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选择福建省南平市某规模化猪场猪瘟抗体检测合格的10头能繁母猪,分别从每头母猪所生的仔猪中随机抽取2头,共20头,25日龄断奶,不注射猪瘟疫苗,分别于l日龄、5日龄、10日龄、15日龄、20日龄、25日龄、30日龄、35日龄、40日龄用猪瘟病毒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检测猪瘟抗体水平,通过检测数据掌握母源抗体的消长规律。结果表明,哺乳仔猪出生后5~10日龄血清抗体阳性率达到了100%,为最高。抗体水平于15日龄以后开始降低,至25日龄左右达到保护临界值(80%阳性率),40日龄时降低到5%。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湖北某试验猪场猪群PRRS减毒活疫苗的免疫效果,选择HP-PRRS弱毒疫苗(JXA1-R株)对20头35日龄仔猪进行初步免疫试验,4周后采血进行PRRS抗体检测;另采集未免疫疫苗的20、30、60、70、120日龄阶段猪只血样194份,免疫疫苗的基础母猪群血样265份和配种前后备猪血样65份,分析其血清PRRS抗体阳性率、S/P均值和CV值。结果显示,20头35日龄仔猪免疫疫苗后4周抗体阳性率达85%,S/P均值和CV值分别为1.55和30%,初步表明疫苗免疫效力良好;未免疫疫苗的猪只在20~60日龄时抗体值随母源抗体逐步下降,在60日龄时达到最低为33%,70~120日龄时抗体值由85%上升到96%,说明此生长阶段已感染PRRSV;全部母猪群和后备猪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7%和92%,S/P值2.5的比例为9.1%,表明疫苗总体免疫稳定,并判断该场为PRRSV感染阳性稳定场。通过试验研究,旨在为该场科学防控PRRS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江苏常熟某猪场随机抽取母猪30头,距首次免疫一个月的保育猪30头,二次免疫后一个月的生长育肥猪30头,检测猪瘟(细胞源苗)抗体水平;从20窝相同日龄的新生仔猪中随机抽取每窝3头仔猪,检测其在7、14、21、28、35和42日龄时的母源抗体水平,分析母源抗体水平变化;根据母源抗体水平和仔猪日龄对免疫程序进行优化,连续检测优化后3批次猪群的抗体水平,与第一次的检测结果做比较。试验表明,在仔猪35日龄时接受首次免疫,65日龄时接受二次免疫能够有较好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4.
2种疫病感染情况下猪瘟母源抗体消长规律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确定2种疫病感染情况下仔猪猪瘟疫苗的首免日龄,采用ELISA方法,测定了不同日龄仔猪的猪瘟母源抗体,并分析其消长规律.结果显示,隐性感染PRRSV的免疫猪瘟疫苗(6头份/头)母猪所产仔猪的猪瘟母源抗体阳性水平在10~14 d为100.0%(25/25),15~19 d为81.5%(22/27),20~24 d为77.8%(21/27),25~29 d为67.7%(21/31),30~34 d为58.6%(17/29),35~39 d为50.0%(16/32);而感染过SFV的猪场的母猪所产仔猪母源抗体阳性水平在5 d、10 d、15 d和20 d均为100.0%(20/20),至30 d抗体阳性水平骤降为80.0%(16/20).根据母源抗体消长规律,确定了隐性感染PRRSV的猪瘟疫苗免疫母猪所产仔猪的首免日龄为20~24 d;而感染过SFV猪场的母猪所产仔猪为30~35 d.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PPA-ELISA测定的猪瘟弱毒抗体OD值来决定猪瘟免疫程序.配种前母猪接种猪瘟细胞苗2头剂(300兔感量),到产仔后哺乳期母猪体内抗体OD值平均为0.56,其仔猪3、10、15、20、30、40日龄的母源抗体OD值分别为0.34、0.30、0.25、0.21、0.18、0.15.20日龄接种2头剂猪瘟细胞苗,其OD值在30、40、50、60、70日龄时分别为0.32、0.34、0.35、0.29、0.25.在断乳后60日龄左右接种2头剂,到70、80、100、130、160、210日龄时的OD值分别为0.368、0.432、0.397、0.407、0.409、0.424.至出栏不再接种.后备种猪配种前进行第三次接种2头剂,以后每半年接种一次.  相似文献   

