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本试验以MC3T3-E1细胞为模型细胞,用一定浓度的女贞子水提液组、通路抑制剂(ICI182780、RO318220和PDTC)组,女贞子水提液与通路抑制剂的混合组作用细胞72 h后,用CCK-8法和ELISA法检测细胞活性及细胞上清中骨保护素(OPG)蛋白水平。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女贞子水提液组的细胞活性显著提高,ICI182780组、RO318220组、水提液+ICI182780混合组和水提液+RO318220混合组细胞活性显著下降。水提液组OPG蛋白水平显著提高,3种抑制剂组及3种混合组的OPG蛋白水平均显著下降;并且女贞子水提液可以加强ICI182780抑制OPG蛋白的作用。表明女贞子水提液可通过ER、PKC和NF-κB通路发挥促进MC3T3-E1细胞增殖及OPG蛋白表达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补骨脂水提液对体外培养大鼠成骨细胞核因子-K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和骨保护素(OPG) mR-NA表达的影响,选取出生24 h内的SD大鼠颅盖骨,依次用胰酶和胶原酶消化分离培养成骨细胞,用不同浓度的补骨脂水提液(10-1,1.0 mg/mL和10 mg/mL)作用第三代细胞,分别在药物作用24、48 h和72 h后提取细胞总RNA,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细胞中RANKL和OPG mRNA.结果显示,补骨脂水提液各浓度均能不同程度地促进成骨细胞OPG mRNA的表达、抑制RANKLmRNA的表达,从而上调OPG/RANKL mRNA比值,其中1.0 mg/mL和10 mg/mL的补骨脂水提液作用显著.说明补骨脂水提液通过调节成骨细胞分泌OPG和RANKL的量来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从而治疗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3.
骨碎补水提液对大鼠成骨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骨碎补水提液对体外培养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用体外培养新生SD大鼠颅盖骨分离的成骨细胞,将不同浓度的骨碎补水提液分别与第3代大鼠成骨细胞进行体外共同培养,采用噻唑蓝(MTT)法测定细胞增殖能力,对硝基苯磷酸盐法(PNPP法)测定细胞的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作用48 h、72 h,骨碎补水提液均能显著促进大鼠成骨细胞的增殖,且与时效有关;作用48 h ,10-3、10-2 mg/mL骨碎补水提液浓度组可显著升高细胞ALP活性(P<0.05).表明骨碎补水提液中存在较高活性的促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物质.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对成骨细胞作用机制,试验以MC3T3-E1细胞为模型,采用一定浓度的齐墩果酸(或熊果酸)、雌激素受体(ER)、蛋白激酶C(PKC)和核因子κB(NF-κB)通路抑制剂(ICI 182780、RO 318220和PDTC)及齐墩果酸(或熊果酸)加抑制剂的混合药液作用细胞72 h后,用CCK-8法和ELISA法检测细胞活性及细胞上清液中骨保护素(OPG)蛋白水平。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齐墩果酸(或熊果酸)组和齐墩果酸(或熊果酸)+PDTC混合组细胞活性显著上升,齐墩果酸(或熊果酸)+ICI 182780混合组、齐墩果酸(或熊果酸)+RO 318220混合组和三种抑制剂组细胞活性显著下降,PDTC组细胞活性无显著变化。齐墩果酸(或熊果酸)组的OPG蛋白水平显著上升,三种抑制剂组的OPG蛋白水平均显著下降,齐墩果酸(或熊果酸)+三种抑制剂混合组的OPG蛋白水平显著下降;而且ICI 182780与熊果酸联合使用会显著下调OPG蛋白分泌水平。说明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可通过ER和PKC通路发挥促MC3T3-E1细胞增殖的作用,通过ER、PKC和NF-κB通路发挥细胞OPG蛋白表达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制何首乌水提液对小鼠成骨细胞MC3T3-E1的影响,将不同浓度的制何首乌水提液作用于MC3T3-E1细胞,采用噻唑蓝(MTT)法、碱性磷酸酶(ALP)活力检测试剂盒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细胞增殖、ALP蛋白分泌及骨保护素(OPG)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mRNA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药物作用2d和3d后,各浓度制何首乌水提液均可促进MC3T3-E1细胞增殖;药物作用6d后,各浓度制何首乌水提液均可促进MC3T3-E1细胞分泌ALP;药物作用1d后,较高浓度制何首乌水提液可上调MC3T3-E1细胞OPG/RANKL mRNA表达比。表明制何首乌水提液具有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和上调成骨细胞OPG/RANKL mRNA表达比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松果菊苷对体外培养大鼠成骨细胞骨桥素(OPN)mRNA和蛋白质表达的影响,选取出生24 h内的SD大鼠颅盖骨,依次用胰酶和胶原酶消化分离培养成骨细胞,用不同浓度的松果菊苷作用于第3代细胞,选取雌二醇为阳性对照,分别在药物作用24、48和72 h后提取细胞总RNA的表达量,用荧光定量PCR(FQ-PCR)法检测细胞中OPN mRNA的表达量;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OPN蛋白的表达量。结果显示,各浓度松果菊苷在各个时间段均增加OPN基因的表达,尤其是5×10-5和5×10-6 mg/mL松果菊苷在各时间段均具有显著或极显著地促进作用(P<0.05或P<0.01);各浓度组在作用48 h时蛋白质的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松果菊苷对成骨细胞OPN基因表达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对OPN蛋白的分泌有促进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采用酶消化法分离得到大鼠颅骨成骨细胞,取第3代成骨细胞,通过加入不同浓度的肉苁蓉水提液(5×10-5~5×10-1 mg/mL)来提取细胞总RNA,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来观察不同浓度的肉苁蓉水提液对大鼠成骨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BMP2)基因表达的变化。