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希拉穆仁草原植被和土壤对人为干扰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科学地利用和保护有限的草地资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植被和土壤2方面研究3种人为干扰:3年围栏封育(围封)、自由放牧(放牧)和草原旅游(旅游)对希拉穆仁草原的影响。[结果]3种不同类型区内植被总盖度、植物种数、平均高度、地上生物量均为围封区>放牧区>旅游区,围封区各指标分别高于放牧区29.2%、43.8%、41.4%、28.7%,高于旅游区70.7%、64.3%、152.3%、84.2%;土壤表层养分受干扰影响明显,围封区各养分指标高于放牧区和旅游区,各区土壤养分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有减小趋势;不同干扰条件下,植被盖度、物种数、平均高度、地上生物量与土壤理化性质指标分布均呈现出一致的正相关关系。[结论]放牧和旅游活动加速了草原植被和土壤的退化,围栏封育措施使草原植被和土壤得到了明显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不同牧鸡密度对沙草地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草原牧鸡在不同密度和距鸡舍不同距离对沙草地养分的影响,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浑善达克沙地生态研究站草原牧鸡试验平台为依托,测试样地的土壤容重、pH值、铵态氮、硝态氮、全氮、有机质及速效磷等7项理化指标。测定的数据经过Excel处理后,采用SPSS 18.0软件中的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方法对土壤7项理化指标的显著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放牧密度和距鸡舍不同距离土壤容重低于对照,放牧密度的处理间土壤容重差异不显著,但距离对土壤容重有显著影响;pH值始终在9.0~9.5之间,放牧密度和距离对pH值没有显著影响;草原牧鸡显著增加了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全氮、有机质及速效磷的含量,且距鸡舍2m处的含量高于其他距离,但综合分析放牧密度和距离各指标间差异不显著。草原牧鸡改善了沙草地土壤的理化性质,增加了土壤的养分含量。  相似文献   

3.
成鹏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0):5194-5196,5258
研究了2004年天山北坡乌鲁木齐段中山带山地草甸围栏内非放牧草地和围栏外自由放牧草地生长期至完全枯黄期0~30cm及越冬后0~50cm的土壤水分和土壤容重。结果表明,在0~30cm土壤深度范围,降水较少时围栏内外各深度层的土壤水分变化不太明显,当降水较大时,围栏内水分含量明显大于围栏外;围栏内各深度层土壤容重无论在植物生长期还是冬季休眠期都大于围栏外;越冬后围栏内各深度层的水分明显大于围栏外;在30~50cm深度范围,围栏内、外的土壤水分和容重变化较小;放牧对土壤水分和容重的影响主要集中在0~30cm深度,而对30cm深度以下影响程度较小。  相似文献   

4.
针对草原改良的原地放垡间隔松土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我国草原长期过载放牧,导致土壤板结严重,草原退化严重的问题,通过对现有的松土改良技术进行分析比较,提出了一种应用于草原土壤改良的原地放垡间隔松土技术。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松土作业后,土壤容重和坚实度平均值分别降低了30%和48.8%,平均含水率增加了38.72%,草原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提高;松土后天然草地和人工草地产草量分别增产73.99%和65.65%。该技术能够满足不翻垡草原土壤、不破坏地表植被的松土改良农艺要求,实现了耕作层间隔疏松,进而形成适合牧草生长的虚实并存的耕作层。原地放垡间隔松土技术可作为草原改良松土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以内蒙古贝加尔针茅草原、大针茅草原和克氏针茅草原为研究对象,采用磷脂脂肪酸(PLFA)分析方法研究了放牧与围栏条件下内蒙古针茅草原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群落结构特征的变化情况。研究表明放牧与围栏草地土壤微生物量和群落结构差异显著。氯仿熏蒸法分析结果表明内蒙古针茅草原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含量介于166.6~703.5 mg·kg-1之间,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介于30.34~92.15 mg·kg-1之间,其中贝加尔针茅草原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最高,大针茅草原次之,克氏针茅草原则最低。放牧条件下,贝加尔针茅草原、大针茅草原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显著低于围栏草地,克氏针茅草原则无显著变化。PLFA分析结果显示,内蒙古针茅草原土壤微生物群落PLFAs种类、含量丰富,共检测出28种PLFA生物标记磷脂脂肪酸,并且以直链饱和脂肪酸和支链饱和脂肪酸为主,相对含量占总量的2/3左右,其中贝加尔针茅草原土壤微生物含量最丰富,其围栏样地土壤的PLFA含量达到27.3 nmol·g-1,大针茅草原和克氏针茅草原依次降低。围栏条件下,各类型草原土壤细菌脂肪酸与总PLFA含量均显著高于放牧草地,真菌脂肪酸含量则因草原类型不同各有差异;放牧导致各类型草原革兰氏阳性细菌PLFAs/革兰氏  相似文献   


6.