6.
为确定仔猪口蹄疫疫苗首次免疫时间,以规模化养猪场经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免疫后母猪所生产的仔猪为研究对象,利用液相阻断ELISA诊断试剂盒对仔猪母源抗体消长情况进行检测.结果表明,10、20、30、40日龄仔猪99%以上被保护的分别占该日龄组的60%、80%、80%、50%,50、60、70、80日龄仔猪99%以上被保护的分别占该日龄组的40%、0、0、0,60%以上仔猪未被充分保护.随着日龄的增加,抗体效价明显下降.对检测猪O型口蹄疫抗体小于1∶45的45日龄仔猪10头进行猪O型口蹄疫免疫试验,结果O型口蹄疫一免后14 d抗体效价≥27的有10份,达到100%保护.因此,对规模化猪场的仔猪进行口蹄疫疫苗的最佳首免时间为45~50日龄.  相似文献   

7.
仔猪O型口蹄疫母源抗体消长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制定科学合理的仔猪口蹄疫免疫程序提供依据。[方法]以规模化养猪场和散养户中经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免疫后母猪所生产的仔猪为研究对象,利用液相阻断ELISA诊断试剂盒对仔猪母源抗体消长情况进行检测。[结果]仔猪通过母乳获得被动保护,在21日龄母源抗体达到高峰,规模化猪场和散养户母猪的平均效价分别达1∶142和1∶89。规模化猪场场仔猪21~30日龄保护率在80%以上,45日龄下降到65%,60日龄时基本无保护;而农户仔猪21日龄保护率为60%左右,30日龄仅为40%左右。农户饲养母猪免疫抗体水平远低于规模化猪场。[结论]对规模化猪场的仔猪进行口蹄疫疫苗的最佳首免时间为45~50日龄,而对散养户仔猪的最佳首免时间应为30日龄左右。  相似文献   

8.
猪瘟抗体监测及免疫效果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 9个规模化养猪场 15 18份血清进行了猪瘟免疫抗体检测。 7日龄、2 0日龄和 4 0日龄仔猪无免疫保护力 (血凝抗体效价低于 1∶16 ,下同 )的比例分别为 0、4 .8%和 19.7% ;而抗体效价≥ 1∶12 8的比例分别为 87.8%、74 .6 %和 35 .2 %。乳前免疫后 2 0、30、4 0、5 0和 6 0日龄无免疫保护力仔猪的比例分别为 18.4 %、8.4 %、9.8%、10 .0 %和 15 .4 % ,而抗体效价≥ 1∶8的比例分别由 4 0日龄的 4 1.4 %降至 5 0日龄的 15 .0 %和 6 0日龄的 3.8%。所测 398份 2 5日龄仔猪母源抗体效价均≥1 16 ,但抗体效价≥ 1 12 8的比例由 2 0日龄的 92 .8%降至 2 5日龄的 6 2 .5 %。提示猪群中存在不同比例的免疫不合格和低抗体水平的猪 ,可能是猪场发生猪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对美系和台系两个杜洛克纯系及其系间杂交的公猪进行了包括繁殖、生长、胴体和肉质性能的综合杂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繁殖力性状上,美系杜洛克公猪所配母猪的产仔数略高于台系杜洛克(11.88头:11.54头),但两者无显著性差异.系间杂交公猪所配母猪的产仔数也与纯系所配母猪的产仔数相近.但在20日龄窝仔数和窝重性状上,杂种公猪优于纯种公猪.美系和台系公猪所产后代的平均日增重几乎完全相同.美系和台系血统各为50%杂交公猪所产后代的生长速度最快,其平均日增重分别比美系组和台系组高11.04%和10.37%.台系杜洛克所配后代的胴体瘦肉率最高. 杂种公猪后代的肌内脂肪含量明显高于两个纯系公猪后代,美系公猪后代的肌内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台系公猪后代(1.57%:1.17%).  相似文献   

