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通过分析番木瓜生长发育对气候条件的要求,以极端最低气温为主要指标,做出番木瓜低温害的分级指标。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及建立的年极端最低气温平均值推算模式,做出漳州市番木瓜低温分布图,从而了解番木瓜受低温害的可能性,划分出番木瓜种植的适宜区、次适宜区、不适宜区,为果农种植番木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台湾热带优良水果(寒)冻害气象保险指数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漳州市近十年来台湾热带优良水果主要冻害灾情进行调查,以年极端最低气温作为热带水果的冻害指标划分冻害级别,分析漳州市45年的年极端最低气温风险频率,根据模式推算出无观测站的年极端最低气温并做出漳州市极端最低气温分布图,了解漳州市热带水果受低温害的可能性,并对种植区进行分区评述.初步提出以极端最低气温作为台湾热带优良水果冻害的气象保险指数,并确定轻度寒害、中度寒害、轻度冻害、严重冻害的气象保险内容,将漳州市主产区的保险分区分为4个等级.  相似文献   

3.
基于“GIS”的环塔里木盆地杏气候适应性区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新疆环塔里木盆地地区的地理信息数据及气象资料,结合气象要素细网格推算模型和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对影响该区杏树种植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和该区杏树种植分布与气候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影响该区杏树种植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有:3月下旬和4月极端低温、极端温度出现的频率、≥10℃年积温、年极端最低气温、12月一次年3月日均温7℃以下天数;2)将该地区潜在种植分布区划分成4个等级:气候最适宜区、适宜区、次适宜区和不适宜区,并给出了各个气候适宜区的气候因子特征.揭示了新疆环塔里木盆地地区杏树种植的潜在分布及其气候适宜性,从气候适宜度的角度观察,该区杏树生产布局还有待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4.
漳州香蕉低温害分析的GIS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使用“数字福建”工程提供的地理信息数据,应用已建立的模式,推算漳州市网格精度为50m×50m分辨率的年度极端最低气温平均值;根据给定的分级指标显示漳州香蕉低温害的空间分布情况;结合地形影响的分析揭示漳州香蕉低温害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5.
南亚热带2月低温预测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周期图分析法和方差分析法对南亚热带的代表地漳州市1961-2004年共44 a历年2月各旬日最低气温旬均值和旬极端最低气温资料进行数学模拟,寻找南亚热带地区2月各旬低温的变化规律,建立了可以应用于南亚热带地区的2月各旬日最低气温旬均值变化趋势和各旬极端最低气温变化趋势的预测模型,分析了南亚热带地区2月低温出现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以周期图分析法对南亚热带的代表地漳州市1961-2004年历年1月各旬日最低气温旬均值和极端最低气温资料进行数学模拟,寻找南亚热带地区1月各旬低温的变化规律,建立了可以应用于南亚热带地区的1月各旬日最低气温旬均值的预测模型和各旬极端最低气温的预测模型,并分析了南亚热带地区1月低温出现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利用周期图分析法和方差分析法对南亚热带的代表地漳州市1961~2003年共43a历年12月各旬日最低气温旬均值和各旬极端最低气温资料进行数学模拟,寻找南亚热带地区12月各旬低温的变化规律,建立了可以应用于南亚热带地区的12月各旬日最低气温旬均值的预测模型和各旬极端最低气温的预测模型,并分析南亚热带地区12月低温出现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利用太原市1961—2010年逐日平均气温、最低气温及最高气温资料,详细分析了太原市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最低气温以及极端最高、最低气温事件的变化规律和特点。结果表明:近50年太原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最低气温以及年极端最高、最低气温都存在显著的增加趋势,年平均最高、年极端最高与年平均最低,年极端最低气温的非对称变化显著,且极端气温变化速率高于相应平均最高、最低气温的变化速率。  相似文献   

