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鉴定了氯氟吡啶酯的主要水解产物氯氟吡啶酸。通过优化Qu EChERS方法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技术建立了同时检测稻田环境中氯氟吡啶酯及其代谢产物氯氟吡啶酸的检测方法。以0.1%甲酸水-乙腈(V/V)为流动相梯度洗脱,Poroshell 120 EC-C18色谱柱进行分离,采用电喷雾正离子模式扫描,多反应检测模式定性,外标法进行定量。样品以0.1%的甲酸乙腈(V/V)为提取溶剂,50 mg GCB、 100 mg C18和1.2 g无水Mg SO4作为净化材料。结果表明,2种化合物在稻田环境不同基质中的回收率为89.7%~110.4%,相对标准偏差≤10%,基质效应为-0.4%~15.0%,定量限分别为2.5μg/kg和5.0μg/kg。通过盆栽模拟实验表明,代谢物氯氟吡啶酸在施药2 h后就出现在稻田环境中的各介质中,施药28 d后,氯氟吡啶酯及代谢物氯氟吡啶酸在稻田环境中降解率达到90%以上,属于易降解短残留性农药。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基于亲水作用色谱-串联质谱的非衍生化法测定绿茶中草甘膦、草铵膦及其代谢物3-(甲基膦基)丙酸、 N-乙酰草铵膦残留的方法。样品经水提取,HLB小柱净化,以0.9%甲酸的水和乙腈为流动相,阴离子极性农药色谱柱(100 mm×2.1 mm,5μm)色谱分离,负离子扫描模式下多反应监测模式质谱检测,基质匹配外标法定量。结果显示,4种化合物在各自的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0.999,回收率范围为78.8%~101.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4.3%~11.1%,方法的定量限为0.05~0.10 mg/kg。该方法无需衍生,净化步骤简单快速,结果准确可靠,对环境友好,适合用于绿茶中草甘膦、草铵膦及其代谢物3-(甲基膦基)丙酸、 N-乙酰草铵膦残留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3.
研究建立了对豆芽中4-氯苯氧乙酸、6-苄基腺嘌呤、2,4-滴钠、赤霉素4种豆芽无根素残留量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方法。样品经过提取后,处理溶液直接注入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中进行检测。利用ESI源(正离子模式)、C18液相色谱柱,以及SRM方法对样品中的4-氯苯氧乙酸、6-苄基腺嘌呤、2,4-滴钠、赤霉素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该方法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8%(n=6),平均回收率均大于80%,线性范围为2~50ng/m L,定量限分别为4-氯苯氧乙酸为0.63μg/kg、6-苄基腺嘌呤为0.15μg/kg、2,4-滴钠为0.28μg/kg,赤霉素为4.9μg/kg。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水产品中喹乙醇代谢物(3-甲基喹噁啉-2-羧酸,MQCA)的方法。样品用乙酸乙酯提取、磷酸盐缓冲液萃取、盐酸酸化、乙酸乙酯反萃取,反相色谱柱分离,紫外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喹乙醇代谢物在0.005~1.0 mg/k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1.0000,检出限为0.14μg/kg,定量限为0.46μg/kg。回收率在78.5%~85.7%,相对标准偏差在1.33%~2.34%。优化方法后,平均回收率提高24.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测定PC12细胞中氟虫腈及其代谢物残留的分析方法。细胞样品经过破碎后,以0.5%乙酸乙腈提取,涡旋离心,过0.22μm滤膜后上机测定。在细胞中添加浓度为0.1、 1、10、 100μg/L 4个水平氟虫腈的回收率为83.53%~114.11%,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7.54%。氟虫腈及其代谢产物在PC12细胞中的检出限(LOD)和定量限(LOQ)分别为0.05μg/L和0.1μg/L。氟虫腈细胞孵育初步结果显示,其在PC12细胞中24 h内无显著的代谢变化。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方法灵敏、可靠和简便,适用于细胞中氟虫腈及代谢物的检测及代谢转化行为研究。  相似文献   