10.
采用MCAT法对产前50天注射猪瘟弱毒疫苗的母猪后代进行母源抗体测定,发现仔猪21日龄时母源抗体含量已接近免疫临界线(1:17.13)。通过8组免疫程序试验证实,仔猪生后25~30天初免,60~65天再免是较为理想的免疫程序。  相似文献   

11.
选用福建分离猪流感A/Swine/Fujian/F1/03(H3N2)毒株为制苗种毒,制成2种不同佐剂灭活疫苗。挑选H3N2亚型猪流感抗体阴性的母猪和断奶仔猪用于检测比较2种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结果表明:IMS1315佐剂灭活疫苗首免母猪和断奶仔猪7d后均可检测到HI抗体,二免28d后抗体水平最高,其中母猪的抗体均值为11.0Log2,断奶仔猪的抗体均值为10.2Log2,二免150d后仍维持在较高抗体水平,均值在6.5Log2以上;医用白油佐剂灭活疫苗首免母猪和断奶仔猪14d后均可检测到HI抗体,二免28d后抗体水平达最高,其中母猪的抗体均值为10.2Log2,断奶仔猪的抗体均值为10.0Log2,二免150d后抗体水平均值在6.0Log2以上。表明2种不同佐剂灭活疫苗不论免疫母猪还是仔猪,均具有较长的抗体消长期,但IMS1315佐剂灭活疫苗产生抗体略好于医用白油佐剂灭活疫苗。  相似文献   

12.
比较研究了鸡新城疫(ND)二价灭活苗、ND灭活苗、进口ND灭活苗、ND强毒(CNDV)灭活苗和ND克隆-30弱毒苗的免疫效果。结果表明,不同ND疫苗首次免疫鸡所产生的抗体有差异,ND二价灭活苗免疫鸡的抗体上升最快,免疫后20 d左右可达到最高峰。1日龄免疫,14日龄攻毒,ND二价灭活苗、ND灭活苗的保护率分别为5/5,4/5;10日龄和10日龄以上免疫,免疫后7 d或7 d以上攻毒,ND二价灭活苗、ND灭活苗、进口ND苗的保护率分别为4/5~5/5,2/5~5/5,0/5~2/5。攻毒后ND二价灭活苗、进口ND灭活苗免疫的与对照鸡的肛棉拭子NDV阳性数分别为0/5,5/5,5/5。结果表明,ND二价灭活苗免疫效果优于进口ND灭活苗、ND强毒灭活苗,稍优于ND灭活苗。  相似文献   

13.
3种疫苗单独和联合免疫对猪抗体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求有效结合注射的新型免疫程序,以有效控制猪瘟(CSF)、猪口蹄疫(FMD)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疫情的发生和流行[方法]在陕西省横山和米脂两县将140头猪随机分为7组,每组20头,采用CSF活疫苗(脾淋源)、FMD灭活疫苗(0型Ⅱ)、PRRS灭活疫苗(NVDC—JXA1株)分别进行单独、2种及3种同时分.点免疫注射试验,用正向间接血凝和EUSA法检测猪抗体水平。l结果10)3种疫苗都可以刺激猪产生特异性抗体,并且抗体在21、28和35d呈规律性增长。②CSF疫苗与FMD、PRRS疫苗分开和三者同时使用时.虽然FMD、PRRS疫苗推迟CSF抗体的上升时问,但是对CSF的免疫效果产生的影响不明显。(3)PRRS与FMD疫苗同时注射后,所产生抗体效价在21、28和35d均比单独注射PRRS疫苗阳性率高,说明FMD疫苗可对PRRs疫苗注射后有效抗体的产生达到积极协同作用,促进PRRS有效免疫抗体的产生,同时免疫CSF疫苗和PRRS疫苗的抗体水平低于单独注射PRRS疫苗,说明共同免疫CSF和PRRS疫苗时,2种疫苗会相互影响,使免疫效果不如单独免疫。④FMD和PRRS疫苗同时注射后,FMD疫苗所产生的抗体水平(OD值)最高,且一直呈上升趋势,优于FMD疫苗单独注射所产生的抗体水平,说明FMD和PRRS疫苗同时注射,更能促进FMD抗体的产生.[结论]3种疫苗同时分点注射和单注CSF产生抗体后再同时分点注射FMD和PRRS都是较好的防疫体系,具体应根据养殖规模及地域选择合适的防疫体系.  相似文献   

