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氏圆腹[鱼芒][pangasius sutchi(Fowler)]俗称果巴丁、淡水鲨鱼等,属鲇形目、伍芒科。我国于1978年从泰国引进,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很好发展。2000年我场从泰国引进规格3-5cm苗种1500尾于池塘中驯化培育,2005年人工繁殖获得成功,孵化鱼苗700多万尾,培育鱼种100余万尾。  相似文献   

2.
淡水鲨鱼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芒淡水鲨鱼是白苏氏园腹的俗称,隶属硬骨鱼纲,鲶形目,科,属。主要分布于东南亚一带,是泰国、马来西亚等地的优良淡水养殖鱼类。有黑、白二种体色,黑色的俗称淡水蓝鲨,原产泰国,1978年引进我国;白色的俗称淡水白鲨、原产马来西亚,1998年引进我国。海南省农业学校于2001年6月在本校养殖实验基地引进1500尾白鲨,1500尾蓝鲨进行小面积养殖试验,取得较好成效,现将养殖试验结果报告如下。1生物学特性1.1外部形态淡水鲨鱼体表光滑无鳞,体形长而侧扁,脊部隆起,头部扁平呈圆锥形,吻短,口亚下位,前后鼻孔…  相似文献   

3.
银鲑亲鱼培育技术及繁殖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鲑 (Oncorhynchuskisutch)又名银大马哈鱼 ,属鲱形目、鲑科、大马哈鱼属 ,朔河性洄游鱼类。原产于北美洲 ,经美国鱼类学家多年的驯化 ,能够在淡水里生活养殖。我所 2 0 0 0年 5月首次从北京康鑫水产公司引进银鲑苗种 10 0 0尾 ,进行养殖试验 ,取得了良好的结果。 2 0 0 1年进行亲鱼培育和人工繁殖试验 ,虽然繁殖试验的结果不理想 ,但是从中掌握了银鲑的一些繁殖生物学特性 ,可以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1 亲鱼培育银鲑亲鱼培育前期以育肥为主 ,饲料配方中鱼粉占 5 0 %以上 ,脂肪添加量为 4~ 6 % ,加大投喂量使其体重…  相似文献   

4.
漠斑牙鲆(Paralichthyslethostigma)苗种培育试验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索漠斑牙鲆的苗种培育技术,分别于2003年和2004年从美国引进漠斑牙鲆的初孵仔鱼进行鱼苗培育试验和淡化试验。试验获得了成功。2003年引进初孵仔鱼4.0万尾,培育出体长4~5cm的鱼苗2250尾,鱼苗培育成活率为5.6%,其中前期和后期的培育成活率分别为9.0%和62.5%。2004年引进初孵仔鱼4.5万尾,经培育共获得体长4~5cm的鱼苗2830尾,培育成活率为6.3%,其中前期和后期的培育成活率分别为11.8%和63.6%。经过逐步淡化的鱼苗在纯淡水中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5.
短盖巨脂鲤(Colosscma bzackyomum)俗称淡水鲳,原产南美洲亚马逊河,是当地的主要经济鱼类之一。淡水鲳体型侧扁,背高肉厚,鳞细、鳍红、尾黑、体表有黑色花斑。1982年我国台湾省最先从国外引进,经三年多的培育,认为是良好的可养殖的食用鱼。  相似文献   

6.
于2004年1月26日从北京引进太平洋鲑苗种5000尾,采用水泥池微流水方式进行苗种培育试验,投喂人工配合饲料,经过70d的培育,使原来放养规格为平均体长5.8cm,平均体重3.2g,增长到平均体长13.5cm,平均体重35.9g,成活率达98%,饲料效率达74.8%左右。  相似文献   

7.
为了调整养殖品种结构,提高淡水养殖的经济效益,扩大名优水产品养殖比例,我们于1997~1999年进行了异育银鲫人工繁殖、苗种培育及成鱼养殖模式等方面的试验,推广养殖异育银鲫1048亩。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1亲鱼培育及人工繁殖1.1亲鱼培育300尾方正鲫系1996年5月从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引进的, 200尾兴国红鲤系从上海市水产研究所引进的,均放养在淡水养殖场亲鱼池内专池饲养。亲鱼池3亩,水深2. 0m,放养前10天按每亩150kg生石灰清塘消毒,3天后加注新水。放养前亲鱼在3%的食盐水中浸浴消毒5…  相似文献   

