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黑龙江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草地资源丰富。由于受自然灾害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草地退化严重、草原面积锐减、系统服务功能下降。对黑龙江省草地生态系统现状以及保护建设工作所取得的成就进行了详细的总结,同时探讨了黑龙江省草地生态系统保护和建设的策略。提出:树立“立草为业”思想,加深对草地生态系统功能的认识;加强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建立;健全草地生态系统开发利用保障体系;明确草地生态系统保护、建设目标,建立草地恢复建设技术;切实加强法制管理,坚决制止各种非持续利用形式的草地生态系统保护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2.
从土壤的理化性质、酶活性、微生物及种子库等方面分析了近年来不同程度退化草地的土壤特征,了解草地生态系统受损程度,从而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及退化草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3.
青海省天然草地面积分布广、面积大,但受气候变暖、过度放牧、鼠虫危害、水土侵蚀及其它因素的影响,草地退化成为了一种长期而广泛的现象。青海省的草地资源正在经历自然退化+人为封育的过程,虽然封育有一定的效果,但由于多种因素影响,草地退化面积仍然很大,针对青海省草地退化的问题,本文基于该区草地退化的影响因素,提出了一系列草地资源保护和区域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建议,以期促进青海省草地封育的成效,科学的治理草地退化,加速生态系统恢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甘南州高寒草地退化及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黄河和长江支流白龙江流域的上游,是黄河和白龙江两大流域的重要水源涵养地。目前甘南州草地因种种原因,每年以4.50%的速度退化、沙化、盐渍化,草地环境恶化,生产力下降,生态系统和畜牧业经济的可持续性受到严重威胁。如何遏制草地退化、恢复已退化草地、提高当前草地畜牧业经济,兼顾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已成为甘南州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5.
草地生态系统的退化,严重影响了其生态经济服务功能价值。为此,对退化草地实施治理和恢复十分必要。但在对退化草地实施治理和恢复过程中,除实施一些管理措施外,还应实施各种必须和有效的技术措施,来促进退化草地的逆转。本文就"黑土滩"退化草地治理模式做一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陕北地区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为该地区草地生态系统修复与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对2000 ~ 2010年陕北地区草地生态系统变化状况进行遥感解译的基础上,运用GIS技术分析退化草地生态系统时空分布状况.采用退化草地动态变化度、转类指数、景观指数,多角度、多层次地对陕北地区退化草地生态系统进行分析.[结果] 2010年陕北地区草地生态系统状况较差,退化草地总面积为38 005.77 km2,占该地区草地总面积的88.28%.2000 ~ 2005、2005~2010年陕北地区草地生态系统向着改善的方向发展,2000 ~ 2005年极度退化草地面积减少了14 693.37 km2,未退化草地面积增加了793.79 km2,2005~2010年极度退化草地面积减少了11 306.56 km2,未退化草地面积增加了4 247.21 km2.[结论] 2000~ 2010年陕北地区生态系统呈改良趋势,但是2010年草地生态系统状况仍较差.后续需继续加大对陕北地区草地生态系统的修复与保护力度,构建结构稳定、功能健康的草地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7.
祁连山的地理位置很重要,是我国西北和北方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在祁连山生态系统的建设中草地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祁连山生态系统发展和建设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其中就包括草地退化问题.本文阐述的主要内容是祁连山草地退化的成因和现状,同时重点论述了黑土滩综合治理的手段、黑土地植被恢复的措施以及春季休牧等内容,希望为治理祁连山草地退化问题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8.
通过研究西藏聂荣县不同程度退化草地土壤种子库物种种类、密度、分布等特征及地上植被群落的物种组成,探讨了地上植被与土壤种子库之间的关系及种子库在地上植被群落构建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中度退化样地土壤种子库密度最高,重度退化草地土壤种子库密度最低。未退化与轻度退化样地土壤种子库物种种类以高山嵩草和矮生嵩草等莎草科植物为主,中度退化样地土壤种子库物种种类以蔷薇科委陵菜为主,各样地土壤种子库主要集中在0~3 cm土层中。样地土壤种子库与植被群落相似度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未退化、轻度退化、中度退化、重度退化。对于中度退化草地,适当进行围封休牧;重度退化草地进行免耕补播将利于草地生态功能的恢复与保护,为高寒草甸的管理、高寒地区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草原退化、沙化、盐渍化日趋严重,牧草产量持续下降,生态环境严重恶化。为此,乌兰察布市以国家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建设为契机,以畜牧业增产,农牧民增收为目的,开展了大规模的草牧场保护建设工作,使天然草原基本恢复。通过对乌兰察布草地资源退化现状的调查研究,剖析了天然草地退化的原因,进而采取了多项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最后提出了草地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中国天然草地面积达4. 1×10~6km~2,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41%,位居世界第二。草地不仅为畜牧业生产提供了饲料,还在防风固沙、水土保持、水源涵养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中国草地生态系统大部分处于生态脆弱区,严峻的环境压力加速了草地的退化,导致草地生产力降低、生物多样性丧失、生态系统稳定性下降等一系列生态学和生产实际问题。本文旨在总结环境变化对草地生物多样性影响的研究成果,深入理解各种环境压力影响草地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学过程及其机制,以便促进生态脆弱区的保护与建设,指导天然草地的管理与恢复等生产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1.