14.
哈维氏弧菌灭活疫苗在养殖大黄鱼中的应用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分离自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的病原菌GYC1108-1,在体积分数为0.5%的福尔马林溶液中灭活24 h,制成灭活全菌苗(细菌含量为6×109cfu/mL);用该灭活菌苗分别免疫小白鼠和大黄鱼,并检测小白鼠和大黄鱼血清中抗体效价及疫苗对鱼体的免疫保护力。结果表明:小白鼠经注射疫苗后28 d,血清中抗体效价最高达1∶4 000,大黄鱼经注射和浸泡免疫后,血清中最高抗体效价分别为1∶1 280和1∶320,免疫保护率分别为75%和65%;抗GYC1108-1的抗体与不同种属细菌间存在着交叉反应,其分类地位越近,交叉反应也越大;用研制的疫苗开展大黄鱼生产性免疫预防试验,受免疫组鱼存活率有较大提高,分别为85%和86%,而未免疫组鱼存活率仅有70%,表明疫苗可有效防治养殖大黄鱼细菌性病害。  相似文献   

15.
将试验鸡分成3组,第一组、第二组和第三组鸡分别接种鸡减蛋综合症油乳剂灭活苗1ml、 1.5ml和2ml。接种疫苗后3、4、5、6、7、9、11、13、15d采取各组鸡血,检测HI抗体。接种2ml油乳剂灭 活苗的组鸡HI抗体效价上升快,效价高,但下降也非常快,较适合于紧急接种。1ml和1.5ml油乳剂 灭活苗接种鸡HI抗体效价上升较慢,产生免疫力的时间较迟,但维持高抗体水平的时间较长,适于 预防接种。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目前高致病性蓝耳病(HR—PRRS)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将经Marc-145细胞培养收获的HP-PRRS病毒原液超滤浓缩50倍,再经灭活后用Sephamse 4 Fast Flow分子筛柱层析,收集完整的病毒粒子,加油佐剂制成纯化HP—PRRS灭活疫苗。纯化后疫苗的攻毒保护率达到415以上,血清抗体检测阳转率达86%以上,均高于同批病毒液制成的未纯化灭活疫苗,且差异显著。试验证明,HR—PRRS病毒液经浓缩纯化制成疫苗后,增强了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7.
ND-EDS-76异源二联油苗田间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源NDV-D10毒株与EDS-76GC2每株混合接种同一鸭胚,培养96 h收集尿囊液,制成ND-EDS-76异源二联油乳剂灭活疫苗,然后与普通二联油乳剂灭活疫苗接种同一鸡群,在 10,20,30,180,360 d分别检测抗体滴度并进行比较,结果差异不显著。在免疫后 30,180,360 d随机取鸡各 60只为 1组,用 NDV-F48E9和 EDS-76GC2强毒株进行攻毒保护试验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种疫苗在 30,180 d免疫保护率均为 100%,360 d对ND和EDS-76的免疫保护率分别为92%和87%以上.对临床200万只开产前120日龄左右蛋鸡群免疫接种ND-EDS-76异源二联油乳剂灭活疫苗,可有效地保护整个产蛋期对ND和EDS-76强毒的攻击。  相似文献   

