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2 毫秒
1.
[目的]研究东油1号的产量形成及高产栽培技术。[方法]双低甘蓝型油菜东油1号以(镇8901×湘油10号)F3为母本,以(镇8705×苏油1号)F2为父本杂交,经5代选择育成。通过区域、生产试验,分析东油1号的特征特性、品质和产量,提出了高产栽培措施。[结果]东油1号属半冬性甘蓝型常规油菜中熟品种,优质双低,总角果数多,分枝数偏多,枝上角果分布密集,千粒重3.77g,增产潜力大,抗病性强,抗倒性极强,适宜机械化收割,品质优,适宜在江苏省油菜区推广种植,中间试验平均产量为2494.95kg/hm2,比对照苏油1号增产4.66%。[结论]东油1号蕾大花大,角果挺,单株有效角果数多。适期播种,培育壮苗,合理密植,及时进行肥水管理和病虫草害防治,才能夺取高产。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杂交棉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品质进行相关分析。[方法]对13个杂交抗虫棉的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品质的差异进行比较以及主要农艺性状、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品质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各参试品种的生育期在123d左右,在整个生育期生长势较强;皮棉产量与第一果枝节位、株高、株果枝数、株铃数、总铃数和籽棉产量都呈极显著正相关,第一果枝节位与马克隆值呈显著正相关;科杂1号和春杂棉1号马克隆值最优,均为4.5;各品种的比强度在27~30cN/tex之间,差异较大;品种间皮棉产量间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结论]该研究为杂交棉的优质高产栽培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从市场需求、农艺性状、产量构成等方面对成功选育的高产优质双低油菜新品种镇油6号进行了总结,探讨了该品种的育种策略,提出了发挥该品种优势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水稻新品种鄂糯8号保优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解决鄂糯8号在生产过程中栽培方法不当、配套措施跟不上和品种退化等原因而导致的未能充分发挥优质高产性状的问题。[方法]于2004~2007年对水稻新品种鄂糯8号进行保优高产栽培技术与示范研究。[结果]结果表明:保优增产栽培技术对鄂糯8号具有明显的保优、增产和增效作用,作双季晚稻栽培其平均产量达6758.8~6830.4kg/hm2。[结论]该保优高产技术为鄂糯8号的优质高产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5.
[目的]筛选适宜福州市栽培的优质高产秀珍菇菌株。[方法]通过拮抗试验和出菇试验,对10个秀珍菇菌株的满袋天数、原基发生时间、子实体农艺性状、袋平均产量以及生物学转化率等指标进行综合比较。[结果]夏丰一号满袋时间较短,子实体农艺性状优良,袋平均产量和生物学转化率最高,分别为231.94 g和51.54%。[结论]夏丰一号是适合在福州市栽培的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6.
[目的]筛选出适合关中平原地区栽培的优质高产平菇菌株。[方法]对5株平菇菌株的菌丝生长状况、菌丝的栽培性状、农艺性状、生物学效率、子实体产量等主要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德丰5号菌株满袋时间短,子实体产量高,抗逆性强,生物学效率高。该菌株的满袋时间为25 d,子实体平均产量为1 798.09 g,平均生物学效率为148.8%。[结论]德丰5号最适合在关中平原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玉米(Zea mays L.)杂交新组合的产量表现和农艺性状。[方法]采用随机区组排列的方法,对引进的22个杂交玉米新组合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筛选出了适合沛县生态环境条件的高产组合6个,明确了高产玉米组合栽培的主攻方向是增加穗粒数和粒重,分析出玉米杂交组合农艺性状、产量构成因素增减变化与产量高低表现均一致。[结论]该研究可为玉米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镇油3号育种策略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市场需求、农艺性状、产量构成等方面对镇油3号的成功选育进行了总结,并提出发挥镇油3号品种优势的高产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9.
