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脱水应答元件结合蛋白(DREB)基因的应用,为培育抗旱转基因小麦新品种奠定了重要基础。本试验对在旱地和水地上种植的6个转GmDREB1和GhDREB基因的转基因小麦新品系旗叶中可溶性糖和脯氨酸进行了提取与测定,结果显示转基因小麦新品系旗叶中的可溶性糖及脯氨酸含量较其受体品种有所提高,证明抗旱转录因子基因的导入可提高受体小麦品种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2.
灰色关联度在小麦新品系比较试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的关联分析法,对襄樊市农科所试验材料中小麦新品系(种)进行综合评判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新品系“30-1-3”表现最好,“989”次之。  相似文献   

3.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远缘杂交选育的小麦新品系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给硬粒小麦资源引入普通小麦,进而为选育小麦新品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12个利用玉米×小麦远缘杂交诱导小麦双单倍体技术选育的硬粒小麦和普通小麦远缘杂交获得的小麦新品系的13个农艺性状进行综合描述和量化评估。【结果】12个远缘杂交选育的小麦新品系的综合评价位次由高到低依次为14Y_2-919、14Y_2-873、14Y_2-939、14Y_2-838、14Y_2-931、14Y_2-1052、14Y_2-874、14Y_2-918、14Y_2-988、14Y_2-987、14Y_2-834和14Y_2-973;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获得的加权关联度更能反映品种的真实表现,是综合评价小麦新品系的有效方法。【结论】经综合评价,小麦新品系14Y_2-919在12个新品系中综合表现最为优异,其次为14Y_2-873、14Y_2-939和14Y_2-838,可进一步用于培育适合云贵高原麦区的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4.
本文综述了诱导小麦-异源异位系的方法、精确鉴定外源染色体及其片段的各种技术, 指出小麦-异源异位系是小麦遗传研究的重要基础材料,并且在小麦育种中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5.
用回归系数法和适应性参数法对湖北省小麦品种区域试验材料进行了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的统计分析,找到了小麦当家品种、接班品种、优良新品系存在的原因,提出了不同类型的环境条件中应针对性地引用、推广不同类型的小麦新品种、新品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综述了诱导小麦--异源异位系的方法、精确鉴定外源染色体及其片段的各种技术,指出小麦--异源异位系是小麦遗传研究的重要基础材料,并义在小麦育种中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7.
《山西农业科学》2016,(9):1342-1344
为了发掘与利用小麦白粉病抗性种质资源,利用华北地区小麦白粉菌菌株E09对98份小麦亲本材料和14份山西省中部晚熟冬麦区水地组区域试验参试新品系进行了苗期白粉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在供试的98份小麦亲本材料中,对E09免疫、中抗的亲本分别占6.1%和4.1%,感病亲本占89.8%;14份省区域试验新品系中感病品种占64.3%,中抗品种占35.7%,参试品种中缺少高抗白粉病小麦品种(系)。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大粒小麦新品系86(79)的生理特点及其配套技术。结果表明,86(79)的叶面积变化适宜,叶绿素含量高,光合性能高于对照品种豫麦18号,而且其籽粒容积大,灌浆速度快,具有较大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9.
F型小麦是一种新型"三系"小麦雄性不育系。为了研究F型小麦作为杂交小麦育种亲本的应用价值,选用了4个F型小麦不育新品系与6个普通小麦新品种(系)配制了杂交组合,对其杂种优势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太113是F型小麦的一个优良父本,其杂交组合的千粒质量、穗长、株高等性状表现出较强的超亲优势,且株高优势都表现为正向优势。  相似文献   

10.
新疆冬小麦区试新品种(系)品质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以2005~2006年度新疆冬麦区域试验15个参试小麦品种(系)为材料,采用AACC及国标分析方法对磨粉品质、面粉品质及面团流变学特性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1)新疆小麦新品系的品质性状有了明显提高,表现为面粉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淀值、稳定时间、延展度高的特点,但存在面粉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与面团流变学特性不协调的问题,面团流变学特性需进一步提高.(2)新疆小麦新品系的的灰分含量、沉淀值以及形成时间、稳定时间、软化度、评价值、拉伸面积、最大拉伸阻力等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变异系数均较高,具有较大的遗传改良潜力,是今后小麦品质改良的重点性状.(3)经综合比较和评价,仅有品种(系)CA0203、200502达到国家强筋小麦品质标准.  相似文献   

11.
为了鉴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选育的12个小麦新品系在淮北地区的生态适应性,加快小麦育种进程,于2015—2016年在安徽淮北生态区域进行了12个小麦新品系的适应性及抗逆性鉴定试验.结果表明:12个小麦新品种中,有6个品种(品系)比当地对照品种济麦22增产,参试品系产量变幅在7453.5~9046.5kg/hm2,平均产量为8308.5kg/hm2;西农120、西农511表现出抗病性较好,产量三要素协调,综合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12.
《山东农资信息》2000,(10):12-12
山东省种子总公司今年推荐最新小麦新品系BY6281,该小麦突出的优点为:  相似文献   