可持续挖掘草原生产潜力的途径、技术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侯向阳 《中国农业科学》2016,49(16):3229-3238
草原是中国第一大陆地生态系统,面积近4亿hm~2,占国土面积的41.7%,是中国发展现代农业和现代畜牧业的重要资源,是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带。然而,由于长期不合理开发利用,中国草原面临严峻的生态退化、植被生产力衰减、草畜矛盾突出、畜产品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生态和生产功能均严重下降,成为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约性区域之一。系统地、可持续地挖掘草原生产潜力,有效提升草原生态和生产功能,是加强生态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加速现代畜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保障。挖掘草原生产潜力主要有三方面途径,一是进行退化草原恢复,提高草原生产力;二是进行旱作栽培草地建设;三是发展高效草业。针对不同类型退化草原,采取自然恢复、优化利用、人为改良等改良与恢复措施,可加速退化草原恢复进程,并提高退化草原生产力20%—30%甚至40%—50%。在半干旱区由于水土资源的限制,应重点发展以粮改饲为主的旱作栽培草地,以挖掘本土牧草优异资源为主,选育和扩繁抗旱、抗寒、耐牧型牧草品种,研发和应用旱作草地栽培技术、收获加工技术、土壤保育及耐旱材料等,提高水土资源利用率和旱作栽培生产效率,可提高生产力2—3倍。在区域水资源条件较好且综合平衡的基础上,适度发展高效节水灌溉人工草地,如按提高生产力10—20倍计,每年可增加饲草1.5×10~7—3×10~7 t,可解决2×10~6—4×10~6 hm~2草地的优质饲草的生产问题。为保障可持续挖掘草原生产潜力,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一是发挥草原生态补奖机制的长效驱动作用,紧紧把握推进方式转变,在草畜平衡的范畴中鼓励草地优化利用,以不断挖掘政策效益和可持续挖掘草地的第一性生产潜力和第二性生产力;二是建议和实施可持续挖掘草原生产潜力研发计划行动。重点开展天然草原饲草生产力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半农半牧区高效草牧业技术模式和示范,突破生产饲草生产土地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技术、水土生物等资源的综合高效利用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制约草畜结合的饲草质量差、调制利用差、转化效率差的技术难题,综合提高饲草转化利用效率。三是建立不同类型区现代草业大示范区。针对不同草地类型的特点和面积进行战略布局,建立区域性的大示范区,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条,实现区域内各种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四是培育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建立完善市场体系,鼓励建立多元主体综合体形式运作市场,助推草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草原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及我国草原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草原是我国的主体生态系统之一,发挥着重要的服务功能。近年来,我国在草原保护建设工作中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一些地方对草原不合理、超负荷的开发利用,仍然导致草原退化严重,影响我国生态安全。从支持地球生命、保护生态环境、调节气候和维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阐述了草原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分析了在草原资源保护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8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田育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600-15602
