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贵州省100年以上的古银杏发现垂乳,形状似钟乳石,基部较宽、顶端钝圆似乳头,皮部银灰色,基径5~30cm,长度5~150 cm。调查贵州省古银杏329株,分布零散,未形成群落;共计44株,雌株22株,雄株22株,各占50.0%。分别位于花溪区、乌当区、息烽县等14个县,按垂乳的发生部位分为枝生垂乳、干生垂乳和基生垂乳。枝生垂乳和干生垂乳按垂乳的发育过程分为三种类型:初生垂乳、中生垂乳、成熟垂乳。垂乳银杏的树高和胸径分布呈正态分布,相对比较集中,树高为20~30 m,,胸径为1.0~2.0 m。降水量大、年均日照时间长,促进垂乳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以1年生和4年生银杏苗为对象,观察其基生垂乳生长状况。共调查1年生银杏苗211株,4株有基生垂乳着生,基生垂乳发生率为1.90%;4年生银杏苗478株,302株有基生垂乳着生,基生垂乳发生率为63.18%。4年生银杏苗中,单垂乳单株有221株,占73.18%;双垂乳单株有60株,占19.87%;3个垂乳单株18株,占5.96%;4个垂乳单株3株,占0.99%。1年生银杏苗垂乳长度最大为0.7 cm,最小为0.5 cm,平均为0.6 cm;基径最大为0.50 cm,最小为0.30 cm,平均为0.38 cm。4年生银杏苗垂乳长度最大为6.0 cm,最小为0.2 cm,在0~1.5 cm范围内个数最多;基径最大为4.0 cm,最小为0.2 cm,在1.0~2.0 cm范围内垂乳个数最多。单株垂乳个数和萌蘖对垂乳长度、基径影响明显。4年生银杏苗的基生垂乳均着生不定根,15株有新产生的不定根。  相似文献   

3.
以江西省银杏古树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实地调查,分析银杏古树资源状况及生长特性。结果发现:江西省共有银杏古树442株,其中153株具生长指标,位于江西省的9个(区)市,45个县(市、区),63个乡镇;已知性别的88株古银杏中,雌株占75.00%。在部分有生长指标数据的银杏古树中,树高最高为40.0 m,最矮为7.0 m;树龄最大为2900 a,最小为100 a;胸径最大为3.57 m,最小为0.20 m;冠幅最大为31.00 m,最小为0.55 m。垂乳银杏有7株,单株垂乳数最多为10个,最大垂乳长60 cm;复干银杏有22株,单株复干数最多达15个,复干胸径最大为1.15 m;有双色银杏,异果银杏;典型的古银杏群落有2个。  相似文献   

4.
采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14份垂乳银杏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8对引物在14份垂乳银杏种质扩增后检测出935条谱带,有920条多态带,多态带比例为98.40%,表明所试垂乳银杏材料具有丰富的多样性;遗传相似系数为0.4404~0.7299,平均值为0.4752,说明各种质之间有一定的遗传分化;聚类分析和主坐标分析将垂乳银杏分成5类,来源相同的种质并没有严格的聚在一起,表明垂乳银杏的变异与地理来源无严格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银杏观赏品种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研究以银杏(GinkgobilobaL.)幼叶为材料,采用压片法首次对来自4个国家的‘塔形银杏’(Fistigiata)等21个银杏观赏品种进行系统的染色体核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银杏观赏品种染色体核型一致,均为2n=2x=24=4m 8sin 12st。②对其中已知性别的15个观赏品种和未知性别的6个观赏品种的染色体进行了分析比较;并对6个未知性别的观赏品种进行了性别鉴定。③雄株染色体相对长度在4.37%~17.12%之间,而雌株染色体相对长度4.31%~15.34%之间。臂比大于2:1的染色体占83.33%,观赏品种的核型属于较不对称的3B型。④核型进化分析表明,观赏品种染色体平均臂比或长度比较银杏原种有较大变化。‘垂乳银杏’(Tit)、‘金兵普林斯顿’(Prhacetonsentry)和‘叶籽银杏’(Yeziyinxing)的染色体长度比大于3.2,而‘圣克鲁斯’(SantaCruz)平均臂比最大为3.2。本文对银杏的起源、演化及观赏品种分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水葫芦的放养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生物学特性 水葫芦(Eichhornia crassipes Solm.)又名凤眼莲、水仙花、水绣花. 雨久花科凤眼莲属, 原产南美, 中国珠江流域最早引进. 水葫芦为多年生植物, 宿根性, 13℃开始生长, 30~35℃生长最盛, 35℃以上生长受抑制,0℃1周冻死.水深宜1~2m,水肥充足时666.7m2产5,000~7,500kg,水较瘦时根长,666.7m2产1,000~2,000kg,亦可在潮湿土壤中生存.在南方一株月繁殖40~50株,在北方为10~20株.幼株独立生长后7~8天又开始分株,分株可连接20~30株.河南花期为7~9月,花开1~2天即谢,子房在水中发育,大部分为不孕花,一般结实的花仅占15%,千粒重0.38g.  相似文献   