9.
甘肃高台县地处东经98毅57忆27义至100毅06忆42义,北纬39毅03忆50义至39毅59忆52义,位于河西走廊中部,黑河中游下段。年均气温7.4℃,最低气温在1月,月平均气温-9.7℃,7月平均气温在22℃以上,极端最高气温38.7℃,极端最低气温-31℃。年日照时数3118.3 h,全年无霜期150 d,多年平均降水量103 mm,蒸发量2000 mm左右,光照充足,温差大,干旱少雨,属酿酒葡萄栽培的适宜区。  相似文献   

10.
基于GIS的蕉岭县桂花种植气候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蕉岭县桂花种植生产调研的基础上,根据桂花生长所需的气候条件,选取7月平均气温、1月极端最低气温和4~7月降水量作为蕉岭桂花种植的气候区划条件,按照气候分区,分别建立区划指标的空间分析模型,并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制作蕉岭桂花种植专题气候区划。区划结果显示最适宜区占全县面积的42.3%,适宜区占全县面积的47.5%,不适宜区占全县面积的10.2%。  相似文献   

11.
根据武汉市1966-2015年的气候数据资料及统计年鉴资料,使用线性趋势分析法、滑动平均法、MK和MTT突变检验法对武汉市50 a气候进行分析,选取5个城市化指标,建立城市化指数模型并与气象要素做相关拟合分析。结果表明,武汉市50 a的年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呈上升趋势,相对湿度、日照时数呈下降趋势,降水量变化不显著;年平均气温、极端最低气温、相对湿度、日照时数突变年份分别为1983、1980、1994、1988年。城市化指数与年平均气温、极端最低气温呈显著正相关,与相对湿度、日照时数呈显著负相关,与极端最高气温和降水量无明显相关性。城市化指数与年平均气温拟合曲线的拟合程度较高,说明城市化发展对年平均气温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2.
利用喀什市气象代表站点1951 ~2012年平均气温、年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降水量等数据资料,分析近62年以来喀什市的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进入21世纪以后该地域气温明显提升,平均气温趋向上升;年平均气温升高率为0.279℃/10a.相比20世纪,近10年的气温变动提升了1.3℃;降水量变动趋势总体上不明显,线性变动倾向率为1.237 mm/10a;62年以来喀什市最高气温上升率与西北地区最高气温上升率保持一致,平均极端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同样是趋向升高.近10年的最高气温、最低气温与过去相比,分别上升0.6和1.2℃,对年平均气温的升高贡献最大的是最低气温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1961~2010年商丘市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方法]选用商丘8个气象站点1961~2010年的气温资料,采用趋势分析法分析商丘市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和最低气温、年极端最高和最低气温以及年平均气温日较差的时空演变特征,利用M-K等方法确定气温突变年。[结果]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和年极端最低气温分别以0.122、0.255和0.488℃/10a的速率上升;年平均最高气温变化趋势不明显;年平均气温日较差和年极端最高气温分别以-0.217和-0.292℃/10a的速率下降。从空间分布上看,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和年极端最低气温均为东部增幅大,西部增幅小;年平均气温日较差东部减幅大,西部减幅小;年极端最高气温西部减幅大,东部减幅小;年平均最高气温有增有减。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和年平均气温日较差均在1997年前后发生突变;年平均最高气温没有明显的突变点;年极端最高气温在1973年前后发生突变;年极端最低气温分别在1989和1999年前后发生突变。[结论]该研究对商丘市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区域气候规划、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和应对气候变化起着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姚小英  蒲金涌  杨小利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6):12616-12618
运用天水市7个国家气象站1961—2008年温度极值及相关天气现象资料,分析了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自1961年以来,该地年平均最高气温以0.36℃/10年的速度升高;年平均最低气温以0.40℃/10年的速度升高。增温幅度最大的时期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年最低气温≤0℃的日数以0.33d/年的速度递减;年平均最低地表温度以0.44℃/10年的速度增加;年极端最低地表温度以1.40℃/10年的速度增加;年结冰日数以0.33el/年的速度减少。温度极值及相关天气现象的变化必然会影响到种植业的布局及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  相似文献   