6.
禽蛋、禽肉中的抗生素药物残留超标会直接影响消费者健康。本文建立了禽蛋和禽肉中酰胺醇类药物包括氯霉素、甲砜霉素、氟苯尼考及氟苯尼考胺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禽蛋和禽肉用乙腈提取后,正己烷除脂, PCX固相萃取小柱净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电喷雾离子源(ESI),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基质匹配氯霉素-D5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0.25~50μg/L的系列浓度范围内均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0.999。样品中氯霉素、甲砜霉素、氟苯尼考及氟苯尼考胺的检测限为0.1μg/kg,定量限为0.2μg/kg,在0.2~1μg/kg的添加浓度范围内平均回收率为70%~100%,精密度15%。该方法方便快捷、定性准确,适用于禽蛋和禽肉中的酰胺醇类药物残留检测。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测定克氏原螯虾和养殖水体中双唑草腈残留的方法。以乙腈提取样品中的双唑草腈,水样提取液无需净化,克氏原螯虾提取液经正己烷去脂,采用ESI离子源正离子模式进行扫描测定。结果表明,克氏原螯虾中双唑草腈在0.5、2.5、10μg/kg加标水平下,回收率为83.6%~92.3%,相对标准偏差为7.6%~11.4%(n=6);水样中双唑草腈在0.5、2.5、10μg/L加标水平下,回收率为96.4%~101.3%,相对标准偏差为1.5%~2.8%(n=6)。双唑草腈的质量浓度与其色谱峰面积在0.5~5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2>0.9998,方法定量限分别为0.5μg/kg(克氏原螯虾)、0.5μg/L(水样)。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结果稳定,可用于克氏原螯虾和养殖水体中双唑草腈残留的检测。  相似文献   

8.
以筛选从丹皮中提取丹皮酚的理想溶剂及最佳工艺参数为目的,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研究了不同溶剂提取丹皮酚的效果,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四氯化碳提取丹皮酚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溶剂法提取丹皮中丹皮酚的理想溶剂为四氯化碳。以牡丹根皮为材料,以四氯化碳为溶剂,最佳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25(w/v)、丹皮粒径0.90 mm、浸提时间6h。按此最佳工艺参数,一次提取,丹皮酚提取量11.428 g/kg,占提取总量的89.857%;两次提取合计丹皮酚提取量12.30 g/kg,占提取总量的96.79%。  相似文献   

9.
建立以多壁碳纳米管(MWCNTs)为吸附剂,分散固相萃取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DSPE-UPLC-MS/MS)同时测定鸡蛋中4种抗流感病毒药物金刚烷胺、金刚乙胺、美金刚、奥司他韦的残留。样品经1%乙酸乙腈/水(9/1,v/v)提取,MWCNTs分散净化,以0.1%甲酸水和甲醇为流动相,经Agilent SB-Aq色谱柱分离,采用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优化的流动相梯度条件下,具有同分异构的金刚乙胺和美金刚可有效分离;4种药物在0.1~1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2 9。在0.5~5μg/kg浓度范围内的3个添加水平,4种药物在鸡蛋中的回收率在92.2%~106.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1.1%~6.3%,定量限为0.5μg/kg。结果说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确度、精密度和灵敏度,适用于鸡蛋样品中4种抗流感病毒药物残留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饲料中洛克沙胂、阿散酸和硝苯砷酸的方法。样品用1%甲酸水-乙腈(25∶75, V∶V)溶液提取两次,上清液经旋转蒸发浓缩后,用10%甲醇水溶液定容,供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测定,外标法定量。洛克沙胂和阿散酸在5~200μg/kg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线性,在3个添加浓度上的平均回收率在62.7%~81.7%之间,RSD≤15%,检出限为5.0μg/kg,定量限为10.0μg/kg;硝苯砷酸在50~2 000μg/kg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线性,在3个添加浓度上的平均回收率为72.5%~83.3%, RSD≤15%,检出限为50.0μg/kg,定量限为100.0μg/kg。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饲料样品中洛克沙胂、阿散酸和硝苯砷酸的检测。  相似文献   

