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通过不同的碳源、氮源、温度和pH值对宾王菇菌丝生长影响的实验研究,表明宾王菇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为果糖和葡萄糖,最适氮源为蛋白胨,最适生长温度为23℃,菌丝在pH值5~12均可生长,最适pH为8.  相似文献   

2.
白灵菇Sw-1菌株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白灵菇Sw-1的生物学特性做了初步的研究.比较了不同温度、pH值、碳源、氮源条件下菌丝生长情况.试验结果表明:白灵菇sw-1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值为6.5,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蛋白胨,最适培养基含水量为65%.  相似文献   

3.
元蘑菌丝生长条件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温度、光照、pH值等生长因子及碳源、氮源等营养源对元蘑菌丝生长的影响试验,得出结论:元蘑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最佳氮源为酵母膏;元蘑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3-25℃,最适pH值为5.0-6.0,元蘑菌丝适宜在黑暗条件下生长,光照抑制菌丝生长。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茶树菇ASW05菌种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比较了不同温度、pH值、培养基含水量、碳源、氮源等条件下菌丝的生长情况。试验结果表明:茶树菇ASW05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值为6.5,最适碳源为葡萄糖和玉米粉,最适氮源为蛋白胨,最适培养基含水量为60%~65%。  相似文献   

5.
在不同温度、碳源、氮源、碳氮比和pH值等条件下观测硫磺菌(Laetiporus sulphureus)的菌丝长势、菌落状况、色素产生和菌丝生长速度,结果表明,硫磺菌菌丝最适生长温度为30℃,最适碳源为果糖,最适氮源为蛋白胨,最适碳氮比为30:1,最适pH值为5.3.  相似文献   

6.
白灵菇菌丝生长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白灵菇菌丝进行了不同碳源、氮源、温度、pH和通透气生长特性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为蔗糖;最适氮源为蛋白胨和硝酸铵;最适温度为22℃-30℃;最适pH为6.5~7.5;充足的氧气有利于菌丝生长。  相似文献   

7.
白玉蕈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影响白玉蕈的形态特征及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比较了不同碳源和氮源、碳氮比、温度、pH条件下菌丝的生长情况。试验结果:白玉蕈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最适氮源为蛋白胨;最佳的碳氮比为10∶1;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0~30℃,最适温度为20~25℃;菌丝生长的最适pH6~7。  相似文献   

8.
鸡腿菇WP1菌丝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琛 《食用菌》2008,30(4):22-24
研究了鸡腿菇WP1菌丝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在所试的几种碳源和氮源中,鸡腿菇WP1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源是麦芽糖,最佳氮源是酵母膏;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最适初始pH值为7,最适培养基含水量为65%。  相似文献   

9.
真姬菇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真姬菇的形态特征和影响其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比较了不同温度、pH、湿度、碳源和氮源条件下菌丝生长和原基发生的情况。试验结果表明,真姬菇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0~30℃,最适温度为20~25℃;原基发生的适宜温度为12~16℃,最适温度为15℃;菌丝生长的适宜pH为4.0~8.5,最适pH为6.5~7.5;菌丝生长的适宜培养基含水量为55%~70%,最适为65%;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酵母膏。  相似文献   

10.
茯苓菌株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茯苓菌株在不同碳源、氮源、pH、温度、含水量等环境条件下菌丝生长状况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所试的8种碳源、6种氮源中,最适碳源是蔗糖,最适氮源是蛋白胨,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是24℃~30℃,最适温度为28℃;培养基的适宜初始pH为3~6,最适pH为3;培养基的适宜含水量为55%~60%,最适含水量为55%。  相似文献   

11.
以5株梯陵羊肚菌(Morchella importuna)菌株为材料,研究温度、pH、碳源和氮源对菌丝生长速度和菌核形态特征的影响,筛选适宜培养各菌株菌丝体的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各菌株间的菌丝最适生长温度、pH,碳源和氮源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菌丝生长适宜温度为20℃~25℃;最适起始pH方面,菌株F011、85和W16H2为6~7,菌株Q为8~9,菌株301为7~8;菌丝生长能利用多种碳源和氮源,葡萄糖适合所有菌株生长,菌株F011、Q、301和W16H2的最适氮源为蛋白胨和酵母膏,菌株85为酵母膏.  相似文献   

12.
以采集于草地中的1株马勃类真菌为研究对象,依据形态学特征鉴定为小马勃。对其进行组织分离并对菌丝生长特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马勃生长所需的最适宜碳源为葡萄糖和麦芽糖两者的混合物,最佳氮源为黄豆粉与麦麸两者的混合物分别是葡萄糖和麦麸,最适碳氮比是40∶1,最适生长温度为28℃,最适pH为5.5,光照抑制菌丝生长。  相似文献   

13.
梨黑斑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王宏  常有宏  陈志谊 《果树学报》2006,23(2):247-251
对梨黑斑病病原菌链格孢菌(Alternariaalternata)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菌株在PSA平板上培养,平均日生长速率、产孢量、菌落颜色以及菌落厚度有显著不同。病原菌生长适宜温度为20~30℃,最适温度为28℃,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8℃;病原菌适宜生长相对湿度为50%~100%,最适生长相对湿度为98%~100%,孢子萌发必须具备相对湿度98%以上的高湿条件,在水滴中萌发率最高;病原菌菌丝适宜生长的pH值为4~12,最适生长pH值为7~8,孢子萌发最适pH值为7~8,病原菌培养一段时间后培养基的pH值会发生改变。该病原菌对多种单糖、双糖和多糖等碳源及有机氮、无机氮均可利用,最适碳源为蔗糖,最适氮源为蛋白胨,硫酸胺和氯化胺会抑制病原菌菌丝生长。  相似文献   