7.
竹缺爪螨种群空间格局及时序动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聚集度指标法测定竹缺爪螨(Aponychus corpuzae)空间格局并分析其时序动态,结果表明:竹缺爪螨卵及卵壳在林间呈聚集分布,主要分布在3年生以上竹(受害株率为97.4143%),2年生以下竹分布株率仅占0.8571%,这说明该螨主要危害3年生以上竹,且以聚集为危害为主。卵和幼螨群体在年周期中均呈聚集分布,其聚集程度对若和成螨具跟随效应。若虫和成螨存在明显的聚集-扩散周期,10a中大多数时期呈聚集分布,少数时期呈均匀分布或Poisson分布。这与该螨生物学特性及气候、营养条件密切相关。图1表2参8  相似文献   

8.
梁山 《新农村》2006,(3):13
1.品种特性 红花草莓为蔷薇科草莓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低矮,株高10~15厘米,呈簇状生长.通过匍匐茎进行繁殖再生.花深红色或粉红色,花色鲜艳靓丽,花径可达3~4厘米.北方寒冷地区花期4~10月,南方或室内盆栽全年可不断开花,露地栽培以春季开花最盛.果实呈卵圆形,成熟时鲜红色,单果重10克左右,味甜微酸,浓香.红花草莓红花红果绿叶红蔓,形态及色彩十分优雅,再加矮生和生长旺盛等优点,因而是一种可用于地被、盆景和吊篮等方面的花卉新品种,极具观赏性和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9.
浑善达克沙地桑根达来古榆树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榆树疏林草原是浑善达克沙地上的1种原始自然景观,被认为是最稳定的植被类型.我们把胸径大于50cm的榆树定义为古榆树,古榆树是榆树疏林草原发挥生态效益的典型代表,2009年5月~8月在浑善达克沙地正蓝旗桑根达来镇境内用样方法对宝绍代苏木安夏日嘎查、额木格德苏木白音胡舒嘎查等8个区域对胸径大干50cm的榆树进行实地调查,用Excel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分析可知:(1)该区共有古榆树308株,分布最多地区为100株,最少为1株.(2)该区古榆树的胸径分布于50cm ~ 130cm,集中分布于50cm~55cm,株数与胸径关系呈反“J”型分布.(3)株高分布于6m~ 18m,集中分布于10m~12m,株数与株高关系呈正态分布.(4)长势中等偏上,死亡植株与患病植株较少.  相似文献   

10.
为改善和提高青贮饲料的品质提供优良菌种,采用MRS平板分离、生理生化分析和16S rDNA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对新疆阿克苏地区青贮玉米(Zea ma ys L.)中乳酸菌的种类、形态学及生理生化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从青贮玉米分离到10个菌株,其中,2株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ni formis),2株为面包乳杆菌(Lactobacillus crustorum),4株为鼠李糖乳杆菌(L.rhamnosus),2株为干酪乳杆菌(L.casei),均为异型乳酸菌.地衣芽孢杆菌(B.lichenni formis)在pH 3.0~3.5能生长,其他菌不生长或者生长较弱,但在pH 4.0~8.0均能生长;10个菌株均可在6.5%和8.0%NaCl条件下生长;地衣芽孢杆菌(B.lichenni formis)的生长速度快、产酸性能好,可作为制作青贮饲料的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金冠/M9/山定子6年生树体为试材,对树体结构参数进行田间测定,用多元回归、逐步回归的方法分析出十种树体结构指标对产量的效益,用边际分析的方法和聚类的方法研究出金冠/M9/山定子产量最高时树体结构参数为:干周=24.93cm,树高=2.5cm,平均冠径=3.01m,冠高=2.5m,树冠体积=5.0~5.6m~3,单株长枝数=101~161个,单株中枝数=122—142个,单株短枝数=601~616个,单株枝量=847~903个,单株叶面积=13.5m~2。  相似文献   