不同改良措施对草原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吉林省西部退化草地的治理修复技术,复壮退化草地,通过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措施对草原土壤理化性质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不同改良措施均对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善有较好的效果,其中施用秸秆处理对提高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效果最好,比对照提高了34.5%,土壤团聚体破坏率比对照降低了22.7%;各处理对降低土壤容重均有较好效果,围栏内土壤的碱化度比不围栏降低了31.7%,其它各改良措施降低碱化度的作用更明显;草原土壤磷、钾肥较为缺乏,而且单纯的施用化肥效果并不好,需要配合有机肥的施用才能有效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不同干扰因素下呼伦贝尔自然保护区草甸草原的物种多样性,为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及合理利用提供参考.[方法]设羊草放牧、羊草刈割、针茅放牧、针茅刈割4个不同样地,调查群落的种类组成及其特征.[结果]各群落物种的重要值变化幅度很大,物种数在放牧干扰下都明显下降,α多样性指数均表现出降低的趋势;羊草群落中羊草在放牧干扰下重要值比刈割干扰高;贝加尔针茅群落中贝加尔针茅在刈割干扰的重要值比放牧干扰低.[结论]在各种干扰因素下,草甸草原群落的物种组成发生重大变化,物种多样性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8.
东祁连山不同利用方式下高寒草甸草原土壤养分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东祁连山不同利用方式下的草甸草原土壤养分特征进行研究,为合理利用和保护草原资源提供参考.【方法】在金强河地区高寒草地上选取连续放牧、冬季放牧、围栏封育、燕麦地4种草地利用方式,在7月与9月进行土壤养分测定.【结果】不同利用方式土壤pH变化趋势不明显,变化范围在8.22~8.87;围栏封育方式下土壤有机质、速效磷含量最高,含量分别为70.21g/kg、65.07mg/kg;冬季放牧方式下土壤全氮、全钾含量最高,分别为6.69、7.85mg/kg;连续放牧、燕麦地方式下土壤全磷含量最高,分别为0.79、0.72mg/kg;连续放牧速效氮、速效钾含量最高,分别为104.29、588.63mg/kg.【结论】东祁连山高寒草地土壤pH值整体较大,有机质、全氮、全钾、全磷、速效钾含量较丰富,除人工燕麦地,其余各利用方式土壤速效磷含量较高,表层土壤达到二级.  相似文献   

9.
王斌  张强  黄高鉴  李磊  孙捷  温东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5):2734-2736
[目的]研究施用脱硫石膏对内陆表层苏打型碱化土及典型作物的影响。[方法]在水盐胁迫条件下,通过不同用量的脱硫石膏施用对比试验,分析了其对表层苏打型碱化土理化性质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脱硫石膏可以显著降低表层苏打型碱化土pH值,抑制碱化度(ESP),降低土壤CO23-、HCO-3、Cl-、K+含量,但同时会增加根层Ca2+、Mg2+含量,提高土壤可溶性盐含量(EC)值。脱硫石膏也可以显著改善表层苏打型碱化土的物理性状,使土壤表层容重下降,土壤三相比中气相率增加,固相率降低,孔隙率增加,土壤硬度降低,活化了根际土壤养分,使土壤养分活性增强,植物吸收养分能力提高,作物生长环境得到改善。[结论]合理的脱硫石膏用量会提高苏打型碱化土上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10.
