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如何提高水稻单位面积产量,确保粮食总量平衡,是我们的当务之急,为了挖掘水稻增产潜力。2005年我区农技部门加强了技术措施的贯彻落实和技术集成,打造出了280亩高产示范片。经专家测产,最高亩产754.8公斤,示范片平均亩产702公斤,比大面积每亩增产140公斤.充分说明只要增加水稻生产的科技含量,我区水稻产量还有很大潜力可挖。  相似文献   

2.
为促进高台县粮食作物高产创建活动,进一步提高玉米生产的科技水平,增强玉米综合生产能力,县农技部门在巷道乡殷家庄、红联、正远、元号实施粮食高产创建活动,经专家组复测,玉米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平均667m2产838.54 kg;百亩核心攻关田667 m2产量达到860.68 kg。圆满完成了高产创建活动要求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3.
高产创建活动是农业部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通过典型示范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举措。天津市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水稻为主,三大粮食作物产量占全市粮食总产量的90%以上。为落实农业部高产创建项目,天津市从2008年起实施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到2013年在全市粮食主产区县共落实83个粮食666.7 hm2示范片。通过推广新品种,集成高产技术,示范辐射带动,推动与促进全市粮食生产水平大幅度提升,为全市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大面积均衡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10月7日,农业部推出58个标准化粮食高产高效模式,涉及玉米、小麦、水稻、马铃薯、油菜5大作物,涵盖东北、黄淮海、长江中下游、西南西北地区的29个粮食生产优势区域。据悉,为进一步挖掘增产潜力,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2013年农业部在总结高产创建成功实践的基础上,组织开展了粮食增产模式攻关,通过将各地万亩示范片的成熟模式进行完善配套,对薄弱环节开展科技攻关,集成组装区域性、标准化高产高效技术模式,在更大范围推广普及,实现示范区域产量超过现有大田产量的20%。农业部种植业司司长叶贞琴表示,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农  相似文献   

5.
《云南农业》2009,(8):F0002-F0002
中共云南省委书记白恩培视察昭通市粮食高产创建工作 6月27日,中共云南省委书记白恩培观察了昭阳区高产创建示范片,并对在场的市、区农技人员和农户仔细了解高产创建工作开展情况。当得知“示范样板玉米平均亩产值可达19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6.
彭阳县发展种植业的关键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山区农业种植中,要根据实际、因地制宜、及时优化种植业结构调整,抓好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建设,努力提高粮食和其他作物生产水平,要总结关键技术并及时进行集成推广,实现示范片景观与产量双赢,带动全县大面积均衡增产,确保粮食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7.
玉米是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三大粮食作物之一,为促进玉米产量持续稳定的增长。隆阳区结合国家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玉米产业、国家现代农业玉米产业体系建设玉米示范县、部级粮食高产创建整乡推进玉米高创、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主要科技增粮项目、农业综合开发玉米高产样板等项目的实施,通过玉米技术集成与创新应用取得显著成效。本研究归纳总结了玉米高产高效技术集成创新应用,为大面积生产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在玉米栽培过程中,倒伏、秃尖、透风透光不良成为制约玉米产量的关键因素。本试验通过施用不同调节剂,比较其综合因素,找出适于大田应用的玉米调节剂,为大面积推广和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玉米免耕栽培技术主要是通过化学除草和免深耕技术处理,前作耕地未经翻耕犁耙,直接在旱地播种、施肥,直至玉米成熟收获。该法省去了大田播前的犁耙工序,具有省工省时、节本增效、赶上季节、保墒抗旱等优点。2003年该技术在广西河池市推广面积达8000公顷。经验收大化瑶族自治县六也乡豆也村67公顷秋玉米免耕高产示范片,平均667平方米产量363.6公斤,最高达499.6公斤,比对照平均每667平方米增产65.2公斤,增产率21.8%。玉米兔耕栽培的主要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0.
