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为了研究喀斯特地区草地退化和草地石漠化的空间耦合关系,以赫章县草地为例,运用"3S"技术,获取不同坡度等级下的草地退化与草地石漠化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草地主要分布在赫章县南部,草地分布平均坡度在15°~25°之间的占70.11%,是草地退化与草地石漠化多发区。各坡度等级下的草地面积占比、草地退化占比和草地石漠化占比分布走向一致。随着坡度的上升,不同石漠化等级的草地退化发生率和不同退化等级的草地石漠化发生率逐渐增加,坡度是影响草地退化和草地石漠化的一个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2.
高寒草地植被已经成为了达日县天然草地面积最大的草地类,高寒草地植被大约占到了达日县草地总面积百分之六十四,高寒草地理载畜量是整个达日县天然草地理论载畜总量百分之八十,平均每公顷能够产鲜草2955千克,所以,高寒草地植被已经成为了达日县草地畜牧业的主体,但是,长久以来,人们不断对生存空间进行开拓,草地植被群落结构以及草地生产生了十分明显的变化,导致达日县部分天然草地受到了严重的退化。为了对达日县高寒草地进行保护,制止高寒草地植被的退化,保持以及恢复草地原有生产力,使得高寒草地生态系统越来越稳定,本文中,笔者就结合达日县果洛州的实际情况,对高寒草地植被退化成因及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我国拥有草地面积近4亿hm2,占国土面积的40%以上。草地在畜牧业和环境保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尽管我国已经采取了许多措施来遏制草地退化,但由于过度放牧、滥用耕地以及气候变化等因素,草地退化依然在广泛蔓延。对我国草地退化的现状进行了具体分析,并对草地退化机理、草地生态系统功能、草地退化诊断方法、草地恢复与改善、利用地理空间技术进行草地管理等进行了探讨。同时,结合我国草地退化的基本现状,深入分析了草地退化原因、表现特征和治理对策,以期为我国草地生态系统的恢复提供理论支撑,指导退化草地的改良和修复,推动我国草地生态畜牧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总结三江源草地退化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草地退化的原因。结果表明:该地区90%以上的草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其中,中度以上的退化草地为1247.83×104hm2,约占该区草地可利用面积的60%以上,退化草地类型主要分为黑土滩型退化草地、沙化型退化草地和毒杂草型退化草地。在导致草地退化的因素中,人为因素占主导地位,尤其是超载过牧,迫使草地大面积退化、沙化、荒漠化,再加上鼠虫害等自然灾害的影响,进一步加快了草地"三化"的速度。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我县畜牧业的发展主要依靠粮食生产。因此:发展草地畜牧业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动员全社会各行各业来支援;草地是草地畜牧业的基础,两者密切相关,相辅相成。草地畜牧业是检验草地建设的一面镜子,草地建设可以充分地在草地畜牧业的发展中表现出来。认真落实草畜生产管理责任,积极开展草地建设,开展草地区域治理,加强草地畜牧业科技工作和切实增加投入种草养畜,是为我县草食畜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提出甘肃省草地资源退化状况,分析得出人为破坏、草地超负荷利用、草地鼠虫害频繁发生、草地群落物种数减少、草地生态系统生产力下降、不合理的开矿、草地保护、管理意识不强等因素导致了甘肃省草地资源的日益退化。最后指出要恢复草地生态系统,必须从以下七个途径入手,既①强化宣传教育,依法管护草地资源;②科学规划,分类指导;③规模种植,加快人工草地建设;④加强围栏封育;⑤大力实施草地改良;⑥依靠科技进步,保护和建设草地资源;⑦从空中要水。这将对甘肃省乃至西北地区草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草地资源,本文以1982年和2009年草地资源调查数据为依据,研究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静县天然草地的生产力、高度、盖度。结果表明,平原区草地严重退化,草地的生产力下降和不合理利用等诸多因素造成草地退化。鉴于此,本文提出了草地退化治理对策,以期为草地资源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水城县草地资源发展现状,指出水城县草地资源作为重要的牧区经济资源和生态资源,必须积极重视草地资源恢复战略,建设高标准的人工草地,合理配置和利用草地资源,提高草地科学技术研究和开发,加强牧区地区草地草坡的灾害防治。  相似文献   