11.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均三氮苯类除草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卜伟  陈军 《土壤》2008,40(5):750-753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7种均三氮苯类除草剂:西玛津、阿特拉津、扑灭通、莠灭净、扑灭津、扑草净、去草净。用乙腈或甲醇:乙腈(3:7v/v)在索氏提取器上提取土壤中的7种均三氮苯类除草剂,提取液经旋转蒸发,氮吹浓缩,中性氧化铝小柱净化,再次氮吹浓缩后,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检测波长为224nm。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变异系数在1.24%~6.83%之间,平均回收率在95.0%~106.9%之间,检出限为0.84~2.07μg/kg。该方法是分析土壤中均三氮苯类除草剂农药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为考察啶酰菌胺在南瓜、芦笋、木瓜上的残留行为,在山西、山东、云南、河南等地开展啶酰菌胺在南瓜、芦笋、木瓜上的规范残留田间试验。样品中啶酰菌胺经乙腈提取,PSA、 GCB吸附剂分散固相萃取净化,液质联用仪检测,该检测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79%~100%,相对标准偏差为2.4%~13.8%,最低检测浓度为0.01 mg/kg。啶酰菌胺在南瓜、芦笋、木瓜上的消解动态均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方程,平均消解半衰期分别为2.4、 2.3、 6.4 d。最后一次施药7、 14和21 d(芦笋为3、 5、 7 d)后,啶酰菌胺在南瓜上的残留中值分别为0.081、 0.048和0.022 mg/kg;啶酰菌胺在芦笋上的残留中值分别为0.19、 0.11和0.038 mg/kg;啶酰菌胺在木瓜果肉上的残留中值分别为0.22、 0.19和0.15 mg/kg,在木瓜全果上的残留中值分别为1.94、 1.88和1.80 mg/kg。结合不同试验点试验期间昼夜平均气温发现,气温对啶酰菌胺在南瓜、芦笋、木瓜上的残留量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Oasis PRi ME HLB净化后经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HPLC-MS/MS)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硝基呋喃代谢物残留量的检测方法。试样在0.2 mol/L盐酸溶液或10%三氯乙酸溶液中水解并和2-硝基苯甲醛发生衍生化反应。对复溶液采用Oasis PRi ME HLB固相萃取小柱进行净化,经ZORBAX 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分离,以5 mmol/L乙酸铵水溶液(含0.1%甲酸)-甲醇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在正离子条件下采用多反应监测模式(MRM)进行扫描。4种硝基呋喃代谢物在0.1~10 n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 AOZ、 AMOZ的定量限为0.25μg/kg, SEM、 AHD的定量限为0.50μg/kg;内标法定量的回收率为90.2%~107%,相对标准偏差为2.1%~9.2%。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适用范围广,净化效果好,灵敏度高,稳定性好,适用于动物源性食品中硝基呋喃代谢物的准确定性定量。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测定青蟹中6种砷形态的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方法,砷形态包括亚砷酸盐、砷酸盐、一甲基砷酸、二甲基砷酸、砷胆碱、砷甜菜碱。对提取溶剂、时间和流动相的种类、 pH值、洗脱方式等参数进行优化,采用基质加标法对目标物进行定量。研究确定青蟹样品以0.5 mmol/L的碳酸铵-甲醇(V∶V=99∶1)为提取液,超声水浴法提取30 min,正己烷去脂,提取液过微孔滤膜后,选用阴离子交换柱为分离柱,使用50 mmol/L碳酸铵-甲醇(V∶V=99∶1)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ICP-MS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学验证表明,砷甜菜碱在0.5~500μg/L范围内、其余5种在0.5~2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加标回收率范围为76%~118%,相对标准偏差范围为2.4%~9.5%,方法检出限为0.01~0.05 mg/kg。用砷形态标准物质(BCR-627)对方法进行验证,测定结果均在参考值范围内;实际青蟹样品测定结果表明,青蟹中的砷形态主要以砷甜菜碱存在。此法前处理简单,分离度好,适合蟹类中6种砷形态化合物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5.
检测鸡蛋中氟喹诺酮类药物的HPLC-FLD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鸡蛋中氟喹诺酮类药物(环丙沙星、恩诺沙星、达氟沙星、沙拉沙星)残留的检测方法。样品由乙腈-0.5%偏磷酸溶液(5:5)提取, SPE小柱净化,采用Acclaim 120 C18色谱柱分离,流动相为0.05 mol/L磷酸/三乙胺溶液(p H=2.4)-乙腈(82+18, V/V),荧光检测器检测,其中激发波长280 nm,发射波长450 nm。结果表明,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沙拉沙星在5~500μg/kg,达氟沙星在1~100μg/kg的线性范围内,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 9。达氟沙星的定量限为2μg/kg,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沙拉沙星的定量限为10μg/kg。4种药物平均添加回收率为85.77%~89.46%;批内变异系数为1.58%~4.85%,批间变异系数为2.64%~4.03%。本方法适用于鸡蛋中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16.
研究建立同时测定水产品中硝基呋喃类药物代谢物、孔雀石绿类和氯霉素等9种化合物的方法。向试样加入邻硝基苯甲醛,在酸性条件下衍生,利用乙腈提取,EMR-Lipid净化,用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柱洗脱分离,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正和负离子MRM模式采集检测。结果显示,9种化合物在相应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均0.99,定量限为0.01~0.50μg/kg。4种水产品在添加量为1、 4和10μg/kg的加标回收和精密度试验中,回收率为79.7%~127.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9%~17.1%。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高效,可以同时前处理并快速准确测定水产品中9种禁用兽药残留。  相似文献   