14.
采用组织分离法对重庆市巫溪县马铃薯早疫病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并对该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地区马铃薯早疫病菌丝有横隔和分支|分生孢子梗单生或丛生|分生孢子倒棒状或手雷形,大小为(46.32~156.33)μm×(11.58~28.95)μm,具纵横隔膜。结合rDNA-ITS序列分析,确定为茄链格孢菌(Alternaria sonali Sorauer)。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光照对菌丝生长影响不显著,但黑暗条件有利于产孢|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7~28 ℃,最适pH值为6|分生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30 ℃,最适pH值为7~8。营养特性研究表明,蔗糖、果糖、乳糖、麦芽糖和淀粉都比葡萄糖更有利于菌丝生长,其中蔗糖、果糖、乳糖效果较好|甘氨酸和硝态氮能促进菌丝生长,铵态氮抑制菌丝生长。  相似文献   

15.
采用ITS序列对分离到的菌草食(药)用菌中的真菌性病原菌进行鉴定,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从食(药)用菌上分离得到的真菌性病原菌主要包括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蜡孔菌(Ceriporia lacerata)、赭曲霉(Aspergillus ochraceus)和侧耳木霉(Trichoderma pleuroticola)。分别对4种病原菌进行生物学特性分析,其中哈茨木霉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9℃,最适pH值为7,能较好地利用葡萄糖、蔗糖、麦芽糖、果糖、甘露糖,以及磷酸氢二胺;蜡孔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2℃,最适pH值为6,能较好地利用碳源葡萄糖、蔗糖、麦芽糖、果糖、甘露糖、乳糖,以及氮源酵母膏、牛肉膏和蛋白胨;赭曲霉最适生长温度为26℃,最适pH值为8,能较好地利用碳源蔗糖、麦芽糖、果糖、乳糖、甘露糖,以及氮源酵母膏、牛肉膏和蛋白胨;侧耳木霉最适生长温度为32℃,最适pH值为7,能较好地利用碳源葡萄糖、蔗糖、麦芽糖、果糖、甘露糖,以及氮源磷酸氢二胺。  相似文献   

16.
辽宁省豇豆轮纹病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辽宁省新发现的病害——豇豆轮纹病的发病症状进行了描述,并对其病原菌进行了鉴定,
对病菌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测定。结果表明,通过柯赫氏法则证病试验,经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技术鉴
定,并与基因库中Corynespora cassiicola(Berk and Curt.)序列进行比对,相似性达99%,鉴定豇豆轮
纹病的致病菌为多主棒孢霉Corynespora cassiicola(Berk and Curt.)。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病原菌
菌丝在豇豆叶煎汁培养基上生长最快,碳源和氮源以甘露醇和牛肉浸膏最佳,最适温度为28 ℃,最适pH
为8~10;分生孢子产生的最佳培养基为豇豆种子煎汁培养基,最佳碳源为麦芽糖,最佳氮源为牛肉浸膏,
最适温度为28 ℃,最适pH 值为9,光暗交替培养利于孢子的产生;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8 ℃,
最适pH 值为7~10;菌丝致死温度为65 ℃,10 min;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60 ℃,10 min。  相似文献   

17.
茄子褐纹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0~2011 年采用室内离体接种致病性测定、形态学鉴定方法对武汉市茄子褐纹病病原进行研究,并测定了其相关生物学特性。从武汉市各茄子种植区采集茄褐纹病病样,分离获得来自茄子病株叶、茎、果等器官的15 个生长较一致的真菌分离物;经致病性试验证实,分离物均为茄子褐纹病病原菌;经形态学鉴定,15 个菌株均为Phomopsis vexans。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病原菌最适生长的培养基为PDA 和PSA,最适宜产孢培养基为燕麦培养基;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30 ℃ ;最适pH 值为4~7;光照有利于菌丝生长;能够利用多种碳源和氮源,碳源以麦芽糖利用效果最好,氮源以硝酸钠利用效果最好;菌丝生长的致死温度为55 ℃ 25 min。  相似文献   

18.
2011年7月在武汉黄陂发现黄瓜靶斑病,对病样进行分离、致病性测定、形态学鉴定,并对病原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引起武汉地区黄瓜靶斑病的病原菌为多主棒孢霉(Corynespora cassiicola)。这是多主棒孢霉在武汉引起黄瓜靶斑病的首次报道。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光照有利于病原菌菌丝生长;病原菌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5~30℃;最适宜p H值为6~9;病原菌能够利用多种碳源和氮源,碳源以麦芽糖利用效果最好,氮源以硝酸钾利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曾慧兰  卢其能  曾鹏远  李润根 《园艺学报》2018,45(12):2407-2416
采集龙牙百合(Lilium brownii var. viridulum)叶尖干枯病典型症状的植株进行病原菌分离、纯化和回接,结合病菌形态学特征及其rDNA-ITS、LSU、TUB和RPB基因的序列分析,确定病原菌为高粱附球菌(Epicoccum sorghinum)。探讨了病原菌对不同碳源、氮源、pH、光照和温度处理等的反应,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该病原菌对6种杀菌剂的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最适合菌丝生长的碳源为乳糖,氮源为牛肉浸膏,pH值为6,温度为25 ℃,致死温度为48 ℃,全光照条件有利于菌丝生长。在6种参试杀菌剂中,啶酰菌胺的抑制作用最强,半数效应浓度(concentration for 50% of maximal effect,EC50)为0.011 mg · L-1;嘧霉胺的效果最差,EC50为2.168 mg · L-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