13.
722份河南省小麦新品系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河南省小麦新品系的品质状况,利用SDS-PAGE技术分析了722份小麦新品系HMW-GS的组成及变异情况,结果表明,共检测到12种等位基因变异和20种亚基组合,其中GluA1位点、Glu-B1位点和Glu-D1位点的主要亚基分别为1(60.94%)、7+9(65.93%)和2+12(57.34%);主要的亚基组合为"1,7+9,2+12"(21.88%)和"Null,7+9,2+12"(20.22%)。河南省小麦新品系的HMW-GS等位基因变异和亚基组合具有丰富的多样性,但是不同亚基的频率差异悬殊,在小麦品质育种中需要提高优质亚基组合及优质亚基7+8、14+15等的频率。  相似文献   

14.
以14个小麦和9个油菜新品系为材料,通过常规方差分析和反应面分析2种方法的比较,探讨了反应面分析法在农业田间试验中应用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运用DTOPSIS法对永宁县小麦育种繁殖所2009年参加生产试验的10个春小麦新品系的主要性状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DTOPSIS法比产量分析更为合理,能将各品系的性状指标归纳为统一的量化综合指标,真实反映出新品系性状的优劣;同时,在10个参试新品系中,永1623产量与iC排序第一,综合性状表现优良,与该品系的实际表现一致。  相似文献   

16.
为了加快春小麦的发展步伐,促进种植业结构的协调发展,我们利用几个小麦新品系进行生育性状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分析,摸索出品种的特征特性及适应种植的地区。试验表明,小麦新品系铁92136和辽99鉴237产量稳定,抗性好,生育期适中,适合在辽西北地区种植,本试验为小麦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在高产材料中 ,经过系统选育 ,培育出的小麦新品系杂选 95 - 1 3 ,其分蘖成穗率高 ,分蘖成穗一致性好 ,综合抗性好 ,品质优 ,符合国家黄淮海优质中弱筋小麦品质要求。简要介绍了其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以黄淮麦区小麦新品系为材料,通过对其籽粒硬度相关基因的鉴定,明确黄淮麦区小麦新品系的籽粒硬度基因型分布规律,为小麦品质改良提供优异基因资源。【方法】利用单籽粒谷物特性测定仪(SKCS)、PCR扩增、酶切以及DNA测序技术,对来自黄淮麦区109份小麦新品系的籽粒硬度表型、puroindo1ine基因型及其puroindo1ine b-2的不同等位变异类型进行了鉴定与分析。【结果】黄淮麦区材料中硬质麦比例较高,为61.5%。混合型和软质麦比例较低,分别为15.6%和22.9%,硬度指数范围较宽,为3.2—82.6。在硬质麦的puroindo1ine基因型检测中,发现有Pinb-D1b、Pinb-D1p和Pina-D1b共3种类型,其中,Pinb-D1b所占比例最高,为86.5%,Pinb-D1p和Pina-D1b分别为7.5%和6.0%。通过对puroindo1ine b-2变异检测,发现在调查的所有小麦材料中,D和A基因组上均含有Pinb-D2v1和Pinb-A2v4,其中,86份小麦品种(系)B基因组上的基因型为Pinb-B2v3,剩余的23份材料为Pinb-B2v2。通过对位于普通小麦B基因组puroindo1ine b-B2的2个基因型进行产量相关性状的分析,发现Pinb-B2v3变异的小麦品种(系)在穗粒数、单穗粒重、旗叶长和旗叶面积上均显著高于Pinb-B2v2变异类型的小麦品种(系),同时Pinb-B2v3变异类型小麦的千粒重、小穗数、粒长、粒宽和旗叶宽等性状也略高于Pinb-B2v2变异类型的小麦。【结论】在黄淮麦区109份小麦新品系中,硬质麦比例较高,混合型和软质麦比例较低。硬质麦中,Pinb-D1b是最为常见的类型。在puroindo1ine b-2基因位点上,Pinb-B2v3变异类型小麦的产量相关性状略优于Pinb-B2v2变异类型小麦。  相似文献   

19.
2002年从石河子农科院引进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系35414进行试验示范,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品种特性和进一步提高育种水平,分析了小麦新品系的农艺与产量性状,利用以山西省中部麦区主栽品种为亲本培育的含Pm21基因的12份丰产、抗白粉病新品系为材料,进行了产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新品系产量变幅为7 048.5~8 122.5 kg/hm2,有8个新品系较对照中麦175增产5%以上,其中17Y8、17Y6、17Y2、17Y1和17Y5这5个品系农艺性状优良,增产10%以上,建议参加山西省中部晚熟冬麦区水地组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