8.
苏氏mang鲶Pangasius sutchi(Fowler),是一种原产东南亚的大型淡水鲶类,在泰国、老挝、东埔寨、马来西亚等地养殖十分广泛(Bardsch,1972;Edwards,1982;Tugsin,1982;作者,1986)。1978年,我们从泰国引进了苏氏mang鲶鱼苗之后,于1985年进行生产性培育大批鱼种获得成功,并连续几年在珠江三角洲一带进行鱼池的单养和混养获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正> 尖吻鲈(Lates calacrifer Biocn)俗称盲(?);泰国称红目鲈、西(?);我国台湾称金目鲈。属热带广盐性鱼类。在海水、半咸水或全淡水中均可养殖。由于该鱼个体大,生长速度快,肉质鲜美,经济价值高,近十多年来在东南亚及我国台湾省、香港等地均被视为优质品种广为养殖。我国南方沿海鱼池也有天然纳苗养殖,但是作为优良品种专门养殖乃是近两年的事,主要是种苗来源困难。为了研究人工育苗和鱼苗培育,通过港商1983年自泰国引进鱼苗,1984年5月又自马来西亚运进受精卵,人工育苗和鱼苗培育在深圳均获初步成功。现把两年试验总结如下。材料和方法一鱼苗培育 1983年5月引进二批鱼苗,分别为12,000尾和5000尾。鱼苗采用60×90cm~2塑  相似文献   

10.
美国鲥鱼苗种培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鲥鱼属鲱形目,鲱科,其天然种群主要分布于北美东部沿海水域,生长适温18~32℃,可在淡水或半咸水中生活,系广温洄游性鱼类。该鱼肉细脂厚,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为集约化养殖的优良品种。泉州市洛江区水产良种场2003年6月26日从广东引进美国鲥鱼乌仔3万尾进行苗种培育试验,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纹鳢(Channa strtatus)属鳢科鱼类,原产泰国,又称泰国纹鳢。体型似广东“生鱼”,肉多骨少味美,营养丰富。纹鳢广泛分布于淡水的浅水水域中,是一种生长快,抗病力强,肉质鲜,耐低氧的优良养殖品种。我所于1990年首次从泰国引进,1991年自然繁殖成功。现将纹鳢苗种培育试验结果介绍如下。材料与方法材料:本所自然繁殖的纹鳢鱼苗及培育的鱼种。试验设备:六个面积为7×4m~2的水泥池,水深0.6~0.7m;遮阴薄膜;精确度为0.1g的电子  相似文献   

12.
尖吻鲈Lates calcarifer (Bloch)俗称“盲曹”,为热带广盐性海洋鱼类,我国东南沿海广有分布。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生长快,盐度适应性广,是海水、咸淡水及淡水养殖的优良品种。近年来,我国南方沿海地区已有养殖,种苗主要来源于泰国的人工繁殖。由于种苗来源困难、价格昂贵,限制了生产的发展。为此,我们在1985年的5月和8月,先后从泰国引进了二批全长7~12毫米的幼苗进行培育,并于1986年着手尖吻鲈的人工繁殖工作,1989、1990两年相继催产成功,培育出种苗4批,完成了尖吻鲈的亲鱼培育、人工繁殖及种苗培育的全过程工作。本文着重描述从1日龄仔鱼至3厘米鱼苗的培苗过程。  相似文献   

13.
王毅 《水产养殖》2006,27(4):33-34
丁[鱼岁]鱼Tinca tinca原产于欧洲,在我国只见于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丁[鱼岁]鱼是欧洲各国淡水主要经济鱼类之一,有来自皇家宠鱼之称。该鱼具有肉质鲜美,对环境适应范围广,抗病力强,生长快,养殖技术简单特点,深受国内养殖者的青睐。辽宁省锦州市海洋与渔业科学研究所于2003年从湖北省引进欧洲丁[鱼岁]原种5000尾夏花(原种来源于捷克),经过2年的人工养殖,于2005年春成功进行人工繁殖培育夏花上百万尾,同年成功进行了苗种培育,于2006年开始成鱼养殖。  相似文献   

