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3 毫秒
1.
本试验使用3~6月龄健康易感牛9头(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抗原、抗体均阴性),共分3组,每组3头犊牛。第1组首免肌肉注射IBRV-LNM弱毒疫苗株种毒,接种1周后,每头牛接种BVDV-SM弱毒疫苗株;第2组只接种BVDV-SM弱毒疫苗株种毒,接种时间同第1组;第3组为对照组,接种MDBK细胞培养液。接种BVDV-SM疫苗毒后每周采血至疫苗毒接种后28 d,测定接种后BVDV抗体效价,并采用BVDV-JL检验用强毒进行攻毒试验。结果表明,第1组与第2组试验动物血清中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抗体水平无明显差异,能够抵抗BVDV-JL强毒攻击达到免疫保护的效果,说明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LNM弱毒疫苗株接种后在牛体内对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SM疫苗毒不产生免疫干扰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评估牛病毒性腹泻病毒1型KE-9基因缺失弱毒疫苗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2型NY-93基因缺失弱毒疫苗对4~6月龄犊牛的安全性。12头4~6月龄犊牛随机分成3组,每组4头,各组分别肌肉注射牛病毒性腹泻病毒1型KE-9基因缺失弱毒疫苗、牛病毒性腹泻病毒2型NY-93基因缺失弱毒疫苗或疫苗稀释液,2 mL/头。试验结果表明,免疫后所有试验用牛无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引起的发热和临床症状,也不引起白细胞水平的下降;仅1头牛在免疫牛病毒性腹泻病毒2型NY-93基因缺失疫苗后第7 d检测到病毒血症和鼻腔排毒,在其他时间点均为阴性。所有犊牛均无大体病理学和组织病理学变化。综上所述,牛病毒性腹泻病毒1型KE-9基因缺失弱毒疫苗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2型NY-93基因弱毒疫苗对4~6月龄的犊牛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3.
利用微量血清中和试验和攻毒试验、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弱毒活疫苗检测免疫后牛血清中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的抗体效价及其与保护效力的平衡关系。40头牛其中弱毒活疫苗免疫牛30头,对照牛(抗体阴性牛)10头,采用不同剂量免疫(10^3.5~10^6.5TCID50/mL),按抗体效价高低将实验动物分,并用IBRV LN01/08强毒株攻击,将攻毒保护结果与攻毒时抗体效价结果平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当IBRV抗体效价高于1:6时,疫苗免疫可以对牛产生良好的保护效力,保护率在80%以上,低于1:6但高于1:3时,免疫苗抗体阳性牛攻毒后保护率近78%。试验结果显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活疫苗的抗体水平于保护效力之间存在一定的平行关系。  相似文献   

4.
牛病毒性腹泻弱毒活疫苗免疫持续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检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弱毒活疫苗在免疫牛体内抗体产生及其消长规律,评价弱毒疫苗的保护效力,并确定免疫持续期,本试验对免疫试验牛每头颈部肌肉接种BVDV SM株弱毒疫苗104.5TCID50/头,监测血清抗体效价,进行免疫持续期的确定。在疫苗免疫后的6、9和12个月分别抽取5头免疫组和5头对照组牛采用BVDV-JL强毒株进行攻毒试验,每头牛攻毒剂量为6×107.0 TCID50/mL。结果显示疫苗免疫后12个月时血清中和抗体效价仍维持在1∶1048以上,攻毒结果显示3个时间点强毒攻击后,免疫组所有动物白细胞数量都没有下降也没有分离到病毒,而对照组动物白细胞数下降均超过30%,6和9个月动物均分离到病毒,而12个月对照组动物由于年龄大,没有分离到病毒,因此暂定此疫苗的免疫持续期为9个月。  相似文献   

5.
为检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弱毒活疫苗在免疫牛体内抗体产生及其消长规律,评价弱毒疫苗的保护效力,并确定免疫持续期,本试验对免疫试验牛每头颈部肌肉接种BVDV SM株弱毒疫苗104.5TCID50,监测血清抗体效价,进行免疫持续期的确定。在疫苗免疫后的6个月、9个月和12个月,分别抽取5头免疫组和5头对照组牛,采用BVDV-JL强毒株进行攻毒试验,每头牛攻毒剂量为6×107.0TCID50/mL。结果显示疫苗免疫后12个月时血清中和抗体效价仍维持在1∶1048以上。攻毒结果显示,在3个不同时间点进行强毒攻击后,免疫组所有动物白细胞数量都没有下降也没有分离到病毒,而对照组动物白细胞数下降均超过30%,6个月和9个月时动物血清中均能分离到病毒,而12个月对照组动物由于年龄大,没有分离到病毒,因此暂定此疫苗的免疫持续期为9个月。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猪病毒性腹泻弱毒疫苗与灭活疫苗联合使用的免疫效果,本实验应用"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轮状病毒(PoRV)三联弱毒疫苗"和"PEDV-TGEV二联灭活疫苗"对100头妊娠母猪和所产140头仔猪进行不同免疫,在不同日龄对仔猪前腔静脉采血并离心取上清,利用直接ELISA方法测定其免疫抗体滴度。结果表明,妊娠母猪于产前40 d首次免疫和产前20 d二次免疫,所产仔猪3日龄滴鼻接种三联弱毒疫苗,28日龄二次免疫和65日龄三次免疫后14 d,抗体滴度开始上升。通过本实验基本分析猪病毒性腹泻疫苗母源抗体和免疫抗体水平的消长规律,为猪病毒性腹泻疫苗免疫程序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2017年10月年至2019年2月,笔者进行了两期蛋鸭坦布苏弱毒疫苗免疫保护攻毒试验。通过对免疫弱毒疫苗后的蛋鸭攻毒,记录鸭群产蛋率、抗体水平和剖检病变,结合病原检测,分析研究蛋鸭坦布苏弱毒苗的免疫保护效果。1材料与方法1.1试验试剂鸭坦布苏病毒种毒由福建省农科院提供的WR株;抗体诊断试  相似文献   