[目的]明确影响人工草地生态系统的关键因素。[方法]在参阅大量前人研究工作基础上,从播种方式、放牧强度、种植时限和施肥4个方面进行总结分析它们对人工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结果]混播方式比单播方式更有利于资源利用率和生态系统健康,而单播或隔行混播对增加土壤有机碳要比同行混播更为有利,同时隔行混播的草地产生的牧草产量要大于同行混播的草地,牧草产量最低的为单播草地;轻度和中度放牧有利于维持牧草的高产和高质以及草地的可持续发展,重度放牧则导致草地的退化;种植时限对植被群落结构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则具明显区域差异;长期施肥可有效提高土壤的有机碳含量以及牧草的产量和质量,但确定特定区域特定牧草的施肥量、施肥类型和比例是施肥效应发挥作用的关键。[结论]在进行人工草地种植时,要合理利用各因素的正面效应,有效控制人为干扰的深度和广度,避免或减弱负面作用的影响,为人工草地的高产、稳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甘肃草地蜘蛛区系名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蜘蛛是草地害虫的重要捕食性天敌”本文记叙甘肃天然草原和人工载培草地的蜘蛛20科63属120种,供蜘蛛研究、草地天敌的保护利用和害虫的防治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东北西部的天然草地位于北纬 4 1°0 ~ 4 3°5 ,东经 117°0 ~ 12 7°5 ,分布于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西部地区的松花江、嫩江和辽河流域。大约在 130年前 ,该草原地区分布有富饶的草地资源 ,拥有 2 6 6 6 .6 6万公顷草地。自清朝末年以来 ,遭到 3次草地大破坏。到目前为止 ,该草地尚存 5 33.33万公顷草地 ,其中有 333.33万公顷是沙化、退化和盐碱化草地。文章的研究证实 ,以往任何时期无论草地破坏和草地修复都与当时社会的经济变革和经济体制 ,特别是与市场经济有关。目前 ,在草地建设中改良退化草原和建立人工草地主要采用下列农业经济技术对策 :1)退耕还牧的技术经济对策 ;2 )旨在封育沙化、退化和盐碱化草地的技术经济对策 ;3)发展草地农业和建立人工草地的技术经济对策。  相似文献   

16.
建立中国草原生态补偿长效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魏琦  侯向阳 《中国农业科学》2015,48(18):3719-3726
生态补偿是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生态资源可持续开发的重要环境经济政策。如何建立公平和效率相统一的生态补偿长效机制,是国内外生态补偿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具有长期挑战性的课题,关系着补偿政策的方向和重点、政策实施的效果和效率、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永续性的关键问题。草原作为中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生物多样性保存中心、生态安全屏障和食物安全的接续地,草原生态补偿机制已初步建立,投资规模和覆盖面均较大,并已取得明显成效,但草原生态环境“局部好转、总体恶化”的形势仍然没有根本转变。因此,探讨和建立公平性和长效性相结合的生态补偿长效机制,是协调草原资源的多重功能、实现生态生产生活“多赢”、确保草原资源保护利用可持续性的重要手段。笔者通过对国内外生态补偿概念、理论和长效机制发展趋势的分析,阐述建立生态补偿长效机制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农牧民致富中的必要性。通过对不同草原区域实施草原生态补偿进行实地调研、对牧户固有的生产决策行为对草原生态补偿效果的影响进行分析,以及对中国当前草原生态补偿政策实施效果分析,认为目前草原生态补偿存在如下主要问题:长期欠账,草原生态治理难度巨大;草原生态投入少、周期短,保护成果尚难以得到有效巩固;牧民存在心理载畜率和超载惯性,对生态补偿减畜产生影响。针对以上问题,提出进一步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草原生态补偿长效机制的政策建议:延长草原生态补奖政策期限;增加草原生态补奖经费;实行多样化的适应性减畜模式;大力发展草原生态畜牧业经营模式和加强草原畜牧业制度保障体系。旨在为中国脆弱性生态资源的科学保护和草原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撑。  相似文献   

17.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甘南州高寒草地保护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甘南州退化高寒草地为对象,利用层次分析法,探讨了高寒草地的退化原因和恢复治理措施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长期超载过牧是导致高寒草地退化的主导因子。各个恢复治理措施组合权重中,围栏封育和其它措施组合,效果较好。层次分析法可为草原管理,防止草地退化、恢复治理退化草地、优化利用草地资源提供定量依据。  相似文献   

18.
人工草地植被重建对退化红壤化学性质和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常用的栽培牧草截叶胡枝子和宽叶雀稗在退化红壤进行草地植被重建,研究人工草地植被重建对退化红壤化学性质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种草及管理措施,人工草地植被重建显著影响红壤质量。重建后的人工草地土壤pH值升高,土壤有机质、全N、全P和速效养分含量增加,土壤中过氧化氢酶、酸性磷酸酶、脲酶活性提高,而对全钾和多酚氧化酶没有规律性影响。草地植被重建对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的增加表现为对上层土壤的影响大于下层土壤,这种影响增加了红壤丘陵草地土壤肥力的垂直分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