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微卫星DNA(简单重复序列,SSRs)是由长度为2~6个碱基组成的串联重复的DNA束,SSRs是继RFLP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分子遗传标记技术.自从20世纪70年代被发现以来,SSRs得到了迅速发展.在各种动植物品种中,研究人员陆续发现了很多微卫星标记,这些微卫星标记在动植物的育种与遗传评估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分子标记是以个体间核苷酸序列变异为基础的遗传标记,是DNA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的直接反应。分子标记技术是在DNA水平上进行多态性分析的一种技术手段,具有效率高、准确度高的特点,在绵羊育种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分子标记技术不仅可以对绵羊的基因进行定位,而且可以对绵羊群的遗传结构进行分析,重要的是可以进行绵羊的标记辅助育种,对绵羊的育种起重要作用。作者介绍了以Southern杂交、PCR扩增、重复序列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为基础的分子标记技术的基本原理及优缺点,重点介绍了这些分子标记技术在绵羊的体尺、屠宰、繁殖等性状中进行标记辅助选择时的应用,揭示了在实际生产中分子标记技术对于绵羊选种与选配、提高其经济价值的重要意义,并基于目前分子标记技术在绵羊育种中的运用,以及未来分子标记技术的应用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3.
微卫星广泛分布在各类真核生物中,而且分布比较均匀,基于这一原理,发展起来多种分子标记技术,如:SSR标记、ISSR标记、RAMPS标记等。本文论述了基于微卫星的分子标记技术的反应原理及特点,并总结了它们在构建遗传连锁图谱、遗传多样性的研究、种质资源鉴定、数量性状基因分析以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SSR和ISSR分子标记及其在桑树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对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和ISSR(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分子标记的定义和各自优点进行了综述,并展望这两种分子标记技术在桑树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分子标记技术是近20年来继形态学标记、生化免疫标记和细胞遗传学标记后的一种新遗传标记技术,它是从DNA水平上来揭示遗传物质的遗传变异情况,是动物遗传育种领域内的一项新兴技术。目前常用的分子标记主要有: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标记(RFLP),随机引物扩增多态(RAPD)标记,扩增片段长度多态(AFLP)标记,小卫星DNA标记,微卫星(SSR)标记及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等。1微卫星(SSR)标记微卫星(Microsatellite)DNA也称为简单序列重复(si mple sequence repeat,SSR)、简单序列长度多态性(si mple sequence length polymorph…  相似文献   

6.
1953年,Waston和Crick提出了DNA分子结构双螺旋模型。1980年Botsten等采用DNA限制性片段多态性(RFLP)作为一种遗传标记技术。80年代中后期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的诞生和90年代初人类基因组研究,分子标记技术研究和应用得到迅速发展。拾多年来,相继出现了RAPD(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标记、SSR(简单序列重复也称为微卫星标记)、AFLP等十几种DNA标记技术。现代分子标记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基因组研究、生物遗传育种、起源进化、分类鉴定以及疾病诊断等方面。本文着重介绍目前常用的RAPD分子标记技术及…  相似文献   

7.
分子标记是以个体间核苷酸序列变异为基础的遗传标记,是DNA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的直接反应。分子标记技术是在DNA水平上进行多态性分析的一种技术手段,具有效率高、准确度高的特点,在绵羊育种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分子标记技术不仅可以对绵羊的基因进行定位,而且可以对绵羊群的遗传结构进行分析,重要的是可以进行绵羊的标记辅助育种,对绵羊的育种起重要作用。作者介绍了以Southern杂交、PCR扩增、重复序列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为基础的分子标记技术的基本原理及优缺点,重点介绍了这些分子标记技术在绵羊的体尺、屠宰、繁殖等性状中进行标记辅助选择时的应用,揭示了在实际生产中分子标记技术对于绵羊选种与选配、提高其经济价值的重要意义,并基于目前分子标记技术在绵羊育种中的运用,以及未来分子标记技术的应用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8.
微卫星DNA遗传标记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卫星DNA又称为短串联序列重复(short tandem repeats,STRs)、简单序列重复(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其作为遗传标记在DNA指纹图、遗传连锁图、群体遗传结构及遗传关系、分析以及遗传育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领域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微卫星DNA进行了概述,并对其应用及展望进行介绍,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家蚕基因组中的分子标记遗传图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遗传标记既是基因组研究的重要内容,又是构建遗传图谱、研究生物多样性、育种、基因定位与克隆等的基因。目前,已有多项分子标记技术用于家蚕基因组的研究,并构建了多种分子标记遗传图谱,包括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简称RFLP)、DNA随机扩增多态性(简称RAPD)、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简称AFLP)、简单重复序列PCR(简称SSR-PCR)等。本文就分子标记技术构建的家蚕基因组分子标记遗传图谱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文章简单介绍了DNA分子标记技术,阐述了DNA分子标记技术在家禽遗传多样性分析、种质鉴定、亲缘关系研究、遗传图谱构建、QTL定位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方面的研究应用成果,期望该技术在家禽遗传育种研究中开辟新道路。  相似文献   