8.
通过应用小鹅瘟油乳剂疫苗和成鹅弱毒疫苗联合免疫种鹅(设为试验A组)并采用成鹅弱毒疫苗进行二次免疫种鹅的方法(设为试验B组)建立了种鹅小鹅瘟抗体消长规律的监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B组的免疫抗体效价整体高于A组免疫抗体效价,并且通过对后代雏鹅的攻毒试验表明B组保护力强于A组。  相似文献   

9.
<正>笔者于2017年10月年和2019年2月进行了两期蛋鸭坦布苏弱毒苗免疫保护攻毒试验。通过对免疫弱毒苗后的蛋鸭攻毒,记录鸭群产蛋率、抗体水平、剖检病变,结合病原检测,分析研究蛋鸭坦布苏弱毒苗的免疫保护效果。1试验材料与方法1.1试验试剂鸭坦布苏病毒种毒由福建省农科院提供的WR株;抗体诊断试剂盒由浙江省农科院提供;弱毒疫苗由某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生产,春季试验使用苗批号为1710005-1、冬季试验使用苗批号为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哺乳仔猪免疫蓝耳病弱毒疫苗对猪瘟免疫抗体水平的影响,本试验通过对哺乳仔猪14日龄免疫猪蓝耳病弱毒疫苗,21日龄免疫猪瘟弱毒疫苗,50日龄(猪瘟免疫后30d)检测猪瘟抗体水平。结果:经典猪蓝耳病弱毒疫苗(CH-1R株)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JXAl-R株)对猪瘟免疫抗体的产生均有抑制作用(分别为P〈0.05、P〈0.01),且高致病性蓝耳病弱毒疫苗(JXA1-R株)对猪瘟免疫抗体产生的抑制作用显著高于经典蓝耳病弱毒疫苗(CH-1R株)。  相似文献   

11.
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目前成功研制了治疗猪病毒性腹泻的“二联弱毒疫苗”。该疫苗效果好,通过对产仔前母猪注射疫苗,其所产10日龄内的仔猪,受保护率达97.7%;直接给仔猪注射疫苗,控制率可达98%。该研究成果,应用前景十分广阔,解决了世界兽医研究领域的猪病毒性腹泻的困扰,此疫苗正进行进入市场前最后的推广试验。□猪病毒性腹泻“二联弱毒疫苗”研制成功  相似文献   

12.
猪流行性腹泻和猪传染性胃肠炎弱毒二联疫苗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用猪流行性腹泻(PED)弱毒疫苗株PEDV-G1P83和猪传染性胃肠炎(GE)弱毒疫苗株TGEV-AG1制成PED和TGE弱毒二联疫苗,并进行了保存期试验、安全效力、免疫期试验和区域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疫苗在-20℃保存4个月,经4月保存的疫苗免疫效力未见下降。4℃保存48h对疫苗病毒的毒价没有明显影响。用该毒二联疫苗按程序免疫妊娠母猪,对妊娠母猪安全,其仔猪获得了良好的被动免疫。其对PEDV强毒、TGEV强毒和该二种强毒混合功击的免疫效力分别达90.48%、93.75%和87.5%。用二联弱毒疫苗免疫8-10日龄的哺乳仔猪证明安全,28日龄时(25日龄断奶)分别用PEDV、TGEV和两种强毒混合攻毒免疫效力分别为100%、90.9%和100%。8-10日龄免疫仔猪生长到4月龄时用TGEV和PEDV强毒攻击,免疫效力分别为100%和73.3%。结果表明,该弱毒二联疫苗能够安全地对妊娠母猪和哺乳仔猪进行免疫,免疫后能有效地保护初生仔猪、断奶猪和肥育猪抵抗TGEV和PEDV强毒的攻击。该弱毒二联疫苗在区域试验中能显著降低猪病毒性腹泻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为检测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抗体在免疫牛体内的产生及其消长规律,评价IBRV LNM株致弱疫苗的保护效力,并确定免疫持续期,本实验对免疫试验组牛每头颈部肌肉接种制备的IBRV LNM株致弱疫苗104.5 TCID50/mL,监测血清抗体效价,进行免疫期的确定。在疫苗免疫后的6个月、9个月和12个月分别抽取3头免疫组和两头对照组牛采用IBRV-LN01/08强毒株进行攻毒试验,每头牛的攻毒剂量为107.0 TCID50/mL。结果显示疫苗免疫后12个月时,中和抗体效价仍维持在1∶11以上。攻毒结果显示3个时间点强毒攻击后,疫苗对免疫牛均具有良好的保护力。研究表明IBRV弱毒疫苗可有效地保护免疫牛抵抗IBRV强毒株的攻毒,其免疫持续期最少为12个月。  相似文献   

