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吉林人参中木质素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人参中木质素含量的方法并研究吉林人参中木质素的含量。方法:采用经典的Klason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结果:人参木质素特征吸收峰在268nm。紫外分光光度法操作简便、准确、快速,适合测定人参中木质素含量的测定。结论:吉林省不同产地、不同生长年份的人参所含木质素的量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2.
前言为了研究我国红碎茶品质水平和全国四套样的地区品质特点,今年年初,我们受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总公司的委托,对来自广东、广西、上海、云南、湖南等省茶叶公司提供的红碎茶样,以及斯里兰卡、肯尼亚等国的茶样,进行了化学成分的分析、化学鉴定和感官审评。全部样品,包括国外样均系一九七八年产品,国内样全为高档。测定多酚类(改进乐文泰尔法)、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分光光度法),咖啡碱(紫外分光光度法)等化学成分,并根据中国茶科  相似文献   

3.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紫外分光光度法(UV)分别检测速溶茶的咖啡碱含量,结果表明,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速溶茶咖啡碱的加标回收率为96.7%~99.7%,相对标准偏差为1.5%~1.7%,准确度和精密度均高于紫外分光光度法,且检测效率也相对较高。此外,分别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速溶红茶、速溶绿茶及速溶乌龙茶的咖啡碱含量,得出这2种检测方法结果间的数据转换系数分别为0.767、0.596、0.827。  相似文献   

4.
茶叶检验目前仍是沿用传统的感官审评方法。随着近代分析化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茶叶中很多与品质有关的物质不断被揭示出来,尤其是一九五七年E·A·H·Roberts从红茶中分离出茶黄素后,接着一九六一年又在《Analyst》发表了红茶茶汤中茶黄素及茶红素的分光光度法,这对茶汤品质问题的研究起了很大的推动作  相似文献   

5.
甘蔗果酒多酚含量测定的不同方法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Folin-Ciocalteu比色法(F-C法)、Folin-Denis比色法(F-D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不同方法测定甘蔗果酒中多酚的含量。结果表明对于含量较纯的多酚物质,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回收率可达99.80%,无需显色,测定过程方便快捷;对于组分复杂的多酚物质,受到干扰物质的影响造成测定结果偏高,采用F-C、F-D显色法测定更为适宜,二者回收率都在61%左右。  相似文献   

6.
核酸是生物体内的大分子化合物,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宰”着生物体内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从而控制着生物的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笔者对茶叶中核酸的测定方法进行了探索,在此基础上测定了不同等级茶中核酸的含量,现就已定的方法和有关测定结果作一介绍。一、方法的选定核酸测定的方法,一般有定磷法、戊糖比色法以及紫外分光光度法三种,作者选用了紫外分光光度法。试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比前两种方法简易,准确,重复性好,因此选定为测定茶叶中核酸的方法。 1.测试样的前处理 (1)除杂质:称取3.0000克磨碎茶样放入研钵  相似文献   

7.
有关资料认为,青茶属半“发酵”茶类,必然存在茶黄素类(TFs)和茶红素类(TRs),并采用Roberts分光光度法测定了青茶中TFs与TRs含量。还有人用分光光度法进行了六大茶类TFs和TRs的测定,对此,不少人持有怀疑态度。竹尾忠一等(1984)曾用同一品种鲜叶分别制成红茶、乌龙茶和釜炒茶(即炒青),用茶汤的甲基异戊酮萃取液经葡聚糖凝胶LH—20柱层析和双向纸层析鉴定,在乌龙茶中虽检出黄烷醇类氧化产物,却没有发现TFs。这一研究结果引起了我国茶叶工作者的关注。为研究我国传统制作的青茶中有无TFs,我们选用闽北水仙进行了分析研究,实验结果证明,水仙中含有茶黄素类物质,但其含量与组分比例不同于红茶,现将检测情况作一报道。  相似文献   

8.
铝是人体非必需的无害元素,但茶叶中的铝含量高于一般食品,且随着茶叶成熟度的下降,铝含量不断增加。人们担心过量饮茶会导致铝在体内聚集,对脑神经造成障碍,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饮茶是否有益健康。茶叶中的铝主要来自土壤、水源和空气等,早在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WHO/FAO)就已将铝作为食品污染物加以控制。近年来,国内外报道的铝测定方法很多,有荧光分光光度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极谱法等。本文主要研究了茶叶中铝含量的检测方法及条件优化。  相似文献   