盐粳11号为中熟中粳水稻品种,具有高产、优质、多抗、广适性强等特点.重点介绍了盐粳11号在麦秸全量机械还田机插栽培的群体构成及产量表现,研究了麦秸全量机械还田对其茎蘖动态、产量构成等农艺性状的影响,提出了盐粳11号麦秸全量机械还田条件下的机插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抗草甘膦棉花杂交种F1代竞争优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筛选具有高产、优质、抗草甘膦,综合性状优良的棉花杂交种。[方法]以抗草甘膦棉花品种(系)作父本/母本,与常规优良品种(系)组配14个杂交组合,分析测定各杂交组合在产量、产量构成因子、抗虫和抗草甘膦方面的竞争优势表现。[结果]14个杂交组合生育期较对照赣棉杂1号提前,高抗草甘膦,其中组合①、⑤、⑨、⑩、瑏瑡抗棉铃虫;组合②、⑤、⑥、⑩产量构成因子协调,籽、皮棉产量高于对照赣棉杂1号;组合①、②、③、⑤、瑏瑤棉纤维品质较好。[结论]综合抗性、结铃进度、农艺性状、产量和纤维品质等性状,最终筛选出②、⑤、⑥、⑩等4个高产、优质、抗草甘膦、综合性状优良的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11.
杂交玉米新品种沈玉28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威  郭志强  陈岩  冯振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4):5811-5812
[目的]推广杂交玉米新品种沈玉28号。[方法]对沈玉28号的选育过程、产量表现、特征特性、栽培及制种技术要点进行阐述。[结果]该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优、抗倒性强、出籽率高、耐瘠薄、耐密性好、适应范围广等特性,已于2007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结论]该品种适合在春玉米区有效积温≥2 800℃的地区栽培,及在夏玉米郑单958种植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西巨胚1号品种特性及在攀西高原稻区高产栽培技术。[方法]通过对西巨胚1号、合系22-2、昌米011在生育期、农艺性状、分蘖力、穗部性状和品质性状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从播期、播量、栽插密度、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西巨胚1号在攀西高原稻区栽培技术要点。[结果]西巨胚1号在攀西高原稻区种植中表现出胚大、米质较优、抗病、抗倒、适应性强等特点,适宜在攀西高原地区3月下旬播种,用种量为60~75 kg/hm2,基本苗120万~150万株/hm2,早施分蘖肥,重施基肥,补施穗粒肥,科学灌水,注意病、虫、草、鸟害防治。[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改进西巨胚1号栽培技术提供理论和生产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3.
李敏  刘乃生  宋成艳  王桂玲  周雪松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4884-14885,14939
[目的]为龙粳22的推广种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比较龙粳22和对照品种的生长、品质、抗病、抗冷指标,探讨了龙粳22的生产潜力和推广价值。[结果]龙粳22主茎11片叶,生育期130d左右,需≥10℃活动积温2300℃左右;幼苗长势强,秆强抗倒,耐寒;3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8.37t/hm2,比对照品种增产4.0%;生产试验平均产量9.53t/hm2,较对照品种平均增产9.0%;米质优良,各项指标均达国家优质米标准。[结论]龙粳22熟期早、产量高、米质优,在黑龙江省第3积温带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高产高抗杂交水稻新组合湛优2009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介绍湛优2009的主要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栽培技术要点及制种技术要点等。[结果]湛优2009是用湛A与恢2009配组育成的高产高抗稻瘟病籼型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11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广东省区试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该组合丰产性好,高抗稻瘟病,抗倒力较强,耐寒性强。[结论]湛优2009适宜广东省粤北以外稻作区早、晚造种植,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粳稻新品种皖垦糯1号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介绍皖垦糯1号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抗病性和抗逆性、品质和产量表现,并探讨与之相适应的适时播种和移栽、大田肥水运筹、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及收获方法等高产栽培技术。[结果]皖垦糯1号是安徽皖垦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从武育糯16号的变异株中,经过3代系统选育而稳定的常规粳糯稻品种,2010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皖垦糯1号综合性状较好;白叶枯病抗性MR(3级),稻瘟病抗性MR(3级),纹枯病抗性为5级,稻曲病抗性为3级,株高矮、茎秆韧性好,抗倒伏能力强;综合评价品质达农业部部颁2等优质糯米标准;一般产量9 000~9 750 kg/hm2,高产田块单产可达10 500 kg/hm2以上。[结论]皖垦糯1号具有早熟、丰产、优质、抗逆性强等特点,适宜在安徽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16.