11.
分子标记是继形态标记、细胞标记和生化标记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比较理想的遗传标记技术。分子标记技术大大促进了白僵菌有关研究的发展。本文介绍了4种常用的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白僵菌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2.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山东、河北地区的24个白桑(Morus alba L.)地方品种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态性分析。筛选的13条ISSR引物共扩增86条扩增带,其中多态性条带63条,多态性比率为73.25%,ISSR标记遗传相似系数范围在0.6706~0.9529。通过类平均聚类(UPGMA)法分析,24份材料聚分为2大类。  相似文献   

13.
柞蚕品种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66份柞蚕(Antheraea pernyi)品种材料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筛出的11个ISSR引物共扩增出118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107条,多态性比率为90.67%,遗传相似性系数范围在0.390~0.805之间。根据ISSR标记的结果,采用UPGMA聚类分析方法,将供试材料分为4大类群。研究结果表明,柞蚕品种的聚类与体色并没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基因组学时代的到来和各种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 ,分子标记技术在鸡的育种和生产中愈来愈显示其重要性。近几年来 ,国内外学者对微卫星标记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研究 ,在基因作图、数量性状位点 ( QTL)定位、群体遗传距离测定、抗病品系的选育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作为第三代分子标记的 SNPs,为探索鸡的某些疾病的产生机理和生产性能差异的遗传基础提供了新方法。1 微卫星标记微卫星是在生物体基因组以 2~ 6bp为其核心序列 ,头尾相连组成的串状重复序列。核心序列一般重复 1 0~ 2 0次 ,多态性的产生是因重复次数的不同造成的 ,通常…  相似文献   

15.
微卫星DNA,亦称简单序列重复,是指以2~6个核苷酸为基本序列串联重复的短片段〔1〕。微卫星标记与其它分子标记技术相比,具有分布广泛、多态信息含量高、呈共显性遗传等优点,因此在品种资源分类及畜禽遗传多样性的评估和保存中,微卫星被作为重要的遗传标记之一〔2〕。我国家兔分子生物学标记的研究起步较晚,最近几年才开始,利用微卫星标记来研究家兔的群体遗传特性是在2003年才开始的,相比较而言,国外则开展的较早,技术比较成熟,研究也相对较深入。1国内研究进展殷宝法、魏万红等,使用8对微卫星引物对高原鼠兔血样中的DNA微卫星位点(Sol33…  相似文献   

16.
遗传标记(genetic markers)是指生物体的某些性状和物质,它们能够稳定地遗传且遗传方式简单,可用以反映生物体或群体的特征.在80年代以前,主要是应用形态标记、细胞标记和生理生化标记作为遗传标记,继这3种遗传标记之后发展起来的分子标记是一种新的较为理想的遗传标记形式,最初应用于人类基因组中,之后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分子标记技术也在迅速地发展,其本身所具有的优点得到了发挥,被广泛地应用于遗传育种研究,分子标记育种的简便性、可靠性和精确性越来越受到遗传育种人员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地区草地螟白僵菌不同地区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ISSR(简单重复序列间隔区)标记对采集自内蒙古3个地区的17株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Bals.)Vuill.)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探讨了白僵菌在不同地区之间和地区内部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从21个引物中筛选出15个多态性高、稳定性好的ISSR引物,建立了ISSR的最佳反应体系。在ISSR试验中,15个ISSR引物共扩增出90条带,其中87条为多态性条带,群体多态位点百分率(PPL)为96.67%,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4309,Shannon’s信息多样性指数(I)为0.6106。在群体间的遗传相似度聚类分析中,内蒙古中部和西部地区的遗传一致度最高为0.9897,兴安盟地区和鄂尔多斯市地区的遗传一致度最高为0.9621。  相似文献   

18.
分子标记是继形态标记、细胞标记和生化标记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比较理想的遗传标记技术.目前在动物遗传中广泛使用的分子标记主要有RFLP、DNA指纹、AFLP、SSR、mtDNA、SNP和EST标记,本文综述了这些DNA分子标记的原理、特点及其在家禽中的应用情况.随着分子标记手段的不断更新和完善,更为有效和便捷的分子标记技术将应用于家禽遗传育种的应用研究中.  相似文献   

19.
徐瑛  颜新培 《广东蚕业》2006,40(2):43-47
分子标记是检测生物遗传结构和变异的一种有力工具,是一种较新的理想遗传标记形式。本文概述了家蚕分子标记技术的种类及其特点,介绍了近年来分子标记技术在家蚕研究中的应用进展情况。随着分子标记手段的不断更新和基因组图谱的日趋饱和,相信在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强大推动下,分子标记对家蚕的应用研究必将迎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  相似文献   

20.
ISSR分子标记及其在动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近年来,分子遗传标记的研究与应用得到了迅速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PCR技术的出现,基于PCR技术的分子标记,如随机括增多态性(randomam 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小卫星(minisatellite)或称DNA指纹图谱(DNA fingerprinting,DFP)、微卫星(microsatellite)或称简单序列重复(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括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gt hpolymorphism,AFLP)、单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