长花粉寿命,以在傍晚(约18:00)采摘第2天将开放的大花蕾为贮藏材料较好;5℃低温下花粉活力持续时间最长,但因低温不利于雄花开放和散粉,所以在授粉前将5℃低温贮藏的花蕾放在常温(25℃)下1~2h以加速雄花的开放和散粉。  相似文献   

19.
芹菜室温贮藏保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芹菜为伞形科草本植物旱芹的茎叶,一年或两年生草本植物,属耐寒性绿叶蔬菜.其营养丰富,富含人体所需的钙、铁、胡萝卜素及维生素B1、B2、A、C等多种营养物质,且含有芹菜油,具有特味的芳香气味.可开胃促进食欲,在医学上芹菜还具有清热、止咳、健胃、利尿、降血压和调经等多种保健功能,属保健蔬菜。同时.芹菜食用方便,可炒食、凉拌、腌渍等.  相似文献   

20.
灵武长枣物候期与气温和地温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通过长期测定的露地和温棚灵武长枣不同物候期的环境温度状况为试验对象,分析了灵武长枣物候期与气温、地温的关系,以期为灵武长枣的设施栽培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露地栽培灵武长枣萌芽迟,落叶早,适宜的温度范围为18~20.6℃,生长期相对其它果树需要较高的气温和地温;在温棚中栽培灵武长枣,可为枣树创造适宜的温度环境,因此,温棚栽培灵武长枣树可使其从开花到成熟缩至90d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