以内蒙古贝加尔针茅草原、大针茅草原和克氏针茅草原为研究对象,采用氯仿熏蒸法和磷脂脂肪酸(PLFA)分析方法研究了放牧与围栏条件下内蒙古针茅草原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群落结构特征的变化情况.研究表明放牧与围栏草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群落结构差异显著.氯仿熏蒸法分析结果表明内蒙古针茅草原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含量介于166.6~703.5 mg·kg-1之间,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介于30.34~92.15 mg·kg-1之间,其中贝加尔针茅草原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最高,大针茅草原次之,克氏针茅草原则最低.放牧条件下,贝加尔针茅草原、大针茅草原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显著低于围栏草地,克氏针茅草原则无显著变化.PLFA分析结果显示,内蒙古针茅草原土壤微生物群落PLFAs种类、含量丰富,共检测出28种PLFA生物标记磷脂脂肪酸,并且以直链饱和脂肪酸和支链饱和脂肪酸为主,相对含量占总量的2/3左右,其中贝加尔针茅草原土壤微生物含量最丰富,其围栏样地土壤的PLFA含量达到27.3 nmol·g-1,大针茅草原和克氏针茅草原依次降低.围栏条件下,各类型草原土壤细菌脂肪酸与总PLFA含量均显著高于放牧草地,真菌脂肪酸含量则因草原类型不同各有差异;放牧导致各类型草原革兰氏阳性细菌PLFAs/革兰氏阴性细菌PLFAs(GPPLFAs/GNPLFAs)比值显著降低,而除了克氏针茅草原,细菌PLFAs/真菌PLFAs比值则显著升高.PLFAs主成分分析表明,放牧和围栏处理对内蒙古针茅草原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产生影响,且围栏处理的影响程度大于放牧处理.经相关分析表明,氯仿熏蒸法和PLFA分析方法之间有很好的一致性,且土壤微生物PLFAs与土壤有机质、全磷、硝态氮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1.
不同防除措施对那拉提草地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措施防除有毒植物白喉乌头(Aconitum leucostomum Worosch)对草地植物群落的影响,探究不同防除措施下白喉乌头与草地群落植物变化规律.[方法]应用草地生态学、草地资源学的理论及方法,选取7个不同措施处理的典型样地实地调查,2010年7月中旬测定植被相关指标,运用方差分析方法进行比较.[结果](1)各处理样地中白喉乌头种群的结构各指标在1;、5;水平下存在显著差异.(2)白喉乌头种群结构指标最小值均出现在放牧刈割及围栏挖除样地;围栏刈割与放牧挖除两个样地的处理对白喉乌头种群的控制效果次之.(3)各样地中的各经济类群重要值的方差比较显示,围栏刈割处理对草地植物群落有较好影响,样地中单子叶植物重要值能达到0.366±0.031的较高水平,豆科植物重要值达到0.057±0.023;围栏挖除控制毒草重要值的效果最好,能控制在0.02的较低水平;放牧刈割样地控制毒草重要值效果其次,能达到0.03.(4)草场质量指数分析发现,围栏处理及对毒草的各种控制措施对各样地的草场质量均存在1;水平下的显著影响,并且在1;水平下的呈现显著交互作用;草场质量指数最大值出现在围栏刈割样地1.296 2±0.049 6,围栏下再配合各种防治手段能较好的提高草地质量.[结论]放牧刈割、围栏挖除处理对白喉乌头种群控制效果较其他处理效果好;围栏刈割处理中草地优良牧草能达到较好水平;围栏挖除控制毒草重要值的效果最好;围栏刈割处理样地草场质量指数最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更加合理地利用和管理草地,保证草地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选取代表性品种多年生牧草冰草和一年生作物小麦研究开垦天然草地对草地地上净初级生产力ANPP和草地土壤碳储量的影响 选取2个植被组成和土壤类型均不同的样地进行ANPP和土壤碳储量的对比研究。[结果]结果表明:ANPP和0~2×109、0~12×109g/hm2土壤碳储量显著受到样地和种植处理的影响(P〈0.05)。开垦天然草地种植冰草13/12年后,ADRI和Onefour样地的ANPP降低,而种植小麦使ANPP增加。开垦天然草地种植冰草13/12年土壤碳储量和对照相比无显著变化而种植小麦使土壤碳储量显著降低。ADRI样地3个处理的ANPP和土壤碳储量均显著高于Onefour样地的ANPP和土壤碳储量(P〈0.05)。加拿大混合普列里草地类型上,草地ANPP和土壤碳储量呈线性正相关关系(P〈0.0001)。[结论]加拿大混合普列里草地类型上,开垦天然草地种植冰草和小麦13或12年后使草地生产力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3.