17.
在对土霉素(OTC)、四环素(TC)和金霉素(CTC)3种四环素类抗生素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分析方法以及在土壤和堆肥中的提取方法进行改进和优化的基础上,采用该方法进行了3种抗生素在土壤中的降解试验。结果表明,选用Agilent Eclipse XDB-C8(4.6×150 mm,5μm)色谱柱,以0.01 mol/L草酸/乙腈/甲醇(79/10.5/10.5,v/v/v)为流动相,紫外检测波长268 nm,流速1.0 mL/min,进样量5μL,采用外标法定量,可使3种四环素类抗生素在20 min内全部洗脱并达到基线分离;在0~10 mg/L范围内,抗生素浓度与峰面积呈显著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均0.999。土壤和堆肥样品中的OTC、TC和CTC可用1 mol/L NaCl/0.5 mol/L草酸/乙醇(25/25/50,v/v/v)混合溶液提取,其回收率在76.0%~92.5%之间。加入到土壤中的抗生素在25℃下避光培养49 d后,在壤土和红土中的降解率分别是67%~72%和36%~46%,对应的半衰期分别为26~30 d和46~75 d,说明抗生素在壤土中比红土中容易降解。此外,3种抗生素在壤土中的半衰期没有显著性差异,而在红土中CTC和TC的降解速率显著高于OTC。  相似文献   

18.
周旋  吴良欢  戴锋  董春华 《土壤》2019,51(3):434-441
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生化抑制剂组合(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BPT)、N-丙基硫代磷酰三胺(NPPT)和2-氯-6-(三氯甲基)吡啶(CP))与施肥模式(一次性施肥和分次施肥)互作对黄泥田稻季田面水和渗漏液氮(N)素浓度动态变化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泥田稻季田面水和渗漏液中N素形态分别以NH4+-N和NO–3-N为主。基肥施用后,稻田田面水中NH4+-N和总氮(TN)浓度于第1天达到峰值后降低,第6天分别降为峰值的57.9%~69.1%、41.9%~59.0%(一次性施肥)和29.9%~60.7%、60.9%~69.7%(分次施肥);稻田渗漏液中NO–3-N和TN浓度于第1~3天达到峰值后降低,第6天分别降为峰值的51.4%~56.5%、56.6%~61.6%(一次性施肥)和45.3%~57.5%、51.1%~59.6%(分次施肥)。不同施肥模式下,硝化抑制剂CP会提高田面水NH4+-N浓度,而脲酶抑制剂NBPT/NPPT或配施CP有效抑制脲酶活性,降低田面水NH4+-N峰值;CP显著降低渗漏液NO–3-N浓度,且CP或配施NBPT/NPPT有效抑制硝化作用,降低渗漏液NO–3-N峰值。新型脲酶抑制剂NPPT单独施用及与CP配施的稻田田面水和渗漏液N素浓度动态变化特征与NBPT相似。总之,生化抑制剂与适宜的氮肥运筹相结合更能有效延缓黄泥田中尿素水解,抑制硝化作用,减少N素径流和渗漏损失。  相似文献   

19.
为了高效分离油茶蒲中的脂肪酸合酶(FAS)抑制剂,以乙醇-水为洗脱液,采用大孔树脂D101对油茶蒲提取物进行梯度洗脱,并用高速逆流色谱(HSCCC)对其中的40%乙醇洗脱馏分(40F)进行分离。结果表明,D101大孔树脂洗脱馏分中40F的多酚含量最高,并且其对脂肪酸合酶的抑制活性最强,半抑制浓度为0.61μg·m L-1。以氯仿∶乙醇∶水∶乙酸(4∶3∶2∶0.01,v/v/v/v)为分离溶剂体系,上相为固定相,下相为流动相,转速850 r·min-1,流速2 m L·min-1,在该条件下采用HSCCC对40F进行分离可以纯化得到鞣花酸和3-O-甲基鞣花酸-4'-O-葡萄糖苷,纯度均为95%以上。因此,采用大孔树脂-高速逆流色谱能够简便、高效地分离制备油茶蒲中的脂肪酸合酶抑制剂单体,这为油茶蒲的开发利用及进一步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选取崇明东滩的光滩湿地和芦苇湿地为对照,比较研究不同围垦年限(19、27、51、86 a)的围垦区稻田耕层土壤CH4好氧氧化的速率和固碳量以及对氮肥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围垦稻田土壤有机碳(SOC)含量随围垦年限增长而显著增加,而湿地土壤的酸碱度(pH)、硫酸根离子(SO42–)浓度和电导率(EC值)则均随围垦年限增长而呈逐渐下降趋势。围垦稻田的CH4好氧氧化速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围垦27 a稻田最高,为32μg/(g·d),但远低于芦苇湿地(82μg/(g·d))。CH4好氧氧化驱动的固碳净增量(13C-SOC)介于10.3~19.6μmol/g,与CH4氧化速率显著正相关。围垦86 a稻田CH4好氧氧化的固碳效率(13C-SOC净增量/13CH4转化量)为61%,显著高于围垦19 a和27 a稻田。添加3种氮肥(NH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