9.
西藏那曲地区草地承包制度及其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西藏草地的效益和生态保护的目的,通过那曲地区草地承包制的调查,采用文献检索与综合分析法,分析了那曲地区草地承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细化并认真落实草地家庭承包制度,进一步完善草地承包责任制,规范草地流转行为,建立健全草地监理体系等完善草地承包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陈文生 《现代农业》2009,(12):19-20
忻州市天然草地面积广阔.有天然草地面积1226万亩(其中300亩以上连片草地1048万亩,“四边”零星草地178万亩)占全市总土地面积的32%,是山西省草地总面积的五分之一,另有300万亩人工草地,是忻州市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多年来由于天然草地无序利用,没有有效保护措施,草地“三化”现象十分严重,草地鼠害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草地资源丰富。由于受自然灾害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草地退化严重、草原面积锐减、系统服务功能下降。对黑龙江省草地生态系统现状以及保护建设工作所取得的成就进行了详细的总结,同时探讨了黑龙江省草地生态系统保护和建设的策略。提出:树立“立草为业”思想,加深对草地生态系统功能的认识;加强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建立;健全草地生态系统开发利用保障体系;明确草地生态系统保护、建设目标,建立草地恢复建设技术;切实加强法制管理,坚决制止各种非持续利用形式的草地生态系统保护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讨论了三江平原地区草甸和沼泽植被的基本类型和生态地理分布.根据该地区草本植被类型及其生态条件,将草场资源划分为4大“类”(草旬草场、沼泽草甸草场、沼泽草场和疏林灌丛草场)14个“组”.论述了各组草场的土壤、植物种类组成和生产力,还讨论了草场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3.
甘肃河西走廊草地沙质荒漠化监测与治理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河西走廊地区草地沙质荒漠化的遥感监测结果表明,全区5市91563.47km^2草地面积中,强烈发展沙化草地占29.22%,发展沙化草地占1.5%,潜在沙化草地占30.34%,未沙化草地占38.94%。全区沙质荒漠化草地占草地面积的61.06%,50%以上的草地处于沙质荒漠化状态,其中金昌市与嘉峪关市强烈发展的沙质荒漠化草地面积比例最高,超过60%以上。调查分析认为,该区草地沙质荒漠化成因主要是气候干旱、多风以及土壤质地疏松等自然因素和长期滥垦、过度放牧和水资源利用不当等历史和人为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治理河西走廊地区草地沙质荒漠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盐池县草地不同沙化阶段植物群落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宁夏盐池县5种不同沙化类型草地:潜在沙化草地、轻度沙化草地、中度沙化草地、重度沙化草地和极度沙化草地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分析植被物种组成和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变化,以探讨沙化对草地植被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沙化程度的加重,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逐渐被沙生一年生草本植物及沙生灌木、半灌木取代;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自潜在沙化草地至极度沙化草地均逐渐下降,群落趋向于简单和不稳定,物种的替代率升高;群落相似性系数以重度沙化草地与极度沙化草地之间最高,而潜在沙化草地与极度沙化草地之间最低.  相似文献   

15.
我国草地生态经济研究的重点任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战略、区域生态经济发展、县域可持续发展、草地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协调机理以及生态经济建设工程和措施效应评价等5个方面进行研究,分别对草地生态经济研究的重点内容进行探讨,系统地阐述了目前草地生态经济研究的重点任务:①在我国的草原区域布局上,应实行分类建设和分类管理,划分生态保护区、基本草地等各种类型区域,明确不同区域生态保护的级别;②如何确定草原地区县尤其是牧区县的发展定位是草原地区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基;③在3个界面研究草原生态系统系统耦合是目前草地生态经济建设和发展研究的重点;④以工程推进草原建设是取得良好效益的科学之策,如何科学地结合生态经济学思想和工程项目的高效管理模式将会极大地促进草原地区的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6.
德钦县草地利用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阳青  罗胜红  任健  马向丽 《农技服务》2012,29(6):750-751,753
介绍了德钦县草地利用现状,分析了造成草地退化的原因,针对这些因素,从草地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退牧还草工程、以草定畜,草畜平衡等方面提出德钦县草地保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During the last few decades, there have been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studies on grassland ecology in China, involving the classic ecology concepts or theories and the applicable ecological principles of grassland conservation or management. This paper reviews the main progress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1) Research on grassland species adaptation and resistance, population dynamics and foraging behavior, and biodiversity and community stability. (2) Research on managed grassland ecosystems (grassland grazing ecology) including grazing effects on grassland ecosystem function and foraging behavior by large herbivores. (3) Global climate change and grassland processes and functioning. (4) Applied research on grassland restoration and ecosystem health assessments such as vegetation restoration, restoration of ecosystem functioning, and assessment methods. There have been significant advances in grassland ecology, including the functions of ecosystem biodiversity, the ecological stoichiometry mechanisms affecting grassland community stability, grazing regulation of plant diversity and nutrient cycling. Grassland ecologists have succeeded in making these advances through observational,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studies. Nevertheless, there are still significant challenges for the grassland ecology research, including understanding of grassland spatial processes, grassland grazing and multi-functionality, integrated effects of global climate change across grassland areas, as well as the ecological methodology and experimental techniques in grassland ecology.  相似文献   

18.
草原有着丰富的自然环境资源、生物资源、人文社会资源,草原生态环境的持续良好发展,对其所在区域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草原生态的保护与修护工作有着至关之重要的作用。草原生态景观的打造,不仅能促进地方旅游经济的长远发展,也能促进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本文针对生态修复背景下草原生态景观的营造,以康定市为例,把康定市草原作为研究对象,从当地的草原风光以及民族风情出发,结合当地气候环境特点,提出相应的景观营造策略,将草原的保护利用与生态景观设计相结合,在生态修复优先的前提下提升草原旅游资源价值,为草原的修复治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以2015年内蒙古武川县哈乐镇草地斑块为研究对象,采用景观格局指数,从农村牧区草地规模、分布及形状的视角构建草地景观特征评价指标;采用2020年人均耕地标准测算退耕潜力,探讨草地景观综合状况与退耕潜力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武川县哈乐镇草地密集区域较多,草地斑块的疏密程度受海拔与坡度影响较大;不同村组的草地景观差异较大,西北地区草地景观规模小且破碎化程度高,东南地区草地景观规模大且集聚度好;退耕还牧潜力较大的发展潜力区和优势潜力区大多位于哈乐镇东北和西南边缘。  相似文献   

20.
董世平  赵兰坡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403-14405
[目的]探明苏打盐碱化土壤在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的物理特性及化学特性的变化趋势,为其改良利用和生态恢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围栏草原与放牧草原2个剖面的8个分层土样,并测定土壤容重、电导率、pH值、碱化度及土壤孔隙度。[结果]围栏草原土壤各层容重、电导率、碱化度及总碱度均低于放牧草原;围栏草原土壤除表层的pH值明显低于退化草原外,其他各层pH值与放牧草原无明显差异;围栏草原土壤孔隙度明显高于放牧草原。[结论]该研究结果表明放牧草原的盐渍化程度较围栏草原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