采用半结构访谈方法对山东省龙口市农技推广人员与农业管理人员进行调研,评估当地冬小麦和夏玉米的产量限制因素与产量提升技术途径.结果表明:冬小麦产量的主要限制因素是品种丰产性低、播期过早、播量过大、肥水运筹不合理,5年内可广泛应用于生产的技术措施是测土配方施肥、推广改良品种和玉米秸秆还田.夏玉米产量的主要限制因素是栽培管理粗放、播种质量不高、干旱,5年内可广泛应用于生产的技术措施是推迟套种时间、园地制宜选用良种.从中长期来看,未来5~20年内小麦-玉米两熟制大田生产的产量提升需要栽培管理技术、优良适宜品种、极端气候预防及补救技术措施和提升粮食作物补贴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11.
冬季农业资源合理综合开发利用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如何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三农”的和谐、可持续性发展则是焦点。通过随机入户方式,与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及种粮大户面对面交流,并结合问卷调查,发现都昌县冬季农业种植积极性低下。冬闲田面积年均高达45.61%,除特殊年份外,冬季农业种植面积的环比波动较为平稳,年均-0.24%,但冬季作物的环比产量有较大的递增幅度,增幅达到年均3.79%,这主要受益于农资、农业、农技等要素投入水平的提高。调查还发现影响冬季农业开发的主要因素有4 方面:(1)农业经济效益差,农民冬种积极性低下;(2)农村缺乏劳动力、农业生产能力不足;(3)地理、地势优势不突出,缺乏大型机械化生产;(4)种植结构单一,产业间协调度不高。最后从出台相关政策,调动农户积极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加大投资力度,发展规模种植;延伸农业产业链,实现农业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4个方面,提出了冬闲田综合合理开发利用和农民增收的具体途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山西省1989年以来粮食生产状况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山西省1989年以来的粮食生产情况,诸如粮食播种面积、复种指数、总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进行了调研,认为山西省粮食生产具有以下3个特征:一是粮食生产年度之间的波动性大,二是玉米成为粮食生产的主力,三是小麦和谷子的面积、单位面积产量都在下降。粮食丰产下的隐忧表现为:一是细粮供不应求,二是人均粮食占有量没有提高,三是耕地尤其是水浇地减少较多,四是农业生产成本提高。粮食生产的出路:一是政策扶持粮食生产尤其是小麦生产,二是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三是保护耕地尤其要反思退耕还林和通道绿化政策,四是重新构建与种植结构相适应的饮食结构。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1995—2010年主要年份广西主要粮食(稻谷、玉米、大豆、薯类)产量与相关生产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动态分析,提出广西主要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途径,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度分析法对1995—2010年其中6个主要年份与粮食生产有关的7个影响因素进行量化动态分析。结果表明:粮食产量与相关生产因素的关联度为播种面积〉城镇居民家庭人均购买粮食数量〉化肥施用量〉乡村从业人员〉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单位面积产量〉农田总用电量。  相似文献   

14.
我国粮食“十一连增”主要因素贡献分析及政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14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历史性的"十一连增",并实现了连续8年粮食产量稳定在500万t以上。粮食种植面积的扩大、单产的提高以及种植结构调整等因素都是促进粮食生产持续增长的重要原因。将粮食"十一连增"的贡献因素分解为粮食单产的提升、播种面积的增加以及种植结构调整三部分,并对三者的贡献率进行测度。结果表明:"十一连增"期间,播种面积、单产、种植结构三者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分别是36.65%、48.27%和15.08%;分品种来看,稻谷、玉米和杂粮的增产主要由种植面积扩大而带动,仅有小麦的增产是由于单产的拉动,种植结构调整对我国粮食生产"十一连增"的贡献也不容忽视。鉴于资源约束日益趋紧以及新时期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今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粮食的可持续增产关键在于科技创新、提升农业基础建设以及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等措施来提高粮食作物的单产水平。  相似文献   

15.