沈琦  周桃华  占树科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9):5114-5115,5137
[目的]为绿丰20的推广种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介绍绿丰20的选育、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探讨绿丰20的生产潜力和推广价值。[结果]绿丰20全生育期平均138.0 d,熟期适中;有效穗252.0万穗/hm2,株高119.2 cm,穗长24.4 cm,每穗总粒数174.3粒,结实率75.4%,千粒重27.3 g,产量高。米质优,达国标优质3级。感稻瘟病,重感白叶枯病。抗倒伏。[结论]绿丰20株型适中,叶色较浓绿,长势繁茂,产量较高,米质优,抗倒伏,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缪亚梅  王学军  汪凯华  陈满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19971-19972,19986
[目的]选育适宜江苏省淮南地区种植的高产中晚熟夏大豆品种。[方法]以通豆1号为母本、苏豆4号为父本进行杂交,对杂交后代进行多年系谱选择和品质、抗性筛选。[结果]通豆8号(原系号为98-066)在江苏省淮南夏大豆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2 586.0~2 935.1 kg/hm2,较对照南农88-31增产5.26%~8.40%;该品种生育期117 d,有效分枝3.4个,单株结荚60.8个,每荚1.7粒,百粒重19.9 g,粗蛋白含量40.90%,粗脂肪含量16.70%,抗倒性强,中抗大豆花叶病毒病SC3株系。[结论]该品种适宜在江苏省淮南地区及周边相似生态适应区作夏大豆种植,种植效益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推广高产优质冬小麦品种廊研43号。[方法]对廊研43号的选育过程、产量表现、品种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进行阐述。[结果]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株型紧凑、株高适中、抗倒能力较强、抗寒性较好、分蘖力中等等特点,已于2005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结论]该品种适宜在河北省中北部及京、津等同类型生态区种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不同栽培季节对不同品系番茄生长及产量构成的影响,总结分析造成的原因,提出避免发生的措施,以期降低农户的经济损失,提升宁夏地区蔬菜市场的竞争力,使该区蔬菜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方法]通过对6个粉果和3个红果番茄品系在冬春茬和秋冬茬2个时段栽培,比较各参试番茄在2个时段的植株性状、果实性状、果实品质、产量、抗病毒性。[结果]3穗果之前冬春茬与秋冬茬的生长势差异不明显,秋冬茬的第1穗果坐果数较冬春茬减少。秋冬茬的单果重明显比冬春茬的降低,各品系的果形指数在两茬没有差异,均接近圆形。秋冬茬较冬春茬的果实品质均降低。从产量看,在秋冬茬除齐达利减产不明显外,其余品系均大幅减产。从抗病毒性比较,冬春茬发生率很低,而在秋冬茬栽培时除齐达利发生病毒病几率较低外其余参试品系发生病毒病的几率高达60%以上。[结论]相同品系的番茄在秋冬茬较冬春茬种植品质下降,产量减少,病毒病发生率提高。建议在宁夏地区秋冬茬栽培番茄应严控烟粉虱并选择抗病毒品种。  相似文献   

20.
茶树新品种漕溪1号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卫国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4):1977-1979
[目的]从黄山群体种大叶型茶树中选育出优质、高产的无性系茶树良种。[方法]2000年开始采用系统选择、无性繁殖的方法进行选育,以福鼎大白茶(标准种)为对照,对漕溪1号品质、性状、产量等进行研究。[结果]漕溪1号经2006~2011年品比试验和区域试验,其产量、品质、抗性优于福鼎大白茶。栽培资料表明,该品种具有高氨基酸、低茶多酚,发芽早,优质,抗寒,抗晚霜等优良特性,经济效益明显,具有较高的繁殖推广价值。[结论]漕溪1号适制名优绿茶(特别适制黄山毛峰茶),推广应用经济效益较高,前景较广,尤其适合安徽省黄山茶区及我国江南、江北茶区栽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