从试验结果可以得出,肉苁蓉水提液对大鼠成骨细胞BMP2基因表达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分别以0.1、0.2、0.4 mL/d剂量的催情助孕液给21日龄小鼠灌服7d后,检测体质量、脏器指数、血清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子宫组织中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基因mRNA的表达情况,并与腹腔注射雌二醇4d的小鼠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和雌二醇注射组比较,0.2 mL的催情助孕液能显著促进小鼠子宫发育,并增强雌激素水平及其受体基因表达,而对孕激素水平及其受体基因表达无显著影响.结果表明,催情助孕液对动物生殖发育与促进发情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了观察氟对体外培养的小鼠成骨细胞中OPG/RANKL mRNA表达的影响,取30只出生24 h以内的昆明小鼠,无菌条件下取其头盖骨,去除筋膜和结缔组织,用胰蛋白酶-胶原酶消化法进行原代成骨细胞的培养。取其第2代成骨细胞,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培养液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氟化钠(10^-12、10^-11、10^-10、10^-9、10^-8mol/L),培养40 h,收集细胞板中贴壁的细胞提取总RNA,采用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细胞中OPG/RANKL mRNA的变化。结果试验组中OPG/RANKL mRNA的比值显著升高,且随着氟化钠浓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10^-10mol/L氟化钠达到最大值(P〈0.01)。说明微量氟可以减少破骨细胞的成熟分化,使骨吸收能力减弱,相应地增加了骨形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二苯乙烯苷(THSG)保护成骨细胞抗氧化损伤的作用机制,本试验使用不同浓度THSG预处理MC3T3-E1成骨样细胞1 h,加入0.3 mmol/L过氧化氢(H2O2)共同培养细胞,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生存活力;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FQ-PCR)法检测细胞Bcl-xL/Bcl-2相关死亡启动因子(Bad)、骨保护素(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和β-连环蛋白(β-catenin)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OPG和β-catenin蛋白水平。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H2O2组细胞生存活力显著下降(P<0.05),Bad和RANKL 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升(P<0.05),OPG和β-catenin mRNA和蛋白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与H2O2组相比,THSG(10-4mg/mL)保护组细胞生存活力显著上升(P<0.05),Bad和...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观察麦角甾苷和松果菊苷对体外培养大鼠成骨细胞BMP2基因表达的影响.本试验采用酶消化法分离得到大鼠颅骨成骨细胞,在第3代成骨细胞中分别加入含有不同浓度麦角甾苷和松果菊苷的培养液进行培养,在培养的不同时间收集细胞、提取细胞总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观察对成骨细胞BMP2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麦角甾苷和松...  相似文献   

12.
本文旨在探讨不同浓度亚硒酸钠溶液对体外培养的小鼠成骨细胞的形态、增殖及活力的影响。以出生24h的昆明小鼠颅骨为材料,通过酶消化法来分离成骨细胞,并分别接种于不同浓度的亚硒酸钠培养液(0.00、0.05、0.1、0.2、0.4、0.6、0.75、1.0 mg/L)中,倒置显微镜下观察成骨细胞的形态变化,采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率,结晶紫染色法测定细胞活力。48 h内,浓度高于0.4 mg/L时亚硒酸钠抑制细胞增殖且降低细胞活力,而低于0.2mg/L时亚硒酸钠可促进细胞增殖,增强了细胞活力。结果显示硒对成骨细胞的增殖和活力呈双向调节,硒作用呈浓度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3.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clarify the effects of estrogen (E2) on cyclooxygenase-1 (COX-1) and cyclooxygenase-2 (COX-2) gene expression in the cow oviduct tissue in vitro.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and Western blotting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mRNA and protein expression of COX-1 and COX-2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after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E2 treatment.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relative expression of COX-1 and COX-2 mRNA reached the highest levels with 10-11 mol/L E2 treatment,the relative expression of COX-1 mRNA reached the highest level at 8 h after treatment;The relative expression of COX-2 mRNA reached the highest level at 2 h after treatment.The relative expression of COX-1 protein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t the range from 8 to 48 h after E2 treatment.However,we did not detect COX-2 protein expression.  相似文献   

14.