12.
银杏生物量分配格局及异速生长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苏北地区银杏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选取13株进行整株挖掘,分析不同器官生物量的分配格局,以及地上和地下生物量之间的关系;再分别以胸径(D)、树高(H)、D2H、DaHb为自变量建立银杏各器官生物量模型,选择调整决定系数(Radj2)、残差平方和(SSE)、平均偏差(ME)、平均绝对偏差(MAE)和平均相对误差(MPE)作为选择最优模型的检验指标,根据检验结果筛选出各器官的最优模型。结果表明:13株银杏的整株生物量变化范围为28.50~320.27 kg,树干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49.4%~56.6%,树枝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12.1%~18.9%,树叶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3.8%~5.5%,根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26%;地上部分生物量与地下生物量线性方程的斜率为0.35,具有显著的线性相关性(P<0.01);枝和叶生物量都集中于树冠中部,树冠上层和下层的枝、叶生物量明显低于树冠中层生物量(P<0.05),上层和下层生物量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70%根生物量集中0~1.0 m的土层;枝水平上,基于基径和枝长的枝生物量模型解释量超过95%;在各器官生物量最优模型选择上,以D为自变量的W=aDb的叶、枝、地上部分生物量模型要优于其他模型;树干、根和全株生物量则是以W=aDbHc模型最优。银杏各器官生物量表现为干>根>枝>叶,枝和叶生物量垂直分配上,中冠层占最大比例;基于树高和胸径的相对生长模型可以实现对银杏各器官生物量的准确拟合,银杏生物量及碳储量的有效估算。   相似文献   

13.
利用"染色示踪法"对20株活立杨树干进行染色,通过解剖观察、量测、分析,研究了杨树树干的水分输导模式,结果发现:杨树水分输导能力最强的是树干最外侧的2个年轮,并且水分优先保证当年新生长部位的水分需求,枝条分枝部位下方导管中的水分会直接进入枝条中,侧下方导管中的水分则会绕过枝节沿树干继续上升。将水分输导模式理论应用于树干注液(药)技术中,可有效指导树木病虫害防治。  相似文献   

14.
邓荫伟  黄连桂  陈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927-18929
[目的]挽救冰雪灾害的银杏果叶两用林植株,使其尽快恢复生机。[方法]对受冰雪灾害的银杏植株进行锯除断枝、清场、松土、施肥、修整树形及病虫害防治等处理,观察其灾后生长情况。[结果]银杏果叶两用林植株受冰雪灾害,主侧枝断裂后,必须及时锯平断口,加强抚育、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工作。经过试验分析,断裂口处根据其侧枝大小保留相应数量的萌芽,调整萌芽枝方位与角度可促进植株树冠的形成。从施肥试验结果看,施肥的第1年新梢基径生长量比对照的高77.6%-99.2%,新梢长度的生长量比对照的高10倍左右;施肥的第2年新梢基径生长量比对照的高84.6%-103.1%,新梢长度的生长量比对照的高12.5%-23.3%。[结论]探索出了治理冰雪灾害后的银杏果叶两用林植株的系统恢复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以56年生的丛生银杏为研究对象,对丛生银杏复干的数量、胸径及材积量进行每木调查和解析木分析,探索银杏用材林萌芽更新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上层林冠的复干均为第一代复干,且主干明显,干形规整饱满,净树干较高;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等的复干生长不良。上层林冠的复干数1.98根,其中复干数为1和2根的丛数所占比例最大;复干平均胸径30.9 cm,多分布在20~40 cm区间内,其中最粗复干的平均胸径35.2 cm;复干平均材积量1.043 m3。上层林冠复干数与单丛材积量具有良好的抛物线关系。结论:(1)仅考虑上层林冠复干数,在自然萌育条件下,每个伐桩自然定株2根第一代复干;自然定株4~5根复干时材积量最大。(2)在施肥、抚育、修剪等集约化经营条件下,建议保留2~3根复干,亦可获得较高的材积量。  相似文献   

