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为了对川滇高山栎种子的贮藏及繁育提供参考,研究了川滇高山栎种子在温度分别3℃、0℃、-3℃和-5℃贮藏期间种子的发芽率和田间播种出苗率。结果表明:川滇高山栎种子无休眠期,0℃以上温度贮藏45d后种子发芽率已达50%左右;低温可以抑制川滇高山栎种子的萌发,有利于种子的贮藏,以-5℃的贮藏效果较好,贮藏过程中最高发芽率仅为4.28%左右,贮藏6个月后,种子田间出苗率在50%以上。  相似文献   

2.
以牧草苦荬菜种子为材料,选取4个种子含水量(6.94%、3.27%、1.24%、0.98%)及6个贮藏温度(常温、25℃、15℃、10℃、3℃、-15℃),连续贮藏5个时期(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16个月),研究不同贮藏条件对苦荬菜种子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贮藏温度和种子含水量均对苦荬菜种子活力有显著影响;贮藏温度在-15~15℃条件下,苦荬菜种子活力相对较高(贮藏16个月发芽率33%~42%),常温和25℃条件下种子活力下降明显,到16个月时种子活力几乎完全丧失(发芽率1.9%~2.4%);种子贮藏的最适含水量受贮藏温度的影响,贮藏温度越高,最适含水量相对要求越低。贮藏温度25℃,种子含水量为0.98%、1.24%、3.27%时种子发芽率相对较高,分别为30%、30%、34.7%,与种子含水量6.94%的种子发芽率(14%)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马缨杜鹃种子适宜的短期贮藏技术,对采自4个居群的马缨杜鹃种子进行不同温度下贮藏30 d和310 d的发芽试验。结果表明,贮藏30 d时,常温、冷藏(4℃)和冷冻(-20℃)条件下的种子发芽率差异不显著,但发芽势差异显著,常温贮藏下发芽势最高;不同居群种子发芽率差异显著,发芽势差异不显著,其中马雄山居群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最高,常温贮藏方法较适合于对马缨杜鹃种子30 d左右的短期贮藏。贮藏310 d时,常温、冷藏和冷冻条件下的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差异均显著,冷藏条件下发芽率和发芽势最高;不同居群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差异均不显著。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发芽率均表现为下降的趋势,而冷藏条件下贮藏310 d的种子发芽势显著高于贮藏30 d。因此,冷藏是马缨杜鹃种子310 d左右短期贮藏的适宜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解除滇重楼种子休眠的最佳方法,分别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赤霉素(GA)、氟啶酮(FL)浸种和不同层积温度对滇重楼种子发芽和胚率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GA单独处理、GA+FL组合、恒温20℃沙藏都可有效打破滇重楼种子的休眠,其中GA单独处理下发芽情况最好的是300 mg/L GA处理,其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为79.00%、54.33%;GA+FL组合处理下300 mg/L GA+10 mg/L FL处理发芽率最高(81.33%),300 mg/L GA+0 mg/L FL处理发芽势最高(54.33%),200 mg/L GA+10 mg/L FL处理烂种率最高(4.33%);不同沙藏温度处理中恒温20℃沙藏处理下滇重楼种子胚率增长最快。综合滇重楼种子的发芽情况来看,GA+FL组合及恒温20℃沙藏这2种处理解除滇重楼种子休眠的效果优于其他处理,即300 mg/L GA+10 mg/L FL为最佳浸种处理,恒温20℃为最佳沙藏温度。  相似文献   

5.
为野生凤仙的进一步引种驯化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研究不同采种期、贮藏温度和赤霉素(GA3)浓度浸种对滇水金凤野生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昆明地区滇水金凤种子的最佳采集时期为10月,在贮藏过程中种子不宜常温(22℃)久藏,而冷藏(2℃)能保持较高的发芽率,贮藏30d时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最高,分别为75%、48%和20.60,且出苗整齐;不同浓度GA3浸种可不同程度提高滇水金凤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以及活力指数,同一浓度随浸种时间延长呈先升后降趋势,其中以GA3250mg/L浸种16h的效果最好,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分别为97%、92%、40.55和64.47。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金果榄(Tinospora sagittata Gagnep)种子的生理特性和萌发、生长特性,分别用鲜果实和鲜种子进行沙藏处理后,对野生金果榄果实、种子和胚形态结构进行了观察;用含5 mg/L赤霉素的MS培养基培养、沙藏2个月和4个月对金果榄种子进行无菌发芽试验。结果表明,室温(日夜温差10℃)湿润沙藏可打破金果榄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保持种子活力;赤霉素处理能快速打破种子休眠,15 d后发芽率达到80%以上;金果榄种子经风干后2个月、4个月的发芽率分别为20%和10%,表明金果榄种子不适合干燥贮藏。因此,金果榄的休眠类型主要是由于萌发抑制物存在而导致的生理休眠。  相似文献   