试验旨在阐明雌激素(E2)对体外培养的奶牛输卵管组织中环氧合酶-1(cyclooxygenase-1,COX-1)与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基因表达的影响。分离培养奶牛输卵管组织,用不同浓度的E2作用于奶牛输卵管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与Western blotting检测COX-1与COX-2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结果表明,E2作用浓度为10-11 mol/L时奶牛输卵管组织中的COX-1与COX-2 mRNA相对表达量达到高峰;E2作用时间为8 h时COX-1 mRNA的相对表达量达到高峰,E2作用时间为2 h时COX-2 mRNA的相对表达量达到高峰;浓度为10-11 mol/L的E2作用不同时间后,COX-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在8~48 h显著升高;没有检测到COX-2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5.
16.
骨是镉毒性作用的主要靶器官之一,但其对鸡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增殖和成骨分化的毒性作用仍不清楚。本研究利用差速贴壁纯化法获得鸡BMSCs,加入不同浓度镉处理不同时间,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和茜素红染色鉴定成骨分化,RT-PCR检测成骨相关基因(COL1、OSX、RUNX2、ALP、OCN、OPG、OPN、RANKL)表达变化。结果显示,1~10μmol/L的镉显著促进BMSCs增殖,20μmol/L的镉显著抑制其增殖(P<0.05);5μmol/L以上的镉可显著抑制ALP活性,并以浓度依赖方式极显著抑制成骨相关基因(COL1、OSX、RUNX2、ALP、OCN、OPG、OPN)mRNA表达,上调RANKL mRNA表达(P<0.01)。表明,一定浓度镉可抑制鸡BMSCs体外增殖及其向成骨细胞(OB)的分化。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大豆异黄酮对奶牛脾脏与肠系淋巴结淋巴细胞增殖、活化及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不同浓度的大豆异黄酮[0.00(对照)、0.25、1.00、5.00、25.00和100.00μg/mL]与淋巴细胞于37℃、5%CO2下分别共育4、24和48h,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法测定培养上清液中的干扰素γ、白介素2和白介素4的浓度,用实时定量PCR法测定脾脏和肠系淋巴结的淋巴细胞中雌激素受体βmRNA表达量.结果表明:1)0.25和1.00 μg/mL的大豆异黄酮与脾脏淋巴细胞共育一定时间后均能显著或极显著提高培养上清液中干扰素γ和白介素2的浓度(P<0.05或P<0.01),48 h后,5.00和25.00 μg/mL大豆异黄酮能显著抑制脾脏淋巴细胞干扰素γ和白介素2分泌(P<0.05).2)1.00和5.00 μg/mL大豆异黄酮与肠系淋巴结淋巴细胞共育一定时间后干扰素γ和白介素2浓度均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或P<0.01);0.25 μg/mL大豆异黄酮趋于增加二者浓度,但差异不显著(P<0.05);48 h后,25.00 μg/mL大豆异黄酮抑制了干扰素γ(P<0.05)和白介素2(P<0.05)的分泌.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脾脏淋巴细胞白介素4浓度无显著变化(P>0.05),而肠系淋巴结淋巴细胞白介素4浓度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 <0.05或P<0.01).4)大豆异黄酮能够提高脾脏淋巴细胞干扰素γ/白介素4,但趋于降低肠系淋巴结淋巴细胞干扰素γ/白介素4.5)大豆异黄酮显著或极显著提高了奶牛脾脏和肠系淋巴结中淋巴细胞雌激素受体βmRNA的表达量(P<0.05或P<0.01),且二者间存在正比的剂量关系.总之,大豆异黄酮能够促进奶牛脾脏和肠系淋巴结中淋巴细胞分泌干扰素γ和白介素2,提高干扰素γ/白介素4,促进雌激素受体βmRNA表达,降低白介素4浓度;低剂量(0.25~5.00 μg/mL)的大豆异黄酮能够获得较好免疫促进效果,而高剂量(25.00~100.00μg/mL)更能促进雌激素受体βmRNA表达.  相似文献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