18.
用地方分离的基因Ⅵ型和Ⅶ型代表株 (LD - 3- 0 0株和LD - 7- 0 2株 )配以传统的LaSota株所制备的灭活油乳苗与LaSota株单价灭活油乳苗进行的免疫效果比较显示 :前者在接种后各个时期所产生的HI抗体效价与LaSota株灭活苗免疫鸡所产生的HI抗体效价无明显差异 ,至接种后第 4 2天两者均具有 7.3log2 的HI效价。在对具有不同HI抗体水平的试验鸡进行的攻毒试验中 ,对F4 8E9标准强毒株的攻击 ,无论是LaSota株疫苗免疫鸡 ,还是不同基因型灭活苗免疫鸡 ,在HI抗体效价为 6log2 以上时均能 10 0 %地被保护 ;但对不同基因型野毒株的攻击 ,尤其是基因Ⅶ型野毒株的攻击 ,2种疫苗则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在LaSota株疫苗免疫鸡HI效价为 6log2 时 ,对不同基因Ⅶ型野毒株的攻击 ,保护率只有 0~ 2 0 % ;而具有 6log2 效价的不同基因型疫苗免疫鸡则对不同基因Ⅶ型野毒株的攻击具有 6 0 %~ 70 %的保护率 ;当HI效价达 8log2 左右时 ,LaSota株疫苗免疫鸡对基因Ⅶ型野毒株的攻击也只有 80 %的保护率 ,而不同基因型疫苗免疫鸡已能 10 0 %地被保护 ;LaSota株疫苗免疫鸡只有在HI效价在 9log2 以上时 ,方可 10 0 %地抵抗基因Ⅶ型野毒株的攻击。  相似文献   

19.
马尾藻多糖佐剂对猪PRRS疫苗免疫效果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以马尾藻多糖的不同剂量与猪PRRS灭活抗原配制成完全佐剂疫苗,免疫5组非猪PRRSV免疫猪,并于首免的第0、20、40、50d采血,测定其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水平。结果表明:(1)各马尾藻多糖佐剂组T淋巴细胞转化率(61.4%、65.0%、63.4%)均高于空白组1(52.8%)及普通佐剂疫苗组(59.6%),各马尾藻多糖佐剂组与空白对照组间差异显著(P〈0.05);(2)各马尾藻多糖佐剂组的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均高于空白组和普通佐剂疫苗组,其中以CD3的数量差异最明显(P〈0.05),但马尾藻多糖组与普通佐剂疫苗组的CD8和NK细胞亚群的测定值差异不显著;(3)间接ELISA法测定各马尾藻多糖佐剂组血清中抗体的活性(0.631、1.015、0.688)均高于两对照组(0.518、0.568),其中100mg/头份马尾藻多糖佐剂组与对照组间的差异显著(P〈0.05)。可见,以马尾藻多糖作为佐剂即可以提高体液免疫水平,又能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其中100mg/头份马尾藻多糖剂量的总体免疫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0.
规模化猪场大肠杆菌多价灭活苗的免疫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减少大肠杆菌给规模化猪场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湖北省3个规模化猪场分离的致病性大肠杆菌O抗原优势血清型菌株,制备成3种自制多价灭活苗,分别于产前30、15d对30头妊娠母猪进行免疫保护试验。[结果]自制大肠杆菌多价灭活苗的甲醛含量为0.15%,符合质量标准。使用该苗进行免疫后,仔猪的平均发病率为5.8%,比对照组降低了40.8%。该疫苗免疫保护效果理想,平均保护率为87.5%。该疫苗较好地预防了仔猪黄痢、白痢的发生,极大地提高了仔猪成活率。[结论]在实际生产中,应定期从发病猪群中分离大肠杆菌菌株,根据分离结果不断调整灭活苗中的优势菌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