9.
李永菊 《茶叶》2009,35(4):207-210
本文对云抗10号、福云6号和凌云白毫三个品种的螺旋形红茶、针形红茶以及传统的工夫红茶三个加工工艺进行了研究。其结果表明三个品种都是针形红茶品质最好、螺旋形红茶次之、传统功夫红茶品质最差。在同种工艺条件下,福云6号和凌云白毫的红茶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10.
K3Fe(CN)6分光光度法测定茶多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茶多酚测定法,国内外曾作过很多研究,目前常用的有酒石酸亚铁比色法、高锰酸钾滴淀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等.酒石酸亚铁比色测定中磷酸盐缓冲溶液配制时因结晶水的不稳定使得实际pH值与测定值偏离,结果重现性较差;高锰酸钾滴淀法终点难于掌握,茶多酚以外的还原物质同时会被氧化;紫外分光光度法消耗有机溶剂,紫外吸收因多酚类结构的不同而产生差异.本文利用在酸性介质中,茶多酚能将Fe~(3+)还原为Fe~(2+),Fe~(2+)与K_3Fe(CN)_6生成深蓝色配位化合物KFe[(CN)_6],在一定范围内符合朗伯一比耳定律的特点对茶多酚进行定量.本方法试剂配制简单,测定快速,反应灵敏,适应范围广,结果重现性较好,尤其适用于微量茶多酚的测定.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发低咖啡碱茶叶新产品,以滇红集团种植资源圃经单株选育的‘可可茶’为研究对象,采摘3个品种(系)茶树鲜叶分别制成红茶和绿茶。采用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茶样中的氨基酸、茶多酚、咖啡碱、可可碱、茶色素等生化成分含量,采用HPLC法测定儿茶素含量,结合感官审评对6个茶样进行品质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所有茶样感官品质符合普通的红茶、绿茶国家标准;内含成分含量方面,所有茶样的咖啡碱和可可碱含量均低于0.5%,可作为低咖啡碱茶树资源;3个绿茶样的茶多酚含量为15.8%~17.8%,3个红茶样的茶多酚含量为10.2%~13.2%。茶色素含量方面,3个红茶样以茶褐素(5.4%~7.9%)和茶红素(6.2%~6.4%)为主;儿茶素含量方面,6个茶样的儿茶素均以EGCG、EGC为主。1号茶树最适合加工红茶,2号茶树最适合加工绿茶,3号茶树加工红茶和绿茶均可。  相似文献   

12.
以下河蜜柚的幼嫩叶片为材料,采用CTAB法、SDS法和SDS-CTAB法3种不同的DNA提取方法提取其基因组DNA,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质量。分析结果表明,无论从得率还是DNA质量上看, SDS-CTAB法明显优于其它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不同工艺对红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云抗10号、福云6号和凌云白毫三个品种的螺旋形红茶、针形红茶以及传统的工夫红茶三个加工工艺进行了研究。其结果表明针形红茶品质最好、螺旋形红茶次之、传统工夫红茶品质最差。  相似文献   

14.
在肯尼亚现已有一些茶叶加工厂采用两段萎凋法加工红茶,即先将鲜叶贮藏16小时完成化学萎凋,再进行2小时的人工物理萎凋。此法最近已证明不会使红茶品质劣变,但采用止匕萎凋法还未确定物理萎凋程度的加工标准,因此本项研究着眼于评价不同程度的物理萎凋对加工红茶化学成分和红茶品质差距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以番荔枝幼嫩叶片为材料,分别采用改良高盐低pH值法、改良的CTAB法、SDS法三种方法提取总DNA,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对三种提取方法进行综合比较。结果显示改良的CTAB法所得的DNA纯度和得率较高,SDS法最差。  相似文献   

16.
《茶叶》1980,(4)
以理化审评方法鉴定茶叶,使茶叶品质检验日趋科学化和测试手段现代化,国内外已有过不少研究报道,并部分地用之于生产实践,我国一些科研教学与生产单位也做了大量的探索研究工作,可惜时断时续,未获应有的效果。湖南省长沙商品检验局根据茶汤的紫外光谱特性,提出紫外分光光度法检验红碎茶品质,为理化审评提供了一条途径,这走可取而又可贵的,但有些地方值得进一步研究。随着科研实践的深入,审评方法将会逐步达到完善。现将他们的试验结果摘要发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茶氨酸两方面的作用:(a)茶氨酸是否影响红茶质量;(b)茶氨酸的生理形式。同时也研究了茶树茶氨酸和总氮量以及两者的变化。用半微量凯氏蒸馏法测定总氮量,薄层色谱法和分光光度法测定茶氨酸。结果表明:20个红茶样茶氨酸变化范围为0.33~1.59g/100g(干重),而总氮量为3.03~4.30g/100g(干重)。茶氨酸含量与茶叶品质似乎无关,但感官审评为中档的茶叶其茶氨酸(1.05g/100g)比高、低档茶  相似文献   

18.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茶叶中的咖啡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试验目的咖啡碱是茶叶中十余种含氮化合物中含量最高的一类,它独具舒张血管,兴奋中枢神经,促进血液循环,对预防高血压、头痛、心肌梗塞等药理和生理作用。咖啡碱常用的分析方法有重量法,碘量法,比色法等。这些方法步骤过繁,耗时过多,影响因子较多,误差大;同时分析速度慢。本文介绍的紫外分光光度法,简便、快速,检出限低;灵敏度高。二、试验原理紫外分光光度法是利用咖啡碱结构上的嘌呤环,具有共轭双键体系,因而具有独特的吸收光谱,在272~274nm;具有最大吸收值,其消光度与咖啡碱含量呈线性关系。故可通过消光度求是其…  相似文献   

19.
鉴定茶叶品质,历来都是应用直接鉴定法,也就是把鲜叶制成干茶以后进行品质评定。近期以来,对组成茶叶色香味的成份已有进一步了解,但决定茶叶品质优劣的因子是很复杂的,要在早期阶段全面鉴定,便需要摸索出一套简便、有效、只需少量材料的早期品质鉴定法。红茶品质的早期鉴定,目前应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以微型制茶机进行小量制茶后进行感观审评,一是测定鲜叶化学成分。前者没有把鲜叶原料与制茶方法分别进行鉴  相似文献   

20.
本文是对影响红茶品质的酶进行综述。笔者综合了国内外的研究状况,较系统地阐明了酶与红茶品质的关系,并对酶的来源途径和利用酶提高红茶品质的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