7.
将七叶树种子分别采用室外沙藏、室内室温贮藏和4℃低温冷藏3种方法处理,结果表明:沙藏法贮藏的种子发芽率最高,达到79.68%;室内常温贮藏和4℃低温贮藏条件下,种子萌发率均为0;七叶树种子的萌发势及生长势均与种子的大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以紫葳科梓属植物黄金树、梓、楸为试材,研究3个种种子的千粒重、长度、宽度、长宽比等表型性状及不同贮藏条件、不同浸种时间、不同发芽温度对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等发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黄金树种子的平均长度(37.340 mm)、宽度(2.680 mm)、千粒重(15.263 g)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其他2个种。不同贮藏条件、发芽温度、浸种时间对黄金树、梓树种子发芽率影响极显著,按种子发芽率高低排序为冷藏贮藏>室温贮藏>冷冻贮藏,25 ℃>30 ℃>20 ℃,浸种48 h>24 h>12 h;楸树种子冷藏和冷冻贮藏种子发芽率差异不显著,常温贮藏发芽率最低,浸种时间对种子发芽率影响差异也不显著,30 ℃种子发芽率显著优于20 ℃、25 ℃。黄金树、梓树和楸树种子性状存在显著性差异,梓树和黄金树种子最佳发芽条件为冷藏贮藏,浸种48 h,25 ℃下培养,楸树种子最佳发芽条件为冷冻或冷藏贮藏,浸种12 h,30 ℃下培养。  相似文献   

9.
对20个产地滇重楼种子的形态和发芽特性进行研究并聚类分析,为划分种子质量和确定优良种源的引种地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20份滇重楼种子的平均长度、宽度、千粒质量分别为6.373 mm、4.271 mm、44.54 g,种子质量与大小显著相关;新鲜种子8个月的发芽率仅为11.4%,低温层积种子在15℃/25℃变温条件下的发芽率为69.8%,显著高于其他温度处理(P 0.05)。聚类分析表明,20个产地的滇重楼种子划分为3类,第1类来源于贵州六盘水和云南文山,特点是籽粒小、发芽率低;第2类主要来源于广西百色、云南文山,特点是籽粒大、发芽率中等水平;第3类产地包括云南西北部和中部,特点是籽粒中等大小、种子发芽率偏高。  相似文献   

10.
一、繁殖方式 1.种子繁殖。甘草种子皮质硬而厚,不易出苗,播种前用碎玻璃与种子等量混合研磨半小时,发芽率达85%;或用种子3倍量的湿沙拌匀贮藏1~2个月,可加速种子萌发;或播种前用60℃热水浸种4~6小时,捞出,用湿布覆盖,每天用清水淋2次,待种子裂口时播种。在做好的垄上开深1.5~2厘米的浅沟2条,将种子均匀播入沟内,覆土浇水,播后半个月可出苗。  相似文献   

11.
为人工栽培华重楼提供理论依据,采用野生苗移栽和种子播种2种方式繁殖,移栽苗株行距20cm×15cm,种子播种采用条播,并分别对其进行遮阴处理。结果表明:遮阴条件下,移栽苗能正常生长发育,以40%透光率处理效果最好;种子随采随播,3年后发芽,发芽率超过80%,以40%透光率处理发芽率高、效果好。表明,采野生苗栽植或采野生种子播种,在遮阴条件下华重楼都可正常生长发育,但以40%透光率遮阴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以多个红掌杂交种子和自然结实种子为材料,通过对无菌播种萌发各阶段的萌动率、发芽率和污染率的调查统计,研究不同采收方法、贮藏时间、贮藏条件和灭菌方法对红掌种子活力和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的红掌种子间萌动、发芽率和萌发速度差异明显,播后20 d萌动率和30 d发芽率可作为衡量红掌种子萌发情况的指标。整果收获、13℃保湿冷藏能延缓种子活力下降速度,散籽冷藏时间以一周以内为宜,一般不超过10 d,最长不超过15 d。种子灭菌可采用3%双氧水浸种3~3.5 h。  相似文献   

13.
以吐鲁番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C.A.Mey.)Bunge]树体上的成熟种子为材料,研究贮藏时间、贮藏温度和贮藏种子含水量对梭梭种子萌发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室温和冰箱贮藏种子9个月,种子发芽率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达46.50和35.50个百分点,各时期冰箱贮藏种子发芽率的下降幅度低于常温贮藏。不同温度下贮藏梭梭种子3个月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胚鲜重特征为-10℃-18℃-4℃4℃常温,且随着贮藏温度的降低呈先升高后降低,差异显著。不同梭梭种子含水量贮藏3个月的发芽率、发芽指数、胚根长和活力指数随着种子含水量的降低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种子含水量为5.50%的降低幅度最小。贮藏温度与活力指数间呈极显著负相关,贮藏种子含水量与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间呈极显著负相关,种子发芽率、活力指数与不同贮藏条件间的相关性高低顺序均为贮藏种子含水量贮藏温度贮藏时间,而发芽势、发芽指数与不同贮藏条件间的相关性高低顺序均为贮藏温度贮藏种子含水量贮藏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GA3浸种及不同贮藏方式对肉桂种子萌发的影响,为解决肉桂种子发芽及贮藏难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肉桂种子分别用0、100.0、200.0、300.0和400.0 mg/L GA3溶液浸种后催芽和播种,分析GA3对肉桂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肉桂种子采用室温干藏、室温湿沙藏、4℃干藏和4℃湿沙藏4个处理后15、30和60 d,测定各贮藏处理种子的发芽率,探讨肉桂种子贮藏特性。【结果】肉桂种子经GA3200.0 mg/L浸泡处理,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高于其他处理,其中发芽率为90.0%,比对照高19.8%;发芽势为76.7%,比对照高31.9%;发芽指数52.1,比对照高28.4%。种子经GA3处理,幼苗茎长、根长及全株长均优于对照且差异显著(P〈0.05),其中以GA3200.0 mg/L处理效果最佳。室温下沙藏和干藏60 d后,肉桂种子发生霉变失去生活力,4℃干藏60 d后,肉桂种子发芽率仍达60.0%以上,贮藏效果最佳。【结论】对肉桂种子进行适当浓度的GA3处理并进行沙藏催芽,可解决肉桂直播发芽率低和传统沙藏催芽方法出苗不整齐的难题。  相似文献   