粮食安全是世界问题,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中永恒的主题。而黑龙江省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上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文章从黑龙江省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粮食总产首破千亿斤、农业科技贡献率明显提高、优势产业不断发育壮大、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发生变化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稳步增长等六方面的实践,证明了中国粮食安全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并进一步分析了农业基础薄弱、科技支撑力不够、农业组织化程度不高是限制黑龙江省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主要因素,同时提出了强化现代农业科技支撑、夯实农业发展物质基础、构建完备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绿色农业大省,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的投入力度、在黑龙江设立国家现代农业试验区等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农业标准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粮食生产标准化程度提高有利于粮食产品质量提升和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以产粮大县河南省唐河县作为典型案例,利用实地调研数据,分析以其为代表的产粮大县玉米生产标准化的现状。结果发现:标准化与非标准化生产相比,社会效益显著,投入成本和产值增加,土地成本是制约标准化生产经济效益及种植农户积极性的关键因素。产粮大县玉米生产存在着经济利润下降,地区专供玉米品种缺乏,部分农民标准化生产意愿较低,流转土地和贷款难且获得补贴较少,政府农业投入能力有限等问题。提出增强全产业链标准化、灾害预警能力、种业研发能力、农业技术推广和信息服务、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对农业大县的转移支付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东北地区玉米与其生产替代作物播种面积变化入手,比较分析了1978-2014年东北三省相关作物成本收益数据,进一步采用联立方程模型研究相关成本收益变动和劳动力用工约束对玉米相对播种面积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单位产量上的低成本造就了其较强的生产竞争力;玉米相对播种面积具有很强的延续性,且受价格和资本投入因素影响显著,而各作物间的用工差距对玉米相对播种面积影响并不显著;玉米单产的连续提高及单产差距的拉大,对玉米相对播种面积影响在不同作物间的表现不同。为确保国内玉米稳定生产、科学调整农业结构,我国应在保障玉米最低收购价和稳定农资产品价格的基础上稳步推进玉米价格市场化改革,依托玉米育种技术提高玉米单产水平,拓展农村社会化服务内容,重塑玉米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8.
顾莉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458-12461
依据1949~2008年粮食主产区粮食产量统计数据,应用波动理论分析了粮食主产区粮食产量波动情况。结果表明,粮食主产区粮食产量是在不稳定的波动中增长的,其波动周期频度较高,长度比较规则;波动幅度总体呈中度,稳定性不强;粮食产量波动具有对应性,体现了现阶段粮食生产"N"字形的发展态势;粮食产量波动具有梯次性;在粮食产量波动性比较中,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年均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相对波动系数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自然灾害、农业政策、生产性投入、粮食价格和粮食流通5个方面剖析了粮食主产区粮食产量波动的原因,并提出了防御和平抑粮食产量超常波动的措施:一是坚持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努力提高耕地质量;二是加强粮食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三是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构建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体系;四是注重农业组织制度创新,为农业技术措施的应用提供实施路径和载体;五是建立健全灾害防控体系和粮食市场体系,增强粮食生产抗御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熊本县是广西的海外姐妹城市,也是日本少数几个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县份之一。文章综述了熊本县的自然概况、主要土壤类型及耕地利用现状,分析了该县近年来主要农作物产量及栽培面积的变化情况;指出熊本县农业优势地位的确立,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环保型农业生产体系的构建及先进实用农业新技术的研发与推广;提出现阶段广西应学习借鉴熊本县先进的环保型、省力化生产技术、品牌意识及农产品贮藏加工技术,以提高农业生产技术与管理水平,实现广西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世居黑龙江流域的女真族,在建立金朝后,把发展农业作为军事扩张的基础,视其肇兴之地黑龙江流域金源内地为粮仓,特别重视黑龙江流域农业的发展。黑龙江流域出土大量全备的铁制农具,说明女真族已把黑龙江流域的农业生产推进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引进宋朝的先进农耕技术,农业生产力空前发展。土地种植面积和粮食产量均超过金以前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金代黑龙江流域农业进入了繁荣时期,堪称黑龙江流域农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