15.
驻马店近50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俊波  尚可政  王式功  周海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0):17104-17107
利用线性趋势函数及Mann-Kendall突变检测分析法,分析了驻马店气象站气温及降水近50年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年平均气温与极端气温均呈上升趋势,最低气温的上升趋势尤为明显,年降水量以波动变化为主,略有增加。春季增温趋势较秋、冬季更为明显,夏季呈现出降温趋势;春、秋季降水呈减少趋势,秋季降水减少较春季更为明显;夏季降水增加最为显著。Mann-Kendall突变检测表明,近50年驻马店气温有明显的增暖趋势,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的增温是一突变现象;年降水量以波动变化为主。  相似文献   

16.
美国黄松引种区气候分析及生长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我国35个美国黄松引种地的年平均气温、极端温度、无霜期、年日照时数、平均风速、年平均相对湿度和年降雨量等10个气候因子及美国黄松生长状况进行了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湿度因子(包括年平均相对湿度、无霜期、最低温度、年均温度、极端最低温度、年均风速)比温度因子(包括≥10℃的积温、最高温度)重要。在植物引种驯化过程中,温度因子则比湿度因子重要。温度因子中最高温度常常对美国黄松的生长影响大;极端最低温度对美国黄松的生长亦有重要影响。依据各引种区美国黄松生长状况,将35个引种区的划分为5类。  相似文献   

17.
熊永花  林娜 《北京农业》2012,(15):216-217
利用贵州省黎平站1957-2009年53年的年平均气温、四季平均气温、年极端最高最低气温等气象资料,对黎平县53年的气温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统计研究.结果表明:53年来,黎平县气温总体呈升势趋势,且有明显的阶段的变化,呈暖-冷-冷-暖交替变化出现;年平均气温、年极端最高最低气温、冬春秋三季平均气温均呈明显上升趋势,在变暖过程中以冬季变暖起到了主要作用;年极端最低气温变化同年极端最高气温的变化有相同的特征,且速率是年极端最高气温的2.52倍.  相似文献   

18.
利用新疆101个气象站1961—2010年的逐日平均气温和逐年极端最低气温资料,使用线性趋势和Mann-Kendall法对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年极端最低气温、冬季负积温和越冬期日数等冬季热量要素变化趋势、突变特征进行分析,采用混合插值法,在ArcGIS平台上完成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的各热量要素多年平均值和突变前后变化量的空间分布式模拟。结果表明:(1) 新疆1月平均气温、年极端最低气温总体呈现“南疆高,北疆低;平原和盆地高,山区低”的特点,冬季负积温和越冬期日数总体呈现“南疆少,北疆多;平原和盆地少,山区多”的分布格局。(2)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1961—2010年新疆冬季热量资源呈明显的增多趋势,并且1月平均气温和年极端最低气温分别于19 79年和1980年发生了突变性的升高,冬季负积温和越冬期日数分别于1986年和1998年发生了突变性的减少。突变年前后,1月平均气温和年极端最低气温上升幅度的空间分布总体呈“从东南至西北递增”的格局,冬季负积温减少幅度的空间分布呈“由南向北递增”的特点,越冬期日数减少幅度的空间分布呈“南疆大,北疆小;盆地大,天山和阿勒泰山区小”的格局。  相似文献   

19.
选用世界气象组织(WMO)提供的6种极端气温指数对尚志市1953 201 2年近60年来逐日最高气温、最低气温资料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得出了尚志市近60年来的极端气温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近60年来,尚志市暖日和暖夜显著增多,分别以1.9 d/10a和3.7 d/10a的速度增加;冷日和冷夜显著减少,分别以1.9 d/10a和3.9 d/10a速度减少;年极端最高和最低气温分别以0.2 C/10a和0.6 C/10a速度显著升高;年极端低温升高趋势高于年极端高温,即夜间增暖幅度高于白天增暖幅度,夜间气温上升对增暖贡献更大.尚志市与黑龙江省极端气温比较发现,极端气温变化趋势一致,但增加和减少速度明显低于黑龙江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