15.
滇重楼种子萌发及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滇重楼种子休眠的解除方法以及外植体处理、培养条件对其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滇重楼种子在连续经过4℃低温层积4~5个月、红外光照射30 min、二次变温(4℃-40℃-20℃)处理、混合液(19 mmol/L KNO3+800 mg/L GA3)保湿7d后,休眠能得到明显解除,播种在营养钵(珍珠岩:蛭石=1:1)中60 d,萌发率可达40%;对胚根长至2 cm的萌发种子进行HgCl2消毒的最合适时间是10 min,既能控制污染率又不伤及胚芽的活性;在22℃、每天光照12 h(1 000 lx)的条件下,去除胚乳的幼芽在附加0.5 mg 6-BA和0.5 mg IAA的MS培养基上培养30 d后即可长成具有单叶的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16.
通过观测毛萼紫薇(Lagerstroemia balansae)的种子生物学特性、种子生活力,研究储存方法、时间和生长调节剂处理对种子萌发率和发芽势的影响。结果表明:(1)毛萼紫薇种子透水性较好,具有一定的生理后熟现象;(2)种子不宜即采即播,新鲜种子短期储存宜在4℃下低温保存,储存期达6~8个月;种子干燥后,在常温条件下可长期保存;(3)毛萼紫薇种子具有一定休眠现象。GA3、IAA能有效地打破休眠,200 mg·L-1GA3处理的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最高,其次是200 mg·L-1IAA处理的,6-BA处理的无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7.
选择基质、种子贮藏方法、萘乙酸浸种浓度、萘乙酸浸种时间为参试因素,应用L_9(3~4)正交试验研究窄叶台湾榕的种子萌发。其中基质(A)3水平为100%黄心土、50%黄心土+50%河沙、100%河沙,种子贮藏方法(B)3水平分别为洗出种子低温保存、洗出种子常温保存、种子留果内常温保存,萘乙酸浓度(C)3水平分别为100、200、400 mg·L~(-1),萘乙酸浸种时间(D)3水平分别为6、12、24 h。试验结果表明:参试4个因素对窄叶台湾榕发芽率都有极显著影响,各因素对窄叶台湾榕种子萌发的影响顺序为种子贮藏方法(B)基质(A)萘乙酸浸种时间萘乙酸浸种浓度;种子萌发最佳条件为100%黄心土为播种基质,洗出种子常温保存,并用萘乙酸200 mg·L~(-1)浸种12 h。  相似文献   

18.
以非洲山毛豆为材料,研究光照、变温、播种时期以及种子处理方式对山毛豆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变温和播种时期对山毛豆种子发芽率有显著影响,种子处理方式(未冷藏和-20℃冷藏5 d)对山毛豆种子发芽率无明显影响;山毛豆种子发芽的最适生长周期是正常光照周期,最适变温为27~32℃,最适播种季节是夏天(5~6月)。  相似文献   

19.
低温贮藏香椿种籽可显著延长种籽的寿命,并提高种籽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常温贮藏至翌年6月底,完全丧失生活力;4℃贮藏4个月,发芽率下降7%左右;-18℃贮藏4个月,发芽率仍高于贮藏10%.  相似文献   

20.
车江旅 《南方农业学报》2011,42(12):1462-1465
[目的]探讨干热处理对丝瓜种子发芽和贮藏特性的影响,以期获得可有效促进丝瓜种子萌发和贮藏的便捷途径.[方法]以4个丝瓜品种(CTS-02、CTS-03、CTS-04和CTS-05)的种子为试验材料,分别在60、70和80℃的干热条件下处理30、60和90 min,随后检测其发芽和种子贮藏能力.[结果]经60℃处理30 min,初始发芽率较低的CTS-02和CTS-04的种子发芽率分别提高到26%和44%;在80℃处理60 min,初始发芽率较高的CTS-03和CTS-05的种子发芽率分别提高到96.5%和91%.80℃处理60 min后将CTS-03和CTS-05分别在15℃和32℃条件下贮藏6个月,其种子发芽率均未发生显著变化.[结论]干热处理对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但效果大小和丝瓜品种特性有关;干热处理对丝瓜种子发芽的促进效果可以维持6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