14.
在相同饲养条件下,对35日龄仔猪分别使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弱毒疫苗与灭活疫苗进行免疫接种。在接种当天、接种后28d、58d分别检测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抗体水平。结果显示,使用弱毒疫苗免疫的试验猪,其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抗体上升速度和抗体水平均优于使用灭活疫苗的试验猪。弱毒疫苗可在接种后21~28d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4个月。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流行地区应该首先考虑使用弱毒疫苗。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目的在于用O型口蹄疫金标试纸条研究免疫动物抗体效价与攻毒保护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免疫牛抗体消长规律.用金标试纸条检测了口蹄疫O型疫苗质量标准规定的牛、羊和猪免疫和攻毒血清抗体效价及不同免疫程序的牛血清效价.结果显示,当牛、猪和羊免疫血清稀释≥1∶8时,试纸条是阳性结果,表示有99%的被免疫动物属于抗体水平保护范围;被检测血清稀释≤1∶2时,是阴性结果,表示被免疫动物抗体水平属于不保护范围;血清稀释1∶2~1∶8时,是阳性结果,表示有50%的被免疫动物属于抗体水平保护范围.牛在首次免疫8周后加强免疫可以获得良好的保护率和保护时间.通过本试验确定了金标试纸条检测免疫动物抗体效价与攻毒保护之间的关系及牛加强免疫最佳的时间.  相似文献   

16.
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承担的“牦牛病毒性腹泻调查、诊断和防治的研究”课题,于1990年10月15日在青海省畜牧厅主持下通过鉴定。近几年在我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一些地区发生牛腹泻病,死亡率较高,群众损失很大。该课题组经4年的调查、研究和防治试验,确诊为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已查明我省各州及农业区均有此病存在,有些地区感染率很高。并由泽库县的病牛血清中首次分离获得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选用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O系弱毒疫苗和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在玉树州的病区现场进行预防,均能明显减少发病和死亡,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弱毒疫苗是否干扰猪瘟、口蹄疫疫苗的免疫效果,优化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口蹄疫免疫程序,科学指导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笔者于2014年10月8日—11月12日在河南省正阳县某种猪场进行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TJM-F92株弱毒疫苗对猪瘟、口蹄疫免疫抗体水平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TJM-F92株)弱毒疫苗对猪瘟兔化弱毒疫苗(ST传代细胞苗)、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OZK/93株)免疫抗体水平无显著影响,三种疫苗单独或联合免疫效果都较确实。  相似文献   

18.
猪蓝耳病灭活疫苗与弱毒疫苗免疫后的抗体水平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比较猪蓝耳病灭活疫苗与弱毒疫苗的免疫抗体水平,本试验在惠城区某猪场随机选取100头仔猪,分成两组,分别免疫猪蓝耳病灭活疫苗与弱毒疫苗,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的抗体水平,并对两组抗体的S/P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猪蓝耳病弱毒疫苗产生的抗体水平比灭活疫苗高,灭活疫苗免疫效果较差,且抗体持续时间短。本研究为猪场蓝耳病的防控及免疫程序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调查我国猪用疫苗中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的污染情况,本文用巢式RT-PCR方法检测了部分蓝耳病弱毒疫苗和猪瘟细胞苗中的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并分析其核酸序列的遗传特性,结果共检测出9份BVDV阳性样品,分子遗传分析表明污染的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分别属于BVDV的1a型和1b型。  相似文献   

20.
几种犬瘟热弱毒疫苗免疫效果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小熊猫(LP)株犬瘟热病毒(CDV)驯化致弱毒株为种毒研制的CD弱毒苗与另外4种CD弱毒疫苗,分别接种于5组易感幼犬,于最后1次接种后第14d和第21d采血,分离血清测定CDVSN抗体效价,并于第21d采血后用CDV强毒攻击,统计保护率。结果5组犬免疫后其中和抗体都有不同程度升高,分别从1∶10以下升高到1∶25~1∶360不等,选用LPV70毒种作为种毒的第1组犬免疫抗体效价最高,平均达到1∶185以上,攻毒试验保护率达到100%,2组抗体效价达到平均数1∶180,保护率达到90%,3组、4组抗体平均水平1∶30和1∶40,攻毒试验保护率分别只有40%和50%,5组平均抗体水平为1∶140,攻毒试验保护率为8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