16.
3种管理措施对红富士苹果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改善密闭果园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苹果品质,寻求良好的管理措施。以10年生短枝红富士苹果为试验树,研究了间伐、提干和落头3种管理措施对老龄红富士苹果树的花芽分化、树体结构、光合能力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伐能显著促进花芽分化,增加长枝和中枝的数量;提干表现出减少单株花芽分化量的效果,且随着干高的增加,单株花芽分化量呈减少的趋势,提干至干高为1.2~1.3 m会显著降低1年生枝的总量;树高高于1.7 m时对单株花芽分化量和1年生枝总量的影响均较小;3种管理措施均能提高红富士苹果树的光合作用和果实品质。提示较优的管理措施是密度840株/hm2左右,干高0.9~1.0 m,树高2.2~2.4 m。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福建各地区主要红树植物的形态特征。[方法]2015年3~5月对福建省沿海各地区树龄在5 a以上的红树植株形态指标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福建省5 a以上秋茄、桐花树、白骨壤的平均高度为2.0~3.0 m,基径为10~20 cm,叶片面积为10~30 cm2,长冠幅为2.0~3.0 m。[结论]福建省全省秋茄的形态特征主要受到纬度因子的影响,与纬度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8.
节子的性质及其对木材材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节是指树干内部的枝条基部或枯死枝条形成的结疤,在用材中称为节子。在树木生长过程中节子独特的理化性能对树木的生长有良好的作用。但是在木材加工利用过程中节子的存在严重影响木材性能和加工利用。本研究对节子的构造、物理力学性质、化学性质和检测方法等5个方面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节子的存在对于树木的生长过程中枝条与树干之间最佳连接方式,无论在应力作用还是外部细菌等因素的影响下,节子在树木生长过程中所体现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都有着良好的作用。但是在木材的利用中,节子对于木材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的影响巨大,不仅对于刀具损伤较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木材的抗拉、抗压、抗弯性能,同时对于木结构连接部位的力学性能也有一定影响。目前国内外对于板材节子检测的研究较充分,但是对于原木的节子检测研究较少。在有节材力学性能预测方向,得到了较为精准的预测模型。并且通过节子特征、林木密度、树龄、树干特征等对节子进行预测,帮助在树木生长过程中对木材进行改良。现阶段对节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力学性能和检测等方向,对于节子部位的超微观构造和构造智能性利用等方面相对薄弱,对于节子如何影响木材力学性能的机理并未深入。  相似文献   

19.
通过调查立地及各项生长指标,分析银杏用材林林木生长与立地条件、造林方式以及经营密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高海拔与低海拔的银杏用材林生长差异显著,高海拔银杏用材林生长缓慢;嫁接苗与实生苗的高生长差异显著,嫁接苗木的径向生长较快,高生长受到抑制;在不同的年龄段,用材林适宜经营密度不同,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生长空间的需求也增大,要适当加大用材林的经营密度。8-10年生银杏用材林以1.5 m×2.0 m、2.0 m×2.0 m 2种造林密度为宜。12-45年生银杏用材林以3.0 m×3.0 m和4.0 m×4.0 m 2种造林密度较适宜。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不同因子对树干密度和木材密度的影响,为林木选育、碳汇计量提供数据支撑。方法基于广东省樟树、木荷、枫香3个乡土阔叶树种树干密度和木材密度的实测数据,利用含协变量和无交互作用的多因子方差分析法,从5大类30个因子(11个定性因子、19个定量因子)中,筛选出与树干密度和木材密度相关的因子,进而用增强回归树(BRT)来分析不同因子对3个树种树干密度和木材密度影响程度的大小。结果(1)植被类型、枝下高、胸径、植被总覆盖度、冠幅东西向宽度是影响樟树树干密度的主要因子,地市、植被类型是影响木荷树干密度的主要因子,坡向、海拔、平均高度为影响枫香树干密度的主要因子;3个树种树干密度的主要影响因子不同,无共同主要影响因子。(2)影响樟树木材密度的主要因子有枝下高、植被类型、海拔、植被总覆盖度、平均高度、灌木盖度、年龄、胸径、林种、土层厚度,影响木荷木材密度的主要因子有年龄、草本盖度、枝下高、平均胸径、土层厚度、植被类型,影响枫香木材密度的主要因子为坡向、海拔、平均高度、枝下高;3个树种木材密度具有共同主要影响因子枝下高,其相对贡献率相近,均在10%左右。(3)林分因子和单木因子同为影响樟树树干密度和木材密度的主导因子,其相对贡献率之和分别为87.04%和76.92%。林分因子、单木因子和地域因子是影响木荷树干密度的主导因子,其相对贡献率之和为79.96%;影响木荷木材密度的主导因子为林分因子、单木因子和土壤因子,其相对贡献率之和为83.04%。地形因子、林分因子和单木因子同是影响枫香树干密度和木材密度的主导因子,其相对贡献率之和分别为83.98%和92.70%。结论本文通过多因子方差分析和增强回归树对不同因子进行分析,得出林分因子和单木因子同是影响樟树、木荷、枫香树干密度和木材密度的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