家蚕五龄第1天与第4天后部丝腺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比较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家蚕后部丝腺是合成分泌占蚕丝总量75%~80%丝素蛋白的器官,通过后部丝腺蛋白的研究,有利于阐明家蚕分泌丝素蛋白及蚕茧优质、高产的机理。【方法】采用蛋白质双向电泳和图像分析技术,研究了家蚕不同品种五龄第1天和第4天后部丝腺细胞的蛋白质组成变化。【结果】发现各个品种五龄第1天和第4天后部丝腺细胞的蛋白质组成存在差异,但蛋白质水平的差异,远远小于从EST分析得出的基因表达水平的差异;不同家蚕品种,从五龄第1天到第4天,后部丝腺细胞的蛋白质组成的变化规律各不相同。【结论】暗示了家蚕丝素分泌的过程可能受到多种蛋白的调控,不同的品种,在调控位点及调控蛋白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从而导致了不同品种家蚕后部丝腺细胞在分泌丝素能力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田育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600-15602
[目的]明确影响人工草地生态系统的关键因素。[方法]在参阅大量前人研究工作基础上,从播种方式、放牧强度、种植时限和施肥4个方面进行总结分析它们对人工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结果]混播方式比单播方式更有利于资源利用率和生态系统健康,而单播或隔行混播对增加土壤有机碳要比同行混播更为有利,同时隔行混播的草地产生的牧草产量要大于同行混播的草地,牧草产量最低的为单播草地;轻度和中度放牧有利于维持牧草的高产和高质以及草地的可持续发展,重度放牧则导致草地的退化;种植时限对植被群落结构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则具明显区域差异;长期施肥可有效提高土壤的有机碳含量以及牧草的产量和质量,但确定特定区域特定牧草的施肥量、施肥类型和比例是施肥效应发挥作用的关键。[结论]在进行人工草地种植时,要合理利用各因素的正面效应,有效控制人为干扰的深度和广度,避免或减弱负面作用的影响,为人工草地的高产、稳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放牧强度对草地土壤性状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综述了放牧强度对草地土壤性状(水分、养分、物理性状、pH值和微生物)的影响,并对从土壤方面着手恢复退化草场的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高寒草甸草原地表径流的若干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揭示高寒草甸草原降水特性、土壤水分对草地地表径流和水土流失的影响。[方法]利用高寒牧区海北牧业气象试验站2005年9月~2007年10月观测的天然草地地表径流与大气降水、土壤水分及植被覆盖资料,分析了该地表径流的特征。[结果]高寒草甸草原年平均径流系数为0.18%,各季地表径流夏季>秋季>春季,分别占年总径流量的57.3%、36.0%和6.7%,冬季无地表径流;年水土流失量主要由几次大降水造成;地表径流量与降雨量呈明显的线性正相关关系,与30 min最大雨强表现出指数函数关系,与0~20cm表层的土壤水分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结论]为高寒草甸草原水旱灾害的综合防治和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高寒草甸退化草地土壤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元武  李希来  周华坤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4687-14690
[目的]探讨草地退化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方法]研究退化高寒草甸土壤草土比、土壤质地等物理性状,用土壤养分常规分析法分析不同退化草地土壤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效铜、有效锌、有机质及pH等。[结果]随着退化梯度的加剧和土层的加深,草土比逐渐减小;不同退化梯度的草地草土比在土层0-10 cm中最大,该层的草土比在0.001 00-0.040 00变化,土壤类型为壤土类。不同退化梯度上土壤化学性质均发生变化,其中速效氮、磷、钾含量随土层的加深和退化程度的加剧明显减少。退化草地的微量元素铜、锌含量比较缺乏。[结论]各种养分含量和pH与退化草地演替度的大小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草地退化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方法]研究退化高寒草甸土壤草土比、土壤质地等物理性状,用土壤养分常规分析法分析不同退化草地土壤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效铜、有效锌、有机质及pH等。[结果]随着退化梯度的加剧和土层的加深,草土比逐渐减小;不同退化梯度的草地草土比在土层0~10cm中最大,该层的草土比在0.00100~0.04000变化,土壤类型为壤土类。不同退化梯度上土壤化学性质均发生变化,其中速效氮、磷、钾含量随土层的加深和退化程度的加剧明显减少。退化草地的微量元素铜、锌含量比较缺乏。[结论]各种养分含量和pH与退化草地演替度的大小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9.
徐坤  李国旗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3):10665-10667
[目的]为寻求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植被恢复与重建过程中合理植被配置方式提供依据。[方法]比较以草定畜、禁牧、六区轮牧3种利用方式下退化草地植物群落的群落结构和生物量,探讨退化草原恢复过程中提高生物量的利用方式。[结果]3种利用方式中,禁牧草地植物群落的重要值最高,六区轮牧次之,以草定畜最低。不同利用方式草地的总生物量为禁牧草场>六区轮牧>以草定畜,这与四大科草的生物量一致,而平均有毒植物生物量的顺序则相反。草地的群落生物量随着月份的变化而变化,但从5到8月平均有毒植物的生物量变化顺序均为以草定畜>六区轮牧>禁牧草场。[结论]禁牧促进豆科、禾本科牧草的生长,减少有毒植物的生长,而六区轮牧的效果优于以草定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