14.
淡水养殖业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是培育鱼种。从我国现阶段来看,均利用池塘培育,据了解,每m^2水面一年只培育鱼种20尾左右。我们采用机械化高密度培育草、鲤、白鲢鱼种,112m^2面积,培育出38950尾,平均每m^2水面培育鱼种350尾,规格为2.5~3寸,成活率达80-90%。  相似文献   

15.
《河北渔业》2006,(7):60-60
6月9日,垦利县海洋与渔业局协助县水稻农场从山东省淡水研究所引进平均体长5cm、体重2g,共计20000尾先科巨鲫,在水稻农场新品种示范基地进行试养。先科巨鲫成为继湘云鲫,黄丁鲑之后落户垦利县的又一淡水新品种。  相似文献   

16.
黄颡鱼因具有肉质细嫩,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较高,适应能力强,易高产养殖等特点,现已成为淡水养殖的重要品种,且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笔者2004年在本所淡水试验站进行了黄颡鱼苗种培育试验,于6月10日引进体长2.0cm黄颡鱼苗种1万尾,放入工厂化车间内的水泥池中培育,30日后,苗种平均体长4.6cm,成活率78%,分别高出设计指标15%和13%。  相似文献   

17.
湖白鲑受精卵孵化及苗种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白鲑(Coregonusclupeaformis)属鲑科鱼类,原产于北美,分布在美国的中北部和加拿大的大部分地区,该鱼全身银白,是典型的浮游生物食性。在集约化养殖条件下可摄食人工配合饲料。2002年3月,哈尔滨市水产研究院从加拿大首次引进湖白鲑发眼卵600万粒,应用从加拿大引进的现代化孵化设备,经过30天左右的低温孵化,成功地孵化出鱼苗316万尾,现长势良好。本所留30万尾进行发塘,并将捕出的夏花进行室内苗种培育试验,现介绍如下:一、受精卵孵化技术1.材料与方法(1)受精卵来源湖白鲑受精卵来源于加拿大一鱼苗孵化场…  相似文献   

18.
匙吻鲟(Polyodon spathula)是从美国引进,创汇价值极高的一种大型淡水养殖新品种,食性与花鲢相同,我国从南到北均可生长和安全越冬、越夏,不仅可在池塘中与各种淡水鱼类混养,更适合在大、中、小型水库、湖泊中养殖。在南方,年生长速度在0.5~3kg,养殖成本低,病害少,捕捞容易,可替代目前价值不高的花鲢。我国自1987年就开始从美国引入匙吻鲟受精卵,但由于匙吻鲟受精卵的孵化、苗种培育难度大,成活率低,苗种价格十分昂贵,严重影响了匙吻鲟的普及和应用。2005年5月哈尔滨市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分院从美国引进匙吻鲟受精卵18700粒,经过4天孵化,共获得鱼苗12000尾,平均孵化率66.4%(见表1),从5月8日—25日经过18天培育共获得3.0~3.5cm体长仔鱼6500尾,仔鱼阶段成活率54%,从5月25日-6月813经过15天培育共获得体长6.5cm以上幼鱼5500尾,幼鱼阶段成活率达84.6%,现将具体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斑点叉尾鮰亦称沟鲶,属于鲶形目鮰科鱼类,是名优淡水经济鱼类,它具有适温范围广、抗病力强、食性杂、生长快、易捕捞、肉味鲜美、出肉率高等特点,是一种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淡水名优养殖品种。我们于2003~2006年对斑点叉尾鮰进行苗种培育试验,共培育5~8cm鱼苗199.52万尾,平均成活率达92.8%,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积累了比较成熟的苗种培育技术经验。  相似文献   

20.
黑斑狗鱼属鲑形目、狗鱼科、狗鱼属,生长在黑龙江、乌苏里江、嫩江、松花江等水系。狗鱼肉厚、刺少,肉质细嫩洁白,味道极佳。黑斑狗鱼以前是松花江重要的经济鱼类,但由于近几年的酷捕和水质污染,在松花江已很少见到黑斑狗鱼了。我站于2008年5月从抚远县引进人工繁殖黑斑狗鱼水花8.4万尾进行夏花培育实验,现将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